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

bookmark

十七日,這天的進攻,明軍一度攻佔城頭,並佔據一段城牆,但最終因爲,城門無法攻破,大軍無法進城,又被清軍趕下城牆。

這讓參與攻城的各部將領,不禁敢到惋惜,但對於城中的清軍而言,則是無限的驚恐。

才第一天,仗就打成這樣,那後面該怎麼守?

阿濟格對此勃然大怒,處決了幾個守城不利的將領,連皇太極第十一子博穆博果爾,也因爲臨戰逃下城牆,被阿濟格處死。

沒奈何,明軍第一次攻城,阿濟格就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不殺幾個人,警示滿洲貴族,那這個城,還真不好守了。

是夜,明軍大營內。

參於攻城的明軍各部士卒,退入營盤歇息,將領們盤點損失,安置傷員之後,遂即前往帥帳議事。

這一戰明軍四門齊攻,攻打朝陽門和西直門的明軍,都登上了城頭,不過明軍爲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李定國、金聲桓、高一功,袁宗第等部明軍,戰死四千餘人,受傷七千餘衆,禁軍也傷亡一千餘人。

如此大的戰損,讓熱血退去的諸多將領,不禁一陣肉疼,也震驚於攻城戰死傷之慘烈。

當然,造成如此巨大的傷亡,主要還是因爲雙方都大量使用火器。

以往披上戰甲,身上插滿箭矢,也未必會死人,但是火槍就不同了,破甲能力遠強於弓箭和刀矛,中上一槍,人基本就廢了。

這時衆人說了一下各自的情況。

李定國皺眉道:“如此看來,阿濟格是將各座城門全部堵死,打定決心死守待援了。”

“這次要不是城門被石塊堵住,說不定就衝入城中了。”李元胤惋惜道。

趙銘擺了擺手,“今日不過試探進攻,便攻上城頭,戰果已經不錯。這次我們也算摸清了清軍的虛實,下次進攻,便是一錘子買賣,定然攻破城池,活捉阿濟格。”

衆人聞語,心道也是。

今日險些攻破,那下次準備充分後,定然能夠破城。

“殿下說的在理。”衆將神情愉悅起來。

這時,王雙卻忽然匆匆步入帥帳,有些驚慌的趙銘行禮道:“殿下,臣有急事稟報。”

趙銘眼睛一眯,心頭微顫,沉聲道:“何事?”

王雙看了看周圍將領一眼,卻沒說話。

趙銘遂即一揮手,“上前來。”

王雙遂即附耳一陣低語,趙銘臉上神情,逐漸陰沉無比。

大帳中,衆多將領見此,不禁心頭疑惑,想問又不好問。

這時,趙銘卻忽然揮手道:“今日議事到此。”說完,趙銘便起身,面沉如水的離開帥位,去了屏風之後。

這讓李定國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吳三桂出兵呢?

這在攝政王的預料之中,也曾做過預案,不該如此失態啊!

一衆將領心頭疑惑,卻也只能離開帥帳,衆人向王雙打聽,王雙卻搖頭不說,這更加讓衆人心中驚疑。

幾十萬大軍,已經兵圍北京,阿濟格成了甕中之鱉,眼看抗清大業就要馬到功成,可不能出什麼變故啊。

一夜無話,次日清晨,李定國、金聲桓、高一功等人,相約而來。

昨天趙銘的反應,讓衆人實在難以心安,都在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次北伐,趙銘給他們着些出兵的藩鎮,也分了一些農場的股份。

因此,攻下北京,即是攻滅滿清,光復神京,中興大明,也是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這種即符合朝廷的利益,也符合藩鎮的利益的事情,可以說是百年難得一遇,衆人可不想半途而廢。

一行人,相約來到帥帳外,正好看見王雙出來。

“喲~諸位大帥,末將正奉命去請諸位哩!”王雙看見衆人,行禮道。

當下,衆人進入帥帳,似乎是早知道衆人會來一般,侍衛已經在帳內擺下桌子,正往桌上端酒端菜。

攝政王軍紀嚴明,行軍作戰期間,嚴禁飲酒,李定國看見桌上酒罈子,不禁皺起眉頭,心中不詳之感更甚。

衆人在帳內做了半響,酒菜備齊,趙銘才穿着一身常服,從屏風後出來。

“都坐吧!”趙銘招呼衆人道。

李定國等人心頭一凜,還沒見過攝政王如此憔悴,情緒如此低落。

一時間,衆人不敢說,也不敢問,只能心懷忐忑的坐下。

趙銘拿起酒壺,親自給衆人倒了一杯酒,然後端起酒杯,欲言又止。

李定國見此,不禁道:“殿下,到底發生了何事?”

