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邊境衝突

bookmark

十二月中旬,臨近新年,天下各地百姓,都忙着購置年貨,過一個太平年。

不過,在雲貴兩省,大明的百姓,還在繼續勞作,準備還幹幾天。

在雲南永昌府,潞江安撫司境內,數千土民在土司的帶領下,正修整着羣山中的官道。

在明朝,特別是在東南,土司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一般是不會聽命於官府。

不過,早些年前,孫可望從四川敗退到雲貴後,給土司一頓收拾,並頒佈一些政策,讓土司逐漸失去了獨立性。

據說清朝後來,統治西南,也是沿用孫可望的一套。

三年前明朝爲了進攻四川,在雲貴開啓了修路運動,不過當時主要修建湖廣和兩廣連接貴州的道路。

這次從年初開始的修路運動,則主要是連接雲南的道路。

永昌府,位於大理府之西,已經處於邊境地帶,以前修路,怎麼也修不到這裡,但這次朝廷卻花了大力氣,不僅將道路修到邊境,還要將路修得寬闊,可以讓戰馬馳騁,馬車運輸。

土司要保持獨立性,一個重要的倚仗,就是交通不便。

只有道路不通,保持封閉性,在人爲創造幾個敵人,告訴土民外面不安全,漢人欺壓我們,其它土寨攻擊我們,土人首領才能將土民留在山上,方便自己統治。

如果官道修進他們的地盤,朝廷的軍隊便很容易開進來,而且土民下山方便,也容易受到漢人的影響。

先進的文明,對於落後的文明,天然具有吸引力。

土民若是見識到,城裡漢人的生活,便不會願意在山裡過苦日子,所以土司對於明朝要大修官道,其實有一定的排斥。

在永昌府宣佈要修建官道的時候,境內大小數十個土民頭人,大多持反對態度,不過隨着官府將修路款拿出來,擺在桌面上,土司的態度遂即出現分化,最後爭先當起了包工頭,幹起了政府的工程。

山裡當土人頭領,跟土皇帝似的,卻實很威風,不過日子也是真苦,物質條件還不如一個漢人的小地主。

眼下面對強勢的明朝官府,土司們要保持獨立性,已經很難,而且他們本身也向往城裡漢人土財主的生活,只是自身沒有條件,搬到城裡購置產業。

現在官府開出的工程款,足以讓他們就算不當土人頭領,也能在府城裡買屋買宅,當土財主,衆人態度立時便動搖了。

一些本就靠近府城,避免不了被漢人影響,也沒打算在寨子裡稱王稱霸的頭人,率先接下了境內的工程,而且還打算接下其他頭人境內的工程,弄得土人們沒法子同仇敵愾,只能相互競爭着,拿下各自境內的道路工程。

一年下來,官府根據道路修建的情況,給土民頭人打錢,再由頭人,發給參與修路的土民。

此時衆多土民,對於許多頭人而言,幾乎就等於免費的勞動力。

在山寨裡,這些勞力無法發揮價值,但接了工程後,勞力便能給頭人們創造巨大的財富。

當第一筆工程款落入頭人手中,頭人們立場立時改變,變成了吸血的包工頭,壓榨着手下土民修路,如今臨近過年也沒有停下的意思。

二十五日,凌晨丑時,連接大理和永昌的官道上,幾個昏暗的燈籠,懸掛在工棚區。

蚊蟲噗噗的撞在燈罩上,帳篷中,勞累一天的土民,正呼呼大睡,不見什麼異常。

這段官道,連接孟密宣撫司和昆明,已經基本完成,多數土民回到寨子,只剩少數人,還守在工地,看守着器械。

土民們從頭人那裡得知,這條路修完之後,還需要去孟密修路,一直要把路修到南面的大海邊,築路的器械後面還要使用,所以留着他們看守,免得運回山裡。

這時,黑夜中傳來一聲野獸的嚎叫,篝火旁,幾個放哨的土民,擡起頭看了看,便繼續靠着車輛睡覺。

在明朝強大的時候,永昌府西南,號稱有八百土司,都臣服於明朝。

如今,孟密、孟璉、幹崖、隴川等幾個宣撫司,都在明朝內亂之中,被東籲蠶食。

明朝在雲南修路,官道修到邊境,東籲國早就提起警惕,並進行抗議,要求明朝停止在邊境修路。

西南之地,對於明朝來說偏遠,不願意多生事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通,不好控制,真打起來不划算。

現在明朝將公路修到邊境,便等於軍隊開進西南,不向以前那麼艱難了。

這對東籲而言,便是巨大的威脅。

此時,在密林中,一隊東籲士卒,潛伏在黑暗中。

在預感到明朝將要發動對東籲的進攻後,東籲王便十分恐懼,想要尋找解決的辦法,希望明朝改變主意,停止在邊境築路,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正當東籲王感到滅頂之日,一天天逼近之時,臨近的大周遣使前來,並帶來了一份抗擊明朝侵略的盟約。

十一月份,東籲與周國簽訂盟約,十二月初,周國的盟友英國,也加入這份盟約,東籲以國內市場、失去關稅和司法自主,換取了周國和英國的支持。

這份盟約,遠比加入大明新朝貢體系要更加苛刻,但這時東籲病急亂投醫,也管不了那麼多,很快就與周、英達成同盟。

有了大周帝國和英國的支持,東籲的膽子,立時就壯了起來。

在周國和英國的教唆下,東籲王決定,與其等明朝修好了道路,對東籲發起進攻,不如趁着明朝沒有準備,先下手爲強,摧毀明朝修建的道路。

這時,在夜幕的掩護下,一百多名東籲士卒,摸到了土民營地外。

爲首軍官一揮手,幾支抹了巨毒的箭矢射出,放哨的土民,瞬間捂住喉嚨倒地。

這時,軍官頓時舉刀大吼,“殺光他們,把路給刨了。”

大羣的東籲兵,打着火炬,從樹林中衝出,殺入土民營地,將慌亂出營的土民砍倒,放火點燃帳篷,火光沖天而起。

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482章耍流氓第399章各自心思第436章給傅上瑞設套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434章內憂外患第379章裡應外合第627章銀彈攻勢第392章大員密探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678章風起遼東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270章博安甚騷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706章滿清內訌第570章跨越赤道第416章恭迎撫軍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869章入城安撫第820章組閣施政第816章信仰崩塌第932章接見使者第426章趙雜毛來了第790章金陵春之陣(六)第509章瀋陽大捷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284章亂敵軍心第427章氣勢不能輸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677章擇主而事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683章半渡而擊第269章溫州會晤第183章依山避戰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99章國士無雙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902章兵臨南京第630章一觸即發第721章攘外需安內第342章炮擊城池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880章開始攻城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234章多鐸撤軍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219章不犯錯誤第416章恭迎撫軍第615章南京消息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458章施琅避戰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1005章突襲河套第205章收拳蓄力第990章傾族之力第384章暫輸一局第376章東南士紳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337章臉上無光第806章反漢同盟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890章將計就計第140章動靜弄大第943章廣武之圍第999章逃跑計劃第872章席捲山東第455章北進戰略第667章草堂相談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757章投靠姜襄第859章暗示孫可望第687章嶽樂背鍋第129章趙李會師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1110章接班人第709章兵臨錦州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881攻上城頭第414章生死激戰第471章利在速決第397章戰火再起第201章激戰金華中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1089章決戰前夜第401章精銳雲集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699章兵變前兆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617章尋求議和第753章福臨末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