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碧蹄館伏擊

bookmark

八月初一,平壤城頭,朝鮮軍的旗幟被清軍從高處丟下,站在北城樓上的清軍士卒,舉起兵器齊齊發出陣陣歡呼,“大清萬勝!”

七月十五日,清軍前鋒跨過鴨綠江,殺入朝鮮境內,便一路勢如破竹。

在短短十六天的時間內,清軍攻下義州、安州、定州、順安、平壤等地,拿下了平安道全境,朝鮮軍比清軍想象中的還要不堪一擊。

這次清軍攻入朝鮮,與十多年前皇太極入侵朝鮮時一樣順利,清軍沒有付出多大的傷亡,就攻陷了各座城池。

連續的勝利,使得清軍士卒士氣高漲,馬光輝和李本深在清軍將士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進入平壤城。

李本深騎着戰馬,對馬光輝道:“馬軍門,大軍奪下平壤,是否等一等中堂大人?”

馬光輝和李本深都被革掉了總兵官職,以戴罪之身領兵,不過兩人之間,以及他們的下屬,依然還是稱他們爲軍門。

“兵貴神速!你我爲大軍先鋒,自是要奮勇向前,爲中堂大人開道,豈能駐兵不前。”馬光輝頗爲興奮的道:“這一路過來,並未遇見海寇主力,想必那趙雜毛定然是打着,堅守漢城等待援軍的注意。應此我們必須儘快趕到漢城,不給趙雜毛足夠的時間準備,在海寇援軍趕來之前,攻陷漢城!”

清軍佔據平壤,基本上可以說,已經佔據了半個朝鮮。

馬光輝、李本深已經立了一份功勞,李本深便覺得應該穩妥一點了。

馬光輝方纔說的話,有些道理,可是李本深還是猶豫道:“不等中堂,會不會太冒險?”

馬光輝鄙夷的看了李本深一眼,有些不快道:“你我將兵一萬,中堂大人大軍就在身後,而趙雜毛不過六千人,有什麼可懼的?李軍門如此畏手畏腳,何時才能洗刷着戴罪之身呢?”

李本深聞語,臉色沉了下來,半響頷首道:“既然馬軍門堅持,那就繼續前進,不過我得派人通知中堂大人!”

馬光輝當即頷首,微笑道:“這是自然,請中堂大人務必跟上我們!”

清軍在平壤短暫停歇,大隊清軍便馬不停蹄的出了平壤,向黃海道急行軍。

朝鮮都元帥林慶之,一萬五千人馬,被馬光輝打得大敗虧輸,只率領數十騎,奔到開城。

明軍營盤內,狼狽不堪的林慶之,被帶進明軍大帳,朝鮮北部重鎮平壤快速失陷,讓趙銘與衆將一陣無語,同時也感到十分震驚。

“領議政,卑職無能,一萬多兵馬,被清軍擊敗,沒能拖延住清軍,請領議政治罪!”林慶之進帳後直接噗通一聲跪地,連連磕頭請罪。

他是真感到羞愧,一萬五千多清軍,堅守城池盡然不到半月,就被清軍殺得崩潰。

趙銘看着林慶之,心頭一陣無疑,他原本想要靠着林慶之,拖住清軍月餘時間,沒想到林慶之這麼快就輸了。

“本帥真是漲見識了!”一向好脾氣的趙銘,這時也忍不住怒罵一聲,朝鮮人真是坑爹。

一旁幕僚顧炎武急道:“大帥,江東援兵還未到,倭國僱傭的士卒,才千餘人,可是清軍已經殺入黃海道,這可怎麼辦?”

清軍來的太快,趙銘還沒有做好,吃下三萬清軍的準備,等的援兵還沒有完全趕來。

趙銘沉着臉,疾步走到沙盤邊,注視着沙盤,良久後,忽然道:“咱們這點人,肯定吃不下三萬清軍,只能改變計劃!”

顧炎武等人忙問道:“哦?請大帥示下?”

趙銘嚴肅的掃視衆人一眼,拿手往沙盤上一指,“現在只能吃掉清軍的前鋒!”

顧炎武在沙盤上看了半晌,卻質疑道:“大帥,敵軍前鋒就有一萬,兵力與我們相當,而其主力就在身後,距離他們不遠。一旦我們伏擊清軍前鋒,其主力必然會迅速向前,而已清軍的馬軍優勢,要不了幾個時辰就能趕到!屆時恐怕伏擊不成,反而大敗!”

