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甕中之鱉

bookmark

阿濟格聽了洪承疇的話,臉上露出不快的神情,陰鷙的目光,陡然射向洪承疇,“你說什麼?”

“趙銘雖與南明朝廷開戰,可雙方都還沒有傷筋動骨,奴才以爲王爺出兵太早了!”洪承疇沉聲說道。

清廷的戰略,是趁着南明內部,朱聿鍵與朱以海內鬥之際,坐收漁利。

可是,這個漁利要怎麼坐收,卻是一個問題。

洪承疇的意思,是希望讓南明內部再打一打,等雙方矛盾大到,無法調和,殺紅眼之後,清軍再出手。

這樣一來,就消除了,唐魯兩派重新走向聯合的可能。

阿濟格大怒,“難道你現在叫本王收兵?”

衆多清軍將領,也都怒目看向洪承疇。

明清議和後,滿清獲得了喘息的時機,平定和穩定了北方,但畢竟丟了湖廣、江西和江南這樣富庶的地區。

這兩年來,沒有大的戰事,滿清朝廷開支減少,但丟失南方後賦稅也減少了一多半。

因此,清軍各部獲得的軍費,其實特別有限。

雖說,北方養兵的成本比較低,綠營兵給口飯吃就行,使得滿清能在維持八旗之餘,同時保持一支幾十萬人的綠營武裝,但是清軍士卒畢竟都有家人,光自己能吃口飯,顯然是不行的。

另外,多爾袞死後,兩白旗受到壓制,分到的資源,遠不如前,而之前兩白旗的貴族,又大手大腳慣了,他們搶得多,花的也多,基本沒啥積蓄,而滿清朝廷一進行限制,各人的想要維持原來奢侈的生活,便也不容易了。

因此,清軍南下,不僅是符合八旗貴族的利益,同時也受到綠營的支持。

現在,徐州軍團,十多萬清軍,剛佔據江北數縣,才撈到一點好處,正準備大展身手,搶個盆滿鉢滿,洪承疇卻說出着樣的話語,自是討人嫌。

而在阿濟格看來,南明內部雙方兵戎相見,就已經翻臉。

朱聿鍵不可能容忍一個要推翻他的浙系存在,而趙銘等人反過朱聿鍵,自然也不可能再接受隆武朝廷的領導。

再者,戰爭的進程,充滿了偶然,趙銘迅速奪取浙江,一天攻破鎮江,震驚了隆武朝廷之際,也嚇到了阿濟格。

這讓阿濟格不得不擔心,萬一他這邊還沒出兵,趙雜毛已經打進南京,擁立新君,獲得南明內部的認可,那清軍就錯失了坐收漁利的機會。

而且,一旦浙系取代了唐系,奪取了明廷的控制權,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以阿濟格的經驗來看,恐怕新生的浙系朝廷,要比隆武朝廷,更加難以對付。

畢竟,隆武朝的何騰蛟等人,哪裡比得過趙銘和浙系。

因此,阿濟格聽說趙銘奪下鎮江後,便立刻南下,而以當初攻滅弘光朝廷的經驗來看,阿濟格斷定,趙銘會向左良玉一樣,繼續攻擊南京。

十年前,阿濟格驅趕李自成,進入湖廣,李自成趕着左良玉,進入江西,清軍不費吹灰之力,在李自成和左良玉的幫助下,滅亡了弘光朝廷。

這一次,阿濟格認爲,他定能重演乙酉之役,以極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現在清軍已經南下,收兵自是不可能,洪承疇忙搖頭道:“奴才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阿濟格怒聲吼道

洪承疇擡頭目視阿濟格,並不畏懼,正色道:“既然已經出兵,爲了防止趙雜毛與隆武朝廷和解,奴才以爲王爺不該再等,應該立時猛攻,將李過部殲滅!”

