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天下第三

第二天,便是洪武十六年正月初一了。

這一天,朱老闆會在金鑾殿上舉行元旦大朝會,接受文武百官,藩國使節的朝賀。

而且洪武元年九月,朱老闆便定下正旦朝會儀,與登極略相仿……也就是說元旦大朝的規格極高,與皇帝登基大典差不多,可謂隆重至極。

與此同時,各地的藩王亦會在各自藩國王宮的銀安殿內,各自舉行正旦朝會。屆時全省文武、王府屬官都要身着朝服隆重出席,禮儀與皇宮的正旦大朝頗類,當然要按照禮制酌降一等。

這還是朱楨頭一回舉行元旦朝會呢,去年他雖然也在昆明,但當時他還沒有滇王的頭銜,只是以楚王兼海王的身份,擔任徵南軍的監軍。

名不正言不順,雲南還未靖,他當然不會搞什麼朝會,給那些言官讀書人編排自己的機會。

但今年不同了,他已經是正經的滇王,而且是節制全省文武,代表朝廷統治西南的實權王爺。

於情於理都必須要舉行隆重的朝會,來向全省的土官土民宣告——雲南已經歸於大明的王化了!

~~

其實朱楨還好,他從生下來就參加大朝會。哪怕打記事兒那會兒算起,也已經參加超過十回了。完全是輕車熟路,不會手足無措。

手足無措的是籌備朝會的官員。在雲南的文武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有在禮部或者鴻臚寺幹過的,從來就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只能比照着《儀注》,依着過往參加朝會時的記憶來了。

可具體負責會場佈置的王府長史羅貫中,壓根連大明的紫禁城都沒進去過,更別說參加朝會了。讓兩位布政使怎能不捏把汗?

看的潘原明嘖嘖稱奇,卻又不解問道:“我看皇宮朝會上的大象,好像都是不跪拜的?”

有的在殿前月臺上,設立王爺的銀臺王座、明扇鹵簿。

唯恐他不懂規矩鬧出笑話,這天才剛寅時,潘原明就來到王府,想幫着羅老師指揮一下,以免會場佈置徹底荒腔走板。

此外,還有各種警戒的、擎旗的、持鞭的侍衛、太監,都各有司職,站位絲毫不能出錯。

潘原明進來時,正碰上太監們牽着大象犀牛熊貓在走過場,好讓動物們提前熟悉環境……

“他們那是不會馴象。”羅貫中淡淡道:“只能免了這一步而已……”

羅貫中卻泰然自若的指揮着宦官們走位站位,還指導他們讓大象先朝東北跪拜,然後再跪拜王座……

有的在丹陛兩側擺放演奏中和韶樂的各種樂器。那些箏啊笙啊編鐘啊,看着都讓人頭暈,羅貫中竟知道每一樣的擺放位置……

看着那些跟房子一般的大象,邁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的從眼前過去,潘元明一陣提心吊膽,唯恐這些大牲口突然發狂,一腳把自己踩成肉餅。

“那倒是,咱雲南就是不缺馴象高手。”潘元明笑道。

雲南這地方什麼都缺,但各種珍稀動物應有盡有,殿下又好這口,所以去歲土司們足足進獻了八頭大象、十隻熊貓,還有十六頭犀牛……

“大象跪拜的同時,還要伸長了鼻子鳴叫,不過王爺還沒起牀,這把就先免了吧。”羅貫中又道。

但到了銀安殿前時,他卻發現自己多慮了,只見羅老師坐在太師椅上指揮若定,太監官吏分成十幾組,各司其職、忙而不亂,甚至可謂井井有條……

還有負責豢養大型動物的象房宦官,也要把它們洗刷乾淨,披金掛甲,屆時牽到殿前廣場上列隊,以壯聲威。

把個潘原明聽得一愣一愣,不禁佩服的五體投地。“本官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白擔心了一場。沒想到羅先生這麼懂禮儀……”

“呵呵,沒有人比老朽更懂禮儀了。”羅貫中推了推眼鏡,驕傲的仰起頭。

“那是,羅先生當個禮部尚書都沒問題。”潘原明一半恭維一般佩服道。 他心說王爺身邊果然不養閒人啊……一個從來沒參加過朝會的人,光靠一本薄薄的《儀注》,就能把一場最隆重的朝會,準備的分毫不差。

潘原明卻不知道,人家羅貫中只是沒參加過朱老闆的朝會,但張老闆的朝會他可沒少參加,甚至還主持籌備過幾回,自然駕輕就熟了。

而且越是懂行,他就越清楚,根本沒人能把一場禮儀如此繁雜的朝會,所有細節都把握的分毫不差。

甚至就算同一個人來籌備兩場同樣規格的朝會,也絕對無法做到一模一樣。

所以只要大差不差,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兒就行。至於細節處,就算有出入,又有誰能看出來呢?

