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

見底下的樑師成半天說不出一句辯駁,趙佶更加堅信其人和整件事脫不開干係。除了喜歡那些不拘泥於陳腐舊理的年輕才俊之外,他一向對於那些能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另眼相看,高俅如此,蔡京也是如此,樑師成更是如此。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個自己一向頗爲信任的傢伙幹下了這樣的勾當。

樑師成終於橫下了心,莫說他承認了也難逃死罪,就是此事的天大幹系,他也承擔不起一點←突然直起脖子,大聲抗辯道:“聖上,這是**裸的構陷,小人要和那個人當面對質!”

“構陷?對質?”趙佶冷笑一聲,臉上盡顯譏誚,“沒錯,這錦帕是別人呈交給朕的。不過,別人可沒有指名道姓說是你的字,若不是朕素日曾經讓你寫過不少東西,這一時半會還不見得能認出來!你寫字的習慣,用詞的手法,別人也許不注意,但朕卻熟悉得很,決不會冤枉了你!”

聽到這裡,樑師成頓時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倘若是別人在趙佶面前一口咬定這錦帕上的字是他寫的,那麼,他還有辯駁的機會,想不到那個人竟如此精明,將所有的決定權都拱手送到了趙佶手上。侍奉這位官家數年來,他又怎會不知道趙佶認準死理的脾氣,難道,這一次真的在劫難逃麼?

“沒話說了是吧?證據確鑿,朕料想你也沒有話說!”趙佶陡地提高了聲音,話語愈發犀利,“你不是想問這證物從何而來麼。朕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東西是阮大猷的兒子無意中得到的,阮大猷不想管宮裡地事,所以就把它交給了郝隨。讓其暗中查訪。那時朕還在病中,郝隨不想多事。就把事情隱了下來,直到前幾日才交給了朕。朕還生怕冤枉了你,命人暗查了所用的筆墨和你素日所用是否相和,想不到竟真的是你。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可以辯駁地?”

樑師成已經是聽得渾身冰涼。爲了他一個小小閹宦,對方竟然用了這樣深重的心思,根本就是存心置他於死地,可這又是爲什麼?自己就算再設法往上爬,也絕對不可能對那些宰執構成威脅,如此大張旗鼓地目的,又怎是爲了自己?想到這裡,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絲模模糊糊的念頭,他立刻皺眉沉思了起來。

趙佶冷冷地打量着樑師成,良久才迸出了一句話:“朕問你。錦帕上提到的,巫成”是什麼意思?”

樑師成聞言陡然一驚,擡頭時正對上了趙佶冷冽地目光。一時間,他終於恍然大悟。醉翁之意不在酒,對方如此處心積慮,恐怕爲的就是找出他背後那個人。可是。無論是否供出那人,他都難逃一個死字,爲什麼還要多此一舉?

“不想說?還是你根本就不敢說?”趙佶的眼中突然閃過一道寒光,一字一句地道,“若是你此時不願明言,朕只好下令刑部訊問,讓那些刑名老手從你口中撬出實話來!樑師成,朕的耐性是有限度的!”

趙佶的這番話無疑是將樑師成往深淵中再推了一把,此時此刻,趴在地上的他用手使勁摳着青石磚縫,竭力控制住顫抖的身軀。不能死,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哪怕能留着一條命也好。對方已經計算得如此周詳,倘若自己爲了報復胡亂攀咬,只會招來更慘烈的後果。與其如此,還不如把那人供出來,興許還能有一條活路。

終於,他咬咬牙說道:“小人自從受聖上恩寵以來,從未有一日敢忘記。若非此番受人脅迫,小人無論如何都不敢犯下這彌天大罪。聖上明鑑!”

“脅迫?”聽到這兩個字,趙佶着實感到心中一沉,一股極爲不妙的預感瞬間衝了上來。樑師成並非那些常常出宮地內侍宮監,要和他打交道,至少也得是能夠自由出入禁中的官員,難道……“是,小人的地確確受人脅迫。”樑師成見趙佶神情鬆動,再也不敢有絲毫放鬆,連忙自事情的起因開始敘述,原原本本地交待了起來。

當然,在不少關鍵的環節上,他都變着法子添油加醋,想方設法地爲自己開脫。

一日後,高俅終於從宮中得到了準信——樑師成交通外官,事敗後畏罪自盡!

