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宮中?那有什麼意思?”
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不求上進,略有些不滿:“你該不會還留戀着崇文閣裡面的那些書吧?說實話,這些典籍雖然能讓人廣博見識,可真正的珍本極少,遠不如你給小公主授課時看的那些。”
“當然不是。”
李世民搖了搖頭,見長孫無忌還欲再勸,就連忙轉過了話題:“且不說這些,說說你們家現在住着的那些高人吧。想必你舅舅,現在也很頭痛?”
長孫無忌不解李世民爲什麼要問起此事,不過他聽聞此言之後,還是蹙起了眉頭:“誰說不是?這幾百人人吃馬嚼,每天都是大筆的錢財花出去。偏偏這次天子毫不留情,將他們渤海郡公府抄了個底朝天,舅父那位族兄,如今已剩不下多少家資,必須得我舅父補貼不可。”
可昔日清河王高嶽,洮州刺史高勱,也沒爲兒孫留下多少錢財。他們高家的日子,本就過得清苦。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李世民一副意料之中的神色:“你回去不妨向他們打聽一下口風,可有興趣出來賺一筆外快?就說我李世民,願意重金聘請,讓他們幫我到關西做些生意。一切待遇,都比同市價。”
“外快?這是何意?”
長孫無忌萬分狐疑的盯着李世民打量:“你在關西有什麼生意嗎?我怎麼不知道?”
李世民莞爾一笑,毫不諱言:“是販鹽!你知道的,在年初入京的時候,我曾經救國虯髯客張仲堅的女兒。那邊有意,與我合夥一起做私鹽的生意,”
就在前天,李世民收到了唐儉的一封書信,說是那邊已經完全打開了局面。張仲堅提供的低價私鹽,在關西一帶簡直就如久旱甘霖,遭遇到關西各方勢力的哄搶。
那區區一萬五千石白鹽,一千石的青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已經預售一空。
可與此同時,來自關西那些大鹽商的狂風惡浪,也是接踵而至。章北斗與昔日賀若弼的親軍,去得很及時,算是勉強助唐儉鎮住了局面。
可後者依然在書信之中抱怨,說是人手方面還略有不足。只章北斗與王諾真,韋智這三位二品,光是守住現在的局面就很吃力。如果方便的話,李世民最好能夠再往關西,派遣一到兩位強手。如果是術師,那就再好不過。
除此之外,這位還問李世民,能否從張仲堅那裡取得更多的貨源?
後者是沒什麼問題的,只要第一筆交易順利達成,那位吐蕃贊普豈有不想要更多錢財的道理?
這件事張雨柔就可以做主,說是會盡量說服青藏那邊,將每個月提供的貨物,增加兩倍左右。也就是說,李世民之後依靠這門生意,每個月可以收入六十萬貫以上的錢財。
可在人手方面,李世民卻是無法可想。這世上的二三品強者,又不是白菜,隨處可找,其中能夠信任的,就更是少而又少。
所以昨天晚上,在高府感應到那成羣的高手之後,李世民就起了這念頭。
他沒必要現在就網羅到忠誠可靠的高手,怎樣能有一羣實力高強的可信之人,幫他穩定住關中的局面就可以。
至於自己可以真正依賴的臂膀爪牙,大可在日後慢慢物色,
“你還做了這門生意?”
長孫無忌萬分驚愕,定定的上下打量了李世民良久,這纔給出回覆:“我先回去問問吧,能不能成,我不能保證。”
他雖是這麼說,心裡卻已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說服舅父還有那些高穎的舊部。以高士廉的家境,供養這許多人,只怕沒幾天就要家底空空。而渤海郡公的那些部屬,對他們家的情況,也應該很清楚纔對。這些人只要還要臉面,有一些自尊,就一定會答應下來。
二人最終在天津橋在橋頭處告別,之後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鑽入到自己馬車裡面。隨後就是重重的一掌,在那雕塑上面一拍,
果然那雕塑破碎之後,裡面就現出了一個紫金小盤。看似通體皆由金屬鑄成,可用手接觸時,卻是溫潤順滑,彷彿玉質。此物中間有個小孔,本體是個不規則圓形,外緣則有三個形狀相同、且均向同一方向旋轉的鋸齒狀凸脊,凸脊之間各有每三齒爲一組的鋸齒四組。整個器物,共計有相似大凸齒三個、小凸齒十二組三十六個,等距分佈。
此外還有刻度與陰陽兩儀,八卦圖文,繪於其上。下面還有着兩個宛如龍飛鳳舞般的篆字——道衡!
