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直到李清照告辭離去,高俅方纔開口詢問剛纔英娘那句話的含義,等知道趙明誠竟是因爲別的女人而令這位才女大爲失望時,他不由緊緊皺起了眉頭。歷史上趙明誠是否納妾他不太清楚,只不過,在這個時代的男人看來,趙明誠的所作所爲並沒有什麼不當之處,更何況,兩人的婚約一拖就是幾年,趙明誠這個大男人一時把持不住也是大有可能的。

只不過,還未成婚就先把女人帶到了家裡頭,這就不能僅僅用一時糊塗四個字來形容了,恐怕是用情頗深纔對,也難怪李清照會一氣之下對未婚夫避而不見。抑或是,像趙明誠這樣一個頗有才名,詩文上也相當不凡的男人,也會因爲李清照的盛名而產生壓力,因此而做出什麼糊塗的事?

腦海中轉過無數千奇百怪的念頭,高俅一時間怔了好半晌,然後方纔自失地一笑。女兒高嘉若是能夠如願拜師當然好,只可惜,自己原本是準備下江南遊山玩水的,如今卻因爲一時興起而多了好大一攤子事情,什麼時候回來也不知道。李清照總歸是要完婚的人,總不成爲了教導高嘉跟着自己下江南吧?

“對了,依你們看來,嘉兒這一次能夠得償心願麼?十天要背三百多首唐詩,而且還都是律詩和古詩,她連字都認不全,哪裡有這樣的本事?”

“你呀,根本就摸不透自己女兒的性子!”英娘沒好氣地白了丈夫一眼,臉上露出了一絲滿足,“別看嘉兒只有五歲多。卻是號稱博聞強記,只要是聽過一遍的詩詞,她立刻便能夠唸誦出來。雖說古詩律詩難記。但是,只要她肯下功夫讓別人多念幾遍。三百多首根本算不得什麼。其實清照早知道這些,剛纔那些話不過是爲了激起嘉兒地好勝心,在心底裡,清照應該已經是承認收了這麼一個弟子了。”

自己的女兒竟然這麼厲害?不用裝,高俅的臉上就露出了驚詫地神情。他確實聽說有些穿越前輩甚至能夠對整本書過目不忘。但是,他卻沒有這個本領。儘管自忖也算是記性好的,不過和高嘉地能耐比起來,他只能是大敗虧輸的份。

“我記得清照曾經說過,她小時候也是喜歡看書背詩詞,往往能夠過目不忘,所以,她纔會對嘉兒讚不絕口。”一旁的伊容也湊趣地插話道,“所以說這就是緣分,大才女遇到小才女。自然起了惺惺相惜的心思。唉,要是他日我和阿玲的兒子也能夠有這種天分就好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哪裡用得着你們現在操心!”高俅笑着搖了搖頭。心中卻頗爲期待。他日兒孫繞膝地時候,若是也能夠湊一個詩會,自己這個“不學無術”的混在裡頭,自然是頗有興頭。正想得高興時。旁邊卻冷不丁飛出了一句話。

“對了,你很早以前在老師府上吟過的那首如夢令,清照也曾經提起過,言談間頗有褒揚。不過你在之後很少做什麼吟詩作對的雅事,所以她還覺得頗爲可惜。”別人贊及自己的丈夫,英孃的神情間自然有些自得,“還有你當初給鵬舉取名的時候吟出的那首詞,我後來也拿給清照看過,她卻斷定是你作的。你呀,即便不想在詩詞上有所成就,也用不着藏拙不是?上次送給鄭貴妃的那首詞,也不是讓聖上盛讚連連麼?”

剽竊之作居然得到了正主地讚賞,高俅心虛地縮了縮頭,內中大嘆僥倖。若不是自己剽竊的都是李清照的日後之作,穿幫便在所難免,當然,老辛地青玉案除外。詩詞之道不在一朝一夕之功,再加上自己又不用靠詩詞出頭,犯不着和那些文學之士搶飯碗。所以,他找了個藉口,匆匆忙忙地出了妻子的小院。

他正準備順路回書房,卻突然瞥見了一個熟悉的人影,立刻停住了腳步,似笑非笑地開口喚道:“曲風,你如今可是稀客啊!”

“相公說笑了!”曲風畢恭畢敬地行禮拜見如儀,然後方纔無可奈何地道,“如今外頭窺伺的人太多,小人也不想被別人抓住了把柄,這一次還是聖上地差遣,小人方纔敢登門。”

高俅微微點了點頭,這才舉步往書房走去,曲風便在身後幾步遠處跟着,嘴裡還低聲道:“這幾天趙相公在政事堂很不如意,張相公雖然出了政事堂調了樞相,前些天又病了,但是,這幾天復出之後,他也不知是哪裡來的邪火,把政事堂對樞密院的干涉都駁了,甚至拿出朝廷律例,說是樞府自有樞相決斷,不勞別人操心。”他說着便朝旁邊掃了一眼,然後聲音又低沉了幾分,“殿帥府前幾日開革了幾個禁軍,結果張相公便在樞密院大發雷霆,已經上書請求命樞密都承旨校驗,聖上爲此很不高興。”這張康國還真是會尋由頭生事!高俅暗自冷笑了一聲,面上卻依舊是淡淡的。須知王恩雖然是因蔡京舉薦而至殿帥之位,爲人卻相當有分寸,行事相當得趙佶的心意。更可貴的是,此人爲殿帥而不自矜,對於一應文臣都是恭敬有禮,張康國朝王恩發難,無疑中更加失了聖眷。想着想着,他便沉聲問道:“那麼,王恩可曾上了摺子辯解?”

