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謁見太后

踏入宮室,高俅便看見趙佶正陪侍在一箇中年婦人身邊,正是自己兩年前見過的向太后←不敢怠慢,連忙恭恭敬敬行禮問安,這才聽得頭頂傳來一個寬和的聲音。

“你起來吧,我早聽十郎多次提起過你。”儘管身爲兩朝國母稱號已極,向太后的儀服穿戴卻都非常簡樸,不過四十多歲的年紀,頭上卻不見多少珠翠,身上也只是一襲尋常春裝。和當初的高氏比起來,她並不關心國政,因此一待宣仁太后高氏故去,她便立刻辭了權同處分軍國大事的名頭,卻也博得了哲宗趙煦的尊敬。

“臣不過鄙陋之身,本不敢貿然拜見太后,只是……”高俅正在仔細斟酌着語句,卻不妨上頭的向太后悠悠長嘆一聲,正好打斷了他的話頭。

“十郎都原原本本對我說了,高俅,你確實是個有心人。”向太后緩緩離座而起,語調中隱含着一絲深深的不滿,“宣仁太后方纔逝去不到兩年,那些小人便在背後攛掇着官家改了制度,若光是這些也就罷了,他們居然還敢出言詆譭,實在殊爲可惡!”

“太后所言甚是。”高俅情知向太后頗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對於此行的把握也就更大了,“聖上如今銳意進取,意圖開創一朝盛世,正是欲與古今明君比肩的時候,怎可因小事而污了盛名?倘若真被蠱惑而有毀宣仁太后,他日必定會爲人詬病。正因太后乃當今賢后,所以臣才懇請遂寧郡王向太后進言,若能婉轉相勸,聖上必能回心轉意。”

“唔,我本就想擇日找官家說話,讓他打消了這種危險的念頭,現在看來得趁早了。”向太后微微頷首,這才仔細打量了高俅幾眼,“難怪十郎對你如此敬重,官家也親口賜你出身,看來你果然能夠勝任他日王府翊善之職。唉,那時蘇學士逐你出門之時,我還感慨了好一陣子,想不到蘇學士一世英名,在這件事情上卻過於武斷了。”

聽得這句感慨,高俅不自覺地掃了趙佶一眼,見其面露微笑很是得意,自然心知肚明是這位小郡王吹的風了。不過這於己並非壞事,因此他少不得謙遜了幾句,哪料幾番對答之後,向太后竟把話題兜到了他的家室身上。

“我聽十郎說,你雖然如今很有些家產,膝下又沒有兒女,卻只是和大婦恩愛而仍然未曾納妾?”

高俅此時恨不得抓住趙佶痛打一番,這小郡王居然在太后面前八卦他人閨房之事,是不是真的太閒了?話雖如此,太后問話他卻不得不答,思量許久,他只能勉爲其難地應道:“微臣如今還年輕,子嗣之事還沒有多考慮。再者官卑職小,也不想被他人抨擊耽於女色。”

“話雖有理,不過前程固然重要,但子嗣乃是傳承的根本,我想你家大婦也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不過是納兩房侍妾,縱有子息和她的又有什麼兩樣?”說到這裡,向太后眉頭微皺,頓時又想到了趙煦這位大宋天子,“說來官家立後納妃也已經多年,偏偏一點動靜也沒有。唉,儲君乃國之根本,若不能早立則難安天下人心,真是令人憂心如焚。”

“太后,您真是太操心了,皇兄如今還年輕,哪用得着擔心如此長遠?”一旁的趙佶突然插嘴道,“前幾日我見到皇嫂時也曾經提起此事,她也說皇兄春秋鼎盛,子嗣之事不過早晚而已。”

向太后聞言臉色一變,許久才搖頭嘆息道:“唉,皇后也是苦命人,生得溫柔嫺靜儀態端莊,偏偏……”

www★тTk án★¢ 〇

儘管向太后話未說全,但高俅早就從澄心那裡聽說帝后不和,因此心中暗暗嗟嘆。至於哲宗的子嗣問題,高俅則是巴不得他沒有,要知道,歷史上宋徽宗即位時好歹還是長君,倘若真的留下個幾歲大的毛頭孩子坐了御座,屆時朝中權臣當道把持國政,向太后一看又是個沒有主見的人,指不定會天下大亂。因此這話他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放在心上。

“好了,進言之事我自會做主,高俅你是十郎藩邸中人,不便在宮中過久逗留,還是儘快回去吧。”向太后終於恍過神來,囑咐了高俅又轉過頭來看着趙佶,目光中盡是慈愛,“十郎你好學上進雖是好事,但也得自己多多注意身體,千萬別捨本逐末。得空了就多多進宮,我看官家看到你還是很歡喜的。若是他沒空就來慈德宮坐坐,知道了麼?”