李世民只一眼,就看出這是一件觀星之器‘玉璇璣’。
《尚書•舜典》有云——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按照西漢大儒孔安國的解釋——在,察也,璇,美玉也;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
李世民喜不自勝,他知道在木雕裡面有寶物,可卻沒想到是‘玉璇璣’這樣的關心之器。
“道衡璇璣,還是璇璣道衡?算了,就叫道衡璇璣,總之是一件好寶貝!”
李世民的眼中發光,將這寶物握在手中,細細把玩打量着。
僅僅片刻之後,他就不僅發出了一聲讚歎,這劍在東漢時代鑄造的法寶,居然到至今都是靈機旺盛,未因歲月推移而有半點折損,
需知此物的前任主人,可是漢末的大宗師于吉,距今已經有千年時光!
于吉此人,在東漢末年成道,創出《太平青領書》,並往來於吳郡與會稽之間,建道場七十,以符水治病,甚得人心。
可也正因這位以妖法惑衆,由此激怒孫策,嫉而斬之。
後者不但斬殺了于吉,也看上了這位大宗師掌握的諸多道家至寶。只是于吉在事前就已自料必死,將一身大半寶物,藏於十二尊木雕神像之中。
而後者本身亦非凡物,是與真靈位業圖相似之物,可以助人觀想神尊,修煉請神之術,所以才能得列觀萬象樓的第五層。
這件事,本來自於吉之後無人知曉,直到六百年後,有人無意中發現奧秘,取得了這些木雕神像中的藏珍。
那個時代,爲了這些木雕神像,曾掀起數次腥風血雨,也有人走遍天下,意圖發掘尋覓此物。
可那個時候,在十二尊木雕神像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去向不明。或藏於寒家,或埋於地底,不見蹤跡。
這場因於吉遺珍而掀起的風波,在中原連年不絕的戰亂下,也如水花一般消逝平息。只有一些人,將這件事作爲見聞逸事,在他們的筆記中記敘了下來。
李世民在崇文閣博覽羣書,也恰好看到了這件事,所以當時在萬象閣看到這尊木雕的時候,可是驚訝異常的。
讓李世民欣喜的是,此物總算是平平安安,落到了他的口袋裡。
而按照他初步摸索的結果,這件‘道衡璇璣’毫無疑問是件法寶無疑,品質則應該是在一品到二品之間,與張雨柔現在使用的‘太戊杏黃旗’相當——不愧是連太平真君于吉,都要花費心思,將之隱於木雕神像內,不願被孫策奪取的道門重寶,
而太平真君于吉其人,這個時代可能少有人知。可如果說起太平道,許多人卻會如雷貫耳了。
太平道的張角、張寶、張樑三兄弟,早年正是從於吉處得《太平青領書》,從而位列當時的神階大宗師之力,並創下太平道,在東漢末年掀起滔天大亂。
李世民沒能忍住,當即就在馬車之內,嘗試着施展了一門他正在習練中的星靈秘法。
之後他就驚喜的發現,這門他還未掌握純熟,時靈時不靈的法術,居然輕而易舉的就是施展了出來。甚至都無需道決與靈言輔助,他只需心念一起,藉助這‘道衡璇璣’之力,對照諸天星辰,就可輕而易舉,將這門術法引導出來。整個過程,都用不到兩個呼吸。
這也是極快的施法速度——哪怕是現在與他同階的那些三品術師,能夠達到這個水準的,也不足百人。
那如果李世民在這門星靈秘法上,能夠再有進益,那麼它的施法速度,將快到嚇人,一個呼吸時間施展三次都不成問題,
不過更讓人期待的,還是此物對請神之法的助益。李世民預計此物,如果是配合他的請神術使用,足可將他的護法神明,提升到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高度。
除此之外,‘道衡璇璣’這件法寶一旦到了夜間,應該還可以增加好幾成的威力。
如果是在白天,‘道衡璇璣’只是一件介於一品到二品的法寶,那麼到了晚上,羣星映照之時,此物就定可進入一品之林!
可惜的是,這個時候既不是夜間,也不適合召喚神尊嘗試。
李世民只能很無奈的,把這件法寶藏入到他的紫氣乾坤塔內。
一件法寶,需得術師祭煉,到了心神相通的地步,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不過今天晚上,他還有一件要事需要參與,只能將祭煉此寶的時間,延後到明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