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恢復工商

bookmark

蘇鬆常三府。

隨着戰爭進入對持,趙銘的精力迅速轉移到了生產恢復,壯大實力上來。

十七世紀中葉,正是時不我待的時刻,世界諸多國家和民族都將進行一次賽跑,錯過了它,便有可能錯過此後百年,甚至徹底毀滅。

這場比賽,每個民族都被裹挾其中,沒有人可以逃避,裹挾不前,甚至跑慢一點,都將付出慘重的代價,更別說開倒車的了。

在趙銘看來,不以在場賽跑中勝利爲目標的事情,都是浪費時間。

對於隆武朝廷,與孫可望之間的分爭,杭州的朱以海或許很關注,但是趙銘對此卻懶得理會。

他早知這些人不怎麼靠譜,所以沒對他們抱有多大期望。

要光復天下,擊敗滿清,他始終認爲關鍵還是要他自己夠硬。

隨着滿達海退軍,趙銘留下三萬大軍,駐防武進一線,監視震驚清軍,又令人前往琉球拉白灰回來,修建防線,準備抵擋清軍的下次進攻,便將目光轉移到新軍整編,清點繳獲,恢復生產上來。

蘇鬆常三府,是明朝最富裕之地。

早前僅僅蘇州一府,爲明朝提供的賦稅,就佔了全國的十分之一。

一府稅收,比一省還高,足見蘇州之富。

雖說清軍佔據江南後,對蘇鬆常的經濟打擊很大,不過眼下依舊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膏腴之地。

蘇州,右都督府所在。

在佔據蘇鬆常之後,東海鎮便必須改變曾經海上游擊的策略,趙銘遂即將他的右軍大都督府遷移到了蘇州府。

大帥幕府,還有浙江都指揮使司的衙門和官員,也隨之上岸,移駐蘇州城。

趙銘如今控制的區域廣闊,浙江都指揮使司其實管理不了這麼大的攤子,不過眼下無論遼東、山東沿海,還是臺灣,都是都指揮使司在管理。

趙銘將大都督府,設在蘇州後,遂即發號施令,第一道命令,就是《復衣冠》。

各州縣,紛紛張貼告示,要求士紳百姓恢復衣冠發服。

此令一出,湖東之地,士紳百姓盡棄滿衣滿帽,身着道服方巾歡呼雀躍,頭戴網巾的士子更是相擁而泣。

不過,或許是因爲《復衣冠》令的佈告之中,沒有留辮不留頭之語,蘇鬆常之地,盡有不少紳民,因爲害怕滿清捲土重來,所以不願意剪辮子,擔心清兵打過來,會掉腦袋。

對此,趙銘勃然大怒,下令各州府統計人數,然後派遣衙役,將不願意剪髮之人,鎖拿遊行,並當衆強行剪辮。

趙銘第二道令,則是《復生產,振興工商》。

這道佈告一出,對湖東地區震撼很大,官府支持工商,令士紳百姓感到十分驚奇,惹出了不少非議。

趙銘以華興公司,入股和給予訂單的方式,扶持蘇鬆常已經倒閉,或者面臨倒閉的工坊,給予他們資金重新啓動,又分給他們一批訂單,想將這些寶貴的萌芽救回來。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完成一定積累後,就會向另一個階段蛻變。

這個過程順利,那就是社會完成改革,呈現出一種新的社會關係和形態,要是失敗,那就要重新積累,從頭再來。

資本萌芽,在中國歷史中出現了數回,每次都沒來得及蛻變,社會就因爲內憂外患而崩潰。

若是此次萌芽再被摧毀,那再長出芽來,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趙銘這個命令下去,令湖東的士紳,是又驚又喜。

商賈們爲得到朝廷的重視,有資金注入而欣喜,驚的是官府關注工商,對他們而言或許不是好事,將少了許多悶聲發財的機會。

蘇州,織造局倉庫。

趙銘領着一衆人,正在巡視倉庫內儲存的物資。

一行人轉了一圈,就發現大多數倉庫內都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國公!此前織造局存有不少物資,可是近些年來,滿清消耗了一大批。另外山西商人買通滿清官員,也低價從府庫中,拿走了大批貨物,造成現在的局面。”隨行的一名老太監,向趙銘解釋道。

這老太監明叫高起煥,是織造局的,被趙銘從朱以海那裡要來,詢問江浙絲織的事情。

趙銘看着蘇州城中,佔地約有百餘畝,四周修建了高牆的倉庫羣,看見各個倉庫裡耗子都養不活,微微皺起眉頭。

趙銘問道,“江浙官府掌控的織機,此前一年能生產多少匹絲綢,獲利多少?”

老太監高起煥道:“回稟國公,鼎盛時期,每年等生產五十萬匹。至於利潤~”

趙銘停下腳步,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利潤多少,我要聽實話。”

織造局是個油水很豐厚的衙門,太監、皇帝、還有官員上下齊手,最後不虧就不錯了,不過趙銘知道,絲綢這個東西,現在至此一家,想不賺錢是很難的。

老太監高起煥道:“不敢隱瞞國公,上好絲綢,賣個西洋商人,一匹能買到十五兩,除去成本之後,純利應該在八兩到十兩之間。若是五十萬匹,一年利潤應該有四百萬兩以上。不過國公也知道,最後肯定是不會有那麼多的。”

一年利潤四百萬兩,足夠再養二十萬大軍了。

趙銘問道:“眼下要將織造局的絲綢產量,恢復至五十萬匹,需要投入多少兩白銀。”

老太監似乎是早就想過,“回稟國公,至少要先投入二百萬兩,後面還需追加投入!”

趙銘眉頭皺起,問一旁的陳明遇道:“陳公,這次我們在繳獲了多少錢糧?”

陳明遇聽了太監的話,顯然十分動意,在心中盤算了一下,當即回覆:“大帥,主要是阻擊土國寶所多,再加上一些零星的繳獲,應有銀一百八十萬兩。”

投入兩百萬,一年掙四百萬,作爲管度支的官員,陳明遇動心了,他生怕趙銘心疼兩百萬兩,忙又道:“大帥,少的我可以想辦法,蘇鬆的絲織業,必須恢復。”

這時,丁維嶽卻走上前行禮道:“大帥,錢謙益等人求見。”

趙銘當即微笑道:“呵呵,送錢的來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179章湖廣大敗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877章例行招降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897章煤山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242章朝鮮無間道第873章皇上不洗澡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215章遷民禁海第440章助餉斂財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1072章僵局第433章信心崩潰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170章你是趙鐵棒第111章聯順抗清第777章大明郭子儀第1034章異域稱帝第606章廢立國儲第848章停牌第550章讓出南京第643章絕不能撤第807章後院起火第962章又沒錢了第403章消滅清軍斥候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521章政變上第431章有意撤軍第781章李成棟又叛變了第177章臨近夏收第630章一觸即發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932章接見使者第205章收拳蓄力第790章金陵春之陣(六)第758章關中合戰第615章南京消息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848章停牌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691章抵達遼東第937章追擊吳三桂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119章返回金塘島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836章官紳勾結第561章戰後格局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617章尋求議和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352章方士衍慘死第822章我是集權派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528章江南困局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二十一章雜毛劉攻城第685章大敗清軍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343章激戰寧波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八十六章吃掉李率泰第272章爭奪福建第143章人心思漢第398章拒接聖旨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842章輸糧換引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175章兼併舟山第698章漢化朝鮮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249章抵達臺灣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582章踊躍應募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416章恭迎撫軍第252章打上門來第1094章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464章不堪一擊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573章尋找航路第1080章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