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王楷說乾軍打來了,而且是數十萬大軍壓境,一直處變不驚的完顏仙兒,也不禁有些驚慌失措!
沒辦法,人的名樹的影,金軍已經在乾軍手上吃了太多的虧,至今還有大量的金國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在李存的後宮當中,成爲李存的玩物,爲李存生兒育女。
完顏仙兒可不想她和她的四個女兒也成爲其中的五員。
所以,完顏仙兒趕緊派人去通知駐守在開京城中的那勐安金軍前來護駕,同時派人立即快馬加鞭回金國求援。
見有危險以後,完顏仙兒第一時間想依靠的還是金人,而不是他這個丈夫,王楷的眼珠動了動,證明他的內心並不喜歡此事。
不過,王楷到底是一個從小就經歷各種各樣磨難打磨過的優秀政治家,所以,他很快就摒棄了這會誤他大事的情感,而是趕緊趁此時機會跟完顏仙兒商量,將高麗京軍全部調到開京,再趕緊從開京招募十萬望軍(也就是輔軍)保家衛國……
完顏仙兒不着痕跡的看了一臉爲國爲民樣子的王楷一眼。
完顏仙兒心中跟明鏡似的,王楷這哪裡是爲國爲民,而是想借此機會抓住主動權。
什麼主動權?
是戰是和?
還有,是繼續“忠於”金朝,還是改換門庭去向大乾王朝稱臣納表?
換而言之,值此高麗王朝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王楷想得並不是跟完顏仙兒夫妻齊心,共同抵禦大乾王朝這個外敵,而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完顏仙兒甚至不無悲觀的想,王楷說不準會在關鍵時刻背刺她,將開罪大乾王朝的責任全都推諉到她頭上,用她來抵罪,以此來換取高麗王朝的苟延殘喘。
當然,王楷這也並不完全是冤枉完顏仙兒。
是。
完顏仙兒跟王楷之間相處得不錯,跟王楷的妃嬪、子女相處得也不錯。
可屁股決定腦袋。
這些年來,金國跟大乾王朝之間的戰爭頻發,金國也多次主動騷擾大乾王朝的邊疆。
在這種情況下,完顏仙兒對故鄉金國表現出來了強烈的愛國之心,她積極努力,使得高麗每次都出兵援助金國,進而使得高麗王朝直接倒向金國參與到了乾金兩國之間的戰爭當中。
毫不誇張的說,大乾王朝這次前來攻打高麗王朝,那絕對是高麗王朝咎由自取,而這背後,完顏仙兒絕對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此,完顏仙兒心知肚明。
老實說,完顏仙兒也不想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
可是完顏仙兒又能有什麼辦法?
完顏仙兒之所以能當上高麗王朝的王后,甚至是垂簾聽政,完全是因爲她背後有金國的支持。
如果不是如此,王楷這個高麗王怎麼可能對完顏仙兒言聽計從,王楷這個高麗王怎麼可能在他正值男人最好年紀的時候讓完顏仙兒這個本該在他身下的女人垂簾聽政,甚至於王楷怎麼可能跟以武力逼得他成爲一個傀儡高麗王的金朝公主恩愛?!
在很早以前,繼承了她父祖輩智慧的完顏仙兒,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王楷翻身從新掌權之時,便是她被清算之日。
爲了那一天到來時,自己的下場不是那麼太悽慘,至少能留一命,完顏仙兒才故意跟王楷恩愛,故意跟王楷的妃嬪、子女相處得不錯。
——完顏仙兒希望,那一天真的到來之時,她最後也能落得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那樣的結局。
王楷的母親是高麗權臣李資謙的二女兒——王楷的大姨母也是王楷的父親王俁的妃子。
後來,王俁駕崩,王楷繼位,李資謙爲了控制當時還年幼的王楷,又將他的三女兒和四女兒(也就是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嫁給了王楷,成爲王楷當時唯二的妃子。
這樣一來,李資謙就既是王楷的外公又是王楷的岳父(並且是雙岳父),誰能比李資謙跟王楷更親近?
