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例行招降

bookmark

北京城頭,阿濟格做着,戰前動員。

他告知城中滿人,明軍圍城,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只剩下兩條路,一條是守住北京,擊退趙雜毛,一條是城池被打破,大家一起死。

這些話說出來,確實起了作用,讓滿人明白了自身的處境。

一陣沉默之後,各人心中雖已經恐懼明軍的兵威,但是卻不得不打起精神防守城池。

一時間,無須將領們和各旗的主子催促,滿人的男女老少,便自覺的搬運物資上城。

這時城池外,窺視北京城防後,趙銘遂即拔馬回到營地。

“正好午時,大家邊吃邊談吧!”趙銘奔入營地,見士卒蹲在地上吃飯,遂即扭頭對身後衆人道。

當下一行人,翻身下馬,直奔大帳,趙銘隨後對帳外的士卒,道:“讓伙頭軍,送些饅頭,餅子,肉湯來!”

趙銘挑起帳簾,進入大帳,一羣將領魚貫而入,帳內幾位參軍,則正忙碌的搭建北京城的沙盤。

行軍作戰期間,吃的並沒有那麼講究,趙銘歷來與將士同甘共苦。

這時幾名士卒擡進來,幾個大框,還有一個大陶罐,框子裡裝着饅頭、餅子,陶罐裡則是羊肉湯,此外還有一簸箕熟羊肉。

“都來吃!”趙銘招呼入帳的將領,還有搭建沙盤的參軍。

當下,衆人便拿着饅頭,端着肉湯,開始吃了起來。

趙銘最近心裡事挺過,有點着急上火,沒敢吃羊肉,只是拿了塊大餅子,一邊撕了放進嘴裡,一邊走到沙盤前觀看。

“一目瞭然,不錯!”趙銘稱讚參軍虞胤一聲。

這時,他發現一衆將領,也都一邊啃着肉,一邊圍攏過來觀看,於是問道:“方纔城池也看過了,大家有什麼想法?”

李定國將剩下的饅頭塞進嘴裡,連嚼帶咽,然後說道:“阿濟格把軍隊都龜縮在城內防守,臣以爲當一面圍城攻打,一面掃清外圍,盡收河北之地。使得北京成爲孤城。”

趙銘點了點頭,沉聲道:“應該如此。”遂即又道,“不過,這北京城防,大家都看見了,對於如何攻城,可有想法?”

王朝先道:“殿下,方纔張參軍也說了。阿濟格將滿兵置於內城,漢兵置於外城。那咱們就對症下藥。阿濟格如此佈置,顯然是不相信漢軍,防着一手,那我們對外城,就以招撫爲主,專門攻打內城。”

李成棟也道:“北京城池雖堅,但是我們攻城的手段也不少。大炮轟擊,挖掘地道炸城,能使的手段,都給他安排上,還吃不下一座孤城。”

黨守素道:“先射書招降,若是不降,便圍三缺一,先打一次,摸摸虛實再說。”

趙銘聽衆多將領一人一語,微微頷首,乾咳兩聲,吸引衆人注意,“那便還是攻下爲上。先射書招降,若是敵軍負隅頑抗,能使用的手段,便都給他安排上。”

說着又道:“不過,阿濟格這廝肯定是不會投降,攻城的器械,今天開始就要準備!”

衆人聞語,遂即紛紛頷首,“都聽殿下安排!”

當日議定,趙銘遂即做出部署,讓王朝先率領五萬大軍,移營北京城西,石景山、玉泉山之東,玉河上游,攻佔月壇,準備攻打西直門和皋成門。

令黨守素領兵三萬,駐守北京城南,揹着盧溝河下寨,監視外郭漢軍。

令謝遷率領三萬騎兵,駐紮於城東北角,溫餘河邊,監事城中滿兵,防備阿濟格自北面出逃。

趙銘則親帥,十五萬大軍,駐紮城東,並攻取日壇,準備共取東直門。

北京城確實夠大,趙銘二十萬大軍,並三萬山東義軍,三萬遼東精騎,共計二十六萬大軍,想要將北京圍死,依然不太容易。

明軍移營完畢,便準備開打,不過在此之前,趙銘以大明攝政的名義,寫下書信,令書吏抄寫千餘封,射入城中。

這封書信,勸降阿濟格投降,不過主要內容,卻是勸降城中漢軍,讓他們不要心存顧慮。

這時,趙銘寫完,叫來張家玉,“張參軍看看,沒有問題,就讓人抄寫,然後射入城中!”

