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

bookmark

漢建安二十五年,春二月初。

中原各州。

隨着魏王曹操頭風舊疾被治癒,曹操也深知華佗的醫術是有多高超,便對其以禮相待,極爲甚厚!

席間,曹操還打算親表華佗爲太醫令,留守魏王府,可惜華佗卻並無從官的意向,便委婉拒絕了。

“魏王,佗此生之願便是遊遍天下州郡,治病救人,卻並無困守官場的意願,還請魏王千萬不要強迫草民。”

“望魏王恕罪!”

一席話落,華佗拱手婉拒着。

聞言,曹操雖面色不悅,可也只得無可奈何,強笑着:“哈哈。”

“華神醫,理當如此。”

“你乃是操之救命恩人,我又豈能強迫於你?”

“此事先生當是酒後戲言爾!”

一席大笑,掩蓋了曹操內心的不滿之色。

雖然他也知曉放任華佗離去,可能他還會前往各地,甚至醫治敵對陣營爲吳蜀的文武。

可他卻無力阻止!

畢竟,華佗剛剛纔將他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他要是此時翻臉將其軟禁或者暗害,那天下人將如何看待他?

如若真如此行事,曹操名聲將盡毀一旦!

雖說漢末乃大亂之世,可信義聲名卻也極爲重要,一旦聲名狼藉,那便是取死之道。

勇冠三軍,縱橫天下的呂布便是如此敗亡。

這一年,隨着曹操頭風舊疾被治癒,他於二月初五這日,上表天子改元,以平亂代替建安,以今年爲平亂元年,意寓於平定亂世。

實際上,曹操決議改元也有重大意義,那便是去歲己方先後有漢中、襄樊慘敗,對軍心的打擊是極爲致命的。

同時,北方諸州亦是政局不穩,各郡蠢蠢欲動。

此舉,除了有振奮士氣以外,也有告誡天下人,己方今歲將涅槃重生。

由於曹魏大敗,這一年也導致曹操只能對內穩定局面,無暇再行出兵。

另一面,橫跨荊益二州的漢中王劉備、關羽,雖大戰取得大捷,可戰役的餘波也耗空了巴蜀、荊州底蘊。

江東方面,隨着吳軍荊州慘敗,山越的肆虐,也導致江東境內政局不穩,孫權也只得息了一切對外征伐的心思,一心一意穩定局勢。

這一年,三方都不約而同地息兵休整,枕戈待旦,休養生息,準備來年再戰。

荊州。

南郡,江陵。

郡府大堂內。

此刻,諸衆齊聚一堂,由於關羽負傷,故而閒賦在家,上首當之無愧的便是黃權居於主位。

至於南郡太守糜芳,則於此戰結束以後,便上書往成都,自述自身無保荊州之能,願解職前往成都,閒賦於家,渡過餘生。

事實上,經過這一戰以後,糜芳也的確覺得他不適合在繼續擔任郡守,駐防南郡了。

因爲,此次吳軍傾其主力來襲,他作爲郡守,竟是寸功未立!

此舉,就算文武諸臣嘴上不提,可荊州民衆卻也不會答應他繼續坐鎮南郡。

眼見着諸衆分分兩兩的抵達以後,上首黃權正襟危坐,面目嚴肅,沉聲道:“諸位,如今戰事既以結束,那我等也當共同商議一番,日後荊州駐軍的問題。”

“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一席話落。

堂下各案几旁所跪坐的衆人便竊竊私語起來,各自討論着。

半響。

一席青袍的馬良當先屹立而出,拱手高聲道:“黃將軍,諸位,以良之見,如今當務之急,應是趁早解決五溪蠻一事。”

此話一落,他也早有想法,遂侃侃而談着:“此戰最後關頭,良與少將軍商討過後,便曾秘密前往武陵五溪蠻所棲息地,請求五溪蠻王沙摩柯率衆出山,寇略州郡,製造混亂。”

“這纔有了我軍全殲黃蓋,逼迫孫權無奈割地求和的基礎。”

“可以說,此戰蠻軍的功勞也不可小覷!”

“甚至亂軍當中,五溪蠻王沙摩柯更是一箭射殺了江東歷經三世的老將黃蓋。”

“故此,良以爲,我等應當對蠻王沙摩柯按我軍的功績進行加官進爵,對其麾下參照蠻兵進行賞賜,以安蠻族之心!”

此話剛落。

一旁的將領張南便頓時高聲喝道:“先生此言差矣!”

“蠻子皆是背信棄義,見利忘義之徒,自從光武中興大漢以後,南四郡郡內的蠻子便與外來遷移而去的大漢之民產生爭執,雙方矛盾早已不可調和。”

“這由此也導致了四郡蠻子時常叛亂。”

“我軍不可對蠻族太過甚厚,不然此舉勢必將更激化民衆與蠻子的矛盾。”

“這將會讓南四郡越發不穩矣!”

此話一落,一旁馮習深以爲然,也頓時便站出拱手勸誡着。

緊隨着,州治從事潘濬沉吟半響,也拱手站出道:“張、馮二位將軍想法太過武斷,濬不贊成矣!”

“正如季常所言,此戰蠻族出力極多,我軍要是一旦不對其大加賞賜,那日後蠻軍可還否能爲我軍所用?”

“嚴重的話,恐怕蠻子心懷怨恨下,還會縱兵劫掠,導致各郡民衆深受其害,這纔會真正導致境內不穩。”

一席話語,瀟瀟灑灑將弊端分析而出!

隨後,潘濬話鋒一轉,才道:“而我軍此時對蠻軍大加賞賜,便能體現出我軍有功必賞的嚴肅軍紀,也能讓蠻族對我軍有極強的好感。”

“然後,再輔以漢中王的仁義,逐漸改善與蠻族的關係,使他們漸漸歸心。”

“濬以爲,這纔是長久之計矣!”

一席話落。

堂下馬玄、殷觀等衆也深表贊同,紛紛站出附議。

見狀,上首黃權卻見一旁的關平正微坐一旁,一言不發,不由大感好奇,遂撫須笑道:“關少將軍,於蠻族之事,你可有何看法?”

聞言,一旁關平纔回首,遂屹立而起,拱手道:“黃將軍,諸位,吾以爲當務之急最應該解決的不是蠻軍之事。”

話音落定。

府中諸衆一時皆疑慮不已,不知他何言。

沉吟片刻,別駕殷觀眼神微凝,凝神道:“少將軍,此言何意?”

“蠻子一事,事關重大,我軍務必要妥善處理,這豈能不急呢?”

“是極,是極!”

“殷別駕所言不錯。”

話落,府中其餘諸衆也紛紛附議殷觀之語,遂一臉茫然的望着關平。

下一刻,黃權也大感意外,遂相問着:“關少將軍,那你以爲,我軍當下的急事應當如何?”

聞言,關平面色舒展開來,面相諸衆微微笑着,遂才拱手向黃權解釋着:“黃將軍,安撫蠻子自然是刻不容緩!”

“可眼下之事,我軍更應當處斬叛將士仁,以及同流合污者,已正軍心。”

“此事如若不盡快處理,那我軍軍威何在?”

“日後豈不是人人皆可叛!”

陡然間,關平面露堅毅之色,一言一語厲聲高喝着。

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夏口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十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