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說清

濃烈的酒香裡,隱隱有着一股古怪的土腥氣。

這壇酒還是滿的,只有張氏喝了一杯而已。

李花兒緩緩放下酒罈,愣怔地站了一會兒,才冷笑道:“好毒的心思。”

說着,又垂下頭,擦了擦淚,輕聲道:“真不知道那句萬幸,該不該說。”

語氣蒼涼,帶着矛盾的痛苦。

就算是章太醫這樣久經世事的老人,聽見這句談,心裡也猛地一顫。

他十分明白李花兒話中的意思。

這壇酒自然不可能只是張氏一個人喝。

萬幸是張氏先敬了衆人一杯。

萬幸這毒藥的毒性極快,在張氏毒發的時候,別人還沒來得及喝下。

萬幸有張氏,纔沒讓今天的壽誕變成一場血案。

可是偏偏,這無意間擋在了別人之前的人,是張氏,是李花兒的母親。

讓她怎能不難過?

章太醫想着,長嘆了一口氣,勸了一句:“終歸沒出大事兒,不幸中的萬幸,你也莫要想這些了。”

李花兒輕輕搖頭,苦笑道:“不是多難過,只是因爲恨我家,連這種惡毒的心思都有了……我倒是小看了他們。”

她想過本家要控制她或者李果兒的婚事、過繼個人到李大的膝下、甚至是塞個什麼人進來當“妾”。

卻怎麼都沒想到,人家直接下毒害人,要他們這一家的命了。

用心着實夠毒。

李花兒平復了許久的情緒,終能和顏悅色地對面前的張碗兒道:

“今天的事情,虧了碗兒姐了。”

說着,她後退一步,端端正正地蹲身,深施一禮。

張碗兒本被嚇到了,卻不想李花兒會同她道謝。

她眨了眨一雙受驚的眼睛,小心翼翼地問:“我……我沒做錯嗎?”

李花兒被她問得莫名,起身反問道:“碗兒姐怎麼如此說?你當然沒錯了。”

張碗兒依舊不信的樣子。

“你不怪我在這兒總盯着人看,聽見了你嬸孃的話,還不告訴你嗎?”她疑道。

李花兒搖搖頭。

“誰又能想到事情是這樣子的呢?難道姐姐是神仙,還能未卜先知,或者看出來他們的歹毒心思不成?”

她笑得很溫柔,語帶感激:“再者,姐姐此刻非但沒有避禍,反而將事情原原本本地說給我聽,已經是極好的了。”

張碗兒不言語了,只是傻乎乎看着她。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忽然捂着臉,嗚嗚地哭了。

“我應該早點兒說的……”張碗兒哭道,“我不知道他們是要做這個……我應該早點兒給你說,讓你把他們抓了的。”

……

張碗兒長到這麼大,有不靠譜的父母,有孱弱膽小的爺爺、奶奶,是純靠着點點天性,纔沒跑偏到父母那樣的歪路、邪路上去。

後來父親流放、母親丟下她跑了,張碗兒更是在峽村人異樣的眼光下,過了這許久。

尖刻,敏感,都是裹在她外面的那層殼子。

而面前的妹妹,這個在清河村、峽村,乃至清遠縣人人都說好本事的李掌櫃,非但從來不會呵斥她、瞧不起她,還會和顏悅色地對她說話,稱讚她的行爲。

張碗兒一直到現在,才突然明白,自己也是有用的,也是會被人稱讚的。

而李花兒雖然不明白她哭什麼,但卻沒來由地心酸,便攬住她的肩膀,輕聲安慰道:

“沒事兒了,我娘已經沒事兒了,碗兒姐姐不用擔心。”

張碗兒在她的肩頭縱情哭了一陣子,猛地擡起頭,擦乾了淚,就要往外走。

“你等着,我去給你出氣去!”她雄赳赳、氣昂昂地道。

李花兒忙拉住她的袖子,將她拽了回來。

“怎麼又來了?”她笑道,“這事情我有主張的,哪裡還要姐姐親自動手?擡舉了他們。”

張碗兒看着她的笑容,小心地問:“你……真的有辦法嗎?是要讓我和你去縣衙作證嗎?”

李花兒的眼神閃過一絲銳利。

“是,我有辦法,但是也不用姐姐去衙門。”她道。

張碗兒捕捉到了李花兒眼中的那絲狠戾,不由打了個哆嗦。

她真情實感地覺得,柴氏那一家子,都要倒黴了。

李花兒見她畏懼的表情,忙換了笑臉,輕聲叮囑道:

“不過剛纔的話,碗兒姐千萬不要對別人說,好不好?”