關鍵是要有強大的自信,讓所有人都相信你是最懂的。這樣就算髮覺現場跟記憶有偏差,那他也一定會以爲是自己記錯了……

這是羅貫中從老六那裡學來的不二法門,屢試不爽。

~~

一切準備停當時,天已經矇矇亮了。

悠揚的鐘鼓聲過後,朱漆金釘的王宮大門緩緩敞開,傅友德、梅思祖等一干勳貴重臣,並全省文武、王府屬官,以及雲南土官代表,全都魚貫進了王宮,在殿前廣場上分班立定。

這次參加朝會的土官中,除了貴州宣慰使奢香,同知劉贖珠外,還有年前來覲見的若干會來事兒者。

比如木得、俄陶之流根本就沒回去,而是一直留在省城等着這天呢。

這些土官們也都穿着大明的硃色朝服,頭戴樑冠,看上去與流官們別無二致。

當然,流官中沒有女的,而土官中除了奢香和劉贖珠外,還有好幾位女土司……

不過都不太好看,所以朱楨將她們跟男土司一視同仁。

~~

卯時,銀臺前。

四名太監分列四方,奮力揮動起丈許長鞭,鳴響了八聲響鞭。寓意藩王代天子統御八方……

響鞭還有個作用就是鎮場子。鞭子一響,百官趕緊停下交頭接耳,整理樑冠官袍,昂首挺胸。

八聲鞭響過後,殿前廣場上已是鴉雀無聲了……

然後王府典樂所樂師奏起悠揚莊嚴的韶樂。韶樂聲中,冠冕堂皇的楚海滇王殿下隆重登場了。

朱楨頭戴十二首通天冠,身穿方心曲領絳紗袍,其革帶、劍、佩綬皆與皇太子同。

在他前方是負責保管親王金印的王府典寶所官員。

跟一般藩王不同的是,朱楨兄弟們都只有一枚金印,他卻有三顆金印,分由三名典寶官捧着。

每一枚金印都代表一個大明親王的身份。三枚,則代表他是大明獨一無二的三親王。

真正的二人之下,天下第三……

第870章 有馬比無馬強第286章 癩蛤蟆娶青蛙第838章 士奇的迷弟第928章 一片廁紙也有大用第1198章 衍聖公,但是新的第174章 又一個討飯和尚第864章 海王瓷第1301章 牌局第221章 莊周曉夢迷蝴蝶第1020章 價值第969章 能者多勞第156章 到底誰是爹?第866章 宴無好宴第292章 縱火第394章 階下囚們第2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96章 天生的演員第973章 激戰白石江第400章 二蛋第1195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第1289章 車陣第196章 社牛王爺第247章 大索全城第837章 好戲還在後頭呢第1294章 痛苦的釣魚佬第195章 你叫我小師叔?第1026章 先修路第1077章 勢不兩立第828章 騎兵第1066章 新家第355章 排場第690章 什麼,黑手竟是我?第229章 兩場婚事一座宅子第823章 護國神垣第651章 第一狀元第1214章 大教主跳水第604章 密謀第427章 漢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間第728章 不要內卷要外卷第1269章 騎兵對決第837章 好戲還在後頭呢第30章 關門第27章 朕發起飆來,標兒也不認第648章 箭在弦上第1224章 納哈出第401章 捲起來第788章 你來晚了第1194章 天上掉餡餅第888章 敬酒不吃第625章 讀書人的彎彎繞第1125章 衛道士第952章 不讓寧河王獨美第723章 家家一本難唸的第32章 我的怨種兄弟第722章 丞相因何發笑第413章 江陰侯第71章 平保兒第384章 晉王之威第665章 父子交心第1096章 頂不住了第1110章 決戰(下)第750章 和尚吃雞蛋,聰明無極限第41章 黑心老闆朱元璋第470章 少東家和表妹第1395章 安排第375章 楚王繞柱跑第1265章 東路第964章 勝境關第758章 走向未知第1370章 得意忘形第91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269章 騎兵對決第1042章 保留節目第273章 充滿謊言的國度第1415章 升龍第1058章 誠意第687章 回家第738章 國子大學第1084章 回京第248章 韓國公之怒第1306章 奴兒干都司第1222章 久別重逢第1108章 決戰(上)第311章 靖海三策第576章 什麼逃學威龍第861章 坑誰不能坑百姓第826章 一發糜爛第1065章 千屯鎮雲南第170章 皇帝的怒火第291章 雄風!第412章 又見寶船廠,爲什麼要說又?第1306章 奴兒干都司第1391章 一碗羊湯麪第229章 兩場婚事一座宅子第643章 全撂第1036章 從長計議第661章 惡貫滿盈今天有點卡文第932章 自知之明第123章 明王的來歷(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