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

bookmark

這一年。

漢靖綏元年(220)春三月。

荊州都督黃權得知交州之衆進犯桂陽南部邊境以後,遂也立即從江陵啓程動身乘船緊急往洞庭湖趕赴,抵達巴丘以後並迅速沿陸路南下。

過羅縣,沿途行進百餘里。

三日功夫以後,黃權一行才風塵僕僕的抵達了曾經的長沙郡城臨湘。

自從羅縣、益陽等西部重鎮被荊州軍攻取,臨湘周遭再無緩衝之地以後,關平雖未逼迫孫吳割讓此城。

可失去了戰略意義的臨湘,孫權也毫不猶豫地捨棄,收縮防線於長沙之東背靠湘水,以安城、攸縣爲主抵禦荊州軍,以避免其殺入江東腹地。

臨湘城。

郡府內。

此刻,由於軍情緊急,黃權初一抵達便召集了軍中諸將商議軍機。

“諸位,據目前前線哨探所打探的戰報來看,現如今交州士家已經聚集兩萬餘衆於蒼梧前線駐軍,軍容早已蓄勢待發,將隨時向我方桂陽重鎮曲江發動突襲。”

“目前,我軍纔剛剛息兵養民進入休養階段,不知諸位可有良策退敵?”

一席話落。

諸將喃喃沉吟一番,副都督陳式拱手屹立而出,朗聲道:“將軍,兵法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敵軍既然不打算讓我軍安穩休整,那便一戰吧!”

“也讓江東鼠輩看看,我大漢之師就算血戰數月也依舊無懼於鼠輩。”

這番話剛剛出落,其從旁的張南、馮習等諸將便不由紛紛拱手附和着。

“黃將軍,下令吧。”

“我等不懼一戰!”

耳聽着諸將面露戰意昂然之色,黃權心下一喜,不過面上還是露出絲絲凝重,斜眼望着一旁的傅肜,凝神道:“傅都督,你以爲諸位將軍堅決要戰的策略如何?”

聞言,傅肜不由面色凝重,暗暗沉吟一番,冷靜說着:“將軍,末將以爲要戰也行!”

“可我軍還是應當避免戰事延伸,能夠化解戰鬥自然是皆大歡喜。”

話落此處,他不由喃喃說道:“此次不難看出,此舉必定是孫權數萬主力西進襲取荊州卻大敗而歸,他必然是咽不下這口氣。”

“故而纔會利用交州士家之衆侵犯荊州,以阻止我軍進行息兵休整消化勝利果實。”

“不然,士燮坐擁一州之地,割據一方,他豈會貿然結仇於我軍?”

“與我大漢敵對,此舉對他卻無利,總總看來,我軍一旦被拖入戰爭泥潭,得利的反而是江東,畢竟到時候孫權不僅可以再次率衆捲土重來,再爭荊州。”

“不僅如此,我軍一旦被拖住,曹賊也勢必會趁火打劫,遣軍南征以報襄樊之恥!”

說到這,傅肜面色淡然,環顧周遭,雙目望着諸將,沉聲道:“故此,肜以爲,還是應當儘量以和爲主,先陳兵邊境防禦,看能否找到接觸士燮的機會,以利益勸其退去,方爲上策。”

“目前我軍應該以休戰養民爲主,不宜再生事端!”

一席話落。

上首黃權不由望了其一眼,內心滿是喜色,暗暗沉吟着:“看來傅肜有將帥之才,我不可輕視之!”

沉思一番,他才面向諸將,高聲道:“諸位,傅都督之策,你等以爲如何?”

話落,陳式深思半響,才拱手道:“傅將軍之言,式覺得言之有理,或許可以一試!”

“畢竟,士燮能夠擁兵一方,盤踞交州七郡十餘載,也不是無能之輩,他雖然率衆依附了孫權,想必也只是局勢而爲。”

“他內心應該對孫氏並無太大歸屬,也談不上與我軍有深仇大恨,料想不會跟我等要拼死一戰、魚死網破。”

“派遣使者前去交涉言和,或可一試!”

“只不過………”

說到一半,陳式卻是忽然話鋒一轉,面色陡然冷厲着,朗聲道:“不過式以爲,我軍應該還是要出兵一戰,要打疼敵軍才行。”

“雖說士燮出兵可能是受江東的指使,不過據式推測,士燮必然也有染指荊州之心,如若有攻略荊州州郡的機會,他必定會毫不猶豫地奪取的!”

“故此,我軍要想讓交州之衆知難而退,首先要戰上一場,用血淋淋的鮮血告訴他,我軍不是那麼好進犯的!”

話音徐徐落定。

“陳將軍說的對!”

“將軍所言不錯,我等附議。”

一時,隨着陳式在傅肜的基礎上補充下,府中諸將沉吟片刻,也紛紛拱手附議着。

甚至,就連先行提出言和的傅肜也暗自點頭。

陳式,的確比他想的更深遠!

至少,他還沒想到,士燮有染指荊州之心。

“那既如此,本將便命傅肜爲留守主將領三千水師屯駐陸口、巴丘二地,一方面防範地處下游的吳軍,另一方面也徵召境內民衆入伍,繼續操練水軍。”

“傅肜,可有異議?”

陡然間,眼見着諸將皆已達成共識,黃權也頓時面色變得嚴肅起來,沉聲喝道。

“末將領命!”

話落,黃權繼續下令道:“據前線哨探的情報所述,士燮共集結了交州兩萬餘衆大舉來犯,其大部由士燮之子士徽領一萬五千餘衆兵抵曲江關下,對我軍關城俯視眈眈。”

“另一部則由士燮之弟士武統領,吳將呂貸爲參軍,屯兵交州以東的鬱林郡,看這情況,也是有趁機侵入我方零陵境內的打算。”

“故此,本將下令,遣陳式遣五千水師並三千步卒沿資水水陸並進前去禦敵。”

“至於本將,則親領主力徑直南下桂陽曲江,對戰敵軍。”

“諸位可有意見?”

“我等謹遵將軍軍令。”

一席話落。

諸將紛紛拱手應諾着。

眼見着無人存異議,黃權便揮手示意諸將下去準備,兩日以後便揮師南下。

隨着劉備將荊州一分爲二,設立兩州以後,由於荊州境內長江、湘水等水系縱橫密佈,還要直面精銳的吳軍水師。

反觀都督襄州的關羽所部對抗曹軍,並不需要太多的水師,故而他沉思一番以後,也將原本麾下的一萬水師劃出三千歸入黃權麾下。

正是如此,加上來援的蜀中五千水師,總計八千餘衆。

隨着計議已定!

接下來的兩日內,荊州各部整裝待發,各部亦是摩拳擦掌,戰意昂然,絲毫不懼來襲的交州軍。

兩日功夫,徐徐而過。

這日,傅肜先率衆屯駐陸口,前去構造防線,布控眼線,已防備下游吳軍。

緊隨着,陳式也率五千水師合三千步卒西進零陵沿資水乘船南下,徑直殺向士武、呂貸所部。

而此時,黃權也領水陸大軍一萬餘,徑直沿湘水橫穿長沙境內轉道桂陽,浩浩蕩蕩殺奔曲江關。

這一刻,原本隨着荊州爭奪戰已經漸漸平息下去的戰事卻忽然又緩緩燃燒起來!

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四章 軍令狀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六十四章 解夢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九章 假象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漢正統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十四章 收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四百五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