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

bookmark

漢,建安二十四年。

這一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先是持續兩年之久的漢中戰役,終以曹操慘敗,劉備的全勝而落下帷幕。

緊隨着,劉封、孟達也分別遣軍入上庸三郡,憑藉漢中之威勢,短短二十餘日功夫,便橫掃漢東數郡,迫使以當地申家爲首的豪族紛紛獻城投降。

其次,今年中旬七月,都督荊州的關雲長也爲了響應漢中大捷,而率荊州之衆誓師北伐,目標直取襄樊。

此戰,關羽巧妙利用暴雨之便利,決漢水,創造了水淹七軍,生擒于禁,迫降龐德之豐功偉績。

同樣,亦在約莫十月之際,江東忽然背盟荊州軍,孫權轉而向魏王曹操稱臣,聯盟曹魏,發兵攻襲荊州。

企圖,以趁機攻取荊襄數郡,全據江南。

當然,最終吳軍偷襲意圖告破。

關羽、關平父子先後回防。

呂蒙率主力圍攻重鎮江陵,黃蓋、淩統等衆西進取夷陵,意圖進駐峽口,扼守險要。

可惜,雖歷經一個半月,吳軍卻除了奪取守備極度空虛的二郡以外,卻一無所獲。

反而於漢津支流折損數千餘衆,大將甘寧身損,夏口重鎮失守。

此戰,時至今日,雙方相持對峙,戰爲平局。

可從大局上分析,吳軍損兵折將,位於長江、漢水交匯之處的重鎮,吳地的橋頭堡夏口城亦被奪取。

此戰,乃是慘敗!

須知,吳軍背盟偷襲,可是打了荊州軍一個措手不及,可如今戰局膠着,不僅毫無進展不說,反而冬線還連連失利。

這,不免讓人瞎想,如若是關羽準備充足,大肆伐吳,順江直下,吳軍當真能夠抵擋荊州軍之兵鋒?

冬,十一月十五日。

上庸,建始城。

府衙。

此刻,主將劉封位居主位,手持着一封信箋,正細細端詳着。

其階下,左則是以孟達爲首的軍中諸將。

右,則是以原上庸郡守申耽爲首的一衆城內官吏。

徐徐看罷。

劉封擡首,環顧四周,眼神不由掃過衆人神色,遂舉起信箋,朗聲道:“諸位,此乃是都督荊州的關羽所派遣信使送來的加急書信。”

“信中所述,大致情況便是關羽率衆於襄樊前線與曹軍大戰,激戰正酣,可孫權竟是忽然背盟,轉而同曹賊聯盟,共同攻擊我軍。”

“如今,吳將大都督呂蒙已經率衆攻襲荊州,關羽告急,特命信使向本將求援。”

話音落下。

他不由話鋒一轉,喃喃道:“諸位,你等以爲,我軍應當率衆前去援助麼?”

“少主,末將以爲,理當援助。”

“以關君侯之秉性,如若不是局勢極爲不利,他不會如此興師動衆的數次求援,如今既然如此發生,末將以爲,我軍不可坐視不理。”

“哼,孫權小人也,數年前,便忽然背盟,命呂蒙小兒襲取荊南數郡,迫使漢王簽訂湘水盟,還三郡於吳,以報當初借南郡之恩。”

“可如今,孫權小兒還不滿足,竟還與曹賊同流合污,偷襲我方,此等行徑,與小人無異!”

“少主,援助關君侯,殺盡吳賊。”

一席話落。

只見,徐徐聽聞荊州陡然發生變故的諸將,此刻頓時面露怒色,遂紛紛請戰,拱手高喝。

言語間,皆是誓要殺回荊州,驅逐吳賊的堅錚之語。

下一秒,劉封揮手止住諸衆,又望向右側,徐徐道:“申太守,以你之見,我軍可否率衆援助?”

當然,雖是如此發問,可他也是面笑心不笑,在考驗着申耽的忠心。

他,深知豪族的秉性,便是以家族爲重,並不會真心投奔任何一方諸侯。

凡是對家族有利的,這些豪族,皆會不擇手段,不計後果的前去實施。

故此,劉封此刻心底亦在憂慮,己方如若率衆前去援助荊州,上庸諸郡後方豪族趁機作亂,又當如何?

作爲如今鎮守漢東數郡的主將,他也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話落,申耽聞言,不由沉思半響,遂拱手道:“將軍,以耽之言,您應當率衆援助荊州。”

“畢竟,如今東吳背盟,轉而聯結曹賊,那兩軍合利,實力將遠遠強於關君侯。”

“耽擔憂,君侯面對着兩家合攻,會抵擋不住攻擊,從而導致荊州失守。”

“故此,將軍應當率衆支援,以增強君侯實力,共同對付曹吳合軍,以免荊州軍腹背受敵。”

一席話語。

隨着申耽拱手言語,神色自若,卻讓人覺得他當真在認真爲己方出謀劃策。

“申耽,絕不會那麼好心,爲吾出謀劃策。”

“他必定是別有企圖,看來援助一事,絕不能率衆離去。”

“不然,恐怕上庸諸地皆有失!”

聽罷,劉封一時並未言語,而是自顧自的沉吟着,思緒着權衡利弊。

頓了頓,他亦不由道:“不對,孟達此人,野心勃勃,一直居功自傲,覺得以自身迎父親入蜀之功,亦不滿足於一區區郡守之位。”

“我也要時刻看住此人,不然,他也必定會於關鍵時刻,捅出大婁子。”

這一刻,他暗暗沉吟,思緒着。

原史上,劉封便與孟達不合,間隙頗深。

正史記載,乃是說劉封打壓孟達,最終將其逼走,投奔了曹魏。

實際上,自從與之合軍以後,劉封便徐徐觀察出了孟達此人,有着極強的野心,絕不只滿足於一介郡守職務。

他明白,此人一旦得不到升遷,便必然會生出異心。

故此,這也是一直以來,他並未給之好臉色的原因。

申耽一席話語落下。

其餘原本的官吏,也紛紛如此,拱手請戰。

當然,其中也自然有少數官吏,也反對着。

這,明眼人都能看出,此乃豪族之間的心有靈犀。

故意而爲!

徐徐思索半響,劉封陡然起身,面色陡然嚴肅起來,瞬息一把將掌中信箋給捏爲粉碎,遂高喝道:“本將已經做出決定,全軍繼續固守待命,暫緩救援荊州。”

“如今上庸諸郡新取,境內還有衆多賊軍作亂,我軍當以雷霆之勢剿除,不應當領軍亂竄。”

話音落下。

他陡然一拍案几,便確定了下來此事。

那,便是拒絕援助。

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八十章 嫁禍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章 名將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十六章 密謀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