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立身光明

第22章 立身光明

天山北麓,終年風雪交加之中,天池煙波盪漾,神宮鑿山而成,既像中原道人棲身修煉的洞府,又像安置帝王屍身的陵寢,石門之後神秘幽邃,一眼望不到頭。

深入山腹,在神宮最深處有一座鏡殿,上百面經過獨特手法打造的鏡子,凹凸不一,被懸掛在圓蓋穹頂的機關上,羅列成環、層次有序。鏡面彼此映射,置身其中,可見身影重重,讓進入此地之人不免一陣心神恍惚。

安屈提孤身來到鏡殿,最中央豎起一根方石樁,表面被雕刻出無數細密紋路,橫平豎直,延伸到地面。

將黑玉匣放上石樁頂端,整座鏡殿本身變得像活物一般起了反應,安屈提雙手高舉,隔空撥動,位於圓蓋穹頂中央的岩層如流水般朝周圍漫開,顯露出一條筆直豎井,竟是貫穿了整座山體,能夠清楚看見上方天空。

一縷陽光隨之沿着豎井照下,正好直直照在殿中石柱上,使得石柱表面細密刻紋同樣煥發光芒,如水液般流淌傳遞,在鏡殿地面上形成蛛網狀的光紋,向外迅速擴散。

光紋觸及周圍牆壁,又再度逆行而上,轉眼佈滿鏡子背後的巖壁與機關,每一面鏡子大發光明,在半空中相互交錯映射,每次反射都使得光芒倍增。

隨着安屈提擡手撥弄,鏡面背後的機關運轉起來,光織如網,最終凝爲八道強烈光柱,又一次照射在殿中石柱頂端,而且全數聚焦在黑玉匣上。

經過多次反射的光柱變得無比熾烈,若有常人在旁目視,雙眼定然會被強光刺瞎。而在光柱聚焦之處,哪怕是精鋼也會被融化成鐵水,可那黑玉匣仍然不見絲毫破損,只見表面梵文金字加快流轉,不斷護持黑玉匣。

安屈提目睹強光毫無妨礙,他冷笑自語:“哼,用深藏地底的黑檀巖封存星髓,然後以梵衍那國三名大成就者爲首,娑羅院百千比丘持咒形成封印,這幫賊禿倒是花了一番心思。”

安屈提擡頭望向通天豎井,腦海飛速計算着日月時辰的運轉:“雖然要耗費一些時日,但尚且能夠接受。可惜當初沒來得及殺死寶昌社那幾人,只怕是意外變數。”

心念及此,安屈提轉身離開鏡殿,任由光柱聚焦照射,不斷消磨黑玉匣表面的佛門封印。

“恭喜教主奪回聖物!”

等安屈提打開石門,走出神宮之外,以郭利貞爲首的一衆下屬齊聲慶賀。

面對這些被自己矇騙的愚夫,安屈提展露出虔誠之人的作態,神態威嚴中帶有幾分超然,雙臂翼展如鷹,朗聲道:

“蘇魯支的子民啊!聖物摩尼珠重新回到大光明尊的照耀下。你等直面羣魔眷屬的惡毒鋒刃,付出了鮮血與生命,但靈魂將常伴大光明尊左右,享受永恆的安寧祥和!

“但你等要記住,不肯受大光明尊照耀的魔類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會用盡一切陰謀詭計、邪惡手段,以此蠱惑、動搖、迫害你等。面對困難,務必堅守內心對大光明尊與蘇魯支上聖的虔誠!”

“謹遵教諭!”衆人再度齊聲迴應。

面對衆人的頂禮膜拜,安屈提內心也難得生出幾分竊喜。過往的他一向看不起這些人,他們要麼是叛亂不成的草原部族,要麼是遭貶流放的失意士人,要麼是貪婪無度的地主奸商,實在是上不得檯面。

不過仔細一想,要不是這些人偏離大衆,自己又如何能夠輕易籠絡他們呢?

