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江北大火

北岸起火,趙銘聞語一驚,顧不上聽劉四稟報,便大步出了節堂。

這時,他站在門口臺階上,向北眺望,果然看見北面天空,火光沖天。

“還真起火了!”趙銘驚訝道。

龍潭鎮內的浙軍士卒,還有將領,嘩啦啦的涌出一片,都站在屋外和帳篷外,向長江北岸眺望,只見那裡天空赤紅,將半邊天空映得如同白晝。

一時間,長江南岸的浙軍士卒,不禁議論紛紛,猜測北岸發生的什麼事情。

這時,唐通等將,匆匆趕來。

衆人看了一陣,李本深道:“好像是大銅山方向。這麼大的火,突然就燃起來,怕不是走水,應是有人縱火。”

唐通驚道:“大銅山是李過的糧草屯集之地,起這麼大火,難道是被張督鎮給燒呢?”

這話一出,衆多將士不禁一陣欣喜,臉上都露出興奮之色。

趙銘領着七萬人,進抵南京東郊,但是要拿下十三萬人守衛的南京城,卻並不容易。

現在,李來亨、袁宗第等將,率領軍隊在城外襲擾,令趙銘無法靠近南京,使得局面陷入僵局。

若是,北岸李過的糧草被燒,江北的官軍便可能大敗,屆時張名振部和李成棟部,就能渡江與趙銘合軍,有很大可能殺入南京。

因此,衆人聽說,大銅山起火,都高興起來。

趙銘現在也搞不清楚北岸的情況,看見北岸這麼大的陣仗,連忙急聲喝令道:“讓郭忠,立刻派人前往探查。”

大銅山之東,舊江口前線。

張名振爲了配合趙銘,牽制住江北十五萬官軍,主動出揚州,對官軍發起了攻擊。

不過,李過並非無能之輩,加之兵馬多於張名振,所以浙軍攻勢雖猛,但是並未討到什麼便宜。

在趙銘奪下鎮江,起兵西進,殺向南京之時,李成棟便返回了揚州。

這時,他與張名振正好在舊江口前線,大銅山方向的大火,同樣驚動了江北的浙軍。

只是,與南岸浙軍的欣喜不同,北岸的浙軍,則是滿臉的疑惑。

李成棟、張名振站在帳外,大銅山方向,飄來的灰塵,向下雪一樣,落在營地內。

李成棟摸了摸鎧甲上的灰塵,不禁驚訝道:“難道走水呢?”

張名振搖頭道:“不太可能,大銅山乃是李過的軍糧重地,哪裡那麼容易走水。再者火這麼大,明顯有人縱火!”

李成棟皺眉道:“這火不是你我,也不可能是南岸人馬所放,那會是誰?”

張名振一陣沉吟,忽然身子打了個激靈,難道是······

四更天,南京城內一片漆黑,只是偶爾能聽見巡邏士卒的腳步聲,以及梆子聲敲響,只有城西幾個商業坊,還有秦淮河畔,依舊歌舞昇平。

由於,趙銘兵臨南京,城中的宵禁更加嚴厲,巡邏人馬也多了數倍,不過城中宵禁,只是天黑後關閉坊門,各坊的人員不許外出,但是在坊內,各人依舊可以活動。

朱聿鍵對待南京百姓,十分寬容,兵臨城下,西城各坊中,依舊有人飲酒作樂,而東城、南城和北城校場,則一片寂靜。

皇宮內,隆武皇帝昨晚處理政務到三更天,他剛躺下熟睡,就被曾皇后推醒,“陛下!陛下!”

朱聿鍵疲憊地半睜開帶着血絲的眼睛,問道:“就要上朝了嗎?”

曾皇后忙搖頭道:“是殿外喧譁,司禮監有緊急情況稟報!”

朱聿鍵聞語一驚,猛然從牀上坐起,連忙問道:“什麼緊急情況?難道南京有變?”

