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

bookmark

眼見着眼前的趙統、趙廣二兄弟,關平頭腦涌動,不知在思索着什麼。

半響。

他靜靜看着二人擰着趙雲掌中禮品遂興高采烈的離去,才緩緩走到身旁輕聲說着:“岳父,小婿有一請求,可否一說?”

聞言,趙雲濃濃眼神緊緊盯凝着他,片刻後不由面露大笑着:“哈哈,平兒這是什麼話,你我早已親如一家人,還有什麼見外的?”

“有話就說,你小子可千萬別把爲父當成外人。”

說罷,他面上還假意做了溫怒之色。

“那…既然如此,小婿便開門見山了!”

得到趙雲肯定,關平沉吟片刻,遂頓時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岳父,小婿想讓統兒跟隨我一道前往荊州,入軍旅由我親自培養,爭取能夠早日將統兒培養起來,讓他成長爲似岳父這樣的大將之才。”

“畢竟,以小婿與季常先生、殷太守的交談下能夠猜測到,我荊州自從經歷過去歲的變故以後必將極大的引起主公的重視。”

“小婿猜測,日後北伐,必將是以荊州爲主,而不在是出秦川爲主力。”

說到這,關平眼神微動,遂面露笑意緩緩道:“統兒如今年紀也十八了,不小了,也該到了從軍的年紀了。”

“可只要主公一旦宣佈北伐以荊州爲主以後,那如若身處荊州軍的話,也將會碰上一場場硬仗、惡戰,而隨之迎來的也是挑戰、更是機遇。”

“所以,平深思熟慮下才特意想領統兒入荊州,那時節在留守蜀中的話,所立功勳的機會也會極大的減少。”

說完,關平遂閉口無言,靜靜等待着。

他作爲晚輩,也只能是提建議。

至於趙雲同不同意,也是他自身的選擇,不能強迫。

時間一分一秒相過,趙雲卻是屹立當場,一言未發,頭腦還在持續涌動思索着此事,卻是久久未做決定。

而此時,關平頭腦中也不由想到了其他!

實際上,領趙統入荊州,也是他內心的夙願吧!

據史書的記載來看,趙統在正史上並未有絲毫的出彩點,只是襲其父的侯爵,以中領軍的官爵掌管禁軍宿衛皇宮,可卻導致並未有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

這不得不說,不是一個遺憾!

須知,似關興、張苞等將,卻由於從軍的緣故而追隨諸葛丞相北伐中原,反是青史留名,讓後世之人熟知。

這一世,他本就與趙家有姻親。

作爲趙統、趙廣的長輩,他覺得還是應當儘可能的提攜一下他們。

至少讓他們不在像原史上那般籍籍無名或者那麼悲壯的死去!

歷史上,趙統籍籍無名,趙廣卻是在追隨姜維北伐時而戰死沓中。

關平覺得,他既然已經來到了蜀中,便要竭盡全力改變他們的命運,而不是繼續朝着原有的命運前行着。

沉吟良久,趙雲好似思索了許久,才陡然擡首深吸了口氣道:“平兒,爲父想了這許久,想通了,就讓統兒隨你前往荊州歷練。”

“他的能力爲父清楚,統兒最多是一員普通的將官,沒有獨當一面的天賦,還請平兒謹記,務必不要對他委以重任!”

“不然,到時候不僅平白折損我軍軍力,反而還會害了統兒性命。”

一時間,趙雲既然同意了下來,也亦是苦口婆心,一言一語的介紹着。

聽聞此話,關平連連點頭,表示附議。

此事,他面色鄭重的記在了心底!

絕不能忘!

畢竟,所謂知子莫若父,既然趙雲都說了趙統未有獨當一面的天賦,那肯定便八九不離十了。

打仗這種事,還真的不能強行任人唯親。

不然,損失的就是軍力,耗費的便是整支軍隊的大勢。

就像原史上丞相錯用馬謖獨當一面,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岳父,小婿謹記了。”

一時半會過去,趙雲約莫也交待得差不多了,關平才面露笑意鄭重拱手承諾着。

說罷,他又不由問着:“平兒,那你看要一齊領廣兒入荊州麼?”

聞言,關平沉吟片刻,笑着道:“岳父,這便算了吧!”

“如今廣兒年紀還相對小一點,暫時還是讓他不要接觸太多血腥爲好,小婿覺得,還是先讓廣兒陪伴岳父、岳母吧!”

“至於從軍的事,日後再說吧。”

一席席話落,關平徐徐說着。

“好!”

聽罷,趙雲剛纔也只是隨口一問,倒也並未放在心上,便鄭重回了一聲便招呼着關平入府。

……

府中。

酒宴上。

關平與趙雲等一家親眷吃完接風宴以後,他便告退離去了!

離開府外。

關平遂領着劉伽向城東南處緩緩行去。

他正在憑藉着腦海裡還殘存着的一絲零星的記憶,迴轉蜀中關府。

實際上,以現在關平的靈魂來看,他其實壓根沒有入過巴蜀之地!

這還是他初次入蜀。

一年前的大婚之日,雖然那時節二人各種禮儀都極爲隆重,可由於荊州的戰略要地是多麼的重要。

故而也導致關平並未親自入蜀,而是在白帝城方向接到了趙氏跋山涉水,遠赴千里遠嫁而來的婚禮車隊。

正是由於未抵達成都,他纔會對於趙府、關府都有些陌生。

如若換成一位熟悉地理環境的人,又豈會還陌生府邸?

……

只說。

二人一前一後,劉伽持佩刀護衛在後,雙眼緊緊凝視着四周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便立即出手,斬殺來犯刺客。

行了約莫百餘步時,前方街道盡頭上,好似出現了道道屋舍接連一塊,一座高而又一座矮,高低不平,跌宕起伏的!

遠遠望去,要不是地處大都市當中,恐怕來人都會以爲是一座座此起彼伏的小山包般。

駐足良久,關平眼神凝重,往前方盯凝了好半響,才沉聲道:“劉伽,走!”

話音落下,二人便頓時徑直上前,逐漸靠近了前方屋舍儼然的建築地。

直到走到一處略顯恢宏磅礴的府門前,最上首彰顯着兩個華麗、貴氣的字體“關府”,關平才忽然停卻了腳步。

細細在府前觀察半響,他才喃喃細語着:“終於回家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章 名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八十章 嫁禍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服老,不行矣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十三章 內亂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