“王帥是個中正的人,聽說此事後便立刻上了摺子,裡頭的話卻是說得光明正大。小人記得奏摺上有這麼幾句:,朝廷選三帥,付以軍政,今去數十冗卒而不足信,即其他無可爲者。聖上看了臉色陰沉不已,雖然還沒有正式下旨意,但小人揣摩,聖上應該是偏向於王帥的。”

高俅回頭望了曲風一眼,見他的臉上帶着幾分狡黠的笑容,不禁曬然一笑:“怪不得聖上道你機靈,這揣摩聖意的功夫,你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曲風自然明白自己猜對了。有了高俅和蔡京作爲比較,他對於張康國自然沒有多少好感,所以心中很有些幸災樂禍之意,但卻知機地收口不再多言。在宮中多年,言多必失這一條他還是懂的。

雙雙進了書房之後,曲風這才從袖子中取出了一份文書,小心翼翼地雙手呈遞了上去。”相公,這是聖上在這一次取中的六百多名進士中間挑選出來的,共計有一百二十名。按照相公之前的意思,除了一些出身寒微而又有真才實學的,就是一些官宦人家出身的士子。聖上說,相公可以在這裡頭篩選,若是覺得不好,便從禮部把所有的名單都調過來。”

趙佶親自挑的人選,高俅自然不會愚蠢到從中挑刺。再者,君臣共處多年,他的心思瞞不過趙佶,趙佶的心思同樣也瞞不過他。他自己是準備改變以前的那一套,從這些新科進士中挑選能夠用的人建立班底,而趙佶也同樣希望能夠藉助用一批真才實學而又品行出衆的人,從而彌補以前因唯纔是舉不拘一格任用而造成的問題。用一句話概括來說,這是一場雙贏的勾當,自己沒必要回絕這樣的好意。

高俅草草掃了一眼那名單,果不其然看到了幾個熟悉的名字,心中頓時篤定了下來。沉思片刻,他便擡頭對曲風道:“你回去之後,就說我領了聖恩,謝謝聖上的美意!”

“小人明白。”曲風卻並沒有立刻出門,而是站在原地猶豫了一會,好半晌才低低地說出了一句話,“還有一件事想要問問相公的意見,就是……就是復立孟後的事。”即便他往日異常伶俐,此時口舌也有些不利索,“聖上的意思是,宮中如今沒個長輩,而當初孟後被廢又多有冤屈,聖上甚爲過意不去。聖上只是想問問,如今時機是否適合?”

高俅倏然目放異彩,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曲風,一字一句地問道:

“此話真是聖上讓你問的?”

曲風見高俅神情有異,不覺有些畏縮,但仍舊咬咬牙道:“相公明鑑,這是聖上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喃喃自語時說的,小人還聽到聖上在念叨着相公的名字。小人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但是,若是讓聖上頻頻出入瑤華宮,難免不會走漏風聲引起朝中議論,若是能設法復了孟後尊封,則聖上遵奉皇嫂,別人也無話可說!”

“想不到你如此爲聖上着想。”高俅聞言心中釋然,他當然知道,被廢已久的孟後不可能給曲風任何好處來讓他說這些話,那麼,這就真的是趙佶自己的意思了。宮中多一位不管政事的先朝皇后並沒有什麼,只是,那些當初用諸多手段廢黜孟後的官員又會怎麼想?特別是蔡京蔡卞兄弟,旁人會不會認爲,趙佶這般手段是有心針對兩人而來?

“此事你暫且不要去管,若是我想好了,自然會上書言明。”儘管心中早有定計,但是,他卻並沒有明言,而是信手從書桌上拿起了一個羊脂玉鎮紙,隨手遞給了曲風,“對了,你回去後,把這個交給聖上。”

“小人遵命。”曲風不明所以地接過東西,心中着實糊塗了,這啞謎究竟是什麼意思?)

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陳倉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9章 風波再起第34章 大計初定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2章 大遼密諜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4章 負荊請罪第7章 球社之爭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9章 大名豪賈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得寸進尺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1章 宗氏元朔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4章 酒肆論書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5章 誰人損人不利己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3章 先斬後奏亦良方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4章 爾虞我詐第4章 求寬心清照南下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2章 幕後盟友第18章 喬遷之議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5章 福兮禍兮各所倚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