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要多久啊?”楊越聽了韓修的話,連忙追問道。
韓修答道:“我上月就登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申請了,現在正在評審階段。同時也報備了市科技局,他們會提交輔助認證的相關資料,等待省科技廳的認定。只有評審,認定流程過後,才能進行最終在高企認證部門備案。然後經過2個月的公示期,最終拿到《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只要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就是資本市場上常說的小火炬企業了。
楊越聞言頓時疾呼道:“不是吧?每年都要那麼麻煩?”
韓修笑着搖了搖頭道:“高企認證的有效期是頒證起3年內,而且後續的認證手續也會比第一次簡化很多。也就是隻有第一次才這麼麻煩!”
楊越點了點頭道:“好吧,那這個認證好過嗎?”
韓修便大概的給楊越介紹了一下高企認證的相關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是一個百分制的評分過程,也是高新企業認定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爲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爲符合認定要求。
其中知識產權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的評分所佔比重較大,各有30分;而次要的兩項——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則各佔20分。
知識產權的30分,楊越可以穩拿,因爲規則的必有6個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1個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的條件他是滿足的,他的手裡光核心專利就不止一項。
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的30分,則需要有12個技術開發合同或者12個技術服務合同或者12個銷售合同(分別針對不同產品)。這方面雖然有些困難,但通過集團旗下的各子公司股權劃分後,再把其他原本專供自家工廠的零配件外售就可以了。
兩個主要大項拿到滿分,那認定的及格線就差不多了……
畢竟,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是送分項,只要按照規則湊就行了。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
(2)建立了研發投入覈算體系;
(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設有研發機構並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覈獎勵制度。
以上五項各4分,楊越有把握湊滿,這基本就穩過了。
當然,如果不穩的話,那就懸了。
因爲,成長性指標是三年業務水平的考覈,對於剛成立幾個月的蓋世來說,完全就是必丟分的死題……
“好吧,那這個事情你上點心,早過早好。”楊越重點叮囑道。
高新技術企業惠利政策是《國家火炬計劃》中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但卻是國內技術型企業的必爭項目。
火炬計劃(Torch Program)是一項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於1988年8月經天朝政府批准,由科技部(原國家科委)組織實施。
火炬計劃的宗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貫徹執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發揮我國科技力量的優勢和潛力,以市場爲導向,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
在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後,蓋世還有機會被認定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那樣,不僅會得到國家和地方共同在市場、信息、資金、管理、服務等方面給予的支持,還將獲得巨大的聲譽,繼而在資本市場上更加炙手可熱!體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市值飆升!
這個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就是傳說中優先享受各大政策惠利的大火炬!所以,楊越死咬的只轉讓15%股權,爲的就是蓋世電器能夠獲得更大的融資前景,更大的發展動力!
而《國家火炬計劃》中的另一個重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於1988年以後,在全國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冒出。
這裡面不僅有最高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有省級、市級的。
目前,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有157個,遍佈全國大江南北,而淮揚省則以壓倒性數量優勢的18個,佔據全國首位。
連海市就有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那裡高新技術企業扎堆,幾乎全市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都在那裡安家落戶了。而楊越個奇葩,居然把他的廠區建在了鳥不拉屎的亂石荒灘上……
只不過,有錢砸的話,再爛的亂石荒灘也能砸出一片高科技的產業基地!
此時的海邊廠區已經初具規模了,楊越在參加連海商會的例會後,加大了蓋世重工的投入,大批新採購來的設備、物料已經佔滿了一期廠房。
而二期的廠房和辦公樓也基本完工,剩餘一小部分的收尾工作,其實還是受之前調離系統人才所影響的,要不然早就全部竣工了。
現在的蓋世重工,早已不是之前小打小鬧的模樣。
魔改挖掘機的大部分主要零部件已經都能夠自產了,而其核心技術更是被楊越死死的攥緊在自己手裡。
但時間倉促,部分設計的優化工作,還有賴於研究院的諸多科研人才的日夜攻關。
還有,如控制芯片的MCU(微控制單元Micro Controller Unit,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或者單片機)、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伺服系統中的PLC芯片(可編程控制器,即工業自動化CPU),以及由高端冶金技術和高端機械加工而成的挖掘機特種軸承等高科技含量零部件仍需要外購,甚至從國外進口。
不過,這也是暫時沒辦法的事!
楊越也不可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只能逐步尋求國產替代,乃至完全自產。
而他目前之所以選擇加快魔改挖掘機的項目進程,就是爲了搶佔連海市的政策惠利,從三七帕爾菲格特車和淮揚萬力物流裝備的虎口中奪食!
至於是隻分得一杯羹,還是鯨吞大半……
那就要看魔改挖掘機給官老爺們的震撼有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