安屈提回憶起數十年前,自己孤身一人來到大夏,那截然不同的氣象風貌,給他帶來無比強烈的震撼。

自己這些下屬所不知曉的是,安屈提參研中原各家學問已有多年,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借助這方天池發動結界,壓制佛道法術。

然而對於安屈提來說,最大的麻煩不是其他,正是他的壽命將至終點。

相比起凡俗庸人所期盼的權勢財富,安屈提真正的追求,是到達那個不屬於神明的、理性的、智慧的國度。在完成終極目標之前,他需要更漫長的壽命來獲取知識,最好就是永恆的壽命。

安屈提多年前就曾改頭換面,在中原道門拜師學藝,可惜自己成果寥寥。按照那些道人說法,自己根基已定,道門仙法是學不成了。

眼看壽命一日日走向盡頭,安屈提務必要另尋出路。他重新拾起故鄉辦法,那是一種將靈魂錨定在肉體,然後通過各種手段保持肉體不朽,從而達到永生的辦法。

但這種永生之法,其實極不完善。一來靈魂錨定肉體,卻不能阻止靈魂的磨損;另外就是肉體不朽本身極爲困難。

安屈提故鄉曾經有許多古代君主嘗試了這種永生之法,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可結果只能獲得一具具衰敗腐朽的乾屍,五官知覺的湮滅,讓靈魂在漫長歲月中飽受折磨,最終陷入無盡的瘋狂,只保留了生前頑固難消的執念,在荒漠中作祟害人。

安屈提遊歷了許多國家,見識過各種形式的文明,他最終摸索出一個辦法,那就是模仿星辰來改造自己的身體,使其朝着天體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靈魂也會發生前所未有的昇華。

只是想要做到這件事,除了大量人力物力作爲支撐,還需要真正蘊含宇宙演化之理的星辰精華,也就是中原道門所說的星髓。

星髓這種東西十分稀少,可是對於安屈提這種博覽羣書的人來說,其實各個文明在歷史長河中,或多或少都獲得了一些,並非完全無從尋覓。

比較麻煩在於,在中原一地,星髓不是由朝廷蒐羅封存,就是被高門大派珍藏,安屈提孤身一人無法硬搶。

幸好,經過多方查探,安屈提得知遠方的天竺也曾有星髓從天而降。而且天竺各邦國對於這天降之物似乎頗多厭棄,將其視爲邪物,用盡辦法將其送出。

爲此安屈提將目光放在了西域,不論是奪取星髓,還是其後準備永生轉化的法術儀式,都需要充足人力物力。因此安屈提假借祆教的名義,籠絡了這麼一批人手,萬一最後事情敗露,他也可以輕鬆拋下這個假身份,在別處重新開始。

“也不枉我多年佈局,如今終於把星髓拿到手。”安屈提心裡稍稍放鬆,看着面前這羣教衆,等自己永生轉化儀式結束後,要不要繼續維持祆教教主的身份,真的幹出一番事業來呢?

“教主。”那位身材高瘦的老儒生郭利貞開口道:“四鎮大都護齊景陽回到屈支城後,迅速平定混亂,我們有一批探子被捉拿下獄,往後要如何應對,還請教主吩咐。”

“不知郭長老有何計策?”安屈提對這位老儒生頗爲倚重,即便是在中原官場遭貶失意的士人,充當軍師參謀也遠比西域那些酋長鬍商要好。

“齊景陽率重兵都護西域,我教若想壯大,此人乃是首要大敵,不可不除。”郭利貞捻鬚言道:“只是眼下齊景陽仰仗兵鋒軍勢,倉促間恐難動搖,加上我教近來折損不少,貿然舉旗,恐怕難成大事。”

此時一名身披狼皮的胡人武士頗爲不滿:“你也知道折損不少!都是因爲你胡亂安排,之前搶奪聖物,讓黑狼部死了幾十個壯小夥,再這樣下去,往後就沒有黑狼部了!”

