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小場面

定邊城,兩軍已經激戰數日了。

自打刀廝郎發現明軍居然佔據定邊縣,把自己的退路攔腰截斷後,就第一時間派兵攻打定邊城,試圖恢復與勐卯的聯繫。

起先,他並沒有把定邊城放在眼裡,都沒親自出戰,只是派了手下副將彭麥郎,率領一萬錫剌兵前去攻打。

畢竟更加易守難攻的者吉寨,已經被他輕鬆攻下了。這個高不及兩丈,守軍不超過五千的小小土堡,充其量不過是退路上的一塊絆腳石而已,一腳把它踢開就是了。

可沒想到,彭麥郎一連攻打了數日,非但沒法將絆腳石踢開,還被趁夜色渡河而來的明軍援兵打了個措手不及,結果被殺的損兵折將,穩不住陣腳,只好狼狽的撤回了者吉寨。

加之那本已逃走的俄陶,居然重新出現在景東府,還在山溝溝裡秘密聯絡各州縣的土官土司,讓他們給麓川軍制造麻煩。

土司土官們早就聽說麓川政權不給外人活路,只要不是傣人,都得乖乖交權讓位,不然就會遭滅頂之災。

其實就算是傣人又如何?俄陶大人就是傣人,不一樣被思倫發奪了地盤,殺了全家麼?

這世上的好賴,都是比較出來的。跟思倫發一比,原本形象一般的那位大明王爺,居然也變得慈眉善目起來。

至少人家公開承諾,只要聽從朝廷的命令,就保證他們的地位不變。

這不比只知道吃獨食的思倫發強多了?

所以土司們還都聽俄陶的,非但不去景東城拜見刀廝郎,還打跑了他派下去的徵糧隊。

反正景東府一打仗,土司們就躲回了山寨裡。有本事你就進山來打我吧。

然而刀廝郎的兵力,控制要地綽綽有餘,可再分兵進剿就嫌不足了,一時還真拿他們沒辦法。

這讓刀廝郎不得不放棄了,一鼓作氣打下元江府的計劃,只能先集中全力,攻下定邊城,打通與後方的聯繫,好得到更多的軍隊,來彈壓景東府的局面。

於是,他僅留了數千兵馬防守景東城和者吉寨,然後親自率領主力部隊,全力攻打定邊城!

刀廝郎命人在定邊城對面的山坡上設置寶座,大馬金刀端坐其上,親自坐鎮。

此外他還安排了督戰隊壓陣,下令所有畏敵不前者,斬!臨陣脫逃者,斬!作戰不利者,殺無赦!

在刀廝郎的嚴令之下,麓川軍鉚足了吃奶的力氣,舉着盾牌,扛着雲梯,涌出軍營,準備全力以赴攻打定邊城……

~~

щшш_TTκan_¢ O

定邊城上的守軍,早就嚴陣以待。雖然面對敵軍數倍於前日,但是他們一點也不慌。

因爲站在他們身後的,是洪都城的保衛者,楚海滇王的大娘舅,武昌伯、都督同知胡泉……

那日胡泉夜襲敵營,率軍進城後,便向守將寧正出示新任徵南將軍沐英的手令,接管了定邊城的城防。

原先的守將寧正,則成爲了他的副手。

看着身材魁梧,美髯飄飄的武昌伯,寧正還是有些不真實感。他怎麼也想不到,那日那位揮舞着狼牙棒,身先士卒率領兩千騎兵,把麓川軍軍營衝了個稀巴爛,暫時解圍後進入城中的將軍,居然是王爺的親孃舅!

但那跟王爺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道又粗又黑的濃眉,就是最好的防僞標籤。它們時時刻刻提醒着所有面前的將士,來的就是王爺他舅……

胡泉的到來,也讓守軍將士真切的體會到定邊城的重要性了……王爺居然派他的親舅舅來守定邊城,可見定邊城絕對丟不得。這是哪怕最愚鈍的士兵,都能想清楚的道理。

入城之後,胡泉第一時間巡視了城防,檢查了人員和裝備,然後立即命令將士們,按照自己的要求重新加固城牆。

又就地取材,準備了許多新的守城器械;以及最見水平,也是重要的——他重新佈置了城防,撤下了半數守軍,讓他們與城頭的部隊輪番上陣。

不到戰事吃緊的時候,城下的士兵只管休息,等換班時再上陣。

如果戰事吃緊,他們就充當預備隊,馬上救火填坑,這當然是題中之義。

只有經歷過漫長而殘酷的守城戰的人,才明白輪班的重要性。

高強度的殘酷戰鬥,對官兵的體力與精神,都會造成極大的消耗。就算暫時不打仗,士兵在城頭風聲鶴唳,高度緊張,也會讓精神得不到放鬆……

而官兵身體過度疲勞,精神消耗過大,都會讓戰鬥力大打折扣。如果敵軍兵力佔優,可以不斷投入有生力量,那樣守軍傷亡數字自然會激增。

所以必須要加強輪換,讓將士們有個喘息的時間,來恢復體能和精神。

但是數倍於己的敵軍鋪天蓋地而來,防線上處處承壓,到處搖搖欲墜,有幾個將領能忍得住,不把手裡的牌全打出去,不把手下的人全都堆上城頭?

