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撤屯(中)

第76章 撤屯(中)

暫時放下萬蟲不當之勇的張遼不提,七八日間,公孫珣一行人連續兩次從黃河上渡過,羊皮筏子這種在當地人看來理所當然的東西嚇得他這個遼西土包子膽戰心驚,卻又都有驚無險……畢竟,此處黃河水流並不急促,而且渡口都是歷來就有的古渡,真的就只是羊皮筏子的視覺效果有點驚人罷了。

實際上,公孫珣不知道的是,他兩次渡河的區域都處於所謂河套地區的東套,此地水草豐美,農業發達,地勢平緩,乃是北疆難得的農耕阜美之地,和再往西的後套地區一起相得益彰。

而早在先秦代開始,中原政權就注意到了這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趙武靈王就在此處設置了雲中郡,後來的秦漢,也都一直沒有撒手。等到漢武帝時期,更是把遊牧民族全都攆出了河套地區,獨霸此地,著名的河套四郡——朔方、五原、雲中、定襄,就此出現,一字排開將遊牧勢力牢牢的頂在在了北面的陰山之後。

不過……

“如此阜美之地。”公孫珣騎在馬上,遠眺着此處景色,一時也是失語。“陰山遮蔽了北面風雪,黃河供給了水源,可耕可牧,如何就要撤屯呢?而且偌大一個郡,人口爲何又只有區區幾千戶?我之前只以爲是北疆貧苦的緣故,可今日看來,這怎麼都稱不上是貧苦吧?”

“公孫司馬這不是明知故問嗎?”一旁的張兵曹也是嘆氣道。“陰山如今已經攔不住鮮卑人了,而西面的朔方郡、西南的上郡、北地郡,不僅要對上鮮卑人,還要應付羌人……兵事連結,民不聊生,所以,朝中漸漸就有了放棄這些地方的意思。這些年,雖然沒有正式撤郡,但撤屯、撤城,乃至於撤縣之舉都是常見的,最厲害的一次,乃是右邊的雲中郡一口氣放棄了陰山下的五座城!”

明明此處氣候和煦,微風清涼,可隨着張兵曹此言一出,公孫珣卻覺得自己腦袋開始‘呼嘯’起來,什麼自家老孃所言的‘不教胡馬度陰山’,什麼韓遂韓文約口中的‘亂天下者,便是中樞諸公’,還有什麼‘西涼鼎沸’、‘幷州苦寒’之類的……搞得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公孫司馬!”張兵曹忍不住催促了一句。“咱們快些走吧,你這一路從平城走到武州,又從武州來到此處,也着實辛苦,趕緊接了人回去,若是一次就能妥當,就不用再來了……按照之前發到我雁門郡中的公文來看,這次要撤的乃是九原縣(五原郡治)下屬的數屯,算算時間早就應該安置在臨沃城了。”

公孫珣回過神來,卻是連連頷首。確實,自己這一路太過於辛苦,堪稱身心俱疲,不如捏着鼻子趕緊接了人回去,只管把自家兵馬給整備起來……至於說朝廷大政,且不講自己一個千石武官有沒有資格討論,便是有資格討論,眼下這局勢,討論了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再跟鮮卑人打一個大勝仗,緩解一下這幾個邊郡的壓力呢!

“不對!”呂範壓低聲音繼續提醒道。“你再想想,現在是秋初,秋收在即,官府卻選在此時撤屯……那些吏員、軍士,到底用的何法,才讓這些民戶放棄稼穡,不得不聽從官府調配去往雁門落戶?”

公孫珣先是有些茫然,然後旋即驚出了一身冷汗,偏偏卻又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一念至此,公孫珣瞬間就頭大了起來。

衆人下得馬來,而趁着那張兵曹與這五原郡的郡吏交接文書之時,公孫珣卻在打量這幾百戶移民。

不然呢,留下來幫這些移民生產自救?就算是出於仁心,對於這些撤屯的移民來說,儘快趕到雁門安頓下來纔是最好的出路吧?

就這樣,萬事有老道的雁門兵曹椽張澤領着,做了交接,又從這邊領了些糧食、草料等等,然後,公孫珣一行人就勉強在這臨沃城下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便神經緊繃的踏上了歸途。

“我現在總算明白爲何要兩渡黃河,走南路過來了。”呂範的表情也愈發愁苦。“剛開始我還以爲是北路不安全,有鮮卑人騷擾……現在看來,走那條荒涼且有黃河隔絕的路,怕不是爲了防備鮮卑人,而是防備這些移民。”

而這次回去,卻是有五原郡的駐軍護送的。

於是乎,衆人提起精神,又是一番辛苦趕路不說,卻是終於來到了五原郡的臨沃城下,並在城外一處嚴密的軍營中見到了這次需要接手的人口……

不得不說,此地既然水草豐茂,又是邊郡,果然如那張歧張府君暗示的那般,這民戶中的男丁個個身體結實,行動剽悍,儼然都是自幼肉食、糧食皆不缺,而且看起來都有廝殺經驗!更美的是幾乎家家養馬,人人持弓!這等兵員連人帶馬招了去,怕是須臾間就能成軍!

