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高傑鎮

bookmark

武進縣是常州府城,北對長江,東接無錫、蘇州,南臨太湖,西連鎮江、南京,乃是蘇南的交通要道。

太平天國時期,圍繞常州地區,便曾經爆發過激烈的蘇南戰役。

趙銘擊敗土國寶後,蘇鬆兩府已經是唾手可得,可是要想拿下蘇鬆兩府,並站穩腳跟,卻必須奪取武進。

若是武進在趙銘手中,鎮江和南京的清軍,就無法威脅蘇鬆,反而要擔心趙銘出兵鎮江,進攻南京。

若是武進在清軍手中,那清軍便能出兵攻擊蘇鬆兩府,兩府便時刻處於清軍兵鋒威脅之下,趙銘就有被趕下大海的危險。

可以說,誰佔據武進,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正是因爲如此,趙銘必須在清軍援軍趕來之前,拿下武進縣。

十二月初,趙銘在擊敗土國寶後,馬不停蹄的直接撲向武進,同時調遣王翊、李長祥的三萬人馬,以及在浙東招降的一萬清軍,自杭州北上嘉興,收取蘇鬆兩府,然後西進武進。

同時,又自舟山、崇明等地,調集神策精兵萬餘,趕來武進,合計水陸兵馬六萬餘人,勢必拿下蘇鬆常三府,並在此站穩腳跟。

眼下,明軍攻下杭州,收復全浙,江南清軍軍心動搖,加上趙銘擊敗土國寶後,取其首級,傳首蘇鬆常,各地都是人心惶惶,心懷明朝的士紳豪傑,蠢蠢欲動,開始聯絡朱以海和趙銘。

在擊敗土國寶後,明軍將土國寶首級傳首各州縣,並大肆宣揚,東海趙大帥親提虎狼之師收取吳地。

此時趙銘手中不過萬人,卻號稱大軍十萬,蘇鬆常三府境內州縣,飽受清軍壓迫的士紳,抗清鬥爭失敗後歸隱的豪傑,天地會的會衆,如久旱逢甘霖般,紛紛捉拿滿清官員,佔據縣城,以迎王師。

