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魯王危機

bookmark

一六四五年,農曆乙酉年。

天下間發生了許多大事,並且影響深遠。

這一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領袖克倫威爾率領新模範軍,對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王軍展開決戰,於納西比擊敗王軍。

這場戰役的規模,只有兩萬餘人參加,於中國動輒幾十萬大軍會戰,比起來似乎不值一提。

可就是這場小戰役,卻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戰爭的轉折,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

他是英國國內資產階級革命戰爭的決定性的一戰,使英國形勢徹底倒向革命一方,英國的社會制度逐漸改變,並最終影響整個西方世界。

同樣是這一年,清軍先後滅亡李自成的大順,南京弘光,杭州潞王監國,三個政權,兵鋒之盛無人可擋。

若是按着歷史原有的走向,先進的漢族文明,將被踐踏,面臨倒退,從此被西方直追而上,並將中國遠遠甩在身後。

一六四五年,是詭異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後退了,而西方則正在悄悄地進行一次社會制度的變革。

西方的變革無疑是革命性的,而中國明清易代,無疑沒有任何先進性,將使得中國失去三百年。

一六四五年下半年,這種倒退,終於迎來了第一個轉機。

就當世人以爲,清軍將一統天下之時,一道剃髮令,使得天下大勢,出現了變化。

江南之地,義軍蜂起,湖廣、漢中等地,也是遍佈義軍。

八月底,魯監國政權,爲了與隆武朝相抗衡,盡起浙東兵馬,合十萬衆,渡過錢塘江,近逼杭城。

太湖義軍在救援江陰後,退回湖中島嶼,暫避清軍兵鋒,可魯王使者陳子龍的到來,改變了義軍原來的計劃。

吳易、李成棟等人接受了魯王的冊封,他們得知魯王起兵復杭城,遂即大起義師,攻擊湖州,切斷南京清軍援救杭州之路,配合魯監國進攻杭州。

江陰義軍突圍,太湖義軍歸島後,江南義師本以經紛紛轉入防守,如今再次沸騰。

此時,杭州城內,清廷總督張存仁只有一萬餘人,便形成十餘萬明軍,攻擊一萬餘名清軍的大好局面。

如今杭州城下聚集了十萬浙兵,連營圍城,太湖義軍也離開太湖登岸,盤踞於杭州之北的湖州府,可以說江南抗清武裝,齊聚於杭州周圍。

這本是一個大好局面,連趙銘一度也這麼認爲,但是西路出現的清軍營盤,卻讓趙銘瞬間清醒。

魯王敢於發起復杭之戰,除了江南義軍蜂起,天下鼎沸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杭州清軍少,而清軍主力八旗兵,尚在北京避暑,南下還需要一段時間。

可現在看來,魯王錯了。

雖然義軍奪了清軍存放於蘇州的糧草,但是多鐸還是提前南下江南了。

阮美、李忠明等人聽說多鐸到了,心頭紛紛一顫。

那多鐸乃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清廷豫親王,能征慣戰,陰險狡詐,入關後從北京一路打進潼關,後又從河南出發,攻擊弘光朝廷,降四鎮、屠殺揚州,不到兩個月,就滅亡了南京朝廷。

當初南京朝廷,戰兵五十萬,坐擁長江天塹,也未能擋住多鐸,如今多鐸再來,以浙江一地,豈能抗衡。

不用多鐸兵到,衆人聞風,士氣就泄了一半。

阮美臉上露出慌張之色,肝顫道:“趙兄弟的意思是,前面是多鐸的營壘!”

趙銘問道:“老李頭,營地裡有多少人?”

不覺之間,趙銘已經成爲了衆人的頭頭。

李忠明舔着乾裂的嘴脣,“阿拉看了一眼,估摸着怎麼也有近萬人!”

近萬人少了些,多鐸派一員大將足矣,他的能力,最起碼也得帶十萬大軍。

趙銘道:“是不是多鐸的營壘,還不知道,但肯定是多鐸派來的!”

“多鐸派這支兵馬過來幹啥?”阮美皺眉道。

“大家過來看!”趙銘用刀在地上劃了兩個圈,又在圈的南面,劃了一條線,指着圈道:“裡面一圈,是杭州城,外面一圈是我們圍攻杭州的軍隊。”

幾人都點了點頭,趙銘指着那條線道,“這裡則是富春江和錢塘江。”

趙銘繼續劃線道:“如果咱們眼前的這支清軍,這樣行軍,直接插向富陽,渡過富春江,攻擊紹興會怎麼樣?”

