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

bookmark

“同理,換成天下大勢,大局也是如此!”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說罷,諸葛亮手搖着羽扇,氣閒若定,面上不起一絲波瀾,平靜道:“曾經我之所以向主公進獻隆中對的規劃,那是因爲當時時局於我軍不利。”

“劉表闇弱,對內二子相爭、對外權臣當道,蔡蒯兩家明爭暗鬥,並且大肆打壓荊襄各中小士族,將荊州都暗自操控。”

“劉景升過度依靠士族,才導致後期權臣當道,辛辛苦苦所經營的偌大家業而輕鬆敗給曹賊。”

“我當時也正是看破了這一點,心知以荊襄之地的亂象,必定難以抵禦曹賊的大舉南征纔會於隆中對中提出東和孫權。”

話落,諸葛亮停頓片刻,眼神微動,輕輕道:“那時節,如若我軍不東和孫權,又豈能獨自抗衡曹賊的大舉征討?”

“可現在局勢卻完全不一樣了。”

“我軍漢中、襄樊皆大破曹賊精銳,東面、南面亦是壓制東吳,如今我軍已經有了東御江東的實力,就算獨鬥曹吳雙方,雖敵衆我寡,可同樣也有一戰之力!”

“平兒,我這樣說可曾明白否?”

一席話落。

關平緩緩聽罷,稍微沉吟半響,不由由衷的點點頭讚佩着。

諸葛亮的確是天縱奇人!

思維的確比他靈活,並且想得更深遠。

他雖然也琢磨出了東御江東的方案,可卻沒有這麼多的想法,只是單純的覺得,吳軍不可信!

而且,這還是利用先知先覺所做出的決議。

這席話題落定。

諸葛亮揮揮羽扇,眼神望了望他,笑道:“平兒可還有其他要事?”

聞言,關平笑了笑,神色不變,好似早有準備,緩緩說着:“叔父,平的確還有其餘要事與你商討。”

“何事?”

聽罷,諸葛亮面容鬆動,徐徐相問着。

“關乎我軍升級武器裝備一事。”

“小侄聽聞叔父還身處隆中躬耕時,便時常發明、改良新式農具,想必叔父肯定手巧天工,平特意是爲此事前來。”

“不知叔父可否有這方面的見解?”

話音落定。

諸葛亮托腮沉思半響,輕聲道:“改良武器裝備?”

“此事恐怕不容易!”

“我雖說是改善了些許農具,那是建立在躬耕十餘載,對農具特別熟悉的緣故。”

“可……武器裝備……”

話落,這一刻智謀超羣的他也不由犯了難,臉色也不自覺的露出了絲絲難色。

“夫君,平兒所說此事不難也!”

忽然就在此時,原本前去沏茶的黃月英此刻也不由端着茶盤緩緩邁步走近放下,然後輕輕合身笑着道。

“嗯?”

“夫人,你是說元戎連弩?”

說罷,經過黃月英提醒,諸葛亮好似纔想起來了什麼,瞳孔陡然微縮,面色變幻了一陣,遂緩緩道。

這一席話語映在關平腦海裡,他內心頓時便興奮了起來!

元戎連弩啊。

這可是神器矣!

這一次,關平拜訪諸葛亮,除了徵求目前爲止荊襄下一步的戰略計劃以外,最關鍵的便是提升己方武器裝備的問題了。

而升級武器裝備,他最初的想法便將重心放在了元戎連弩上面。

元戎連弩可能大多數人不熟悉,可換個名字便耳熟能詳了。

諸葛連弩。

這是一架能夠材質輕巧,單人便可操控的連弩,一次性能平射十箭,威力十足,五十於步之內,洞穿敵軍甲冑防禦絲毫不是問題。

百步之內,重傷敵軍也不難。

這柄連弩,在原史上也爲蜀漢北伐而發揮出極其卓絕的貢獻。

衆所周知,自從蜀漢襄樊、夷陵雙雙大敗以後,領地、人口便頓時間跌落谷底,一躍從天下最強劃落到最弱。

可爲何諸葛丞相六出祁山,卻依舊能屢屢取勝,壓制強盛的曹魏?

