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

bookmark

江面之上,三千餘衆操控的商船沿途逆流而行,穿行武昌、黃州,三江口等水流,逐漸進入了荊州水域。

“各部按事先指令行事,從現今起,我等便是從吳中沿江西進貿易的商隊,沿途所遇烽火臺上,荊州軍卒的盤查,注意不要露出破綻。”

“不然,一旦被發現我等的真實身份,那屆時兵不血刃取荊州的計劃便泡湯矣!”

此時,江水上,身着白衣的呂蒙屹立商船上,徐徐向各部下令着。

號令傳下,身着白衣的軍士都各自押運着商船分散而行,沿着長江支流繼續前行。

約莫半響功夫,麻屯境內,沿岸邊,一眼望去,便是數十座高約兩丈有餘的烽火臺聳立在江岸兩旁。

不僅如此,幾乎每隔十餘里,便接連了一座烽火臺。

遠遠望去,單單是這一處,便修築了百餘座烽火臺,層層佈防,防禦極爲嚴謹。

遠方,商船越行越近,呂蒙目光也逐漸注意到了前方緊密的烽火臺,不由喃喃道:“這沿江密佈烽火臺,當真是傑作,完全監視了下游。”

“我軍一旦有絲毫風聲,都將瞬息被敵軍得知。”

一時間,呂蒙也是目光緊鎖,暗暗沉吟着。

他之所以詐病返回吳中,以養傷爲由,推舉名聲不顯的陸遜接替,除了有迷惑關羽,己方無意襲取荊州的心思外。

最重要的是再借機思索對策,應該如何破沿江烽火臺,悄無聲息的殺到江陵城下。

這纔是呂蒙,詐病返回的真實意圖。

思索良久,他纔想到以假扮客商的策略。

“前方就要到了,注意言行,不要暴露。”

此刻,呂蒙神情嚴肅,目視周遭跟隨的客船,徐徐下令着。

指令傳下,吳軍商船其速亦不算慢,短短時間便抵達了兩岸的烽火臺內,然後速度便降下來,準備接受着臺上的守軍盤查。

只不過,令人驚奇的事件卻來了!

只見,吳軍商船穿過一座又一座烽火臺,皆是暢通無阻,並未有絲毫軍卒阻攔,盤查,一路暢通無阻!

又向前行駛數裡,呂蒙終於感受到了不對勁。

“停船,你領一衆靠岸上去,悄然奔上烽火臺,打探一番情況。”

“荊州軍究竟有何把戲。”

這一刻,由於己方並未遭受着阻攔,呂蒙也絲毫提不起慶幸的神色,反而面露憂慮,不敢再繼續向前行駛。

畢竟,沿江烽火臺便是荊州軍設在長江沿岸,防範下游吳軍的屏障所在。

可現在己方前行卻並未遭受阻截,很難想象,這不是敵軍的陰謀。

故此,再呂蒙命一衆上岸前去打探後,也下令其餘商船靠岸停放,暫時進行休整,等待軍情。

半響功夫,腳步聲匆匆響起,剛剛奉命領衆前去打探的一員軍侯立即回返,上船拱手道:“啓稟大都督,我等已經查探清楚,烽火臺上空無一人,並無絲毫荊州軍卒的蹤跡。”

“不僅如此,連綿數十里的沿江烽火臺都已經是人去樓空,絲毫未見荊州軍的士卒駐防。”

一席話落,呂蒙愕然,遂面如土色。

“什麼,密佈江岸的烽火臺竟然空無一人?”

“這又是怎麼回事?”

此時,呂蒙也半思不得其解,荊州軍究竟去哪了?

“難道是撤離了?”

思索一番,他又否決着:“可這也不對啊,這道防線是抵禦我江東的最有利地界之一,荊州軍豈會如此輕易就放棄?”

“這不合常理啊!”

只不過,此刻那名軍侯又繼續稟告了,前方麻屯渡口方面,也是守軍全無,順帶着連戰船都已經消失不見。

得到這則軍情,呂蒙面色越發疑慮,暗暗沉吟着:“看這架勢,荊州軍真的是堅壁清野,全線撤離了啊?”

不過,搞清楚了這戰況,他也繼續命麾下軍卒繼續休整,並未立即前行。

這一刻,呂蒙徐徐步入岸上,凝視着江上滔滔江水,感受着江風的吹拂,閉目沉思着。

他在思索着,荊州軍究竟有何謀劃!

畢竟,策劃了一手白衣渡江的計略,目的便是要一一拔取沿江烽火臺據點,消滅掉荊州軍耳目,然後襲取荊州的行蹤可以不被泄露,安然突襲公安、江陵。

可按照現在來看,這道防線卻是直接被放棄了,呂蒙思索半響,都未得出結論。

“荊州軍是收縮防線,還是另有目的?”

此時,目視着江水,他暗暗苦思,反而不敢再輕易繼續逆流前行。

畢竟,如今敵情不明,呂蒙也擔憂這是荊州軍的引誘之計,萬一繼續西進,反被伏擊,那便大事不妙了!

一時間,三千白衣部衆便停滯於此,並未存進。

直到夜色逐漸降臨時,麻屯下游才傳來絲絲響動,片刻後,一副壯觀的場景便映入諸衆眼簾。

只見,下游的江水之上,千餘隻戰船齊備,其中樓船十餘隻,鬥艦、艨艟若干,船隻上吳軍士卒林立,弓弩手整裝待發。

行軍之間,戰船列陣整齊劃一,隱約間能夠感受着每位吳軍健兒身間的肅殺氣息。

遠遠望去,這支船隊規模極爲浩大,約莫數萬大軍有餘。

片刻後,數員吳軍斥候先行劃艨艟抵達烽火臺處,呂蒙等衆休息旁。

“大都督,你等怎麼還在此處?”

數名斥候上前,立即便發現了正在此處休整的商船,白衣軍士,不由奔到呂蒙面前,拱手道。

聞言,呂蒙回首,沉吟片刻,遂道:“咦,你們怎麼來了?”

話落,其中一員吳軍士卒拱手道:“啓稟大都督,主公所派遣的援軍,以諸葛瑾、周泰韓當等將,所領導的軍士抵達陸口以後。”

“公安守將便與陸將軍達成共識,願舉公安城獻城歸降。”

“故此,陸將軍便點齊陸口數萬兵力,齊出逆江西進,他言,大都督此刻想必已經摧毀了此處的烽火臺據點。”

“己方西進,便能隱藏行蹤,勢如破竹,與大都督一道,一同兵臨江陵城下,進行圍城。”

短短片刻功夫,這員軍士便將出兵指令進皆彙報。

話音落下,呂蒙一言未發,只是面露苦笑。

如今的局勢,撲朔迷離,他不知從何說起!

難道說,他被困此處,不敢再繼續用兵麼。

這豈不是打自己的臉,畢竟,偷襲荊州的計劃本就是呂蒙一手促成的。

等待片刻,吳軍戰船齊齊抵達此處,陸遜的主艦也隨後抵達。

然後,眼見白衣軍士進皆停留於此,陸遜疑慮,立即上岸,前去面見呂蒙。

二人相見,呂蒙不由面露苦笑,將前因後果訴說一遍,遂道:“伯言,你以爲荊州軍有何詭計?”

“蒙總覺得,這情況有些不對勁啊!”

聞言,從旁陸遜也不由沉思着。

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章 軍令狀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