“那不完蛋了!咱們的人都在打杭州,浙東空虛,根本沒人守,魯王殿下的後路就被包抄了!”李忠明這個老兵油子最先反應過來。

阮美皺眉道:“清軍已經穿插到了於潛後方,爲何不先與土國寶兩面夾擊,攻擊咱們大帥,然後再過江呢?”

趙銘沉聲道:“因爲於潛一開戰,杭州城下的大軍就會收到消息,清軍就無法將我們全殲了!”

“好大的胃口啊!”李忠明不禁罵了一句。

可是罵完衆人又傻眼了,阮美咬牙切齒,“清軍真是狡詐,居然設下這麼一個圈套,這下浙東肯定完了。”

王大拿慌道:“現在怎麼辦?”

趙銘嚴肅道:“要是讓清軍得手,天下就完了。咱們必須全力一搏!”

李忠明道:“趙大個子,阿拉知道儂勇猛,可是儂再厲害,也擋不住近萬清兵啊!”

趙銘一陣懊惱,“老子要是有幾千兵,就跟清兵死磕了。現在只能比速度了!”

說着趙銘嚴肅向衆人一拱手,自我介紹道:“諸位,實不相瞞,我趙銘乃是江南天地會的堂主,現在我希望你們能加入天地會,爲天下盡一份力!”

~~~~~~

清廷江南省,寧國府。

寧國府位於湖州之西,杭州西北方向,與浙江交界。

寧國雖地處江南,但境內卻多山林,有文脊山,高數千丈,週三百餘里。

此時,在文脊山之陰,清軍紮下連營,入目望去,俱是一片墳包般的軍帳,難以計數。

山腳下密密麻麻的清軍穿行於營中,足有數萬之衆。

在清軍營地裡,一座巨大的軍帳內,多鐸正與一衆八旗將領,商討軍情。

九月間,對南方人而言,天氣日漸涼爽,不過對關外來的清軍而言,卻依舊酷暑難耐。

多鐸光着頭皮,只穿一件單衣,驕橫之色不改的坐在大帳中間,口中得意道:“本王令勒克德渾於揚州虛張聲勢,親率大軍繞道蕪湖,進入寧國。可笑那僞魯王尚不知中計,等李率泰兵佔富陽,包抄紹興,本王揮師南下,一戰可定江南。”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書單推廣

第575章突襲土著第132章步軍大戰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538章攻陷泰州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第707章刺探消息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1072章僵局第807章後院起火第196章追至城下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163章劫了船泥巴第783章緊急求援第986章像極了蒙古帝國的沙俄第406章謝遷危急第199章開始攻擊第698章漢化朝鮮第890章將計就計第617章尋求議和第893章北京城破第二十五章渾水摸魚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250章可惡的西夷第683章半渡而擊第十一章趙日天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一百零四章紅毛夷第301章救援隆武第871章分配利益第311章恢復海貿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304章何長庚成仁第837章證券交易第1057章東南亞孤兒第1109章國宴第635章吳越王第394章束縛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九十一章殲滅李率泰第577章收割肥羊第392章大員密探第582章踊躍應募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313章華興公司第982章女真寨子第705章兼併朝鮮第192章排槍矛林第241章旅順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323章倭國風情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887章轟塌城牆第1110章接班人第267章偷師西夷第576章柳宿金礦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443章收拾殘局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第880章開始攻城第827章視察松江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583章程璧歸航第十七章趙豬蹄子第961章更大的危機第1000章軍情司在行動第684章精銳之師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763章西秦之勢第875章兵臨北京第982章女真寨子第763章西秦之勢第七十九章多鐸的陰謀第904章內應燒糧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1087章趙雜毛來了第265章福建危機第258章準備就緒第610章教化四夷第1099章德里之變第844章江浙紳商第676章就這家了第848章停牌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309章重用宗藩第953章登陸海灣第486章渡海援遼第八十三章攻杭事敗第530章齊聚杭州第116章邊境衝突第611章呂宋海戰上第789章金陵春之陣(五)第581章擴軍備戰第831章宋應星第464章不堪一擊第552章二龍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