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七 潮漲潮落

bookmark

袁和庭轉彎抹角的把自己的意思表達了。

就是需要巜順天時報》,多報道一下總裁的豐功偉績,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效果。

鬆井一雄是華夏通,聽了一下就明白了。

原來是老袁想玩的更大點,要開歷史倒車呀!

喝着香噴噴的碧螺春,心裡開始打起了算盤。

《順天時報》是幹啥的?他比誰都清楚,幕後老闆是東瀛外務省,專門爲了入侵華夏而辦的一份報紙。

表面上看,它的報道很公正、很客觀,而且文筆都是華夏風格的。

但卻在許多關鍵問題上,美化東瀛,吹噓東瀛的巨大成就。

有意無意地散佈東瀛人對華夏人的友善,慢慢消減華夏人的反感心理。

現在袁和庭有這種想法,正好可以利用,趁機攪亂華夏。

鬆井一雄可不是單純的文化參贊,他身上也帶着東瀛情報機關的任務。

“袁先生,請您放心吧!主編是我的好朋友,這個事情一定辦到。”鬆井一雄一口答應了。

“多謝鬆井先生!”袁和庭也是一身輕鬆。

當晚,鬆井一雄將整理好的情報火速報回東瀛國內。

東瀛內閣極爲重視這一情報,密令駐華夏公使,全力配合。

最高興的是西園寺公望,仰天大笑三聲:“哈哈哈!天助我也!”

山東龍口的東瀛軍終於修好了一條棧橋,全部士兵、裝備開始陸陸續續運到岸上。

木村吉夫現在有一種快要瘋了的感覺,被日耳曼人折騰了兩次,損失一千多士兵,帝國淪爲了國際上的笑柄。

可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迫在眉睫,那就是幾萬人的吃飯成了問題了。

運送糧食的那艘貨船被擊沉後,木村吉夫已經要求部隊每日定量,節衣縮食了。

已經發了緊急電報給神尾光臣,請求支援。

神尾光臣只是冷冷的回了一句:“就地解決!”。

神尾光臣是知道東瀛的實際情況的。歐戰一起,劉大雙的邊區率先把出口的糧食、棉紗、藥品等全部上漲了幾倍價錢。華夏其它地方也是跟風猛漲,加上受戰爭影響,東瀛的生絲等產品滯銷,糧食及日用品價格上漲,東瀛已經吃不消了。

“這個劉大雙,似乎處處針對帝國。”這是神尾光臣越來越強烈的感覺。

龍口,只是一個小鎮,屬於黃縣管轄。

黃縣歷史悠久,乃春秋戰國時黃國所在地,後黃國被齊國所敗,故地稱黃。

縣西南有黃山,西北有黃水河。秦時設縣,斗轉星移,已跨越了兩千年。

縣府在龍口鎮南二十里,有內外兩道城牆圍着。

外城牆皆爲夯土所築,年久失修,已殘破不堪,防禦功能是沒有了。牆內牆外已經起了許多民房。

內城牆倒是好些,磚石結構的,城門、城樓尚在。

內城街道雖然是窄窄的,但房子大多磚瓦結構的,古色古香。

主要的商鋪也都在內城,一片片的招牌,街道上人頭涌涌,顯得很是繁華。

雖然知道東瀛軍隊要來了,除了幾個大戶收拾了細軟躲到煙臺去了。大部分都沒走,他們都聽說了,東瀛軍隊是過境去青島,所以並不害怕。

馬占山派人去通知了縣長,說最好動員老百姓躲一躲,免遭兵患。

縣長小脖子一梗,沒當回事。

袁總裁都同意了,關你們東北人啥事?

馬占山可不是什麼愛民如子的好官,話說到了,你不聽,關我屁事。

不過想了想,還是彙報給了劉大雙。

劉大雙也頭大,他又沒有劉家祖先劉大耳朵的魅力,帶着幾十萬民衆拖家帶口的轉移。

有那麼一瞬間,他也不想管了,好話聽不進,吃點虧,付出血的代價就長記性了。

他可是記得,爲了幾兩銀子,洋人攻打塘沽時,可是華夏老百姓把洋人士兵從船上擡到岸上的。

民不知有國,大清也算是一個奇葩。

不過,畢竟受教育多年,還是有一顆愛國愛民的紅心。

調了一箇中隊的保安軍,穿着便裝,號稱是“黃縣自衛隊”,把路口給堵上了。

邊區的媒體發了一個記者採訪劉大雙的談話記錄。

劉大雙在採訪中談到:“我國恪守中立,邊區自然也遵守。但如有任何軍隊傷害到華夏平民,保安軍將對該國發起無差別報復。……”

報道一出,動靜弄得挺大。

首先是東瀛人恨得牙癢,他們表面上不屑一顧,可心裡卻怕了。

那可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無差別攻擊呀!就是說這混蛋不管平民還是軍隊都會攻擊,簡直就是一個瘋子。

幾個列強包括華夏國內一些小資情調的人也是滿臉不屑。

粗人啊!野蠻人啊!發表個談話都沒水平,就不能覺悟高點,語言文明點?