然而就在公孫珣越看越得意之時,呂範卻忽然湊到他身後,小聲提醒了一句:“文琪注意這些移民的神色”

話說,呂子衡的意思看似含糊,實際上卻表達的格外很清楚,那就是官府之所以選在此時撤屯怕是故意的,因爲他們可以在此時毀了百姓的莊稼,而一年辛苦化爲烏有的百姓,若是不想餓死,怕是隻能選擇屈從於官府。

甚至再往後想,如果官府可以毀壞莊稼的話,又會不會拆房子?強徵糧食?

而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又怎麼解釋這些百姓會在秋收前選擇移民呢?瘋了嗎?那可是一年的收成!

公孫珣聞言再度打量過去,然後也是不由連連搖頭:“背井離鄉,又有誰心甘情願呢?有些怨氣也是正常。”

雙方前後夾着這幾百戶移民,勉力來到黃河邊上的渡口處,張澤卻又飛馬過來,提醒公孫珣要和五原的軍隊一起,把移民的馬匹、牛羊、弓矢、刀劍都給收繳上來!

公孫珣愈發頭大,偏偏又無可奈何——他這時候哪裡還不曉得那張歧張太守口中的‘多跑幾趟,什麼就都有了’是個什麼鬼?!但是,如果不收繳馬匹和武器的話,等過了河,只剩自己的這幾十個甲士和那兩百個陪隸,真能看的住這些弓馬俱便的移民?!

想到這裡,公孫珣也只能自我安慰,等回到雁門,便是這些人不願意從軍追隨自己,自己也必然是要發還馬匹和其他牲口的……他公孫文琪還不至於眼饞這種絕戶財!

然而想歸想,命令一下,真的是嚎哭聲遍地!讓人不忍聞、不忍睹!

“去告訴程普與韓當,回去路上要更加小心,那些陪隸也要更加優待一些。”公孫珣也只能如此說了。

須知道,這羣五原郡九原縣的百姓,都是農牧結合,而短短數日間,先是被本郡官吏派兵毀了莊稼,拆了房屋,又被徵收了口糧,還有不少人被搶奪了一些浮財……現如今,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馬匹、牛羊等牲口幾乎相當於僅剩的貴重財貨,甚至是以後生存希望所在,可這些卻要和防身用的武器一起被官府的人給奪走,又怎麼可能會心甘?

然而,鐵甲刀槍就在眼前,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就算是男丁有些勇力,善於騎射,當着自己年邁父母、虛弱妻兒的面又怎麼敢反抗……於是,雖然一時間哭嚎遍地,可除了幾個大戶之外,這幾百戶移民卻依舊是被兩邊的軍士給收繳了個乾淨!

“韓某真是生平第一次行此種事!”韓當來彙報時也是頗爲羞恥,而坐在渡口旁一塊石頭上的公孫珣乾脆從頭到尾都沒擡頭看他。

然而,就在這位千石司馬羞憤至極的時候,偏偏又有人不開眼來招惹他!

“(永初五年)詔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上郡徙衙。百姓戀土,不樂去舊,遂乃刈其禾稼,發徹室屋,夷營壁,破積聚。時連旱蝗饑荒,而驅蹙劫掠,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爲人僕妾,喪其太半。”——《後漢書》.孝安帝本紀

PS:還有新書羣684558115,大家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131章 求見第171章 長驅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479章 秦嬴謾作東遊計第171章 長驅第143章 不取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94章 放火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30章 花明柳暗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39章 虛驚第70章 大饗(中)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22章 借刀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51章 當走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完本總結完本總結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還債)第353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續)第126章 速殺第70章 大饗(中)第75章 撤屯(上)第123章 更勝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131章 求見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62章 臨陣(上)第2章 盧龍塞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103章 麥飯第266章 天涼好個秋第95章 當走第158章 定策(上)第119章 崩壞(上)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第86章 霜降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繼續大章提前還債第17章 歸家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07章 內堂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239章 戰左復戰右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307章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149章 清楚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97章 處置(中)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8章 破營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57章 歸家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23章 不疑(6.6k)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8章 破營第84章 檻車第60章 出奇第117章 相邀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237章 鐵騎橫百里(下)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