趙佶如今也是十萬分乖巧,連連點頭答應了幾聲,這才起身和高俅一道施禮退去。離開大殿時,他一眼就看到了門口垂手侍立的伊容,禁不住出言打趣道:“伊容,今日你算是見到伯章了吧?怎麼樣,孤王可有騙你?”

“聞名不如見面。”伊容低聲咕噥了一句,見趙佶竟把耳朵湊過來時,她方纔慌慌張張地答道,“郡王看重的人必是好的,奴婢哪有什麼大見識!”

“咦,你平時可不是這麼說的?”一直以來,趙佶都和這個向太后身邊的貼身宮女玩笑慣了,此時靈機一動,忽然指着高俅道,“今日太后還說要爲伯章納妾,乾脆孤王去和太后提提,讓你嫁給伯章算了,怎麼樣?”

這句話一出,高俅和伊容兩個人的臉色全都變了,不過後者的反應更加激烈一些。只見伊容面上掠過一絲紅雲,狠狠瞪了高俅一眼,一跺腳就往殿外奔去。

“我說十郎,你這玩笑也開得太大了一些,說話也得有個限度吧!”高俅被趙佶這句突如其來的話攪得哭笑不得,眼睛卻不自覺地望着伊容遠去的方向,“人家可是太后身邊得用的宮人,萬一惹出是非來就不好收場了。”

趙佶悄悄吐了吐舌頭,走在路上卻仍不忘八卦。“伯章,你別看伊容年紀小,她可是太后家中舊人,所以最得太后信任。往日她眼高於頂,就連我這個郡王入宮她也敢不給好臉色,更別提其他人了。那時我一心逗她,就把你吹得天下無雙,想來是叫她記掛上了。怎麼樣,你覺得伊容如何,是不是很特別?”

當然很特別,簡直是特別極了!高俅心中腹謗不已,早知道趙佶爲自己四處吹噓,他就應該小心謹慎,誰知道竟會讓人家看見自己打瞌睡的模樣,簡直是太失敗了!話雖如此,當着趙佶的面,他只能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渾然沒注意不遠處的幾個人影。

“劉美人,那是聖上的弟弟遂寧郡王,您只顧着看他作甚?”內侍見趙佶一行漸漸遠去,不由提醒身側嬪妃道,“再不去給皇太后皇太妃並皇后問安便要遲了!”

這位劉美人姓劉名珂,進宮不久便深得趙煦寵信,不多時便從御侍升爲美人,如今寵眷更是宮中之冠,自然養成了她唯我獨尊的神氣,就連孟皇后也不放在眼中。此刻聽內侍提醒,她不由柳眉倒豎冷哼一聲道:“皇太后皇太妃倒也罷了,皇后不過是一尊泥菩薩,又怎麼當得起我這一拜?”見身旁衆人無不噤若寒蟬,她不由又眺望了那兩個遠去的背影一眼,這才喃喃自語道,“遂寧郡王,他這個時候進宮來做什麼?”

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22章 曾布回朝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40章 塵埃落定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9章 遼使告哀第6章 駕幸王府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22章 疑霧重重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序章師恩深重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3章 元符皇后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3章 生不逢時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9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4章 緊鑼密鼓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26章 禁宮火起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27章 峰迴路轉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24章 浮出水面第40章 溘然長辭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26章 忠心見疑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7章 蔡老三陰結外援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39章 隱瞞事實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9章 棄興州敗走西北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34章 大計初定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3章 生不逢時第13章 不速之客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5章 閹宦手段第32章 隱門弟子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27章 街頭遇盜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5章 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