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負隅頑抗

bookmark

吳六奇人稱大力將軍,也是個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這人在金華之戰時,棄守嚴州,致使金華門戶大開,朱大典戰死城中。

吳六奇狂奔數百里,自嚴州逃到福建,不久便跟隨鄭芝龍一起投降清軍,被委任總兵之職,而說起來,吳六奇以前也算是浙系的一員。

“大帥,吳六奇這廝我熟悉!卑職願意率本部人馬爲先鋒,定然踏破泰州城。”王德順主動請纓。

趙銘微微頷首,又擡頭看了看天色,遂即下令大軍全速前進,正午之前趕至泰州城下。

“狼煙!”官道上,東海鎮的士卒,正跑步上前,前方的騎兵忽然大聲吼道。

趙銘不禁勒住戰馬張望,果然見北方泰州方向,升起一道滾滾的濃煙。 ωwш⊕ тт kān⊕ C〇

這多半是泰州的清軍,發現了東海鎮,藉着狼煙向揚州方向示警。

“全速前進!”趙銘神色一凜,大聲喝令。

阿濟格得知東海鎮撲向泰州,肯定能明白明軍要斷他後路。

屆時清軍要麼發兵增援泰州,截住趙銘之軍,要麼提前從江南和淮南撤出,於淮江北岸徐州一線構成一條,西起秦嶺,東至淮江入海口的防線,使得天下重現宋金對持的局面。

因此東海鎮必須迅速拿下泰州,向高郵穿插,截斷清軍撤退的路線。

官道上原本小跑着向前的士卒,聽到軍官的大喊,頓時邁開大步,四萬大軍如一條蜿蜒的巨蟒,撲向了十多裡外的泰州城。

不到半個時辰,東海鎮前鋒騎兵,便沿着運鹽運河,來到了泰州城下。

在清軍南下之前,兩淮鹽業十分發達,揚州更是聚集了衆多富可敵國的鹽商大賈,經濟繁榮不下於江浙。

因爲地方富庶,泰州城修得便比普通縣城堅固,城高三丈,周長十三裡,已經達到府城的級別。

趙銘在城池外三四里外,勒住了戰馬,遠遠眺望城池,只見城門前的吊橋拉起,城牆上人影幢幢,士兵來回奔走,正準備防禦明軍。

“大帥城池四周視野開闊,無巧可取,要麼守軍投降,要麼我們攻進去,恐怕沒有別的法子!”參議顧炎武說道。

趙銘目光看着泰州,卻滿是豪情,“區區泰州小縣,也能阻擋本帥。先讓人射書招降,若是守軍不降,城破之後,一個不留!”

趙大帥從徵以來,戰無不勝,剛北征大勝而歸,連洪承疇都成了手下敗將,何懼一個泰州小縣,一叛將吳六奇。

“大帥,那吳六奇當初不戰而逃,害死了大學士朱大典,讓太子殿下極爲被動,浙軍將士折損無數,他怕是不會投降。”王德順提醒道。

趙銘點頭道:“本帥並非指望吳六奇投降,而是要告訴城中守軍,本帥來了!”

王德順反應過來,笑道:“對對對!就算吳六奇不降,城中清兵聽見大帥名號,估計都嚇尿了。”

趙銘笑了笑,縱橫天下近十載,他也相信自己的名號,還是有影響和震懾力的。

當下,趙銘令王德順,派出人馬前去城下喊話,而他則指揮大軍下營,並召集衆將,商議攻城之策。

城頭上,清軍士卒扛着成捆的箭矢,一桶桶的火藥,腳步蹭蹭的登上城牆。

守將吳六奇,穿着一套精良的盔甲,按着戰刀,領着一衆屬下,從城牆上走過,最後來到南門甕城上,眺望遠處的越聚越多的明軍,神情凝重。

此時,城內清軍聽聞東海鎮來犯,城中人馬全部上城防守。

吳六奇手扶牆垛,身邊清軍看見明軍從南面蜂擁而來,當先是捲起塵土的旗兵,後面扛着火槍的士卒,漫山遍野,讓城內清軍紛紛膽寒。

“趙雜毛果然派軍來攻泰州!”吳六奇咬牙道:“不知領軍之人,是東海鎮哪員大將?”