張家玉接過書信,展開觀看,片刻後,微笑道:“這封書信射入城中,即便無法歸降,也能離間阿濟格與手下漢軍的關係。屆時,內城吃緊,阿濟格也不感調漢軍進入內城協防。”

趙銘笑道:“愛卿之意,不需要修改。”

張家玉頷首,行禮道:“臣這就讓人抄寫千份,射入城中。”

是夜,北京城上。

明軍兵臨城下,城中清軍,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明軍偷城。

各面城牆上,每隔十垛,就點着一個火盆,每兩裡,便有一隊打着火炬的士卒,來回巡視。

這時,幾股明軍,趁着夜色掩護,出了營地。

趙銘站在營中,看見火光點點的北京城頭,不禁皺起眉頭,沉聲道:“阿濟格這麼個燒法,不到三個月,北京的宮殿,都得被他拆乾淨,全當劈柴點了。”

城頭上,清軍士卒正在巡視,忽然聽見城外,隱約間一陣蹄聲傳來,而且似乎是奔着城牆而來。

“不好!有情況!”城上清軍一聲驚呼。

清軍將領立刻帶兵,擁到城牆邊,果然聽見馬蹄聲越來越近。

“弓箭手,防禦!”清將急聲大喊。

正在這時,騎兵已經衝到護城河邊,奔馳中,張弓搭箭,將一波箭雨射上城頭。

北京城護城河寬闊,這些明軍騎兵,大多是投降的蒙古人和滿人,一般人無法隔着護城河,將箭矢射上城頭。

城上清軍見此,格擋開箭矢,然後大吼,“還擊!”

可是,城下騎兵,卻已經拔馬而去。

這時身後一名清軍,卻疑惑的拾起箭矢,出聲道:“將軍,您看~”

清將接過箭矢,看見箭頭上,綁着的紙條,遂即解開了,藉着火炬觀看,正是趙銘書寫的招降書信。

清將看了一眼,頓時臉色一變,吩咐道:“你們在城上守着,本將去見軍門。”

(求推薦,月票,訂閱。下章六點前)

第606章廢立國儲第778章銀彈攻勢第688章喜聞捷報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218章臺灣格局第546章替大帥不值第630章一觸即發第594章殲滅臺灣艦隊第694章刺殺阿濟格第419章趙銘的誤會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三十九章抗清兵羣英戰太湖第275章軍火生意第549章驚聞噩耗第263章兵臨雞籠第335章準備再戰第1109章國宴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437章鬧餉第468章復仇者聯盟第610章教化四夷第871章分配利益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710章兵鋒之盛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780章趙鐵棒是坑逼第1096章吳三桂被擒第329章荊州戰役第554章援軍出現第127章剎住降清之風第591章荷蘭人的戰略第176章實力倍增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一零五章俘獲荷蘭戰艦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757章投靠姜襄第979章尚氏家風第267章偷師西夷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363章攻陷杭州第329章荊州戰役第409章清軍突襲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713章山海關第386章豐臺大營第975章聲西擊東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542章決死衝鋒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249章抵達臺灣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975章聲西擊東第895章滿清投降第240章趙蠻子算你狠第713章山海關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237章游擊戰第800章騰蛟末路第266章意見分歧第425章緩兵之計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23章夏完淳第331章軍火生意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528章江南困局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三十章生擒屯齊第489章施琅的無奈第299章國士無雙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489章施琅的無奈第582章踊躍應募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762章大帥穩住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579章爪哇事變第378章重組東林第184章三路合擊第323章倭國風情第653章闖宮第839章收復河套第十一章趙日天第542章決死衝鋒第634章控制浙江第五十八章混入清營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1110章接班人第969章佔據葉爾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