殲滅李過部十五萬大軍,南明勢力大損,就算趙雜毛與隆武朝廷和解,大清國亦是不懼。

阿濟格皺起眉頭,要殲滅十多萬明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況且,阿濟格南下,是抱着壯大自身實力的心思,獲得江北明軍的軍資,最好再招降俘虜幾萬明軍,爲他所用。

現在,潰兵聚集於舊江口,準備做困獸之鬥,清軍要是發起猛攻,就算滅了李過,阿濟格也將承受一定的損失。

南明內部軍閥林立,滿清內部也有山頭,阿濟格南下,是爲了壯大實力,坐收漁利,好爲他擊敗政敵濟爾哈朗、滿達海做準備,不是真的爲了大清國前來拼命。

要是,他的徐州兵團拼沒了,便宜的是後面來的兩紅旗、兩藍旗,那是爲他人做嫁衣。

這也是他看見明軍潰兵有所防備後,沒有同意何洛會之意,進行強攻,而是要等重炮趕來的原因。

阿濟格看了洪承疇半響,知道洪承疇說的並非沒有道理,但還是冷笑一聲,問所有人道:“你們誰認同洪侍郎的話?”

大帳中,兩白旗貴族,還有綠營將領,都是冷笑連連。

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洪承疇被趙銘打得大敗虧輸,數次入獄,早就沒了當年的威風。

現在他雖被複起,但是卻並沒有兵權,頂多算個參謀,還不帶長,自是沒人將他放在眼裡。

這時,李過已經成了甕中之鱉,清軍諸多將領也都冷靜下來,鑲白旗都統巴哈納便道:“一隻虎被困在方圓七八里的範圍之內,等大炮一到,南蠻子士氣立泄,何必現在讓勇士流血!”

一旁漢軍旗的將領,還有綠營將領,見兩白旗的人發言,連忙也都紛紛附和,聲言李過已經是甕中之鱉,硬攻只會徒增傷亡,完全沒有必要。

洪承疇見衆多清將,都不肯犧牲,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阿濟格不屑的看了洪承疇一眼,大聲說道:“大炮運來,也就這一兩日的時間,一隻虎敗亡橫豎就這幾天,本王不信,都殺紅眼了,趙雜毛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改弦更張。”

阿濟格掃視衆將一眼,繼續道:“佟養甲,你敦促炮隊,加快速度。何洛會,你防着點揚州,本王再派人去舊江口招降,若是能兵不刃血,得到幾萬降軍,本王南下便又得一大助力。”

東海鎮那樣的勁旅,在絕境之中,都有數千人投降阿濟格。

現在李過十餘萬大軍被困,等大炮一到,轟擊幾炮,明軍士氣必然瓦解,要是能得到李過的效忠,那阿濟格的實力便瞬間暴漲。

第412章破釜沉舟第573章尋找航路第384章暫輸一局第869章入城安撫第667章草堂相談第609章大中華文明圈第982章女真寨子第324章收購生絲第654章接受條件第136章剮田雄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646章江北大火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755章西清滅亡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415章大破豪格第968章黃雀在後第904章內應燒糧第646章江北大火第921章聲振九霄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342章炮擊城池第450章聖旨到來第280章突襲安平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866章巨炮轟城第463章席巴是趙雜毛第806章反漢同盟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190章三路突進第323章倭國風情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228章誰急打誰第132章步軍大戰第749章西清軍閥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335章準備再戰第638章兵貴神速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636章鎮江會師第378章重組東林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633章軍心動搖第811章錢謙益的沙龍第400章常州之戰第617章尋求議和第1053章周英同盟條約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558章突出重圍下第667章草堂相談第495章唐通投降第六十二章唐魯並立第207章返回舟山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269章溫州會晤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703章政變下第880章開始攻城第234章多鐸撤軍第872章席捲山東第749章西清軍閥第497章瀋陽東陵第四十四章胡爲宗島上授藝第807章後院起火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1109章國宴第521章政變上第966章都得死第388章孫可望稱王第485章上屋抽梯第三十五章吳江縣羣英聚首第921章聲振九霄第605章浙系帥臣第461章海東八道第331章軍火生意第337章臉上無光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867章人心以亂第396章錫澄防線第304章何長庚成仁第1106章國社大會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08章排槍擊潰第1110章接班人第249章抵達臺灣第168章荷蘭艦隊第783章緊急求援第296章圍剿多鐸第669章其非明主第400章常州之戰第533章登陸江北第135章兵臨金陵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