趙銘沉默片刻,手指沙盤,沉聲道:“大軍繼續向漢城方向撤退,引誘敵軍前鋒繼續向前!”趙銘手指筆畫着,“然後讓水軍出動,前往平安道、黃海道沿岸,登岸襲擾,讓洪老賊的主力,顧忌後方威脅,拖延他的進軍速度,使得洪老賊與馬光輝之間,拉開距離。”

趙銘將手指定在一處,“最後,原來負責段敵後路的俞國望部,改爲穿插至清軍前鋒與主力之間,阻擊清軍主力來援!”

明軍原來的計劃是等江東援軍和招募的倭國僱傭軍趕來,吃掉三萬清軍,可是朝鮮軍的戰力太過感人,一如既往地的垃圾,沒有起到阻攔清軍,爲援軍爭取時間的作用,導致了趙銘兵力不足,就需要倉促應戰。

趙銘只能改變計劃,將伏擊三萬清軍,改成伏擊清軍前鋒,擊敗馬光輝和李本深這兩個手下敗將。

顧炎武等人商量一陣,抱拳道:“大帥,若是如此,那俞指揮就必須要堅持到大軍擊敗清軍前鋒才行!”

八月十日,漢城之北三十餘里,一片蔥蘢的小山丘,乃是漢城北面的門戶,有這一個快要被人們忘記的名字——碧蹄館。

當年豐臣秀吉,兵不刃血的拿下漢城後,日本的戰國英豪們翻越這片起伏的山丘,砍瓜切菜般的席捲朝鮮北方,誰知平壤一聲炮響,撞上了大明天軍,立時被打得倉惶而逃。

戰國英豪們撒開丫子狂奔,李如鬆的遼東鐵騎在後猛追,眼看着跑下去要被逼跳海,裸泳回日本,被逼急了的戰國豪傑們終於決心拼死一戰。

日軍拿出壓箱底的本錢,立花宗茂、小早川景隆、小早川秀包、吉川廣家等一串在日本家喻戶曉的戰國英傑紛紛出場,糾集了四萬日軍,就在這碧蹄館,與李如鬆四千人馬打了一場天昏地暗的大戰。

此時,在趙銘制定新的方略後,趙銘親自率領明軍在碧蹄館設伏,務必殲滅前突的清軍。

這時,已經是正午,明軍一切佈置妥當,但未見敵軍蹤跡,這讓諸多將士不禁有些懷疑,是不是清軍發現了他們的企圖。

就在這時,一隊哨騎衝上山坡,來到趙銘身前,翻身下馬,大聲稟報道:“啓稟大帥,清軍前鋒據此十五里!”

衆多明將聽後,頓時精神一振,趙銘則站起身來,嚴肅揮手,“各部隱蔽!”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431章有意撤軍第417章如何報捷第219章不犯錯誤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866章巨炮轟城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345章謀取呂宋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112章殺掉魯王使者第687章嶽樂背鍋第260章擊潰西班牙上第587章決議出兵第194章棒殺準塔第1060章給明朝一個面子第323章倭國風情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242章朝鮮無間道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978章急往增援第370章攔截清軍第641章重振雄風第416章恭迎撫軍第954章老卒的憤怒第736章軍資交易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431章有意撤軍第128章再入江陰第579章爪哇事變第875章兵臨北京第252章打上門來第713章山海關第685章大敗清軍第715章突襲炮臺第526章光復武昌第279章進退兩難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234章多鐸撤軍第1025章糧荒第521章政變上第308章移駕湖廣第424章車營第380章激戰武進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681章死裡逃生第820章組閣施政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344章攻下城池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364章佈告天下第925章金陵冬之陣上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359章水師對決第728章都不是好人第631章黃雀在後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475章收降李本深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722章倉惶離京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二章南京雨夜第636章鎮江會師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172章兵不厭詐第337章臉上無光第285章聯絡鄭鴻逵第313章華興公司第914章暗度陳倉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撫第176章實力倍增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390章旅順失陷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282章連江會戰第一章煉獄模式第847章股價大戰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562章南北議和第201章激戰金華中第963章王鐸效應第1110章接班人第482章耍流氓第888章緩兵之計第132章步軍大戰第162章有海盜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979章尚氏家風第337章臉上無光第366章驚聞噩耗第985章抵達瀋陽第682章蓋州決戰第510章焚燬兩陵第277章鄭鴻逵入海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444章軍政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