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神醫

bookmark

“夏侯將軍,你既然已經陪伴我軍行到此處,那請自便吧!”

距離新息城以南三十餘里的淮水支流岸邊,關平目視夏侯楙,面帶微笑,道。

聞言,夏侯楙不由感到一陣不可思議,喃喃道:“你要放我?”

“當然!”

“這是張遼將軍與本將之間的約定,吾既然答應,那自然不會食言。”

此時,關平面色微動,肯定道。

在二人陣前會談以後,張遼的確也沒有與荊州軍兵戎相見的打算,便同意了借道。

只不過,他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釋放比陽被俘的夏侯楙。

夏侯楙,畢竟是夏侯惇親子,身份地位顯赫,張遼本就打算借道,他在提出這個小要求,也料到關平定然不會拒絕。

畢竟,只要過了淮水,荊州軍一路南下,便能進入江東領地蘄春境內,那夏侯楙在留着,其實意義不大。

故此,關平得知後,也未有絲毫猶豫,便同意了。

其實,他雖俘了夏侯楙,可也未想好應該怎麼處理,既然張遼願意以借道的名義贖回,那雙方自然皆大歡喜。

然,關平這席話說得卻又令夏侯楙忍不住自我遐想着。

“張遼,約定?”

一時,夏侯楙心緒複雜,既有可以回返的喜悅,又有一絲絲疑慮在內。

“難道是張遼與荊州軍達成了什麼不可告人的協議,或者說有私利?”

“應該沒錯了,早年他本就與關羽關係匪夷所淺,照此看來,肯定有問題。”

此刻,夏侯楙徐徐思索着,卻並未展露而出,他的確也不是傻子,心知張遼的忠心,背叛倒也不至於。

只是,他還是心底起了一絲疑心,生出了芥蒂!

想了片刻,夏侯楙便徐徐走下戰船,朝着新息城的方向行去。

行經片刻,眼見着關平並未率衆阻攔,夏侯楙心底一喜,亦不由加快了腳步,迅速離去,很快便消失於衆人視線當中。

“少將軍,當真就如此放任他離去?”

“此人身份顯赫,日後再與曹軍征戰,可有大用啊!”

此時,從旁孫狼眼見,不由拱手道。

聞言,關平面色淡然,輕笑着:“孫將軍,所謂‘人無信,則不立’,本將既然已經與張遼作出約定,他也信守諾言,並未趁機對我軍在借道途中發難,忽然發動襲擊,那吾理當遵守承諾。”

“其次,孫將軍以爲,似曹孟德這等梟雄人物,真會爲了夏侯楙這紈絝子弟而受我軍威脅?”

“所以,吾便順水推舟,答應了張遼以借道換回夏侯楙的請求。”

話落,關平目光飛轉,緊盯着滔滔水面,嘆着:“還好,張遼暫時無意與我軍爲敵,不然此次麻煩矣!”

這一刻,回想着與張遼的交鋒,關平亦是十分慶幸。

別看他當時說得信誓旦旦,不懼一戰,可一旦張遼執意阻截,他還真的沒轍,那荊州失守,必成定局!

索性,曹孫只是利益性聯盟,雙方依舊互相提防,曹營諸將也不希望孫氏輕易奪取荊州,全據長江,坐視其實力壯大,轉而對己方造成威脅。

正是如此,張遼纔會放任荊州軍南返回防,與江東軍相互火併。

良久,關平揮手,正準備下令全軍繼續乘船南下,可忽然間卻發現異常情況,面目一動,便傾聽着。

“老王,你不是上月才說自己舊疾復發,周遭大夫都無法治癒麼?”

“吾昨日聽說,就在前面的西陽城下,神醫華先生正在設臺免費爲民衆們診治病態。”

“老兄,快走吧!”

聞言,從旁那位年約四旬的王姓壯漢陡然間大喜,驚道:“老馬,你說的可是實情?”

“華先生真的在前方?”

“是啊,是啊,我今早親眼所見的,不會有錯。”

隨着二人的對話下,周遭所聞的村民紛紛面露大喜,下一秒,皆向西陽城方向迅速狂奔而去!

“神醫?華先生?”

村民的對話,距離關平不過數十步,當然瞞不過其耳。

此刻,關平聞言,不由沉思着。

“難道是華佗?”

尋思許久,關平腦海裡不由浮現出一記人名,遂越想越覺得可信。

下一刻,他面向劉伽,輕笑着:“劉伽,換上儒服,隨本將前往城外。”

說罷,關平也不耽擱,迅速脫下戰甲,換上戎裝。

見狀,劉伽雖不知其意,也按照吩咐開始換裝。

片刻功夫,換上儒服,關平勇武氣質被掩蓋,反而隱隱有絲士子的風範。

“少將軍,你可是爲前方的神醫前去?”

此時,鄧艾亦是反應過來,相問着。

“恩!”

“士載,那你先領軍卒在次休息一陣,有異常情況,便乘船駛離岸邊,躲避。”

話音落下,關平遂不在多言,便領同樣身着儒服的劉伽徐徐遠去。

途中,關平腦海也在迅速轉動着,究竟能否將華佗招入麾下。

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曉,古代的冷兵器作戰,很多時候軍中傷亡,並不是戰場上的直接死亡,而是受傷以後,軍卒們因傷口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導致感染而亡!

故此,此時關平在得知華佗的蹤跡後,第一反應便是想招爲己用。

畢竟,如若軍中擁有一名神醫,那便能研製出衆多的藥物,以救治傷員,從而導致大幅度的減員。

“只是,華佗這人好像閒雲野鶴慣了,要他步入仕途,恐怕極難矣!”

此時,關平喃喃想着。

無論是在演義還是正史中,華佗都是那種視虛名爲浮雲,並不貪戀權勢的人,除了遊歷四方,治病救人,造福民衆以外,他並無他求!

這一刻,關平也清楚,對於招攬華佗一事,並不容易。

思忖片刻,關平暗暗沉吟着:“看來想要招攬他,必要劍走偏鋒才行。”

······

西陽城北,城外。

此刻,四周源源不斷的黔首涌來,然後一條形狀似若長龍的隊列便形成。

最前方,有一寬闊的蒲團撲在下方,上面攤位上則擺放着各種奇珍藥品,一名年近七旬,滿頭白髮,卻神采奕奕的老者正在細思爲前來看病的民衆診斷着。

隊列最後,關平卻在若隱若現的緊緊盯着最前方的老者,暗暗道:“看樣子,應該是沒錯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五章 龐德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漢軍易欲何爲?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十九章 水賊內訌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六十章 留守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四十二章 漢軍莫非有詐?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