正疑惑之是,明軍騎兵中,近白騎奔出,扛着趙銘的大旗,向泰州城下奔去。

城頭吳六奇看見近百騎兵,直撲城池而來,騎兵奔馳中,一杆軍旗迎風獵獵,上面寫着一個斗大的“趙”字。

“拿千里鏡來!”吳六奇當即大喝。

親兵立刻呈上黃銅千里鏡,這種千里鏡,滿清不產,只有西夷和東海鎮有,價格十分昂貴,不過爲了指揮方便,滿清還是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一批。

吳六奇忙抽出千里鏡,很快他眼睛向是被蜜蜂蟄了一下一樣,一手忽然捂住鏡頭,臉上肌肉抽搐道:“是趙雜毛親來了!”

衆多清將聽說是趙雜毛親自領軍,一個個都是心肝一顫,趙雜毛居然親自領軍前來,咱們完蛋了。

這時,明軍騎兵已經奔馳到了護城河之前,城頭上的火槍手,弓箭手,紛紛瞄準了騎兵,隨時準備射擊。

一時間,城上清軍個個神情沉重而嚴肅,站滿城牆的士卒,鴉雀無聲,而這時,奔到城池下的明軍騎兵,則大聲喊道:“城中的清軍聽着,奉我家趙大帥之命,讓你們守將吳六奇說話!”

吳六奇眉頭皺起,他雖曾經是浙系一員,但是與趙銘沒有交情,甚至都不認識。

“我便是吳六奇,趙大帥爲何犯我疆界?”吳六齊從城牆上探出半個身子。

城下騎兵立時大喊道:“吳總兵,大帥念着城中不少士卒,原來是浙軍兄弟,不忍生靈塗炭,同袍相殘,勸你爲城池內的弟兄們考慮反正歸明,我家大帥可既往不咎你等以前之罪。我家大帥威名,天下皆知,一個小小泰州,更本擋不住我家大帥。現在,我家大帥讓我問一聲,城中弟兄是開城歸順,洗刷前罪,共建一番功業,還是要負隅頑抗,一條道走到黑,執意找死!”

吳六奇嘴角肌肉扯動,看見身邊的清軍將士,不自覺的都將瞄準明軍騎兵的火槍和弓箭放下,冷笑道:“哼,趙雜毛太高看自己了,以爲光報個名號,就能嚇得本帥投降,真是癡心妄想。弓箭手、火槍手,給我亂射之,本帥到要看看,趙雜毛有多少手段。”

吳六奇說完,見士卒猶豫,頓時一聲怒吼,“給我射!”

“砰砰砰”城頭硝煙瀰漫,明軍騎兵連忙拔馬,飛奔離開城下。

第659章王大拿的試探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878章亂敵軍心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1029章拒絕條約第359章水師對決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214章整編髮餉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011章預設戰場第437章鬧餉第538章攻陷泰州第964章技術積累第436章給傅上瑞設套第358章激戰長江第323章倭國風情第820章組閣施政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1025章糧荒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715章突襲炮臺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485章上屋抽梯第948章人心散了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343章激戰寧波第464章不堪一擊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603章出兵呂宋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147章聯順抗清第382章援兵來了第927章金陵冬之陣下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322章前往日本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311章恢復海貿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424章車營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133章激烈搏殺第750章太監急第三十八章剿義軍博洛定策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646章江北大火第701章政變上第1090章趙鐵棒第1074章開建軍港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947章關寧軍都挺能跑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819章漢王攝政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804章兵臨武昌第615章南京消息第663章登壇拜將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1101章微服出巡第848章停牌第336章三省會攻第二十七章崑山之屠第204章震動江浙第416章恭迎撫軍第539章孤軍深入第988章雙面間諜第872章席捲山東第450章聖旨到來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66章巨炮轟城第125章夜佔崇明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561章戰後格局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198章缺少人才第855章長安使團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257章海上破交戰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514章科爾沁出兵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1080章失去信心第329章荊州戰役第615章南京消息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441章閣部醒醒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二十章江南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