張碗兒連忙點點頭,抹了一把淚:“是,我知道的,我誰也不講,回去和爺爺奶奶也不說的。”

……

這一夜,李家自然是無人能入眠。

章大夫帶着自己的三個徒弟,在李家守了一夜。

直到第二天一早,張氏才終於悠悠地轉醒了過來。

李大看見張氏緩慢睜開,又委頓地重新合上的眼睛,頓時哭出了聲。

李果兒和福寶也陪着哭。

章大夫見狀,立刻拉了李大到院子裡,道:“督衛雖然難過,但也不該這樣,尊夫人好容易過了這一關,你更要撐着些才行。”

說罷,他又給了李大兩顆藥丸,讓他和水吃下,趕去休息了。

李大本還不想去,但是被章太醫的話說服了,哽咽着長揖及地:“今次的事情,多謝太醫大人了。”

而後,才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屋子,到矮塌上歇息。

章太醫又開了張方子遞給李花兒。

“這是給你爹的安神湯藥,這一番下來,他二人身子都受損不少,若不好生將養,是要損壽數的。”

李花兒忙接了,謝了一聲後,又道:“章爺爺先去我屋中歇下吧,您老也是有年紀的人了。”

章太醫搖了搖頭:“你們小姑娘的屋子,我個老頭子進去作甚?我先去喜福家歇歇,錦兒和冬生留在這兒,有事兒便來叫我。”

李錦兒和李冬生連忙應是。

李花兒見他安排地妥當,這才略微安了心,趕着牛車,去城中抓藥了。

……

待到城門的時候,守城的軍士見李花兒過來,忙關切地問:“嫂夫人如何了?”

李花兒謝過:“好多了,我今日是進城抓藥的。”

軍士忙讓她過了去,還又安慰了幾句。

只是李花兒從仁心醫館抓了藥之後,並沒有回家,而是直奔了書院去。

恰好就撞見了吳靈均,也正神色匆匆地往書院進。

看見李花兒的那一瞬間,吳靈均反而舒了一口氣。

“伯母如今可好了?”他開口問道。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個防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溫奴第二百九十七章 到底爲什麼第二百五十三章 尋找暗倉第三百六十三章 書院第二百二十五章 紛紛亂亂第三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二十四章 晚飯第五章 先打一架第二百八十三章 有個防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畫第三百五十三章 說親第三百四十三章 澄明第三百二十八章 全部帶走第三百二十六章 砸還是不砸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船見人第六十章 治傷的糾結第三十八章 撞見個事兒第一百四十六章 關聯第三百四十四章 事端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開端第一百三十六章 請人幫忙第一百八十八章 引話第三十七章 找上門的生意第十三章 天天見第三百六十章 中毒第三百四十四章 事端第九十六章 兩邊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第六十九章 聊天第三百六十五章 問第二百章 京裡來的韓掌櫃第二百九十章 認真數錢第四十三章 頂一句第五十三章 又是爭執第三百四十一章 詢問第三百零四章 安排妥當第一百八十六章 探知第二百七十六章 討厭的人第三百九十章 午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姐妹之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心有疑惑第二百零一章 同行第三百三十二章 回去第二百零三章 險象第三百九十二章 火光第三百八十八章 威脅第三百八十四章 送走第二百九十二章 送人進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事端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掌櫃的大脾氣第五章 先打一架第三百零八章 說生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定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醫館門口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情第六十七章 平靜第四十八章 陶大少爺的委屈第一百九十一章 縣丞的來歷第一百四十九章 巧合第一百二十六章 勇敢的吳大少爺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第三百七十一章 戲第三百六十一章 兇手是誰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理第七十九章 本事第三百零九章 來信第八十一章 紛紛亂亂(一更,求首訂)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人吵架第一百七十三章 畫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假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十九章 本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主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愉快的一天第二百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時至端午第八十五章 吳小少爺的心事(五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人吵架第二百九十二章 送人進城第四十五章 救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去看第一百八十九章 震住第一百七十四章 吵架第二百四十五章 跟蹤第三百零五章 難得安靜第三百八十一章 客棧(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交談第二百七十章 吳縣令斷案第三百九十一章 故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路聊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第三百七十九章 迎接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興與不高興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防第八十三章 都很尷尬(三更)第一百章 姓關第二百七十五章 回到家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花兒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