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

bookmark

“崩!”

仿若天崩地裂的一擊,再次涌現而出。

一擊而過!

關平頓時一口老血瞬息噴出,原本的傷勢間竟是隱約間有血跡流露而出。

顯然,他傷勢不由更加重了數分。

只不過。

對面的朱桓,卻是不由內腑受創,提槍的雙臂也彷彿灌入了鉛般,無力再戰!

此時,一擊而過,他神情極爲狼狽,早已沒有了先前的意氣風發。

下一秒,朱桓再也不敢再戰,當先逃離而去!

一時間,隨着關平帶傷擊退吳將,周遭荊州軍卒士氣不由愈發高漲起來,紛紛結陣砍殺着吳卒,此刻如若無人之境般!

反觀吳軍,則因朱桓的敗走,軍心瞬息直線下降。

吳軍防線,此時正徐徐瓦解。

另一面,只說正於湖口方向圍殲廖化所部的吳軍此刻卻忽然全部遁走,疾馳的撤離了戰場。

“廖主薄,吳軍已經全權退卻,現正於沿岸邊徐徐乘船,向南岸公安奔去!”

半響功夫,荊州軍斥候也迅速回報最新消息。

“吳軍退卻了?”

“如今乃是吳軍圍殲我軍正值最關鍵的時刻,我軍已經支撐不了多久,呂蒙爲何會此時撤離?”

聞訊,此時從旁數員將校面上都不由露出了絲絲意外之色,喃喃說着。

旋即,廖化面色不變,詢問着:“可是吳軍後方發生了何變故?”

聞言,斥候陡然面露大喜,笑道:“廖主薄,所言不錯!”

“吳軍全軍盡退,乃是少將軍率數千精銳當先殺出,衝擊固守沿岸邊固守戰船、軍備的吳軍,由於少將軍所部戰力強悍,吳賊防線壓根抵擋不住!”

“呂蒙遂擔憂戰船軍備有失,故此撤軍了。”

緊隨着,斥候又深入的將關平等衆如何突破吳軍防線的過程細細稟告。

聽罷,諸將才瞬息紛紛面露敬佩之色,一致高聲道:“少將軍,勇武之強,不下於曾經的君侯矣!”

“看來果真是虎父無犬子也。”

此時間,諸將亦可不由面露贊服之色,讚美之言,可謂溢於言表!

江陵城下,沿岸邊。

“少將軍。”

“化率萬餘精銳回防,可卻並未突破吳賊防線,反連累少將軍等諸位將士捨命救援。”

“化有愧於君侯囑託,還請少將軍責罰!”

剛剛率衆匯合,廖化便當先單漆跪地,抱拳真心實意的請罪着。

此次,廖化是當真很內疚。

須知,他所率的萬餘步卒皆是軍中精銳,於前線對抗曹軍精銳亦不落下風,可此戰他率衆不僅未突破吳軍的防線不說,反而差點被全軍殲滅。

這很難想象,不是能力的問題。

不然,爲何關平兩次率衆突襲吳軍,都能大獲全勝呢?

只不過。

此時,傷勢剛剛經過簡單包紮的關平卻是立即上前,伸手扶起廖化,並緩緩道:“元儉不必如此!”

“你雖是統領我軍精銳對戰吳賊,可畢竟這於前線與精銳曹軍激戰數月,士卒自然亦心生疲憊,戰力略有下降。”

“反觀吳軍,又提前於構造防線,難以突破,倒也情有可原!”

一席話落。

廖化徐徐起身,不由拱手道謝,眼神內更向關平露出了感激之色。

他不是傻子,自然知曉關平剛纔這席話,都只是爲了給他增添一絲顏面罷了!

當然,關平如此做,也是一種安撫的手段。

廖化初遭打擊,自信心本就是最爲脆弱時,關平要是再嚴厲整頓,那無異於火上澆油,會讓他更加顏面盡失,于軍中威信盡喪。

像已如今的安撫手段,不僅能撫慰廖化內心,還能讓其心生感激,奮發圖強。

旋即,關平目光緊緊凝視着滔滔江面之上,半響功夫,遂陡然回神,厲聲道:“諸位,如今吳軍初退,呂蒙必定要整頓軍中事務,必無暇顧及其餘地方。”

“本將再想,如今恐怕乃是我軍襲取巴丘的最佳時機了。”

話音一落,諸將便陡然面露難色,遂紛紛望向他,眼中露出了疑慮之色。

半響功夫。

一旁的鄧艾眼見着諸將面上的疑慮,不由當先屹立而出,面向諸將,笑道:“諸位,其實少將軍此策,依艾之見,可以實施了。”

“現階段吳軍初敗,呂蒙首先必定要整頓軍心,對於其餘各地並不會太過上心,再加上巴丘本身便是接連湘江、連通長江的重鎮。”

“他肯定也不會想到,己方纔剛剛撤圍而出,我軍便敢率衆勞師襲取巴丘,所謂有心算無心,這便是我軍的機會。”

頓了頓,鄧艾環顧四周,眼見關平眼神示意他繼續,便不由清了清嗓子,繼續解釋着:“其次,據情報言,原本駐軍長沙的黃蓋早已受呂蒙將令,率衆西進,取武陵、零陵二郡。”

“故此,這也是目前爲止,巴丘最爲空虛之時。”

“退一步來說,如若黃蓋取二郡順利,那我軍於荊南地區將全面淪陷,此局勢於接下來對我軍來說,吳軍佔據大部分的荊州,將對我軍形成鉗制之勢。”

“不管怎麼說,於公於私,我方都必須搏一搏,取了重鎮巴丘,方纔能於接下來的對峙當中,佔據有利的態勢。”

隨着鄧艾一席席話音落定,諸將聞訊,也不由頻頻點頭。

這的確分析得極爲有理!

當然,他們也知曉關平的秉性,此事一旦做出決定,便絕不會再更改,諸將遂也並未再勸。

計議已定。

關平遂命廖化率本部主力回防江陵城,與城內守軍一道,駐軍城內,防範吳軍再次圍城,而他則決定,親領麾下本部數千精銳兵馬,前去襲取重鎮巴丘。

不僅如此,關平還迅速遣軍入城,押解了數百餘吳軍戰俘,以及吳將蔣欽,一同向烏林港迅速奔去,準備從港口乘船從長江匯入湘江水域,出其不意奪取巴丘港。

與此同時,夜色徐徐降臨。

經過大半日的渡江,吳軍主力也漸漸地駛入公安港,開始緩緩集結。

這一刻,吳軍士卒徐徐從戰船上下岸,卻都鬥志全無,兵無戰心。

呂蒙此時亦是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十一章 亂像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十一章 亂像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五章 龐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八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十四章 收心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將軍,真天人也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