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風

bookmark

夷陵城下。

隨着老將黃蓋率衆抵達,並將二郡奪取的消息帶來以後,原本軍心低落的吳軍士卒亦是陡然間士氣大漲,軍心再次恢復如初。

短短休整一日。

黃蓋再聽取了淩統的彙報,由於敵方趙雲忽然率軍來援,並擒獲孫桓的消息以後,他也是瞬息瞬怒而起,迅速便揚言要強攻夷陵,救出孫桓並要屠盡城中守卒。

畢竟,孫桓乃是宗室將領,雖說並不是直系,可關鍵是這一層身份在,荊州軍完全可以利用這層身份,做點什麼。

故此,此時的黃蓋陡然聞訊這則消息,才暴怒不已。

不過,冷靜下來以後,他也與淩統等一衆將校商議一番,最終敲定下來,繼續攻城。

宜都郡,位於荊州與蜀中之間,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重要,如若不將之奪取,那就算日後吳軍僥倖取了南郡,局勢也將更被動。

因爲,只要宜都等重要城關依舊掌控於漢軍掌中,那便能隨時大舉東進,兵臨江陵城下。

所以,夷陵必須取!

只不過,昨日一戰,趙雲還未率衆抵達之際,吳軍奪取尚有取城的機會。

可如今,卻是希望渺茫………

次日。

趙雲坐鎮夷陵,也自然當之無愧開始統籌全局,他如今便開始重新部署守城軍力。

一方面,他集結於城中原本的守軍繼續固防城頭一線,抵禦吳卒進攻,另一方面,便將麾下數百白耳精兵分爲兩部分,輪流駐防於城門處,等待着時機。

凡是吳軍攻勢甚猛時,便率衆出擊襲擾,讓吳卒無法安心攻城。

由於山道狹窄,每次白耳兵輪流出城襲擾時,吳軍卻都無能爲力,無法及時派遣大軍上前圍攻。

一時,也隨着趙雲的戰術進行下,夷陵方面戰事也開始膠着起來。

吳卒由於地利問題,無法攻陷城池。

而漢軍也受限於兵力的不足,亦是無法大破吳軍。

與此同時,江陵城下,戰火累累,廝殺聲震天。

這一刻,只見吳軍於城下設營圍城的南北西三面吳將與主將呂蒙一道,再糧秣軍械運抵公安前線,以及攻城器械紛紛打造完畢以後!

這一刻,吳卒也發動了最爲猛烈的攻堅戰。

此戰,規模之大,戰事亦是空前激烈,整日之中,雙方廝殺聲都彷彿徹響數十餘里以外,那麼震動九霄雲外。

可惜,雖然吳軍準備充分,戰力昂然。

可隨着關平的回防,已經令江陵城的守備軍力實力大大增強,外加上圍城前的荊州軍主動出擊,鑿穿吳陣,更是令諸多軍士胸中頓時熱血沸騰起來,面露決然之色。

其次,又於關鍵時刻,殷觀、鄧艾等衆也迅速徵召了城中青壯,上城協助守城。

故,雖吳軍攻擊激烈,可江陵城卻依舊堅如磐石,並未露出搖搖欲墜之狀。

江陵戰局,也同樣暫時陷入僵局。

這一刻,原本最不受關注的漢津戰事,此時卻成爲了雙方的聚焦所在。

漢津水面,臨時陸營。

帳中。

“諸位,如今我軍已經於此與吳軍僵持了七日時間,被吳賊牢牢抵擋,回防不了江陵城。”

“依你等之見,可有何策略破敵?”

此刻,關羽正襟危坐,面色如常,長鬚緊緊飄揚着,喃喃撫須道。

話落,前都督趙累當先站出,拱手道:“君侯,連日的激戰來看,敵將陸遜實力不可小覷矣!”

“原本,最初時,我軍與吳卒水上激戰,還能穩穩壓制着吳軍,可戰到如今,戰局卻是逐漸持平。”

“由此可見,吳軍主將雖年紀尚輕,實戰經驗欠缺,可他適應能力卻極爲強悍,短短數日功夫,便能從中累積經驗,並將己方不足之處克服,一次次重新調整軍陣。”

“時至今日,吳卒水師已經能與我軍不分上下!”

解釋到衆多,一向面色嚴肅的他,此時亦是眉頭緊皺,喃喃道:“君侯,諸位將軍,如今看來,以陸遜之能力,我軍難以重奪回漢津港,從水路回防荊州。”

“雖說路程遙遠了一些,可也比起於此處無休止的浪費時間爲好!”

一席話落,一向作爲主戰的趙累,此刻亦不由破天荒的勸誡關羽繞道回軍。

這一戰,陸遜所展現而出的能力,也不由折服了荊州諸將,其中,甚至也包括關羽。

忽然間,就在帳中衆將聚在一起,議事之時。

帳外侍衛陡然腳步漸起,跨步奔入帳內,拱手道:“君侯,起風了。”

“是東風。”

“哦?”

“當真來風了?”

此言一出,就在諸將還面露疑慮之時,主位之上的關羽卻是已經撫須大笑起來,原本便通紅的臉亦是瞬息精氣神十足,朗聲道。

“啪!”

隨即,關羽瞬息起身,渾身氣勢陡然暴漲,手掌一出,重重拍落案几之上,案几也不由發出沉悶的響聲。

“諸位,我軍破敵之機已經來矣!”

下一秒,關羽卻是故作神秘之色,喃喃說着,話到一半,他便昂首跨步走出營帳而去。

此時,諸衆不由紛紛面露疑慮,也緊隨着一致跟了出去,其間,自然也包括馬良。

當然,唯一的不同是,諸將都疑慮不堪,唯有馬良,面上極爲淡定,好似胸有成竹般!

緩緩奔出帳外。

江岸邊。

此刻,諸衆都不由發現了關羽傲然立於岸邊,正閉眼享受着吹拂而來的絲絲江風。

這風,正是東風。

江上營邊所插滿着的戰旗,也亦是隨風飄蕩着。

見狀,前都督趙累不由心有所思,好似想到了什麼一般,連忙率先奔至身前,拱手道:“君侯,如今東風來了,你爲何如此欣喜?”

“雖說火借風勢,大風一起,我軍便可利用火攻大破吳賊。”

“可如今我軍卻是身處北面,按理來說,平常所吹拂的北風,纔是我軍助力。”

“東風,乃是從東吹過,那反而於吳軍是助力,對我軍來說,反是一股逆風。”

“君侯,難道你當真準備施行火攻之策?”

一席話落。

“然也!”

關羽面露淡笑之色,目光緊緊凝視着遠方滔滔江水,徐徐擠出了二字。

隨後,他遂笑而不語,不再言語!

聞言,趙累越發想不通,施行火攻當真能夠成功?

東風,那暫且不說!

關鍵是,己方哪去找這麼多引火之物?

須知,江上作戰,想要施行火策,不僅需要足夠的輕舟作爲火船,還須提前備足乾涸的蒿草,作爲引火之物!

可,如今荊州軍倉促回防,又去哪裡準備了這些東西?

故此,親耳聽聞關羽竟然當真要施行火攻時,趙累是當真面露濃濃不解。

這,究竟是唱的哪一齣?

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九章 假象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十四章 收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