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

bookmark

陸口。

“先生果真不讓吾失望矣!”

此時,關平手捏着掌中戰報徐徐看罷,喃喃嘆息一聲道。

“後父,我軍再次出戰吳軍的時機到了。”

下一秒,關平也毫不猶豫,將戰報遞與趙雲,面露笑意,說道。

隨即,趙雲接過目光迅速掃過,遂沉聲道:“平兒,需要吾做些什麼,儘管吩咐。”

聞言,既然趙雲都如此說罷,關平遂不再猶豫,重新坐回主位,環顧四周諸將,面色陡然嚴肅起來,厲聲道:“事到如今,本將便不再相瞞諸位。”

“早在數日前,再我等與吳軍談判破裂時,本將便與馬先生商議了對策,先生喬莊前往武陵境內拜訪五溪蠻王沙摩柯,說服其出兵相助我軍。”

“現在,消息傳來,先生之策成功了,蠻軍諸部落皆在蠻王沙摩柯的號召下集結,奔出深山,寇略諸郡縣。”

“我等機會已經來了,此次務必打疼入侵的吳賊,收復荊州,諸將可有信心?”

“必勝,必勝。”

一席高喝聲傳下,麾下諸將趙忠、鄧艾等將校各自羣情激奮,厲聲怒吼着。

他們皆知曉,這已經是雙方的最終決戰了,此役過後,有功之士也將得到官爵財帛的賞賜。

“好。”

“看來諸位將軍皆鬥志昂揚,那本將便下令了,偏將軍趙忠聽令,由你率衆領軍三千,渡江向公安行去,匯合其兄趙累,牽制吳軍。”

“鄧艾聽令,由你率衆駐防陸口,與屯軍巴丘的孫狼一道,誓死守住城關,務必抵擋住吳軍的來襲!”

號令傳下,關平又徐徐屹立,遂跨步至鄧艾身旁,目光深邃,言語鄭重道:“士載,此次乃是最爲關鍵之戰,吳將呂蒙得到荊南方面的變故後,必會不惜一切代價率衆攻取巴丘或者陸口一線,突破我軍防禦,與荊南之地重新打開局面。”

“此戰,士載你的壓力將會倍增,我軍能否完成鎖住吳軍主力,強逼孫權割地求和,關鍵便在於陸口、巴丘能否守住。”

“士載你可否有信心,配合孫狼一道,守住城關,讓我軍此次再次大捷?”

“少將軍放心。”

“此戰,艾再此發誓,必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一席號令,鄧艾眼見關平一臉鄭重之色,他自然也能感受得出此戰的重要性,尋思片刻,便厲聲接令,其言語極爲堅決。

“好,諸位將軍,讓我等一致完成這場壯舉,大敗吳軍。”

“萬勝,荊州軍萬歲。”

一時,營中諸將亦不由沸騰了,厲聲高呼。

旋即,關平眼神才微微移動,遂望向從旁的趙雲,喃喃道:“後父,此戰由您與小婿率軍南下,攻長沙而與先生會師,進取武陵、零陵二郡。”

“諾。”

聞言,趙雲此刻也並未擺譜,反將自身當做一員將領,拱手聽令。

武陵郡城,臨沅

“報。”

“啓稟黃老將軍,前線急報,蠻軍軍力衆多。兵鋒所向,下山不過兩日間,便進取辰水、沅水重鎮辰陽、沅陵二城,現上游的沅水要道已被蠻子佔據。”

頓時間,吳軍斥候迅速奔進府內,稟告着軍情。

“報。”

“老將軍,急報。”

“蠻軍攻取辰陽、沅陵二城以後,便據險而守,整日操練軍馬,張貼告示,收攏各地武裝勢力。”

“由於我軍新得二郡不就,政局不穩,現反叛我軍的武裝勢力,如今竟然都響應蠻子的號召,奔赴沅陵投奔。”

“不過短短兩日功夫,蠻軍已從一萬兵力擴充至兩萬餘衆,現五溪蠻王沙摩柯正厲兵秣馬,準備沿沅水東渡,進犯我臨沅城。”

轉瞬的功夫,吳軍斥候幾乎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戰報傳來,其消息也皆是武陵西部城池急報。

聞訊,黃蓋還未言語,但從旁一員身材修長,身長七尺五的中年壯漢,卻若有所思,面色大變道:“老將軍,照此看來,這支蠻軍並不是小規模叛亂矣!”

“這背後決計有高人在操控也!”

“不然,以蠻軍的智慧,他們集結部落之衆,下山必定是寇略郡縣,以打劫搶掠爲主,絕不會久駐城池。”

“再說,能夠號召境內的武裝勢力紛紛響應,這絕不是蠻夷所能做到的,反而更像是荊州軍派遣使者策反了蠻軍反叛,於境內製造混亂。”

一席話落。

黃蓋沉吟不語,聞訊卻也點了點頭,表示極爲附議這員參軍的說法。

“參軍所言甚是!”

“吾爲長沙郡守時,曾特意收集調查過信息所得知,五溪蠻王沙摩柯與荊州位高權重的馬良交情受益匪淺。”

“按現今郡內各武裝勢力羣起響應的態勢,這肯定是他在背後操縱着這一切。”

一席話語落定,二人徐徐分析着,便將蠻夷作亂的情況給大概分析出真相。

隨後,參軍頷首,拱手道:“不知老將軍以爲,我軍當作何應對?”

聞言,黃蓋面露沉思狀,閉目思索半響,才緩緩道:“以目前武陵的局勢,蠻軍與當地的武裝駐軍相結合,軍力已經高達數萬之衆。”

“此等力量,絕不是我軍目前能夠所抗衡的!”

“故此,蓋尋思着,應當放棄武陵,徐徐撤入零陵,以腹地桂陽、長沙爲依靠,於零陵拖住敵軍,只要此處的變故傳出,大都督必不會坐視不理!”

“屆時,我軍主力必定將強攻巴丘、陸口,打開局面,只要我軍能夠撐住那時,局面便能再次逆轉。”

一言一語落下,從旁參軍思索一番,也點頭贊同了。

畢竟,以如今武陵的局勢,再加上蠻軍的實力,兩軍正面相遇,吳軍極難也勝算。

再說,他們還猜測可能還有馬良的相助,那繼續留守武陵固守,也將必無絲毫優勢可言!

反觀放棄武陵,退守零陵,依託長沙、桂陽等郡,抵禦蠻軍的肆虐,吳軍的優勢也將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既然計議已定!

黃蓋行事也雷厲風行,便迅速集結各地駐軍,放棄郡城臨沅,向沅南南下,沿資水退守零陵。

只不過,吳軍卻做夢都未想到,他們竟然在零陵境內的高平丘陵地帶,出事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四章 軍令狀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