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

bookmark

趙銘下令大軍在城外紮營,同鄭成功入城,祭奠了何文成。

隆武朝廷下旨,追封何文成爲太僕寺少卿,諡號文烈。

趙銘站在靈堂裡,心中亦是一陣黯然,他知道何文成此行,會有危險,卻不想真的永別了。

這時,有太監趕來,對鄭成功一陣耳語。

“博安,陛下召見!”鄭成功走上前,對臉色陰沉的趙銘說道。

趙銘聞語收拾心情,出了靈堂,一名內官躬身請道:“平虜侯,請!”

“有勞了!”趙銘隨口一句,便隨着內官往行宮而去。

隆武皇帝的行宮,就是瑞金的縣衙,十分簡陋,皇后、皇子還有許多跟隨逃難的宗親,都擠在小小的縣衙內。

趙銘入得大堂,高居御座之上的朱聿鍵,立時站起身來,他繞過桌案,親自迎接上來。

趙銘忙快步上前,搶先跪拜,高呼道:“陛下,臣救駕來遲了!”

朱聿鍵一把將趙銘扶起,眼淚就下來了,動情說道:“若非卿家趕來,朕已陷韃虜之手。卿家真乃大明忠臣,國之棟樑,朕之韓嶽啊!”

當初在南京時,朱聿鍵就有意收復趙銘,可是不想世事造化,趙銘轉轉之下,盡然成了浙系悍將,朱以海的左膀右臂。

雖然如此,朱聿鍵並不會放過拉攏趙銘的機會,他是從心裡希望,能夠獲得趙銘的效忠。

趙銘忙道:“陛下危難,臣子怎會不拼死前來。”

“卿家平身!”朱聿鍵先將趙銘拖起,然後拉着趙銘的手入座,等坐回去後,朱聿鍵感嘆道:“功大摸過救主。卿家數救朕於危難,這次力挽狂瀾,朕定會好好封賞。”

趙銘起身行禮,“臣謝過陛下,不過救援之事,臣不敢獨居功勞,都是太子殿下,還有諸位同僚共同努力後的結果。”

朱聿鍵聽趙銘這麼說,臉上有些不自然,隨即又於趙銘寒暄幾句,問了一些事情,便讓趙銘下去休息。

次日中午,朱以海、鄭鴻逵等人領着數萬明軍精銳趕到瑞金,在城外紮下連營。

又兩日後,贛督萬元吉,也自贛州領兵數萬人,來到了瑞金之西。

一時間,小小的瑞金城,重兵雲集,集結了十餘萬大軍。

如此多的兵馬,本可幹一件大事,不過江西清軍主力撤退到吉安府,何洛會和鞏阿岱的數萬清軍,也退到江西撫州,清軍勢力依舊強大,且清軍北撤後,接近鄱陽湖周邊的產糧之地,方便補給,而明軍卻補給不便,糧食匱乏,無法再次作戰。

這時隨着人馬彙集,明軍補給困難,接下來該何去何從,便必須有個決斷。

城外浙軍大營裡,朱以海的大帳內,一衆浙系兵將聚集。

朱以海負手站在地圖前,背對着衆將出神,身後浙系文武,都在等着朱以海思索。

大學士錢肅樂,眼中露出一絲焦急之色,見朱以海猶豫不決,忍不住出列作揖道:“殿下,如今大明,督撫勢大,割據自雄,野心勃勃之者不在少數。昔日晉文公納襄王,而諸侯服,漢高祖爲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無歸所,殿下乃國儲,自當迎天子入浙,奉天子以令天下。若不早圖,人將先之,使大明重蹈福建之覆轍,悔之晚矣!”

