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作亂

bookmark

水寨,寨中。

“劉伽,這是第幾封回信了?”

“稟告少將軍,第四封了。”

此時,關平一邊查看着案几上的回信,一邊望着劉伽,詢問着。

“第四封了麼?”

“照此看來,下一封來信應該就是與你商討裡應外合,如何配合攻襲我軍的方案了。”

思索片刻,關平小聲低喃着。

“士載,計劃可否準備妥當?”

聞言,從旁鄧艾拱手道:“稟…少少…將軍,一切切…準備…就緒,只只…等…曹軍…一至,必定讓…他他…們灰飛煙滅!”

雖然言語間存在着口吃,可鄧艾此時神情卻面露自信,顯然對破曹軍信心極大。

得到確切答覆,關平面色一喜,笑道:“既如此,劉伽你繼續保持聯絡,儘量不要露出破綻,曹軍隨軍的陳羣不可小覷,絕不可忽視他!”

“此戰,關乎我軍能否成功奪取比陽,隨率衆威脅許都,一旦無法全殲敵軍,那便表示我軍突襲許都的計劃,將以全面告終。”

比陽城,向北便背靠汝水,是許都的重要屏障,南更是江夏郡與許都方面聯繫的關鍵所在。

可以說,荊州軍取了比陽,進可兵威許都,亦擁有了退路,不至於有進無退!

可要是此次真的無法殲滅夏侯楙所部,那荊州軍的突襲計劃便只能擱淺了。

因爲,數千餘衆的荊州軍卒,無法強攻城池。

聞言,劉伽拱手領命,奮聲道:“諾!”

比陽城,縣府。

此時,比陽令亦在府中面向夏侯楙,拱手稟告着:“夏侯將軍,下官已經與龔元互通數信,他已經將荊州軍的防禦部署皆已透露。”

“下一步,你看是否應該商討關於裡應外合,破荊州軍的方案了?”

話音落下,夏侯楙遂接過“龔元”所透露的荊州軍部署圖,然後細細查看着。

片刻後,夏侯楙欣喜萬分,輕笑道:“龔元做的不錯,那你接下來便與他商議裡應外合的具體操作吧。”

“記住,可以在信中許諾龔元,如若此次他能助我軍大破荊州軍,那屆時本將必定親自向魏王保舉他。”

“諾!”

既然計議已定,接下來的兩日間,劉伽與比陽令繼續互通信件,商討計劃。

直到第二日的夜晚,關平好似察覺了什麼一般,忽然全寨戒嚴,不準任何人外出,導致約定的信件,“龔元”並無辦法送出。

等待至夜晚,比陽令卻未等到信件,心念急想,遂直向縣府奔去。

“夏侯將軍,如今局勢有變,恐關平那邊已經有所察覺了。”

“不然,下官與龔元所約定的信件應該早就到了,可現在卻音信全無。”

“現在看來,想必是關平已經有所警覺,導致龔元不敢在送信。”

剛剛抵達縣府,比陽令都來不及喘氣,便急匆匆地向夏侯楙拱手稟告着這一情況。

聞言,夏侯楙面色凝重,思索半響,緩緩道:“攻襲的計劃可否約定好?”

“夏侯將軍,攻襲計劃已經達成一致,只是龔元這最後一封信並未送出,我軍與水賊的時間便不能充分保證一致。”

“要是龔元先行發起突襲,而我軍並未抵達,那此次裡應外合,便功虧一簣了!”

一時間,比陽令拱手解釋着,夏侯楙亦陷入了沉思。

他雖不曉兵事,可也清楚,裡應外合最重要的便是要保持時間的一致。

“時間沒敲定,這就難辦了啊。”

想到此處,夏侯楙不由沉靜下來,暗暗道。

“報,夏侯將軍,城外水寨有異動,隱約間廝殺聲響起。”

忽然,就在府中寂靜的時刻,府外侍衛卻是領着一位守城軍卒進入,遂高聲稟告着。

“水寨,有廝殺聲?”

“龔元叛亂了!”

下一刻,夏侯楙、比陽令同時驚呼出聲。

“夏侯將軍,這定然是關平已經對龔元產生了懷疑,他提前領軍叛亂了。”

“此乃天賜良機,我軍應當抓住時機,速速集結全軍,全殲荊州軍。”

此刻,比陽令面色大喜,言語間亦是透露着激動之色,全力勸說着夏侯楙出兵。

畢竟,此次聯絡龔元反叛,都是他一力促成的,比陽令相信,只要己方此次能一舉滅掉荊州軍,屆時,以他的功勳,仕途必定會扶搖直上,平步青雲。

聞言,夏侯楙亦是大笑,道:“哈哈,好啊,龔元真給力。”

“你等速速前去通稟諸將,集結全軍,務必迅速在城門處集合。”

“諾!”

號令傳下,守城軍卒與侍衛不敢怠慢,連忙應諾退下。

約莫兩刻鐘後,城門處。

“諸位,本將如今不妨告訴你們實情,剛剛據消息來源,荊州軍所收服的水賊已經反叛?”

“現水賊正在肆意作亂,荊州軍此刻必定無暇顧及我軍。”

“故此,現正是我軍與水賊裡應外合,大破荊州軍的時候。”

“諸位將士,殺,殺盡入侵的荊州賊。”

“殺,殺!”

此時,夜色的城頭下,夏侯楙一身戎裝,手執利劍,高聲喝着,麾下軍卒亦是紛紛受其鼓舞,高聲大喝着。

“全軍,出發,急行軍奔襲城外水寨。”

下一秒,眼見軍心可用,夏侯楙遂不在耽擱時間,立即下令。

“咯吱,咯吱。”

隨着咯咯作響的城門聲洞開,數千軍卒便依次有序,迅速奔出城內,遂疾馳向水寨處奔去。

至於此時,城頭上,一席青衫長袍的陳羣屹立於此,望着逐漸消散在黑夜當中的曹軍身影,臉上的擔憂之色亦是越發濃厚。

“但願大軍告捷,平安歸來吧!”

沉吟半響,陳羣面色凝重,低喃着。

這一刻,陳羣心裡也沒有底,他也摸不準這究竟是關平所設計的陰謀,還真的是水賊作亂。

故此,陳羣此刻也沒有態度堅決,阻止夏侯楙出兵攻襲的計劃。

畢竟,夏侯楙說得有理,如若他們能大敗荊州軍或者擊殺關平,那消息傳出,必定對襄樊前線的關羽所部主力的銳氣是有巨大打擊的。

換言之,此戰若勝,也會一掃前線連日來,曹軍大敗以後的頹廢。

正是懸疑不覺,陳羣此時亦未有全力勸阻,萬一水賊反叛是真,那己方不就錯失了大破荊州軍的良機麼。

“文縣令,你將城中僅剩的五百縣卒全權集結起來,在城頭處待命!”

許久,一聲令下,比陽令遂領命退下。

旋即,陳羣眼神才緊緊盯凝着城外,久久不能回絕。

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二十二章 偷聽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十七章 城破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五十三章 制定策略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以鬥爭求和平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二章 名將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