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

bookmark

“可用馬將軍明顯我軍獲得的利益更大。”

“還望主公能夠權衡利弊,斟酌一下!”

說完,關平也擔憂劉備還會猶豫,心裡一想,便打算在繼續添把火,遂不假思索道:“主公,其實您也不必擔憂馬將軍會藉機起事自立。”

“嗯……?”

聞言,漢中王劉備不由愣了一下,有點懵。

“平兒,此言何意?”

“主公,其實這都不是事,您目前所憂慮者不過是擔憂馬將軍爲主將一旦入涼州仿若魚入大海般不受約束!”

“可平覺得,只要我軍能安排一員既德高望重、又武藝超羣的老將軍作爲監軍,那到時候就算馬將軍有如此想法也是絕技不敢付諸行動的。”

“德高望重、武藝超羣之人……?”

一席話語落罷,漢中王劉備徐徐沉吟着,面露思索之色。

“平兒,你可有人選?”

沉吟半響,劉備面上平靜,好似心裡已經有所答案,可卻是並未直言說出。

“嗯……”

眼見着這道眼神,關平哪還不明白他的用意,連忙拱手笑道:“主公,此人遠在天邊,近在咫尺也!”

“就是虎威趙將軍。”

“也就是小侄的岳父。”

一席話落,關平想了想,沉聲道:“趙將軍已跟隨了主公數十載,論忠心絕對是沒得說的,其次武勇高強幾乎與馬將軍不分上下。”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以岳父……趙將軍于軍中的聲威,恐怕就算馬將軍有其心也未有這個膽色。”

一席席話音徐徐落罷!

關平緩緩提出了自身的見解,面露笑意。

至於兩側的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法正也是斜眼旁觀,一言不發靜待着他表演。

舞臺就是你的,現在就任由你發揮。

沒有人打擾。

這就是目前諸葛亮二人的內心想法。

眼見着關平一字一句的說出自身見解,諸臣倒也並未打擾。

“我軍此次入涼州不要以攻城略地爲目的,而應當一方面以馬將軍的威招撫各部羌胡勢力、另一面也廣施仁義、豎以恩惠。”

“此舉遠遠比光復城池更重要,只要我軍此次能在涼州站穩腳跟,讓涼州諸人擁戴我軍,這纔是取勝之道!”

“如此,日後主公率大軍出秦嶺之際,方纔能與曹賊征戰中原,而不受後顧之憂的襲擾。”

說到這,關平也是面色涌動,腦海裡忽然泉如潮涌般而來!

想說的越來越多……

須知,原史上丞相諸葛亮便是如今關平這想法。

經營涼州。

想將隴右之地打造爲大後方,以供給北伐以此攻伐關中。

只不過。

街亭一戰,斷送了大好戰果,卻也同樣葬送了諸葛丞相最後一絲經營涼州的希望。

君不見諸葛亮自街亭以後,又有哪次北伐不是將重心放在奪取關中之地,而繼續糾結西涼的?

爲何如此?

因爲先機有失!

西涼大地魚龍混雜,羌、氐等諸胡部落環伺林立,可曹軍在涼州不只是軍威還是穩定性都遠遠強於蜀軍。

蜀軍能拿什麼比?

除了搶佔先機先行奪取隴右、隴西等地,不給曹軍絲毫入涼地的機會以外,還有什麼機會?

遣偏師守街亭,主力繼續攻略隴西。

不得不說,這的確不失爲妙招!

可他卻破天荒的看錯了人……不對,應該說是高估了馬謖。

其實,馬謖此人倒也不是真的廢材!

能力還是有的,也是受諸葛亮青睞器重的,平常也時常以“學生”居之!

諸葛亮也對這麼一位學生極爲滿意。

不然,平南、北伐又豈會都帶上他,還讓他在軍中暢所欲言,好論軍計?

特別是那道著名的平蠻“攻心之策”。

夫用兵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願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單憑這席話也足以證明馬謖的才能。

可是,參軍之才並不代表能帶兵征戰。

謀士與統帥差距很大很大……

事前謀劃與臨機決斷又豈能相提並論?

這也是諸葛亮初次北伐失誤的關鍵所在。

用人不當!

誤以爲馬謖參軍謀劃之能出衆,便重用其領一軍,這不是很扯麼?

單從這一點上來說,丞相識人之能的方面還真未必比得上劉備。

腦海裡徐徐沉吟着,關平也愈發堅定了內心的想法,涼州必須要經營。

此次是一個契機。

抓住了日後便能在涼州擁有一道軍事基地,也就有了與曹軍分庭抗禮,進行拉鋸戰的資本。

繼續重複原史上丞相的錯誤,這是很不明智的!

“主公,拉攏反抗曹軍的諸胡,協助他們大肆打壓親善曹賊的各羌、氐等族,扶持他們的勢力以換取我軍在涼州立足,建立軍事基地的機會。”

“此舉又何樂而不爲你?”

此話落罷!

關平神色自若,遂徐徐拱手,便退到一旁,不在言語!

他內心心知肚明。

目前他需要說的已經都說了,該建議的也就多建議了。

漢中王劉備不可能不懂!

至於接下來……如何抉擇,那就是劉備的選擇了。

言畢,漢中王劉備緊緊屹立於上首王坐上,面色嚴肅,渾身氣場猶在,思索了好半響才忽然恢復了淡如水的臉色,輕笑着道:“呵呵,平兒那你這邊先退去吧!”

說完,他還特意揮了揮手。

見狀,關平哪還不清楚這是在趕自己走。

恐怕這是要徵求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法正的意見了。

當然,既然已經想到了,關平遂也不在繼續猶豫耽擱,連忙躬身行禮拜道:“小子平拜見叔……主公……”

“那小子便先行離去了!”

拜完,便又向諸葛亮、法正拱拱手。

時間徐徐相過。

眼見着關平早已逐漸消失不見的目光,一旁的尚書法正忽然滿面笑容,笑了笑:“哈哈哈,關少將軍這不錯啊,行事沉穩緊密,有理有據周密有度!”

“這不錯,不錯……”

這一刻,法正都不由面露開懷的面容,高聲笑着。

眼神裡暗藏着的戒備之色也是時刻不離左右。

“孝直,你一向足智多謀,不知可否有何計策……?”

PS:話說還有讀者麼……

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三百十四章 血戰天仙谷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刺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九章 假象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馬革裹屍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十二章 反目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押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