這其中除了丞相用兵如神以外,恐怕武器裝備所佔據的比重纔是最不可忽視的!

用於前線作戰的諸葛連弩,後勤運糧的木牛流馬等等。

這一系列丞相所研發而出的科技,無不是碾壓着曹魏。

不僅如此。

這些黑科技在丞相逝世以後,也成爲了姜維九伐中原的堅銳利器。

這也是關平此次前來求見諸葛亮的所在。

他就是想通過自身的描述,想提前讓諸葛亮能夠獲得奇思妙想的靈感,從而儘早的研發出這些黑科技。

畢竟,如今隨着他的出現,歷史已經是被改的面目全非。

蜀漢本該失守的荊襄現在還安然無恙的屹立不倒!

不僅如此,關平還奪回了荊州全境。

可以說,如今蜀漢的實力相比原史上經歷數次大敗而滿目瘡痍的大漢強了不止數倍。

這還不是關鍵!

目前,關羽還活着,劉備張飛依舊“活蹦亂跳”。

法正也被成功續命!

至於即將因年邁而逝世的黃忠,關平堅信,有了吳普的存在,憑藉高超的醫術爲其在延續幾年性命,應該並不是什麼難事。

關平此時單單是想想便激動無比!

雄主劉備尚在,謀主法正健在。

五虎上將無一例外作爲爪牙。

現如今,蜀漢只需在休養生息等到秋收兵精糧足後,便能再次調集大軍北伐中原,克復關中,還於舊都。

這對於如今他們來說,並不是太大的難事。

當然,如若能儘快將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等黑科技研發而出,那對於北伐一事便可謂是真的準備相當充分了。

可關平此時聽聞這席話後,卻不由略微有些吃驚!

諸葛亮這時候就已經有了研發元戎連弩的思路,而且已經付諸行動?

“看語氣,恐怕研發連弩還有嬸嬸的相助吧。”

眼神微動,向前凝視半響,他暗暗凝眉想着。

“這……”

見狀,關平片刻後便恢復了從容之色,遂揮手假裝不解的相問着。

話音落定。

諸葛亮、黃月英二人對視一眼,遂相視而笑,隨後諸葛亮徐徐解釋着:“平兒,這道元戎連弩其實並不是我的創意。”

“準確的說,應該是你嬸嬸研發的。”

“要不是有你嬸嬸的意見,我也想不到這道連弩設計,而且在後續的研發當中,她也提出了諸多的寶貴意見。”

說到這,他也不由面露笑意,笑着道:“可以說,要不是有月英的相助,這款連弩單憑叔父是決計發明不出來的。”

“要論能工巧匠,唯有你嬸嬸才擔得上。”

“就算是曾經在隆中躬耕時,我所發明、改良的農具,月英也提出了意見以及親自動手實操檢驗。”

“這纔有了現在的成果。”

一席話語緩緩落下。

諸葛亮此時也是面露着絲絲笑意,可勁的望着一旁的妻子,隨後欣慰的誇讚着。

他也並未將妻子之功歸功於自身之上!

而是直言了當的承認了。

聽罷,一旁的黃月英才緩緩合身說着:“夫君過譽了,妾身哪有你所說這麼完美?”

“這一切還是夫君功勞纔是。”

“妾身不過是提了一些建議罷了,具體的操作流程也是夫君所親自做實驗鍛造的。”

眼見着二人相互愛慕,吹捧,關平也不由喜笑連連,半響未言!

沉思了片刻,他才忽然拱手請求着:“叔父,嬸嬸,你們所研發的連弩怎麼樣了?”

“可否讓平一觀?”

關平緩緩說着。

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會戰開始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零十章 狐媚之女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十章 攻城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