這要求守將時刻保持冷靜,對戰局始終有正確的評價,有充分的預見。戰線哪裡吃緊,哪裡能頂得住,都要洞若觀火,並據此調配兵力。才能讓城頭的軍隊始終保持恰到好處,不多不少的狀態。

而且越是不浪費兵力,手裡的預備隊就越多,守城將士就越不慌,戰鬥力就越有保證。於是就更不需要浪費兵力了,如此便形成了良性循環。自然能堅守更長的時間了。

所以指揮守城戰,是非常考驗將領定力和判斷的。沒有豐富的經驗和優秀的指揮調配能力,是無法勝任的。

而胡泉,顯然充分具備這兩方面優勢。

當然,這也是因爲城裡全都是身經百戰的明軍將士。他了解他們的水平和決心,知道他們絕對不會在達到極限之前掉鏈子。

要是換成土軍守城,他這樣託大只會害了自己……

“伯爺真是太厲害了。”寧正本來被奪了指揮權還有點不忿,現在卻心服口服道:“城裡兵力實在是捉襟見肘,但伯爺卻能調配得井井有條,讓防線充滿韌性。”

“這都是跟着大都督學的,比起當初的洪都之戰,現在只是小場面。”胡泉淡淡道。

“確實。”寧正點點頭。將士們也暗暗稱是,暗道人家太有資格說這話了。

胡泉把洪都掛在嘴邊,倒不是爲了炫耀,而是爲了給將士們信心,因爲充足的信心又會極大的提升戰鬥力……

眼下萬事俱備,只等麓川軍來攻了。

第1055章 軍屯新政第1112章 最後的王牌第176章 小胖補完計劃第1064章 雲南有好鹽第228章 我們管這叫絕殺第127章 脫胎換骨的兄弟們第925章 萬水千山只等閒第117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92章 丐幫幫主第1120章 自覺第464章 洪武十一年第1230章 誰也別想白吃六王爺的飯第1386章 重操舊業第1166章 六老師傳道受業第1359章 好大兒第1079章 微操達人朱元璋第226章 韓國公的報復第710章 瘋狂的計劃第543章 綠茶仙子第908章 烏蒙山連着山外山第1199章 孔孟之後第67章 廖永忠之死第1127章 凋零第889章 告羊城百姓書第92章 賣藝第1410章 奇才第1125章 衛道士第322章 太極第1222章 久別重逢第370章 假戲真做第1387章 拿人第867章 頑石第630章 橫豎都是錯第396章 該死的勝負欲第1404章 軍屯成果第1259章 探人冰上行第1154章 真傻了?第1100章 總動員不寫了,睡覺了。第315章 大哥贊助第637章 再審金文徵第483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泰字第978章 王之哀傷第1195章 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第873章 法場第643章 全撂第1054章 攤牌了第806章 廢丞相第365章 兄弟交心第1382章 求情第1065章 千屯鎮雲南第423章 行路難第1249章 馬活了第502章 此欽差見彼欽差第1170章 你不配第961章 驅狼吞虎第208章 我不同意這門婚事第399章 真能用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第142章 孤曾騎牛過五洋第59章 馬皇后講價第9章 殺雞用牛刀第474章 過火第1289章 車陣第1108章 決戰(上)第127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6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275章 棄民第103章 萬三已逝六娘在第534章 扯皮第549章 阿芳不是小芳第909章 所謂老賊第139章 朕比劉季強第971章 陳兵第1182章 孽畜,哪裡跑?第424章 盲區第405章 敗軍之將第630章 橫豎都是錯第1011章 蜜月第745章 朱老闆的決心第584章 國子學第1308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第345章 朝歌會議第1304章 誰先繃不住第1311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473章 攢勁的節目第93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532章 楚王殿下的友誼第1078章 開解第28章 爹,你咋慫了?第398章 蘇州票貴第115章 貓鼠遊戲第806章 廢丞相第486章 大記憶恢復術第881章 大哥太細了第673章 且聽這龍吟第471章 四菜一湯,簡單招待第162章 平天大聖的悲慘遭遇第1391章 一碗羊湯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