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

bookmark

成都西街。

校場四周,每隔數步便插着一面橙紅色的旗幟,上面特寫着大字“漢”,圍繞成一個圓包圍在校場外圍。

至於此時,最外圍的四周邊,成都城中各方百姓此刻都自發聚集於此,雖未言語,可每個人的神情上都不自主的充斥着一道道氣機。

這道氣機亦是極其強悍!

一股股氣場凌厲般散發在四周。

周遭雖聚集了萬千民衆,可卻是仿若寧靜以致遠般,無一人喧譁!

校場上方正在進行着莊重而嚴肅的儀式。

誓師儀式!

北進漢中,驅逐羌賊,護佑漢家子民。

王坐上。

漢中王劉備身披金甲戰袍,腰懸利劍,屹立將臺前,老邁的身軀卻不顯佝僂,彷彿年輕了許多。

至於將臺兩側,則文武依次對立,面露笑意。

臺下正中則是一支支軍陣,一支支甲士。

只不過。

軍陣中卻無那種鋪天蓋地的肅殺氣息,反而有些懶散、雜亂無章!

總計三千新軍,今歲開春新招募。

成軍不過一兩月,戰力完全還未磨合。

“關平出列!”

劉備屹立上方,眼神瞟向四方望了望,面色才陡然嚴肅起來,厲聲喝道。

“末將在!”

一席話落,右側一將身執藏青袍,跨步走出,拱手應諾着,神情間盡顯嚴肅之意,毫無半點笑色。

眼見着他面上戰意盎然,劉備也不由撫須恍惚間露着絲絲笑意,遂朝着一旁的軍師將軍諸葛亮眨了眨眼。

一時,諸葛亮會意,連忙從懷中取出一紙帛書,捧在掌心,搖曳的羽扇放在前面案几上徑直上前,緩步抵達關平面前雙手拂開沉聲道:“諸位將軍,臺下衆將士、大漢百姓們,漢中王有旨,各位速速接旨!”

“臣等接旨。”

“草民接旨……草民接旨……”

一衆響徹的聲響傳出。

轉瞬間,畫風突變!

臺上臺下,甚至校場四周各方民衆,竟是一致相跪,高聲拱手行禮怒吼着。

一句句朝賀聲,仿若海浪般而奔騰不息!

“衆位平身!”

眼見着自身身處朝中有着如此雄厚的威勢,上首剛剛跪坐的漢中王劉備面上亦不由放出了淡淡從容,揮手示意着。

“謝漢王。”

短短功夫,隨着諸衆起身,軍師將軍諸葛亮才輕輕高聲道:“衆卿家,孤生於邊郡涿地,自小見識馬幫、胡商,每至秋季,胡寇必將牧馬南下,寇略邊地,搶掠財物棉絮、糧食。”

“辱我漢土,欺我漢家兒郎!”

“身爲大漢兒郎,痛擊胡賊將是我等義不容辭之事!”

一記朗聲唸叨至此處,諸葛亮卻是停頓了片刻,面露一番輕笑,遂語氣忽然冷厲着:“可如今,曹氏連結諸胡,致使羌賊膽大妄爲,舉傾國之衆以犯我漢川之地,屠戮大漢百姓,侵略漢民。”

“致我大漢好兒郎處於水深火熱當中!”

照着帛書上唸叨了一陣,諸葛亮遂又揮手高聲喝着:“將士們,羌賊屠戮我等漢家子民,我等該當如何?”

“殺殺殺!”

“殺盡羌賊,揚我大漢國威。”

隨着臺下三千新軍受言語間的鼓舞,將臺上的關平亦不由轉身面向諸軍士,高舉雙手面露冷色,厲聲高呼着。

“殺,殺盡羌賊。”

“大漢威武!”

“大漢必勝!”

轉眼間,校場周遭原本還極爲寧靜,轟然便吼聲如雷。

起初還只是三千新軍羣起激憤,漸漸的周遭民衆也難以按耐住內心深處那極爲躁動不安的心緒,紛紛附和大喝起來。

聲勢……

急劇擴大!

望着聲勢空前絕後,諸葛亮臉龐浮現淡淡笑容,遂揮手止住着:“諸位肅靜!”

“肅靜……”

一言言的重複,約莫過了半響功夫,空氣中的響聲才緩緩漸漸散去。

隨即,諸葛亮才轉身面向王坐,拱手道:“啓稟主公,亮已念罷!”

“好,孔明言辭懇切,聲淚俱下,連孤都都忍不住動容,差點就一同隨着大漢民衆們吼出來了。”

“哈哈。”

輕笑一句,漢中王劉備笑着輕聲道。

“呵呵!”

“還是主公文采斐然,寫得太過好矣!”

君臣二人相互打趣一句,諸葛亮緩緩退到一旁。

隨即,漢中王劉備才猛然起身,拾步緩緩走到將臺處,關平便屹立於從旁。

短短功夫,劉備拔出利劍緊緊握在掌中慢慢高舉而起,高聲喝道:“大漢將士們,百姓們,剛剛軍師已經告知羌賊視我大漢子民爲草芥,肆意欺凌。”

“我等應當如何做,諸位想必也已經清楚。”

“在這裡,孤就不在多言!”

話音一落,漢中王劉備面上從容不迫,沉聲道:“此次羌賊襲我漢川一事,孤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戰必當以傾國之機,痛擊羌賊。”

“揚我大漢國威!”

“啊?”

此話一出,另一側的伊籍、郭攸之紛紛裝作面色大變,陡然起身,拱手反對着:“主公三思啊!”

“羌賊勢大,我軍尚且守之不易,豈可能號召大軍與之決戰?”

這話說完,侍郎郭攸之拱手勸誡着:“主公,爲今之計,依臣下看來應當緊守關隘,閉關不出,依託險峻的山道抵禦戰力卓絕的西涼騎士。”

“只要能夠拖到羌賊糧盡,那我軍自當不戰而勝!”

“兵法言:屈人之兵乃上上策也!”

“是極,是極。”

一席話落罷,另一側笑容和藹的老者糜竺亦不由撫須笑着:“主公,郭侍郎所言甚是,如今距離漢中大戰還未過一年,豈可在親啓戰端?”

“主公您可是曾當衆說過,未來數載內,我大漢之師都將枕戈待旦,休養生息、以待時變。”

“目前豈可輕易修改國策?”

一席話音落下,大部分臣子都不由起身勸誡着。

在場諸人,唯有諸葛亮、法正面露笑意。

因爲,他們都知道實情。

滿朝文武都是託!

“哼!”

頓時間,劉備一記冷哼,臉色不善,怒喝着:“天下有變,豈可還循規蹈矩?”

“如今羌賊肆虐孤漢川子民,孤豈可坐守西川,眼睜睜坐看大漢子民死活?”

“可主公……”

“不用再說!”

“孤決議已定,召集大軍共討羌賊。”

“關平聽令。”

“末將在!”

“孤命你爲先鋒將軍,先率一軍趕赴漢中匯合魏延所部,防守羌人。”

“末將遵命!”

隨着關平面露堅毅之色領命,漢中王劉備也是一副憂國憂民之狀。

下方……淚奔了!

各方民衆、軍士們後痛苦淋漓着,隨之一致高喝着:“漢中王仁義,大漢威武。”

“願大漢江山永固!”

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三十五章 曹仁的決策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五章 龐德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二十四章 又出了名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二百三十七章 占城稻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五十一章 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