真是沒素質,也不知道這麼多年怎麼混的。

華夏老百姓卻喜歡劉大雙這個調調,個個讚不絕口。

這纔是好領導,說的話聽着就長志氣,就覺得腰桿硬梆梆的。

京城裡,鬆井一雄跟袁和庭打了招呼,膠東的事兒,你們做做樣子就算了。做爲回報,我們將全力助你們袁家登頂。

於是,袁總裁也是不疼不癢地說了幾句要保證民衆安全之類的話,然後就沒聲音了。

《順天時報》最近連篇累牘地報道袁總裁的豐功偉績。連小時當孩子頭時做的詩也刋出來大加讚賞。

不愛金錢不愛名,大權在手世人欽。

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譭譽太史公。

風雲際會終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

長歌詠志登高閣,萬里江山眼底橫。

各路文人有那心思靈活的,也明白點啦,立即發文,反覆點評,讚賞有加。

這些消息劉大雙也收到了,不禁仰天一嘆:“亂世來了!”。

龍口登陸的東瀛軍,忙碌了兩天,終於把人馬、裝備全部卸下來了,沿着碼頭,兵營都排了十幾里長。

戰列艦、巡洋艦這兩天一直在海面巡邏,倒也平靜,啥事兒都沒有。

陸軍全部登岸,海軍歇了一口氣,只留下一艘巡洋艦在海面巡邏,其它的船原地拋錨休息。

特別是運輸船,明天要啓航返回東瀛,抓緊運送給養,這邊的幾萬人馬眼看着揭不開鍋了。

今夜是大潮,半夜時分,一個一個的大浪高高拋起,狠狠地摔向岸邊。

巨大的海浪聲,吵得人都睡不着覺。

東瀛是島國,對海水漲潮落潮習以爲常,照樣睡得香香的。

山風號巡洋艦還是在海上巡邏,一個個大浪排山倒海般涌來,三千噸級的大船現在就像是一葉扁舟。在浪花間忽上忽下、竄高跳低。

桅杆上的瞭望兵把自己綁在桅杆上,要不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拋進大海。

隨着艦船的上下跳動,探照燈也是忽高忽低,看的不是很清楚。

突然間,他發現海上密密麻麻地漂來了一大羣黑乎乎的東西,正隨着潮水兇猛地撲過來。

暸望兵心猛地抽緊了,睜大眼睛使勁往前看。

當探照燈正好照上的一剎那,他看清了,都是一顆顆碩大的水L。

“我的大神啊!”瞭望兵絕望地喊了一聲。

五三八 亂象六一零 府院之爭一七九 新聞要真實二九七 人心不足蛇吞象四五三 段祺瑞被雷住了二三一 卜凡軍的不凡二四七 劉小子,真英雄!五九七 像個男人一九五 滿洲里失守一六三 整大發了四三五 山姆國的算盤五零四 趙四兒伏誅三四六 袁氏的心思二八零 放聲大哭的張老七五七五 形勢有點亂四七九 青春熱血一一一 軍民魚水情四十六 蒙古人來了一四七 神奇的藥五五零 張大公子二五五 蝙蝠的故事五六五 青木義一絕望了四零三 於大頭和吳大巴掌二三六 出錢綁人潘應美一四二 有辦法趕緊說三四一 背後伸出的手三零三 絕對是個禍害五四三 尊重不是別人給的二六九 隊長!你還欠我一頓酒!一四六 劉大雙的隆中對三七三 劉大雙和張小個子擼串一四一 黑死病五一三 沒有顧忌了三九六 舊同事來了二九六 青蒿子和蚊子一三七 橡膠股票事件六零六 張文才立功了三三零 鳥兒上了熱搜七十五 金剛漆二四五 姓劉的捅破天了一二二 二十萬山東人來了五六二 要打長春了三八三 賭徒心理九十八 八百間房的由來五五一 公子變少帥一二五 咱也弄點原始股二五八 日耳曼皇帝的問候三一一 被老袁鄙夷了五二七 星星之火四二零 都是馬肉惹的禍五十四 工業化的序幕五一五 哪兒來的襲擊三捌玖 摸魚灘三四九 今年夏糧歉收啊一六一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五五五 我心軟嗎?二一一 十年超越四四零 眼睛裡的堅毅五八五 天空中的怪人五六七 投鼠忌器一六四 分崩離析三七三 劉大雙和張小個子擼串五五二 第一個被華夏擊垮的內閣八十一 大風車六零八 當官不是全靠能力一九五 滿洲里失守三八六 大軍事家劉大雙三七七 被關注的劉大雙三七零 看家大狗九十一 姚家組團來了四三五 山姆國的算盤五四六 救援難民四七六 白日放歌須縱酒四十七 誰管得了王爺四二二 圍三闕一一零零 工業園區的震驚三五四 高興了一半二十六 小英雄劉大雙三零六 插草標自賣三四四 將熊熊一窩三九三 羅剎人也出兵嗎?一五四 部隊正規化四八七 密碼破譯了二三七 江邊脫險五十 老劉家真講究五四六 救援難民四五七 劉司令也吐過二一六 有點劉大耳朵風範六十四 燈下黑四一九 煙臺大餑餑九十六 無產者聯合起來四零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四二四 閘北戰事二六一 光復軍第一戰三零五 小鬼,有個重要的……五九五 山雨欲來,黑雲壓城二零六 懷柔爲主五零七 這船直晃悠三十四 辦個學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