“石陀揭,你是在指桑罵槐麼?”郭利貞不曾正眼看向對方:“攔截茂才社、奪取聖物,是教主的安排,你指責我謀劃不當,難道是要質疑教主不成?”

胡人武士耍嘴皮子哪裡是郭利貞的對手,他一時間急怒交加,伸手拔出彎刀,當場發作起來。

左右衆人連忙躲到一旁,郭利貞面對彎刀襲來,鎮定自若、不閃不避,揚臂拂袖,一股沛然內勁隨袖卷出,好似平地掀起巨浪,將彎刀抽飛猶嫌不足,還把石陀揭狠狠撞飛出去。

這一手反擊頓時震驚在場衆人,如康福諦等人原本以爲,郭利貞不過是負責給教主出謀劃策的文弱書生,不曾想還有這等高明武藝在身。

安屈提站在神宮石門外一言不發,他很清楚郭利貞的本事,此人是河北武儒出身,方纔那一掌乃儒門武典《古今鑑》中的“洪川東逝”,運招發勁講究一個“往而不返”,若無儒學根底培沃文質,斷然不能施展自如。

中原儒門雖也有祈禳祝禱、奇門術數之學,但過往棄廢甚多,加之儒門自詡中原武學正宗,儒生士人遊學天下,也免不了要憑恃武功,漸漸催生出一些世代習武學文的武儒世家。

至於郭利貞,他當年幾番科舉不第,即便後來有所任用,秉性耿介又不喜諂媚長官,於是糾集一夥武儒在帝京長安大發佈告,更是在酒肆繁華之所公然議論朝廷種種爲政失當之處。

此舉引得朝廷震動,當即將郭利貞捉拿下獄。好一番逼問過後,確定他並非受他人指使,沒有什麼朋黨勾結,就是一介耿直儒生。皇帝陛下知曉此事後,最終判他流放西域素葉城,去給燧堡戍卒做苦役。

這樣的人對於大夏朝廷的態度可想而知,安屈提找到郭利貞時,儘管他已鬚髮斑白,仍是保持儒門士人的風骨,給邊關戍卒教授句讀文字,還會幫戍卒寫家書,頗受尊重。

然而或許大夏皇帝深諳儒生追求,將郭利貞流放邊陲要塞,使得他一腔抱負無從施展,這等挫敗更加摧折心智。因此當安屈提假冒祆教祭司身份向其傳教後不久,他竟然主動獻上侵吞西域的策略。

安屈提早些年經過波斯,也曾深入瞭解過祆教,不過他的目的是參詳祆教法術奧妙,對於祆教所信奉的大光明尊與蘇魯支從無敬奉之心。只是後來遊歷中原向他人展示法術時,被誤以爲是祆教高人,所以他便將錯就錯假冒下去。

但郭利貞不同,他在素葉城通過胡商接觸到祆教經書,吸納了其中精華內容,又另加鑽研,從而認爲僅憑儒門禮教不能約束帝王,須得是大光明尊的威德莊嚴,方可矯正帝王那肆無忌憚的惡劣心性。

當安屈提了解到郭利貞的想法時,他險些笑出聲來,心中暗道這個老儒生當真是讀經讀傻了,祆教那堆經書戒條尚且不能挽救衰敗垂危的波斯,又如何能夠改變大夏朝廷那位皇帝陛下?

或許是出於報復,郭利貞相比其他人,對於侵佔西域、統合祆教這些事情要熱忱得多,而且不是出於追求名利。

所以即便安屈提手下並沒有多少強兵勁旅,此前按照郭利貞的策劃,通過挑動各地部族的衝突紛爭,也能夠引起西域動盪,使得那位齊大都護忙於帶兵平亂,讓安屈提可以輕鬆奪得星髓。

“住手!”

