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

bookmark

這次明朝內訌,是周國在決戰前,最後一次,削弱明朝,壯大自身實力的機會。

這點已經成爲周國上下的共識。

吳三桂在得知,巴蜀來的糧草,已經就位後,隨意決定,兵出潼關,收取河南。

河南之地,天下之中,謂之中原。

歷代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以後肯定會成爲周國與明朝爭奪的焦點。

明軍要攻取關中,必然先下河南,而周國有河南在手,關中就有了屏障。

除此之外,周軍還可東出虎牢,攻擊商丘、徐州,南下襄陽,殺入湖廣,佔據戰略上的主動。

可以說,誰佔據河南,在今後的決戰中,誰就佔據了先機。

若不是因爲南京叛亂,趙銘肯定早已發兵奪取河南。

現在,河南一地,乃是尚可喜、耿仲明、勒克德渾、滿達海等殘清兵馬,共計十餘萬人盤踞。

吳三桂返回關中後,立時接見了逃入周國的滿清太子博勒赫,說服其爲周國效力,並派遣博勒赫前往洛陽,遊說殘清勢力,投靠周國。

不過,洛陽的清軍,對此尚有些猶豫,沒有給吳三桂明確答覆。

自從上次吳三桂偷襲陝州,擊敗了耿仲明後,河南清軍與周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但是耿仲明、尚可喜對於吳三桂,卻並未服氣。

吳三桂能做周王,兩人心裡有些不平衡,仗着還有十萬大軍,即不理趙銘派來招降之人,也不迴應吳三桂的招撫,並將兵馬,陳兵於陝州一線,防着周軍,想要繼續維持獨立。

潼關,穿出黑色盔甲的周軍,浩浩蕩蕩的從關門魚貫而出。

道路上扛着火槍的周軍,銃刺起伏,推着炮車的炮隊連成一串,還有數萬馬軍,馬蹄噠噠的向東而去。

這時,吳三桂身穿金甲,騎在戰馬上,身邊一人,感激道:“太上皇在南京舉義,欲除國賊,一直盼着周王出兵。”

吳三桂笑道:“孤王收服洛陽,收編清軍殘兵後,立時就攜帶大軍南下,增援太上皇,與太上皇裡應外合,大破趙賊!”

使得忙點頭,“如此,周王便是匡扶大明社稷的大功臣!”遂即又補充道:“不過趙賊已經回師,還請殿下不要在河南耽擱太久啊!”

這使者在南京政變之初,就從南京出發,來到關中,等了吳三桂數月。

此時,他還不知道,南京方面的新情況,若是知道南京城中糧草被燒,那麼肯定會更加焦急。

吳三桂微微頷首,“孤已經派遣左相,前往洛陽,曉以利害,說服殘清投降!”

吳三桂與洪承疇等人,早有商議,趁着趙銘忙於平定內亂,吃下洛陽。

不過,洛陽清軍還有十餘萬,周軍想要硬吃,估計還沒吃下,南面趙銘已經解決了朱以海,所以洪承疇建議,對於殘清勢力,以招爲主,以打爲輔。

在周軍浩浩蕩蕩出潼關之時,洪承疇已經率先一步,前往洛陽,去說服兩順王。

周軍浩浩蕩蕩的開出潼關,向着洛陽逼近,於此同時,姜襄也陳兵晉南,從北面威脅洛陽。

這讓,洛陽的清軍,立時就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大清國剛剛被明朝爆錘,北方數省之地,被打到只剩下大半個河南,現在吳三桂又來趁火打劫,令人感到格外的氣憤。

這時,洛陽城外,一隊騎兵疾馳而來,在洛陽西門,勒住馬繮。

“緊急軍情,速開城門!”騎兵勒馬大喝。

城頭守軍,見只有數騎,立時打開城門。

騎兵飛馬入城,將通關文牒丟給城門守軍,便疾馳飛奔向洛陽王宮。

洛陽城中,如今聚集着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豫親王多尼,巽親王滿達海,郡王勒克德渾等一大羣滿洲貴族。

這時,在懷順王耿仲明府邸內,衆人齊聚。

耿仲明沉着臉道:“陝州急報,吳三桂已經率師出關,是戰是和,大家最好現在就拿個章程出來。”

滿達海聞語,怨恨道:“現在吳三桂也敢來欺辱大清了!”

