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惡人先告狀

黃昏時分,戰場上逐漸歸於平靜,南岸的清軍,不是被殺死,就是被趕入了清水河中。

一時間,河中飄滿的人屍馬屍,河水爲之斷流。

清水河岸邊,吳越軍士卒,穿行於屍堆之間,收拾戰場。

士卒遷走馬匹,拿走兵器和衣甲,將清軍屍體堆積一處,形成一座巨大的山丘。

謝遷騎着戰馬,在將領的簇擁下,來到河灘,看着鋪滿河灘的屍體,還有河中漂浮的浮屍,內心振奮。

江北一戰,將吳越軍拉下了神壇,對吳越軍士氣,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雖說,隨着在南洋的勝利,以及在與朝廷內訌中佔盡優勢,令吳越軍將士,恢復了一些自信,但是面對清軍時,吳越軍卻沒有了當初的心理優勢。

現在,這一仗,吳越軍擊敗八旗,斬首無數,取得了自江北之戰後,對清作戰的一場決定性大捷,令吳越軍上下,頓覺洗刷了恥辱,找回了百戰雄師的自信。

謝遷揚起馬鞭,指着清軍屍體,豪邁道:“挑選一批韃子首級,還有衣甲、旌旗,送回江東,獻給殿下,以便傳首各軍,振奮大軍士氣。”

“諾!”張家玉抱拳領命。

衆人環視戰場,不禁嗟嘆,虞胤道:“這一戰,不僅擊敗了清軍,斬獲也十分豐厚,光是繳獲戰馬,就有萬匹,可以編練我們自己的騎兵。”

謝遷微微頷首,遂即下令,“傳令下去,收拾戰場,向殿下報捷,大軍渡過清水,收復蓋州,等待殿下指令!”

興致勃勃而來的滿洲鐵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死傷不可計數。

清水河北岸,嶽樂與鰲拜已經領着騎兵撤走,往海州方向退卻。

雖說清軍還剩下八九萬人,但是士氣低迷,已經不能再戰,只能退會海州休整。

兩黃旗、兩藍旗近兩萬滿洲八旗,只有不到三千人逃回北岸,損失多達一萬七千餘旗,除此之外,還搭上了萬餘科爾沁騎兵,科爾沁親王吳克善,也被河水沖走,連屍體都沒找回。

這樣的結果,傳入北京,必然使得滿清朝局大振,影響滿清內部的勢力平衡,同時也會使得剛被打壓下去的漢族軍閥勢力,再次擡頭,威脅滿人的統治。

海州,清軍大營,嶽樂陰沉着臉,坐在帥位上,鰲拜坐在下手,早已沒了剛來時的猖狂。

“本王早就提醒過你,不要小覷了謝遷,不要小覷了吳越軍,你偏偏不聽。現在不僅害了你自己,害了本王,還害了數萬八旗勇士。”嶽樂滿臉憤怒,埋怨道,“如此慘敗,你我該如何向朝廷交代。”

鰲拜臉色慘白,臉上陰晴不定,一時無語,半響他忽然起身,跪在帳中,痛聲說道:“先前奴才已經有言,此戰不用王爺負責,一切責任,由奴才一人承擔,絕不牽連王爺!”

嶽樂聞語,神情稍有緩和,不過內心依然憤怒,要不是鰲拜不聽他之言,大清不會有此大敗。

現在鰲拜雖然願意擔下責任,但是這麼大的事情,鰲拜一人擔不下來,他肯定要受到牽連。

此時,他見鰲拜狼狽的身影,還有懊悔的神情,也不好繼續責備他,半響嘆氣道:“本王,也並非讓你一人承擔。本王畢竟是主將,不會將責任全推給你。這樣吧,本王與你各寫一份奏摺上報朝廷。”

說完,嶽樂起身,扶起鰲拜。

鰲拜滿臉感動,保證道:“王爺放心,奴才一定不牽連王爺。”

嶽樂聞語,放心了一些,鰲拜是順治心腹,能將責任攬下來,他的處罰便會輕一些。

兩人交談一陣,鰲拜便離開嶽樂的帥帳,回到自己的帳篷。

這時,鰲拜對身後垂頭喪氣的護兵道:“守好帳篷,任何人都不許進來。”