石陀揭一個人無法勝過郭利貞,於是叫上幾名同樣心懷不滿的部族頭領,一齊圍攻郭利貞。安屈提哪裡看不出來,這夥人就是衝着自己示威,以此表達部族人手摺損的不滿。

但眼下可容不得他們胡攪蠻纏,安屈提一頓鷹翅銅杖,頂上火盆大放光芒,定住交手雙方,揮手讓他們分開。

“我知你們處境艱難,但是不能彼此爭鬥,否則便是放任靈魂中的黑暗滋長,難道你們都忘記蘇魯支上聖的教誨了嗎?”安屈提搬出祆教的祖師爺,衆人不敢違逆。

“目前還是要了解四鎮大都護的動向,只有這樣才能籌劃下一步。”安屈提問道:“郭長老,我記得都護府中應該也有信奉大光明尊的教徒。”

郭利貞微微躬身:“教主,這些人對大光明尊的信仰遠遠談不上虔誠,無非是藉此身份索圖名利罷了。”

“自願沉淪黑暗的人,不必伸手去救。”安屈提自己根本沒有這些顧忌,但還是要裝出一副悲憫作態,雙臂翼展,周身光明煥發,照耀衆人:

“但是爲了大光明尊普照這片大地,我們要主動走近深淵、直面黑暗。蘇魯支的子民啊,你們是對抗魔類的先鋒,這場永恆的戰爭,將以你們的勇敢爲號角,響徹世界每一個角落!”

(本章完)

第359章 天命真人第8章 火下影藏第153章 興災布劫第350章 丹成煙硝第220章 小心用計第319章 仙身遺蛻第138章 孔中一方第174章 施計無止第262章 寫貌圖形第113章 夜聞鬼唱第310章 絕地天通第115章 黑羊夜奔第225章 開誠佈公第347章 萬變莫測第151章 引君入彀第359章 天命真人第62章 夢中得劍第248章 轉機何在第104章 雪埋無名第273章 山川有異第47章 百八里坊第315章 我爲災主第18章 惡暴攔門第71章 無鋒演武第172章 良方藥引第201章 風雨將至第273章 山川有異第191章 我就是我第337章 饕餮之禍第7章 薪火相傳第178章 坦誠相對第37章 眼見爲何第251章 局勢已備第51章 北司大璫第239章 此身可誅第239章 此身可誅第39章 拂世之鋒第97章 刀劍有別第53章 佳餚藏機第97章 刀劍有別第334章 落子已定第41章 夢裡窺真第162章 萬變無定第142章 仲夏火旺第52章 兇刀難馴第19章 刀槍較勁第126章 刀藏真意第29章 至誠赤焰第337章 饕餮之禍第77章 劇變驚心第67章 癡情愚種第283章 穀神不死第267章 破局一子第215章 人心難測第48章 十大太歲第123章 甘露遍灑第266章 見賢思齊第163章 永寧法音第258章 真火百鍊第347章 萬變莫測第298章 天意難測第250章 災主問魔第240章 刀光劍影第230章 魔障難破第268章 知欲不迷第119章 貪不自知第256章 一刀逆勢第115章 黑羊夜奔第124章 君心何如第149章 博陵崔氏第20章 安西都護第351章 超凡入聖第241章 重新人間第296章 鳴雷張翼第290章 依鋒殺生第334章 落子已定第72章 霜刃曾試第252章 生死之擇第327章 兵啓禍起第88章 詩酒招仙第183章 辣手分筋第264章 獸羣縱惡第167章 九淵升龍第187章 錦屏劍快第37章 眼見爲何第43章 崆峒中黃第51章 北司大璫第270章 天地有道第327章 兵啓禍起第193章 花間尋蹤第263章 飛龍在天第247章 赤馬爲機第222章 赤手屠龍第266章 見賢思齊第167章 九淵升龍第136章 沐芬浴芳第189章 似君非君第21章 先定後謀第352章 未濟復始第207章 故人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