自從趙銘攻下鎮江,兵臨南京後,朱聿鍵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時常惡夢連連。

趙銘的勇猛,朱聿鍵十分清楚,而正是因爲清楚,所以他心中才十分恐懼,常常被趙銘追殺的噩夢支配。

朱聿鍵雖然堅定的要守衛南京,不願意撤離,但其實他每日都提心吊膽,就怕哪天,趙銘忽然殺入南京。

“陛下!陛下寬心,並非南京有變,聽說是江北的軍情!”曾皇后忙道、

朱聿鍵聞語鎮定下來,坐在牀上一邊穿鞋,一邊道:“讓人進來!”

這時,龐天壽疾步走進來,跪拜於地,“陛下,江北大火,李國公的糧倉被燒了!”

“什麼?”朱聿鍵聞語,只批一件袍子,鞋也才穿一隻,便掀開簾子出來。

龐天壽惶恐磕頭,“陛下,兵部那邊傳來急報,江北大銅山方向起火!”

早前方國安投靠隆武朝後,浙系便只剩下,張名振、李成棟、趙銘三大金剛,而趙銘當時還在南洋,隆武朝便想着先解決張名振和李成棟。

因此,朱聿鍵增兵江北的同時,在揚州之東屯集了大批軍械和糧草,用來攻擊浙系盤踞的揚州。

在這其中,大銅山因爲靠近揚州,又易守難攻,成爲禁軍的糧草重地,儲存着江北的官軍的口糧。

現在龐天壽說大銅山起火,就等於是袁紹被燒了烏巢一樣,江北明軍必然潰敗。

一瞬間,朱聿鍵眼前一黑,身子搖晃。

“陛下!陛下穩住啊!”龐天壽大驚失色,連忙將朱聿鍵扶住。

朱聿鍵穩住身體,半響忽然一聲大叫,“天殺我也!”

江北,儀徵縣附近,官軍大營內。

李過聽了稟報,只穿一件睡衣,便匆匆出帳。

這時,他看見大銅山方向起火,頓時如五雷轟頂,腦中一片空白,身體搖搖欲墜。

李過對於執行何騰蛟的戰略,其實並不怎麼上心,沒有主動剿滅浙軍的心思,因此他並未攻擊揚州,而是讓浙軍攻擊他,想等待浙軍氣泄,再發動反擊。

這些天,浙軍在連日猛攻後,攻勢已經衰竭,李過正準備發起反擊,卻不想,大銅山起火,糧草全毀。

這時,他站在營中,到處都是慌忙亂竄的士卒,不禁心中大駭。

李過拉住身邊一名亂竄的軍官,大聲喝問,“怎麼回事,是叛軍殺來呢?”

“回稟國公,卑職也不知情!”軍官惶恐道。

李過大怒,“不知情盡敢擅離職守!”

“國公,北營士卒已經跑了!卑職也是……”

李過一把將軍官推在地上,拔出佩刀,怒吼連連,“不許慌亂!擅離職守者斬!”

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060章給明朝一個面子第661章返回蘇州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175章兼併舟山第732章殖民主義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700章引蛇出洞第151章撤出長江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706章滿清內訌第160章天然水泥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撫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1001章誰都可以第933章淘金熱第501章決戰到來第968章黃雀在後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599章進退兩難第193章甕城陷落第989章請喝茶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605章浙系帥臣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759章姜襄敗北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993章威服羣胡第333章多爾袞的憂鬱第196章追至城下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450章聖旨到來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808章換個皇帝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784章安慶陷落第541章深夜進軍第281章選擇戰場第665章隱瞞不報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835章江淮綿業第716章席捲河北第115章離別第708章干涉戰爭第377章更無一個是男兒第1030章牽首制尾直擊七寸第256章聯合荷蘭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549章驚聞噩耗第517章密議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452章變相科舉第844章江浙紳商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212章山寨失陷第629章驚聞噩耗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862章暗流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364章佈告天下第650章招降李過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453章組建幕府第160章天然水泥第308章移駕湖廣第641章重振雄風第691章抵達遼東第199章開始攻擊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434章內憂外患第五十章李元胤大開水門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178章太子使者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872章席捲山東第810章退兩路大軍第646章江北大火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194章棒殺準塔第680章怒殺旗丁第550章讓出南京第142章攻破外郭第485章上屋抽梯第122章海洋理念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897章煤山第866章巨炮轟城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177章臨近夏收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556章突出重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