就等你問了。

趙銘發揮演技,端起酒杯,未言淚先下。

看着攝政王虎目含淚,有道是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各人看見這一幕,心立時都軟了。

金聲桓驚訝道:“殿下,這是爲何啊?”

趙銘虎目含淚,又將酒杯放下,悲切道:“孤王起兵至今十五載有餘。自起兵之日,便立志驅逐韃虜,收復神京,光復漢家江山,中興大明社稷。可是孤這一路來,卻不容易,當年光復南都之役,本可乘勢收復北方,但孤王爲奸臣出賣,三萬將士慘死江北。如今數年過去,孤王興兵北伐,眼看就要收復神京,可是~”

李定國驚得道:“可是什麼?”

趙銘痛苦搖頭,“可是,太上皇、唐王、粵王、鄂王等親藩宗室,又於南京反叛,軟禁了皇帝,並假傳聖旨,定孤爲國賊。孤王一生征戰,對大明中心耿耿,爲何遭受如此待遇?”

這話一出,在場衆人,目瞪口呆,驚得半響說不出話來。

趙銘見衆人不語,心裡着急,該表態了啊!這沒人接話,太尷尬,快演不下去了。

趙銘只能自己接着道:“不久之後,南京肯定會派遣密使,通知你等,讓你等擒下孤王。孤王知道,你等對孤的忠心還有懷疑,孤也不爲難你等,你等各自領兵算去,只是這光復神京的大業,就半途而廢了。”

衆將一陣沉默,金聲桓忽然拍案而起:“天下沒有殿下,大明早已爲建奴所滅。若是太上皇與宗室要對付殿下,便是不顧大義,可視爲謀反,臣堅決跟隨殿下!”

高一功、袁宗第等人見此,立時也表態道:“殿下是攝政王,代天子行事,沒有還政之前,軍政大事,臣等都聽從攝政王之命。”

李定國呼出一口氣,“收復神京,絕不能半途而廢!”

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249章抵達臺灣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599章進退兩難第193章甕城陷落第327章說服德川家下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746章廈門海戰第1078章一灘爛泥第六十七章離開舟山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748章矛盾激化第697章清軍撤軍第二十八章趙銘覺醒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第732章殖民主義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920章驅民出城第390章旅順失陷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523章返回江東第808章換個皇帝第708章干涉戰爭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十章江陰死地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617章尋求議和第324章收購生絲第625章鄭彩的抉擇第284章亂敵軍心第818章永曆立朝第300章光復福建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06章空心方陣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216章緊急訓練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931章東洲殖民地第577章收割肥羊第四十三章多爾袞興兵十萬第284章亂敵軍心第702章政變中第317章巡視東番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第767章討餉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382章援兵來了第三十四章槍挑屯齊第538章攻陷泰州第647章禁軍危機第554章援軍出現第420章多爾袞震怒第一百零一章返回金塘島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928章朱明落幕第十五章平息暗流第323章倭國風情第524章滿清危機第312章實業運動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610章教化四夷第201章激戰金華中第174章金塘島大海戰第783章緊急求援第四十九章胡爲宗慷慨相助第1025章糧荒第1055章明輪船試航第673章伏擊孫可望第703章政變下第340章兵臨寧波第八章常山趙子龍第235章隆武帝欲離福京第263章兵臨雞籠第1072章僵局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570章跨越赤道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1065章丞相救我第668章擇主而事第231章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563章趕走堵胤錫第421章南北議和第698章漢化朝鮮第800章騰蛟末路第457章海峽遭遇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214章整編髮餉第633章軍心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