這次大明危機後,明朝內部的政治格局,出現了變化。

浙系勢力在這次危機中,力挽狂瀾,威望大增之餘,實力也有所增長,不僅控制浙西和浙南,還招降數萬鄭軍,控制了大半個福建,成爲了大明內,實力數一數二的一派。

鄭家在這次危機中,遭受慘重打擊,家族內部也出現了分裂,實力損失慘重,從大明朝局的掌控者,變成了棋子,失去了下棋的資格。

隆武皇帝成功擺脫了鄭家的掌控,班底還沒建立起來,眼下正是虛弱之時,若朱以海下定決心,將隆武皇帝帶去浙江,並不是不可能。

不過對此,朱以海心裡卻有些顧慮,隆武帝並非善茬,不會那麼容易掌控,屆時他肯定要面對與隆武帝的衝突。

這就要他必須向鄭芝龍一樣,像曹操一樣,對一些忠臣義士下狠手,而朱以海覺得自己未必能夠做出那樣的事情,另外、贛督萬元吉,楚督何騰蛟,還有鄭成功、鄭鴻逵都是擁唐派,他們未必會願意看到浙系控制隆武。

粵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又和桂王走得很近,屆時恐怕也會搞事情。

不過話說回來,將隆武迎入浙江,也並非沒有好處,浙系便能通過掌控隆武朝廷,從而號令地方,成爲抗清的領導,朱以海繼承大位之事,也將鐵板釘釘。

朱以海聽了錢肅樂的話語,沉吟一陣,轉過身來,掃視衆將道:“諸位怎麼看!”

吳兆勝立時道:“殿下,天賜良機,臣贊同錢閣部的意見。”

其餘衆多將領,大多也都附和,贊成迎接隆武入浙。

趙銘皺着眉頭,卻有些走神,只覺如今明朝內部,真是如同北洋政府一般,直皖奉爭鬥沒完沒了。

在趙銘看來,隆武移駕湖廣,統籌楚贛,無疑能更好的整合西南抗清勢力,可是這樣一來,今後唐魯之爭必會再起,而那時必然對浙系不利,倒不如現在來個挾天子令諸侯,只是這樣一來,楚贛之地,朱以海未必能指揮得動,楚贛必然會與浙江離心,無法全力抗清。

“博安!你怎麼看?”朱以海忽然點名問道。

趙銘回過神來,他見朱以海的神情,便知道朱以海動心,誰不想掌控至高的權力,他只能說道:“臣沒有意見!”

朱以海聞語,呼出一口氣,忽然揮拳道:“既然如此,那孤王今日就上奏,請陛下移駕浙江。”

帳中衆將聞語,紛紛稱讚殿下英明,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就在這時,一將卻挑帳進來,對趙銘一陣耳語,趙銘聽完神色一變,站起身來抱拳道:“殿下,楚督何騰蛟領兵前來了。”

朱以海和衆人聞語,立時安靜下來,朱以海沉着臉道:“何騰蛟也來呢?”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142章攻破外郭第145章風氣湖廣第367章秦王風波第668章擇主而事第848章停牌第953章登陸海灣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998章我要攤牌了第806章反漢同盟第八十二章魯王君臣第689章聯絡江北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194章棒殺準塔第533章登陸江北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821章堵胤錫入京第813章皇帝要殺我第504章僵持第651章困局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298章閩南大捷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567章開花彈第281章選擇戰場第806章反漢同盟第835章江淮綿業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1041章絕貢之罰第997章攻破棱堡第116章邊境衝突第545章未有之敗第457章海峽遭遇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878章亂敵軍心第439章黃宗羲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421章南北議和第951章拓殖地危機第433章信心崩潰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889章臣想打他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593章衝入內灣第652章奸雄規劃第173章黃大帥力戰而亡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144章祭拜孝陵第772章驚惶失措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923章攻破城牆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685章大敗清軍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610章教化四夷第208章小六部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122章海洋理念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740章開戰!開戰!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987章女真細作第704章失敗的政變第977章會師破關第820章組閣施政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865章至書招降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984章嚮明朝請援第400章常州之戰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459章轉進旅順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409章清軍突襲第279章進退兩難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十六章趙銘把妹第913章共討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