包氏驚詫莫名,義女什麼時候見過齊王了?
再三追問之下,白玉彤才羞答答的吐露,原來在白玉彤幼時,周燾進京述職的時候,曾經帶着長子和白玉彤去過京城,那時候平妃娘娘尚在,聽聞哥哥還帶了個女孩子,忙表示要將人帶進宮去看看。
白玉彤就是那時候見到的李琋。
當時的李琋親孃尚在,還未失寵,李琋自然被養的精雕玉琢,如同白玉仙童一般。
長在邊關的白玉彤哪裡見到過這樣的小哥哥,其震撼不言而喻。
但這還不足以叫白玉彤小小年紀就牽腸掛肚。
那一回,周燾在京裡住了不少時候,白玉彤得了平妃娘娘的青眼,幾乎一直住在宮中。
李琋不怎麼理會白玉彤,但不表示別人也一樣。
有一天,白玉彤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當兩條巨大無比的獵犬,伸着舌頭留着口水,眼看就要咬花了她一張俏臉的時候,是李琋救了他。
驚魂未定的白玉彤睜開眼睛,在看到的便只有那個如同畫上仙童一般的六皇子了。
後來,白玉彤才知道,原來那兩條大狗是七皇子養的,平時有得罪了七皇子的太監宮女,運氣差點的當場就被餵了狗,所以那兩條狗是真的被馴養的吃人肉的!
六皇子切切實實的救了白玉彤一命,從那以後,白玉彤的心裡便留了一顆種子。
隨着年齡的增長,這顆種子不但沒有泯滅掉,反而漸漸的生根發芽了,若非白玉彤被教導的遵循女戒女訓,她早都想辦法去京城了。
而包氏聽了這一切,驚得下巴都合不上:“彤兒你這是何必?我們一家子世世代代都是要留在北川的,你即便可以離開,但唯一的途徑也只有出嫁一條。齊王說起來還是咱們家的至親,可依然是咱們踮着腳踩着高蹺都夠不到的高枝兒啊!”
包氏並不壞,這番話說的語重心長,但白玉彤卻道:“母親,女兒不求能嫁給齊王,或許這一輩子女兒都無緣再見齊王一面,可女兒也不想嫁給別人了。女兒願意落髮出家,爲父親母親和遠在京城的齊王祈福。”
說完便跪了下來,以死相求。
這哪裡是一個未婚女孩該做的事情?
包氏看不慣她這做派,卻也不好任由她真的死了。
如此一拖又是一年多過去,在白玉彤剛過了二十歲之後,竟傳來了齊王要來北川就藩的消息。
白玉彤古井無波的心裡掀起驚濤駭浪,連包氏都不得不感嘆一句天意。
白玉彤心裡更是認定了,原來日日夜夜的禱祝不是徒勞,原來上天真的可憐她,竟然給了她一次能再見到六皇子的機會。
她心裡又激動又酸澀,再一見齊王,雖然面容比幼時冷峻許多,但那雙鳳眼她是怎麼都忘不了的。
她心裡歡喜,可誰知道齊王這麼好的人,竟然娶了一個那麼不堪的王妃。
形容粗鄙,不懂針鑿女紅,不會紅袖添香,那沈氏除了空有一張好看的臉,其他還有什麼?
她有一回去齊王的住處請安,發現齊王都是自己繫腰帶的,而那齊王妃就抱着肚子坐着,其他的太監婢女也就眼睜睜的看着,似乎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白玉彤爲齊王不值,甚至有些心疼,後來接連又撞到沈氏與齊王大聲歡笑,她更覺得有失體統,不是良家婦人所爲。
再後來,義妹雪櫻也在她的耳邊說個不停,無非是齊王如何愛重齊王妃,齊王妃如何好運氣一類的,白玉彤的心裡委屈便化作了憤怒。
這纔有那天園子裡的攔路和質問。
而包氏之所以對白玉彤心有責怪,也是有理有據。
原本誰都覺得不可能事,忽然變成了可能,相隔千里之遙的齊王有朝一日竟然真的來了北川,包氏話本子和戲文都沒少看,還真覺得有幾分“緣分”在裡頭。
包氏原想着,若是齊王對白玉彤也有那麼幾分意思,自己便順水推舟一把,畢竟義女嫁過去也是親上加親,至於妾氏偏房什麼的,白玉彤的身份本來就不高。如此,也算是全了白玉彤的相思之情。
誰知道看來看去,齊王對齊王妃簡直好得沒話說,包氏回憶自己新婚和頭次懷孕那會兒,周燾也沒有那麼對過她,不僅如此,那沈氏雖然看上去對誰都不熱乎卻也不冷待,剛來沒幾日憑着幾道菜就將她夫君和她小叔子都籠住了。
如今夫君對沈氏,比起對霜兒也不差什麼了。
所以,包氏便知道,白玉彤的一腔心思怕是要付之東流了,誰知她竟敢堵住齊王妃去質問。
堂上,周燾還在等着白玉彤的回話。
知曉事情經過的包氏有些心虛,想開口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白玉彤噗通一聲結結實實的跪下。
“父親,母親,是女兒無狀,擾了齊王妃的雅興,齊王妃不喜歡女兒也是有的。如今父親母親來責問,想必是那頭齊王妃的發難,所有罪責女兒願意一力承擔,不會連累家人的。”
包氏一驚,這話說的……她覺得都有點兒不認識白玉彤了。
聽起來很有擔當,但全推到齊王妃對她的不喜上了,關鍵白玉彤還不算說謊,齊王妃還確實不喜歡她。
周燾直接道:“我聽打掃園子的婆子交代,是你攔住齊王妃,質問齊王妃爲何不在孕期給齊王納妾。可有此事?”他是個男人,本來不耐煩女人之間的事,但這事牽扯到了齊王和齊王妃又是兩說了。
他盯着白玉彤,常年戍邊帶兵的氣勢讓白玉彤微微縮瑟。
她點點頭,淚盈於睫:“女兒只是覺得齊王妃的做派不合規矩,只是想提醒一兩句,本心也是爲了齊王妃好的。”
“呵,過去倒是看錯了你。”周燾嘆氣,臉上浮現過哀傷:“彤兒,你爹和你娘三十開外才生了你,那之前多少人勸你爹納妾,爲白家開枝散葉,可你爹就是對你娘好,許諾只有你娘一人。我與你義母雖說過的並不多富貴卻也不是納不起良妾,可我周家從不是三心二意之輩,你大哥哥死了,你義母不能生,你可曾見過我再納誰?唯一你小叔叔是因爲死了原配,兒子又小,無奈才納了個通房,說是通房其實就是照顧孩子的婆子一般。
你在我周家長大,我周家並無薄待你之處,你怎麼還能覺得齊王妃的做法不合規矩呢?莫非你義母從來不給我張羅妾氏,你也覺得你義母做的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