十二月初,趙銘兵進武進時,華亭、金山、上海、崑山、嘉定、太倉、吳縣、吳江、無錫、常熟等縣,紛紛聞風倒戈,歸降了明軍,江東爲之鼎沸。

武進縣,常州府城,由吳淞總兵李本深率領一萬清軍駐守。

李本深與土國寶不同,土國寶是水匪出身,手下兵馬並非久經戰陣之軍,主要是收編的一些盜匪和失敗後投降的義軍,戰鬥力有限。

李本深乃是高傑之侄,與李成棟系出於徐州高傑鎮。

說起來,在高傑死後,高傑鎮的大部精兵,其實都是由李本深繼承,而他這支綠營兵,則算是比較能戰的一支,並起一直活躍到三番之亂時期。

在得知杭州失陷,明軍前鋒打到湖州之後,滿達海派遣李本深進入武進,把守鎮江東面的這個屏障。

趙銘瞭解到李本深的底細後,特意派快馬去了寧國,讓胡爲宗去尋李成棟,拜託他寫了一封招降書信,希望能夠勸說李本深投降。

十二月三日,趙銘率領六千大軍,進抵武進城下,遂即命人投書兩封,一封是李成棟所書,一封是趙銘所寫,都是勸說李本深投降,勸他棄暗投明,歸順大明。

李本深來到武進後,本來是等土國寶大軍撤入武進,那常州守軍增加至三萬,便是固若金湯,料想明軍不敢攻擊。

數日前,李本深得知趙銘自江陰上岸,沿着運河進入無錫,便知道趙銘去阻擊土國寶,但是他卻沒有出城去增援土國寶。

這一是因爲趙銘派遣水師在武進之北的包港和利港活動,他若出兵,有可能被明軍偷襲武進,二是因爲李本深與土國寶不和,而且土國寶有兩萬人,未必需要他增援。

可是,李本深沒有想到,土國寶的兩萬人,居然被趙銘數千兵馬,殺得全軍覆滅,連他本人也被趙銘斬殺。

此時,武進城內只有一萬守軍,加上土國寶被殺,所以當招降書信射入城中,對於李本深還是很有威懾力。

武進城頭,穿着銅釘棉甲,頭戴尖頂鐵盔的李本深,按刀站立在城頭,眉頭緊鎖的看向城外的明軍大營。

現在紮營的明軍還不多,只有數千人,但是李本深並不敢小覷。

“孃的,趙雜毛數千人,就滅了土國寶兩萬人。”部將胡茂禎一手抓着城牆,一手握着戰刀,牙疼似的咂巴着嘴,“軍門,這下我們有麻煩了!”

胡茂禎也是高傑鎮的將領,能力十分出衆,後來爲滿清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衆李部將領,聞語都是暗道倒黴,一臉的晦氣。

那土國寶也是無能,兩萬人馬沒起到丁點作用,反而助漲了明軍的士氣。

如今趙雜毛大軍臨城,誰敢不將他當一回事?

高傑之子高元照,見李本深臉色陰沉,不禁沉聲道:“軍門,這次明軍攻陷杭州,收復全浙,聲勢浩大,一鼓作氣攻陷江寧,也並非不可能。趙鐵棒威名,天下皆知,他今日招降於我們,又有李叔叔的書信,軍門何不考慮一下,趙鐵棒的書信。”

高元照話音剛落,胡茂禎眉頭一挑,立時喝道:“元照,你忘記了老帥慘死後,明朝是怎麼對我們的嗎?那史可法不收你爲義子也罷,盡然使你拜一閹人爲義父,分明是侮辱我們。那些明朝的官,從來就看不起,我們這些流寇出身的人。”

高元照道:“那是弘光朝時,如今是隆武朝,那些順系舊將,不是都被重用了嗎?”

李本深聽了兩人的話,揮手打斷兩人交談,訓斥道:“這種事情,豈能在城上爭論!”

“末將知罪!”高元照、胡茂禎立時抱拳躬身。

李本深沉默一陣,還是低聲表態道:“近來江浙明軍氣勢洶洶,乃是因爲大清國精銳之師,正攻擊湖廣。若是大清回師江南,明軍未必能勝。我等若是此時歸順明朝,若明軍能一鼓而下江寧,甚善,若是不能,我等隨明朝出海,大清朝廷必會殺我等父母妻子!”

衆人聽了不禁紛紛點頭,胡茂禎問道:“軍門之意是?”

李本深掃視城下明軍營壘,沉聲道:“城下明軍只有數千,本帥此時不必急於做出決斷,不回覆趙雜毛,也不開城投降,等大清援軍到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感謝書友20171011205316606的500打賞,求月票,推薦,訂閱)

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921章聲振九霄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874章阿濟格籠城御趙第310章多鐸病危第十四章打了件裝備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第921章聲振九霄第837章證券交易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601章英國商船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249章抵達臺灣第677章擇主而事第187章氣煞我也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431章有意撤軍第198章缺少人才第361章困頓城下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337章臉上無光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589章荷蘭必敗第130章路遇阻擊第847章股價大戰第419章趙銘的誤會第466章接管朝鮮第717章北京震動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375章錢謙益求見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252章打上門來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第534章包抄敵後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430章攻擊受挫第187章氣煞我也第1015章進入戰場第373章傳首蘇鬆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970章我攤牌了,其實我是末日派。第319章趙銘大婚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169章暗度陳倉第503章激戰第十三章委以重任第833章送子入質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367章秦王風波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590章抵達臺灣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575章突襲土著第652章奸雄規劃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296章圍剿多鐸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713章山海關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273章八閩蒙塵第556章突出重圍上第656章接應禁軍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895章滿清投降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560章負氣撤軍第799章隆武駕崩第552章二龍交鋒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891章再次攻城第815章進殿逼宮第543章生死激戰第550章讓出南京第416章恭迎撫軍第133章激烈搏殺第310章多鐸病危第740章開戰!開戰!第651章困局第840章蒙古八旗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331章軍火生意第298章閩南大捷第654章接受條件第476章天意如此第923章攻破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