尚可喜冷聲道:“巽親王,現在就別提什麼大清了,該認清現實啦!”

“智順王,你這是什麼意思!”勒克德渾不禁怒道。

尚可喜見此,緩和口氣,“本王的意思是,今時不比往日,若還是抱着以前的心態,那大家就只有一起完蛋了。”

洛陽城中,其實耿仲明、尚可喜對於投降吳三桂,並沒有太抗拒。畢竟都是漢人,又是老相識,投過去,待遇不會太差。

城中的滿洲餘孽,對於投降吳三桂,則還有些顧忌。

畢竟,現在還是親王、郡王,投靠了周國,還能稱王?況且,在大清,他們是主子,在周國,他們便將成爲臣子,甚至奴才。

這個落差,讓他們一時間無法接受。

大殿中,一陣沉默,半響滿達海道:“本王不是那個意思。如今局勢,本王也清楚,大清早已今非昔比。只是不能吳三桂讓我們投降,我們就乖乖投降。如此,即便投降吳三桂,我們豈有好日子過。”

耿仲明沉聲道:“現在以洛陽一隅,肯定是難以抗衡明朝和周國。我們夾在兩大勢力之間,只有像一方屈服,這是共識吧!”

滿漢衆人沉思片刻,都點了點頭。

“那麼問題的關鍵,就是像哪方屈服,爭取一個什麼樣的條件了。”耿仲明道。

說完,耿仲明看了尚可喜一眼,對滿達海等人道:“本王與智順王的意思是,向吳三桂投降。幾位王爺什麼意思,都說說吧!”

滿達海沉吟一陣,“投降,本王不反對,但需要有個好條件,至少得像姜襄一樣,我們河南依舊保持一定獨立,官員任命,還有稅收,都由我們自理。吳三桂不得插手我們內部的事情!”

“不錯!我們滿人,聽調不聽宣,不能做奴才!”勒克德渾說道。

耿仲明微微皺眉,“這樣的條件,恐怕吳三桂不會答應。”

滿達海道:“難道懷順王和恭順王,不想同姜襄一樣,而要將洛陽拱手相讓!”

這話一出,耿仲明臉色一沉,半響下定決心道:“好!那就這麼與吳三桂談!若是不答應,就讓吳三桂看看我們的實力,讓周國出個好價錢!”

(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669章其非明主第643章絕不能撤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875章兵臨北京第399章各自心思第356章長江水戰第199章開始攻擊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306章瑞金會師第367章秦王風波第301章救援隆武第361章困頓城下第707章刺探消息第668章擇主而事第368章清軍撤軍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261章擊潰西班牙中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527章驚聞噩耗第281章選擇戰場第194章棒殺準塔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948章人心散了第943章廣武之圍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430章攻擊受挫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613章呂宋海戰下第304章何長庚成仁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1100章班師回朝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985章抵達瀋陽第1089章決戰前夜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471章利在速決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672章襲取漢中第367章秦王風波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883章欲擒故縱第784章安慶陷落第390章旅順失陷第807章後院起火第266章意見分歧第157章借刀殺人第493章俘虜施琅第633章軍心動搖第482章耍流氓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530章齊聚杭州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904章內應燒糧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912章兼併河洛第1025章糧荒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157章借刀殺人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384章暫輸一局第942章滎陽合戰下第570章跨越赤道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914章暗度陳倉第195章金華陷落第816章信仰崩塌第八十九章困敵金牛嶺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999章逃跑計劃第473章激烈搏殺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672章襲取漢中第471章利在速決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710章兵鋒之盛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194章棒殺準塔第575章突襲土著第671章禍水東引第719章搬空通州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941章滎陽合戰中第527章驚聞噩耗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358章激戰長江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四十五章李元胤太湖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