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

bookmark

江東腹地。

數日時間。

豫章、蘄春,丹陽、吳郡,甚至地處南部的會籍、廬陵等吳中州郡,此時都傳的沸沸揚揚,各郡縣民衆也不由面露憂色,人心惶惶!

“啊,聽聞我軍陸口、巴丘等重地被荊州軍所奪,大都督率衆前去奪回,可卻未想到,荊州軍竟然殺至陸口,於我軍主力激戰。”

“一番大戰,大都督竟是不敵,現在已敗走長江,退守公安。”

“這?這不可能吧,大都督可是有數萬大軍也,怎麼可能被圍?”

“是極,是極!此次我軍主力齊出,又怎能被荊州軍打敗,這絕不可能,此軍情必定是傳謠,是想動搖我等。”

一時間,只見吳中各郡縣中,各地民衆都不由人心惶惶的針對荊州戰事議論紛紛。

只不過。

他們卻由於消息的不多,卻難以知曉戰事具體情況,故而卻是各執一詞!

京口,吳侯府。

此時,孫權坐立主位,眼神緊緊凝視着案几上的信箋,牙關禁閉,面色彷彿都已扭曲,手掌也仿若在顫抖般!

此刻,他整個人都不由露出了畏懼神色。

因爲,案几上的這則信箋,正是關於前兩日的陸口之戰,詳細的記載了呂蒙如何被大敗,無奈只得放棄繼續奪回巴丘、陸口的計劃,退守公安。

對,沒錯,就是呂蒙大敗的消息。

此時,大堂中寂靜無聲,孫權面色驚懼,麾下衆文武亦是戰戰兢兢,連大氣都不敢出,深怕盛怒之下的孫權會拿他們開刀出氣。

沉默半響,陣陣腳步聲才徐徐響起,鬚髮皆白,拄着柺杖的張昭才姍姍來遲!

“昭拜見主公,不知主公如此緊急召見昭前來,可有變故發生?”

“子布免禮。”

“孤確有緊急要事,此次江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還望子布救孤。”

眼見張昭前來,此時孫權哪還有平日裡的一派沉穩之色,面露驚懼,言語沙啞,親自持着戰報步入階下,攙扶着張昭從旁落坐。

一時,張昭察言觀色,眼見孫權面色不對,也不由感受到了事情的不尋常,遂立即觀看着戰報。

徐徐看罷!

一向冷靜的張昭也不由心驚了一下,倒吸一口涼氣,喃喃道:“這………荊州軍與曹軍血戰數月,竟還有如此戰力?”

“大都督以優勢軍力對抗,竟被殺得大敗?”

此刻,張昭眼神凝重,重複着戰報中的記載,反覆唸叨着。

此戰戰況,顯然他也未料到,十分吃驚!

畢竟,此次背盟,江東大舉襲取荊州,是文武上下一致所同意的國策。

戰前,由於荊州軍主力於前線與曹軍對壘,後方空虛,江東諸衆幾乎都一致斷定,此次襲取荊州一事,定當勢如破竹,一戰而定!

可這才短短兩月有餘,事態便超乎想象。

先是漢津慘敗,甘寧陣亡,夏口被趁機奪取。

然後,山越暴動,趁機大舉叛亂,危急江東腹地。

孫權由此緊急下令呂蒙停止攻略荊州,撤軍回返,可戰況卻越來越惡化。

巴丘、陸口戰略要地先後丟失,吳軍前去奪回,可卻久攻不下!

直到現今,荊州軍竟是憑藉一萬之衆,擊潰吳軍,迫使呂蒙只得敗走,固守公安。

這總總變故,幾乎令江東諸衆猝不及防,大驚失色,連最基本的對策都未想到。

戰前,誰又能想到必勝的一戰,局勢會惡化到此種境界呢?

一時,孫權內心焦慮,不由問着:“子布,目前爲止,你可有何對策,可否教我?”

話落,他又喃喃道:“昨日賀公苗又派遣信使北上稟告孤,山越攻勢已經越發激烈,他快支撐不住矣!”

話音落下。

張昭撫須靜靜思索着,半響後,眼神微動,喃喃道:“主公,照此看來,目前我軍已經陷入困境,大都督麾下之衆已經被切斷了所有退路。”

“荊州之戰不宜再持續,不然我軍將會有傾覆之危矣!”

“以昭來看,目前我江東唯有派遣使者,重新求和於荊州軍,重修好關係了。”

話落此處,張昭卻也察言觀色,發現孫權聽聞此話,面上卻還是隱約露出絲絲不甘,語氣不由加重數分,嚴肅道:“主公,江東纔是我軍之根基,不容有失!”

“目前爲止,荊州軍乃是大敵,我軍應當迅速求和,解決西線爭鬥,讓大都督率衆回返,解決山越這後顧之憂,方爲正道!”

一席話落。

張昭遂不再言,靜靜等待着孫權抉擇。

他已經將具體情況、對策都已分析而出,孫權聰明過人,張昭相信他知曉應該如何選擇。

半響。

孫權並未瞬息同意議和,而是重新坐回主位,面向階下的顧雍,喃喃道:“元嘆,你以爲我軍目前該當如何?”

聞言,顧雍面色不變,言語嚴肅,拱手道:“主公,雍附議張軍師的建議,我軍目前局勢不利,荊州戰事已經不能再持續下去。”

“主公,議和吧。”

“主公。”

下一秒,堂中其餘之衆聽聞張昭的一番分析,也不由感受到了目前局勢的緊促,也一致出言附議着。

只是,遭逢此次變故,孫權卻是內心煩躁,並未立即贊同求和的方案,遂拂袖而去,緊緊退出議事大廳。

“這?”

“子布先生,主公拒絕求和,我軍接下來可當如何?”

一時,羣臣眼見於此,亦不由面色焦慮,向從旁的張昭拱手相問着。

聞言,張昭卻是面色不變,笑道:“放心吧,主公並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只是心有不甘,又不甘此次戰敗,心有怨氣,求和荊州軍,拉不下面子罷了。”

“等待兩日,主公消氣以後,便會做出決斷了,諸位不必憂慮!”

話落,張昭隨也不久待,便立即起身,徐徐跨步離去。

“唉。”

隨後,羣臣才面露難色,唉聲嘆氣,各自散去。

………

後院,靈房內。

此時,孫權正屹立於此,緊緊盯凝着上首的兩座排位,久久不語。

半響,他才面露憂色,露出絲絲眼淚,哭先:“父親,兄長,權愧對於你們矣!”

“如今不僅沒有爲江東開疆拓土,反而讓江東之地陷入危局也!”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水麒麟兒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三百零三章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遷都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二百八十二章 賞識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