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雲南這麼大的麼?

梅思祖一路上馬不停蹄,三月中旬抵達了昆明城。

此時的昆明已是暮春時節,花紅柳綠,暖風醉人,真可謂不是江南,勝似江南。

徵南軍三路將領,也終於齊聚昆明城,恭聽洪武皇帝的旨意,這還是他們出征以來頭一次湊齊呢。

論功行賞,皆大歡喜的時候,又有楚王殿下鎮着,藍玉也不好跟沐英挑什麼苗頭,所以整體氣氛還是比較和睦的。

寒暄之後,衆將便在楚王殿下的帶領下,面北恭聽梅思祖宣旨曰:

“朕有天下,十有五年,雲南遠在萬里,負固不服,故命大將率師討之。諸將士冒瘴癘逾險阻,霧雨薄肌體,沾汗濡甲冑,而能效宣力搴旗斬將,登城拔壘,使天誅無留,良善附順;甚者身委矢石,爲國捐軀。皆當重賞之……”

然後便宣讀了各項賞格,衆將聽聞賞賜前所未有的豐厚,無不歡欣鼓舞。雖然他們最看重的爵位、世襲罔替之類,還要等來年元旦大朝宣佈,但能把下面的兄弟打發滿意了,也是極好的。

何況,皇上對下面人如此慷慨,對他們還會吝嗇嗎?

~~

梅思祖卻不只是來宣佈封賞撫卹的,還帶來了朱老闆諸多重要的安排,首先是設置雲南都指揮使司,下轄十五衛一所;及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轄五十五府,統管雲南一應軍民政務。

鑑於雲南初定,蠻夷尚武,叛降反覆,同意按楚王所請,先由武將重臣擔綱布政使及州府縣令。命汝南侯梅思祖、致仕御史大夫潘原明暫署雲南布政使司事,事定之後除官代還。

然後,梅思祖又宣讀了朱老闆給徵南將軍傅友德、左副將軍沐英、右副將軍藍玉的旨意,曰:

“自將軍南征,大軍所至,勢同破竹,蠻獠之地次第底平。朕觀自古云南諸夷叛服不常,蓋以其地險而遠,其民富而狠也。馴服之道,必寬猛適宜。事之委曲,諒將軍必不煩朕慮,朕亦不可不以古人之事以示將軍。”

“在漢武帝時,始得西南諸夷,終兩漢之世叛者十次;在光武時,將軍劉尚擊益州夷,路由越嶲,其酋長多釀毒酒欲以勞軍,因襲擊尚,尚知其謀,即分兵掩捕誅之,徙其家屬於成都。”

“蜀漢之時,諸葛亮討平其地,收其豪傑,出其金銀馬牛以給軍用,終亮之世,夷不復反,亮沒後凡四反,張嶷嘗一討之,嶷將回軍興古,獠復反,嶷復擊之,其地悉平。”

“唐太宗時,雲南自守,至高宗時始入貢,朝廷待之至重,反生侮慢,唐前後凡九加兵,戰屢不勝,唐終不能馭。元世祖親下雲南,令親王鎮守之,終元百年間,前後七叛,將軍觀此,可熟察其情,詳慎處置。爲今之計,非惟制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耳。”

羅列完歷朝平定西南所經歷的反覆後,朱元璋命令三位將軍‘當慎飲食,撫士卒,俟諸蠻悉定,方可班師’。讓他們沉下心來留在雲南,確保萬無一失再班師回朝。

此外,梅思祖還帶來了,賜給各土酋的冠帶誥敕,使任本州土知州等官,仍諭傅友德等曰:

“初命將軍令各土酋入朝,本欲使之知中國禮教。今思雲南新附,人心未定,即令入朝,諸蠻必生疑懼,或遁入山寨,負險不服,若復調兵,損傷必多,莫若順而撫之,示以恩信,久則自當來朝矣……”

朱元璋對待雲南土酋可謂慎之又慎,唯恐一個弄不好,讓他們降而復叛,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不過他也知道,對這些欺軟怕硬的土官,不能一味的懷柔,便讓傅友德三人先不着急班師,率大軍留在雲南,震懾不軌之徒,討伐那些不肯降服的土酋。

最後,是朱老闆下給楚王殿下的旨意,只有簡簡單單六個字——‘儘快回京獻俘!’ ~~

宣旨完畢,皆大歡喜,楚王殿下設下盛宴,慶祝雲南光復,衆將開懷暢飲,歡宴至午夜方散。

第二天,梅思祖和潘原明拜見楚王殿下,與他進行交接。

看着架閣庫裡被整理的整整齊齊的戶籍、土地、稅賦冊簿,而且還都做好了總賬備查,整個雲南的情況一目瞭然,潘原明不禁讚歎道:“下官主政地方多年,還從沒見過像王爺這樣清晰的賬目,漂亮的檔籍呢。”