語畢,鰲拜便臉色陰沉的挑簾入帳,而後提筆,開始書寫密摺,不過內容卻與他向嶽樂承諾的截然相反。

此戰的後果,極爲嚴重,鰲拜不敢擔起這個責任,所以他決定利用順治對他的信任,對嶽樂的猜忌,來個惡人先告狀,將戰敗的責任,推給嶽樂,以便自己逃脫死罪。

鰲拜絞盡腦汁,奮筆疾書,聲言他渡江後,遭受吳越軍反擊,而嶽樂於北岸頓兵不進,增援不及時,致使八旗慘遭失敗。

同時,鰲拜還暗示,嶽樂與阿濟格勾結,投靠兩白旗,藉着吳越軍之手,削弱兩藍和兩黃的勢力,並提醒順治,嶽樂肯定會上書攻擊自己,將責任推給他,以達到削弱帝黨的實力。

鰲拜雖是個武人,但是心思卻十分細膩,知道順治最狠多爾袞,他攻擊嶽樂與多爾袞一派的餘孽勾結,那麼嶽樂說什麼,順治都不會信。

鰲拜奮筆疾書,將密摺收好,然後叫來心腹護兵,嚴肅道:“你速將這封密摺,送去北京!”

“喳!奴才領命!”護兵打千行禮,雙手接過密信。

鰲拜低聲囑咐道:“此折關係重大,你要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另外,走的時候小心些,不要被人發現。”

護兵保證之後,轉身匆匆離開,鰲拜等他走遠,才走回座位坐下,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一陣頹廢。

嶽樂大帳之中,點着燭火。

這時,他站在帳中掛着的地圖前,面色憂鬱,久久失神。

半響,他才收回思緒,重新坐在帥位上,提起毛筆,給滿清朝廷寫戰報。

這一戰,清軍兵力損失其實並不算多,只有三萬人左右,可要命的是,死得都是滿洲精銳,還有科爾沁的騎兵。

這些人都是大清的貴族,就是死了幾百人,京中的家眷,都能唾沫星子淹死你,何況是死了一萬七千人。

. ttκǎ n. C 〇

這等於是得罪了,兩藍、兩黃四個旗的滿人,後果實在太嚴重。

嶽樂思慮再三,提起筆,開始給滿清朝廷寫摺子,不過他同樣沒有像許落的一樣,爲鰲拜分擔責任,而是言辭激烈的攻擊鰲拜傲慢無禮,不聽他這個主帥的調遣,一意孤行,最終造成這次慘敗。

仗已經打成這樣,一個人完蛋,總比兩個人都完蛋要好,況且嶽樂也沒說假話,確實是鰲拜太過傲慢。

當然他做爲主帥,讓鰲拜喧賓奪主,他自是不提。

“來人,將這封奏疏,送往北京!”嶽樂放下毛筆,沉聲喚道。

第443章收拾殘局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871章分配利益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561章戰後格局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348章請封秦王第254章存在差距第九章唐王朱聿鍵第143章人心思漢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1077章試探進攻第1001章誰都可以第904章內應燒糧第577章收割肥羊第185章重現薩爾滸第415章大破豪格第619章攻陷馬尼拉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406章謝遷危急第767章討餉第879章攻城作業第346章馬光輝投降第336章三省會攻第367章秦王風波第1091章讓大明再次偉大第111章聯順抗清第570章跨越赤道第674章孫可望兵敗第750章太監急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294章路遇伏擊第818章永曆立朝第1002章吳三桂要跑第940章滎陽合戰上第115章離別第533章登陸江北第474章前鋒覆滅第614章安撫華僑第579章爪哇事變第128章再入江陰第356章長江水戰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652章奸雄規劃第228章誰急打誰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443章收拾殘局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697章清軍撤軍第335章準備再戰第661章返回蘇州第730章羣雄逐鹿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623章被困城中第615章南京消息第738章朱以海的盤算第802章小覷於孤第902章兵臨南京第380章激戰武進第144章祭拜孝陵第361章困頓城下第147章聯順抗清第782章建武末路第733章挖漢王牆角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767章討餉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759章姜襄敗北第718章羞辱阿濟格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932章接見使者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542章決死衝鋒第734章建藩東洲第239章漢化派第640章攻破鎮江第153章崇明種田下第749章西清軍閥第453章組建幕府第281章選擇戰場第633章軍心動搖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699章兵變前兆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623章被困城中第128章再入江陰第401章精銳雲集第140章動靜弄大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1005章突襲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