徐徐把那張紙條在燈火上燃盡之後,他終於露出了一個微笑。臭名昭著的六奸如今終於死了一個,對於樑師成而言,雖然不是死得不明不白,卻也同樣只是一個墊腳石←起身在書房中走了兩步,漸漸陷入了沉思。趙佶和粱師成單獨談了將近兩個時辰,決不至於只是限於錦帕之事地本身,樑師成爲了活命,應該還供述了一些別的,只可惜這些事情萬難打聽出來。

前時查訪連家商行的人,至今仍然不知道幕後主使是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方是有備而來,而且說不定還知道那些宗室在此事中擔當的角色。之前自己之所以這麼做,很大的原因是爲了給趙佶樹立信心,但是,卻有一個最大的弊病,那就是此舉於私固然有利,於公卻是損害不小。

無論是建造宮室還是修築園林,用的都是國庫的錢,而宮中內庫,則是爲了皇帝和嬪妃的不時之需,一般都是有進無出,偶爾有撥錢勞軍或是作爲軍費的情況,那也只是九牛一毛。如今,宮中內庫雖然無比殷實,國庫卻時有捉襟見肘,若非改革茶法之後每年有將近四百萬婚的錢入賬,恐怕早就支撐不住了。如今趙佶是願意以內庫之錢作爲公用,但是,誰能擔丙能矢志不移地這麼做下去,誰能擔保下一任的皇帝不會用這些錢來享樂?

要麼把這幾條線路從皇家營運改成國家營運,要麼仍然按照慣例,將此事公開,然後對這些利潤課以重稅。從長遠角度來說,後者無疑比前者更加實際,但是,大宋的那些士大夫未必能夠接受這一點。明裡恥於言利,暗裡卻經營着諸多產業,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比這批自詡高潔的讀書人更矛盾的羣體了!

高俅在這邊思索的時候,京城中還有另外兩個人得知了這個消息。

死的雖然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閹宦,但是,對於他們而言,這卻是重重的當頭一棒←們不知道樑師成之前對趙佶說了些什麼,他們也不能擔保自己不會被供出來。儘管宮中仍未有進一步的動靜,但是,只從趙佶探望王皇后這一件事上,便足可見其態度。

然而,除了擢升鄭居中爲天章閣待制之外,大病初癒的趙佶並沒有任何動作,朝議一如既往,處事一如既往,彷彿一切仍是照舊。只是,有心人發覺,無論在什麼時候,天子官家的嘴邊都會掛着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不僅如此,在趙佶病中時就似乎有所隔閡的蔡高兩人,似乎沒有和好的跡象,平時在處理政務上總有頗多爭議,有時甚至在御前也會頻頻爭論,就差沒有針鋒相對了。

在這種情勢下,政事堂漸漸分成了三派。蔡京和吳居厚一派,高俅和阮大猷一派,另外就是張康國一個人處處標新立異。不過,張康國畢竟在資歷人脈上遜於蔡京,在信任上不及高俅,因此凡事也不敢太過分。

不過,在幾乎佔據了整個橫山之後,大宋在西北的用兵終於暫時停息了。從陶節夫爲延帥到嚴均宣撫陝西,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大宋便把邊境線向北又推進了數百里,累計奪得寨、堡和城池數十,斬殺西夏將領數十員,其中不乏高官宿將。而西夏在聽聞遼國動亂之後,知道再難求得遼國援兵,因此李乾順百般無奈之下,一面遣人再往大宋卑詞求和,一面命人往謁遼主求娶公主,並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需要,夏國可以隨時出兵幫助遼國靖邊。

都堂之中,面對從遼國和西夏分別傳來的消息,幾個宰執面色各異。

“李乾順果然求和了。”蔡京放下文書之後,長長吁了一口氣,“遼國自顧不暇,自然不可能再出兵援助他,否則就是兩面受敵。只不過,遼東戰事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糜爛態勢,誰能想到,區區女真竟能有這樣的戰力。”

“遼國坐擁數千裡土地,女真不過轄有一隅,縱使能夠取勝一時,也定難支撐長久。”這一次開言的是張康國,他瞟了一旁的高俅一眼,然後便慢條斯理地道,“女真人太少了,經不起損耗,若非此次是渤海和女真同時叛亂,遼國也不會應接不暇。其實只要派一員得力的大將,這一點火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撲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賓老莫非忘記了這句話?”高俅如今是越看張康國越覺得厭憎,再加上對方總是老調重彈,他當然很不耐煩。”當初神宗年間西南夷叛亂的時候,我朝也不是動用數萬大軍,結果用了多少時間才勉強彈壓了下去?況且,女真的戰力遠遠勝於尋常蠻夷,若是遼主等閒視之,恐怕難以遏止連場大敗。”

此話一出,整個房間中的氣氛頓時僵硬了下來。

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5章 殿中論財第21章 一唱一和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3章 蠻女多情投懷抱第23章 假戲真做剖心腑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26章 忠心見疑第29章 揚帆出海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3章 明爭暗鬥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4章 百日抓週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32章 準駙馬心懷焦慮第27章 峰迴路轉第4章 爾虞我詐第1章 穿越時空第14章 除夕紀事第2章 初入高門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0章 重拳出擊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2章 相見時難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24章 巧言令色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2章 權利弊衆家俯首第11章 宗氏元朔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10章 官商際野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3章 元符皇后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4章 百日抓週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0章 師生之誼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8章 往事成灰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7章 巧處置恩威並濟第13章 元符皇后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6章 初次交鋒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11章 奇妙遇合第9章 風波再起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