藉着這複雜又無比親近的關係,李資謙架空王楷,權傾朝野,把持朝政,一度還想廢掉王楷自立爲高麗王。
金朝打得高麗王朝稱臣納表了之後,金國高層擔心手握高麗軍政大權的李資謙壞事,就派人毒死了李資謙,“還政王楷”,並以此居功,大肆插手高麗王朝的內政,後來乾脆廢掉王楷自己納的王后恭睿太后任氏(任元厚之女),把完顏仙兒下嫁給王楷當高麗的王后。
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也因爲她們的父親李資謙的倒臺,而被清算,成了王楷的兩個廢妃。
不過,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雖然被廢,但因爲她們從小就照顧王楷,跟王楷的感情極好,又多次從李資謙的手上救下過王楷的性命,所以,王楷只是廢掉了她們妃子的名號,實際上她們依舊在王楷的後宮當中生活,還都給王楷生過兒女。
如果真有一天,王楷能夠翻身重新掌管高麗王朝的朝政,完顏仙兒覺得,她要是也能像王楷的三姨母和四姨母那樣無名無分的生活在王楷的後宮當中,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此刻,雖然完顏仙兒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了王楷的動機不純。
但猶豫片刻過後,感覺她不能再把持朝政了,否則哪怕高麗王朝能夠成功渡過此劫,她也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的完顏仙兒,最終還是同意了王楷的主張。
於是,王楷和完顏仙兒聯名下詔,召集高麗京軍立即前來京師勤王救駕。
搞定了高麗京軍進京一事,王楷立即“得寸進尺”的跟完顏仙兒商量召集高麗王朝的大臣商議如何應對乾軍就快要打過來一事。
連高麗京軍完顏仙兒都讓王楷調集到開京來了,完顏仙兒哪還能不讓王楷召集高麗王朝的大臣商議應對乾軍大舉來打一事?
得到了完顏仙兒的首肯,雖然形勢如此糟糕,但王楷還是暗暗在心中一揮拳!
一直以來,王楷之所以不敢違抗金國的命令,一直任由完顏仙兒垂簾聽政,插手高麗王朝的朝政大事,不是因爲他害怕金國放在開京城中的這一勐安人馬,而是因爲他害怕金國會在盛怒之下滅掉高麗王朝,弄死他們王氏全族。
如今,大乾王朝打來了,王楷覺得,他完全可以用大乾王朝來制衡金國,在其中大搞平衡之術,在夾縫中生存。
當然,面對大乾王朝來勢洶洶,大有一舉滅掉高麗王朝之意,王楷也很頭疼。
但是,王楷覺得,只要他的姿態放得夠低,願意向大乾王朝稱臣納表,願意向大乾王朝支付戰爭賠款,對了,李存不是喜歡美人嘛,他可以送一千個,乃至一萬個高麗美人給李存。
可以說,只要李存願意放高麗王朝一馬,王楷什麼代價都願意付出,比如,他可以廢掉完顏仙兒,再娶李存的女兒爲高麗王后。
說白了,就像當初王楷成功在金人手下保住高麗王朝的江山社稷一樣,王楷覺得,這次他一樣能從大乾王朝的手上保住高麗王朝的江山社稷。
王楷這可不是盲目自信。
按照已故的李資謙的話來說就是:以小事大,先王之道也。
換而言之,高麗王朝的生存之道就是,中原王朝強盛,高麗王朝就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表;草原王朝強盛,高麗王朝就向草原王朝稱臣納表。
古往今來,這一直都是其不二的生存法則。
在王楷和完顏仙兒的召集下,一百五十多名高麗朝廷的官員來到高麗王宮開會。
這其中包括歷仕高麗肅宗、高麗睿宗、以及王楷這一朝三朝,官至門下侍中的高麗名臣金富軾。
面對乾軍的咄咄攻勢,金富軾請求王楷下詔,集結諸路京軍,以漢江天險佈防。
開京城位於漢江以北、臨津江以西地區。
金富軾的意思是,將高麗京軍的六衛編爲中、前、後、左、右五軍,以前軍和左軍佈置在開城及臨津江以西地區,以中軍和右軍前進至開城東北長和洞、華藏洞地區,將後軍及高麗京軍的二軍調入開京城中,依託開京城固守待援。
這樣一來,高麗王朝既可以依託堅固的開京城固守,也可以控制漢江北岸和砂川河西岸,形成西起禮成江東至板門店長達數十里的防線。
金富軾說:“此必可保證乾軍過不得漢江,退而言之,若乾軍真渡過漢江,也可以此犄角之陣列寨於京師左右,或間隔五十里,或間隔三十里,結成連環營寨,以阻擋敵軍,以護衛都城。”
金富軾又說:“防禦漢江必須起用宿將,若外戚、宰執親舊、省院吏族之類,皆不可用。”