“慚愧啊。”朱楨卻搖搖頭道:“不過是將前元的檔案轉入整理了一番罷了,但這些檔案本身是否可靠?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是。”潘原明深以爲然道:“前元的賬目是出了名的亂七八糟,不過參考價值還是有的。”

“也就是個參考而已。”朱楨笑道:“雲南這五十五府的戶籍、田產稅賦,還得二位親自統計了,纔好作數啊。”

“哎呀,這可不是個容易活啊……”潘原明苦笑道:“五十五個府,幾年都幹不完。”

“是啊,雲南怎麼這麼大啊……”梅思祖看着牆上那面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地圖,一陣陣的頭大。“怎麼南邊都到大海了……”

“對啊,沒聽說雲南靠海啊。”潘原明也納悶道:“殿下,這個地圖是不是有誤啊?”

“這話說的,本王一開始就告訴過你們,一切檔案都是從元朝留下的資料轉錄而來。”朱楨嘆氣道:“元朝雲南行省就是這麼大,不信我找個元朝的官員,你們問問。”

說着他招招手,將一個侍立在牆角的蒙古人叫過來,介紹給兩人道:“他叫觀甫保,曾是樑王雲南行省的右平章,這些事情他最清楚不過了。”

然後老六吩咐觀甫保道:“你給二位上官講講雲南的疆域問題。”

“是。”觀甫保趕忙應一聲,操一口流利的漢話道:“這幅地圖上的雲南疆域,其實最初是我……前元雲南行省加緬中行省的疆域。”

“當時世祖皇帝設立雲南行省後,又派兵南下,征服了統治緬甸的蒲甘國,並在此設立行省,隸屬中書省管轄。但因爲蒲甘國王,表現得十分恭順,加之緬甸距離大都太過遙遠,統治成本過高。數年後世祖皇帝便撤銷了緬中行省,改設宣慰司,由雲南行省管轄。所以雲南的疆域就是這麼大,只是……”

“好了,別說了。”朱楨擺擺手,不讓他‘只是’下去。

第137章 朱老闆回鄉第373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877章 林方伯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303章 忠!誠!第629章 漏洞百出的謊言第934章 後浪推前浪第723章 家家一本難唸的第767章 太子爺的光輝暖人心第654章 無所不知朱老闆第325章 上書第56章 真正的計劃第1170章 你不配第1189章 山東多教主第927章 你聽說過孔明燈嗎第1326章 宿敵第988章 一個師傅教的第481章 滾第924章 贏家通吃第1361章 易主第816章 似是故人來第1412章 又見妖僧第600章 帝后級的愛情第310章 汪德福第191章 拜師第1305章 到底誰求誰?第482章 大人大人消消氣第332章 喜相逢第213章 甄姬她爸是個編筐的高手第1090章 朱孟煵第1188章 不算完第847章 面對現實吧第720章 王之應援第890章 專業對口今天有點卡文第758章 走向未知第534章 扯皮第664章 大意滅親第1375章 多情應笑我第1055章 軍屯新政第572章 貞沒了第370章 假戲真做第419章 側舷向敵第795章 咱不是記仇的人第1290章 不如投降第364章 阿七遜斃了第1364章 碎碎平安第475章 章郎與阿芳第994章 雲南這麼大的麼?第589章 有點東西第590章 不凡第26章 貴妃之死第630章 橫豎都是錯第1268章 誰跑誰是狗第341章 殺一人者爲一住菩薩,殺十人者爲十第384章 晉王之威第959章 亡羊補牢第770章 還得看胡相第1375章 多情應笑我第915章 遺孀第1385章 天下雖安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第1389章 朱老闆看着你呢第302章 事大主義第1190章 青州有齊王第952章 不讓寧河王獨美第859章 將軍自閉了第541章 你若有心,就喝了這一杯第273章 充滿謊言的國度第31章 馬皇后訓夫第644章 處置 新任祭酒第972章 渡江第1376章 滷水點豆腐第624章 提線傀儡第1417章 一炮定乾坤第244章 摸魚老爺爺的另一面第1391章 一碗羊湯麪第350章 全員通番第567章 師父第1203章 穩穩拿捏第1195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第699章 胡公子的奇幻漂流第382章 打虎親兄弟第684章 老四能換七匹狼第418章 紅姐的新武器第1337章 瓦剌第608章 迷霧第14章 六!第325章 上書第1276章 英雄第1386章 重操舊業第700章 驗明正身第920章 以身飼虎第914章 迎接第91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551章 等你第808章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第111章 虛驚一場第1389章 朱老闆看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