金富軾還建議:“乾軍兇勐,恐難以應對,可下令暨招十萬望軍,沿漢江修築堡壘以作屏障。”
金富軾出身新羅王室後裔,他的曾祖父金魏英在新羅歸順高麗時,被高麗王朝任命爲慶州州長,他的父親金覲官至國子祭酒、左諫議大夫。他早年曾出使過趙宋王朝,與同行的樸寅亮的詩文一起被刊行爲《小華集》而在宋朝流傳,使高麗得到“小中華”的美稱。他兄弟五人自幼熟讀詩書,除了出家爲僧的玄湛外,金富軾與其兄長富弼、富俏及弟弟富儀(富轍)皆“以文學進”,先後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並且身居要職。
在高麗的一衆臣僚中,金富軾算是頭腦比較清醒的一個。
雖然金富軾也清楚,以高麗王朝的如今的軍事實力,連金國都打不過,就更不可能打得過一向囂張跋扈的金國都在其手上屢屢吃敗仗的大乾王朝了,因此,王楷所想的轉向大乾王朝稱臣納表,確實是解救高麗王朝的不二良策。
可金富軾比王楷看得更遠的是,大乾王朝既然派了數十萬大軍前來攻打高麗王朝,肯定是預謀已久,很可能打得主意就是徹底滅掉高麗王朝,將高麗王朝徹底併入大乾王朝的版圖當中,這種情況下,高麗王朝唯有展示出來讓大乾王朝忌憚的軍事實力,才能讓大乾王朝改變初衷,否則高麗王朝肯定就危險了。
可是,以鄭知常爲首的西京兩班的一衆官員,堅決反對金富軾的建議。
——這除了因爲雙方看法的確不同以外,也因爲開京兩班和西京兩班一直在搞黨爭,這就跟趙宋王朝的變法派和保守派之間的黨爭差不多,雙方都恨不得弄死對方,同時,不管一方主張什麼,另一方都肯定反對,根本不問對與錯。
簡而言之。
鄭知常等人的建議不外乎兩點:一是乾軍已經打過來了,時間太過倉促,根本沒有集結軍隊、修築堡壘的時間,他們覺得金富軾的建議根本行不通;二是既然已經決定向大乾王朝稱臣納表求和,何必再集結軍隊與大乾王朝交戰?若再興兵,豈不又讓大乾王朝抓住把柄,指責高麗王朝議和毫無誠意?
王楷想了想覺得,鄭知常等西京兩班的人說的也很有道理。
但不調集高麗京軍,肯定不行。
因爲王楷調集高麗京軍,可不光是爲了防禦乾軍的攻打,更是爲了驅逐開京城中的金軍拿回他的王權。
於是,王楷結合了以金富軾爲代表的開京兩班和以鄭知常爲首的西京兩班的建議,一邊調集高麗京軍前來勤王救駕,一邊派人前去跟大乾王朝議和,勸乾軍不要再來進犯了,萬事好商量……
……
這天晚上,高麗開京的夜空上忽然墜落了一連串流星,大者如杯。
有人夜觀天象,推測乾軍很可能已經打過漢江,悲劇即將發生。
於是,開京城內浮言四起,人心惶惶。有不少市民連夜離開開京城,去往高麗西京一帶避難。
西京兩班的另一個話事人妙清藉此時機,向王楷提議,前往西京避災,進而提議遷都西京。
妙清認爲,開京離禮成港太近了,對於擁有強大的水軍的大乾王朝來說,以開京爲都城,高麗王朝的中樞也就是高麗朝廷隨時都有可能在大乾王朝的攻擊之下,實在是太危險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被乾軍給一鍋端了。
得說,妙清的建議,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尤其是目前已經證明了這確實是一個要命的事實了之後。
可妙清的建議卻遭到了以金富軾爲代表的開京兩班的堅決反對。
金富軾針對妙清的建議,指出:“乾軍不日便要到達漢江,若大王西幸,京軍必亂,屆時,乾軍定然輕易便可打過漢江,若如此,乾軍鐵騎雖不及金軍鐵騎多矣,但亦非我高麗可匹敵之,沒了漢江天險,大王何以逃得過乾軍鐵騎的追殺?”
王楷覺得金富軾說得很有道理,而且目前階段,高麗王朝的真正話事人還是金人、還是完顏仙兒,他還不能完全掌控高麗王朝,因此他還不能輕舉妄動。
於是,在金富軾的力諫下,王楷打消了前往西京的想法。
但王楷覺得妙清說得也不無道理,所以,王楷派妙清先去西京經營,爲將來遷都西京做準備。
在妙清走後,王楷等高麗的君臣繼續按照金富軾的建議部署。
在金富軾等人看來,高麗王朝派出數萬京軍精銳扼守漢江天險,乾軍絕不可能這麼快就過江。
這也是金富軾等人阻止王楷逃去高麗西京的原因之一。
可金富軾等人哪裡能想到,正是他們的常識,徹底葬送了高麗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逃走的最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