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

話語一出,趙秦兩人頓時面面相覷,剛纔侃侃而談的秦大武更是變了臉色:“姚都監的意思是說,難道我朝還要……”

姚平仲便醒悟到自己太過心急了些,但是見身邊沒有別人,又想想這一條很快就會由樞密院傳達下來,他也就不再猶豫,索性直言道:

“築堅城容易,不過就是需要無數錢糧而已,但是,如今遼國自顧不暇,恐怕無法顧及我國,築這些堡寨乃是爲了防範金國。狼城寨一寨之力自然是微小不足道,但是,若是十個八個狼城寨合在一起,立刻便可以讓河北邊塞固若金湯。兩位都是朝廷信任的武將,這責任自然是第一重大的。”這一番話總算讓趙秦兩人好受了些,彼此對視一眼後,兩人連忙躬身應是。及至姚平仲匆匆下了城牆,秦大武方纔對趙良苦笑道:“人家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一路都監,我們卻熬到現在卻不過是一營指揮使,簡直是沒法比。”

“這也難怪,西北戰事多嘛!”趙良心中也同樣不服氣,但是一想到如今西北戰事進入收官階段,朝廷在河北大張旗鼓,未必就不是爲了經略北面,他的心情也就漸漸好了起來。”姚都監雖說嚴厲了一些,但我看他行事還算有章法,有這麼一個上司,總比那些個不懂裝懂的人強。”

“唉,別的不說,我只希望他別是那種嫉賢妒能的人就好!”

兩個人在這邊評論,那些心有餘悸的軍士也同樣在私下裡議論紛紛←們的消息渠道五花八門,知道的消息雖然沒有那些軍官多,但勝在人多嘴雜,討論來討論去也得到了一個差不離的答案——朝廷有可能他日北上。

對於這個結論,自然是幾多歡喜幾多愁,打仗能夠掙軍功不假,但是,那也要有福氣去享受。一旦在戰場上把命丟了。那就算撫卹再高又有什麼用?但是,剛剛他們都看到了自己的上司在那年輕人面前畢恭畢敬的模樣,再想到那人也是武將並非文官,一羣人的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當中午姚平仲再次巡視城牆的時候,面對地便是一羣士兵夾雜着羨慕和嫉妒的目光,而這一次,秦大武和趙良終於說出了他的官銜。

河北東路都監!

這樣一個官銜,頓時給了底下的軍士無窮無盡的想象。而聽到姚平仲三個字時,更有人炸開了鍋。當日姚平仲活捉青唐王子的消息可謂是天下皆知,雖然大多數人不明白那個青唐王子究竟是何方神聖,但是,按照中原人的規矩,一個王子總歸是了不得的人物,而能夠活捉其地將領更是了不得,這以訛傳訛之下,姚平仲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經被很多百姓不經意地提起。在軍中也享有莫大的聲名。

“原來是姚都監。”

“當年說是一個少年將軍。如今可還是很年輕啊!”

“可不是麼,人家三四十歲才能混一個指揮,他可是面見過兩回聖上了。那一次還親自帶人回京獻俘,實在是了不得的風光!”

姚平仲雖然嚴肅,卻也不能禁止這些軍士的議論,也只得置之一笑而已。等到黃昏時分,自河間府鄭居中處終於有消息傳來,即刻將人解送河間府,並點明由姚平仲親自護送。得到這個消息,姚平仲立刻點起親兵,又從狼城寨要了五十個人立刻上路,而那遼使也知機地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終於。就在這一日半夜,一幫人叩開了河間府的城門。

得知有南京道使節前來,鄭居中根本睡不着覺,因此一聽說人到了便立刻爬了起來←穿上衣服匆匆趕到客廳,便看見蘇元老已經等在了那裡,頷首示意後便立刻朝下首的姚平仲問道:“姚都監,這一次究竟是怎麼回事?”

姚平仲不敢怠慢,當下將事情經過緣由原原本本地解釋了一遍,末了才解釋道:“末將聽說。南京道如今和上京並不和睦,此番使者前來,定是和遼國正使有所不同,所以才冒昧將人放進來。若是朝廷有所責怪,末將願意一人承擔!”

“這都是小事,你又沒有任何過失,哪裡需要承擔什麼罪責!”鄭居中在京城交遊廣闊,兼且又是鄭貴妃的族人,妻子王氏也同樣吃得開,此時竟已經知道了宮中挑選駙馬的事,哪裡會小覷了這個年輕小將。此時,他又寒暄了幾句,一面命人將姚平仲帶下去休息,一面命人立刻帶上了遼使。

甫一照面,鄭居中不由大吃一驚,原來,這個使節竟然是他見過的!當年哲宗皇帝在世地時候,遼國每年正旦或是節慶都會派使節入賀,而這一位,赫然就是當年賀正旦地海陵郡王蕭芷因!雖說他鄭居中在朝官位未至極品,但在一應消息方面卻極爲靈通,哪會不知道當日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在世的時候,蕭芷因乃是心腹重臣,如今又突然投入了魏王耶律淳的麾下,其中原因不問自知。

“我道使者是誰,原來是郡王!”鄭居中笑容可掬地打了個招呼,便在主位上坐了下來,“要說郡王也曾經是貴國重臣,怎麼會大費周折用這樣地方法入境?大軍迫進狼城寨這種事,若是傳到我朝聖上耳中,怕是對於魏王會有所不利吧?”

蕭芷因先前並不認識鄭居中,但是,根據從河北傳來的零星情報,他卻知道鄭居中乃是當今大宋天子最寵愛的貴妃的族人,所以自然是打點起全副精神應對。

“鄭大人,如今敝國主少國疑,一國大權俱旁落於他人之手,魏王乃是興宗皇帝的親孫兒,論理也有繼承大統的資格,而兩位太后卻刻意怠慢,甚至連先頭義和仁聖皇太叔的葬禮,也未曾派尊官弔祭。如此作派,怎能不讓人寒心?不過,這都是敝國自己的事,我此來乃是爲了探望魏王殿下的嫡親侄女,如今大宋陛下的貴妃娘娘!”

鄭居中如何不知道這都是藉口,然而,他卻着實是第一次聽說耶律燕地真實身份,一時間倒犯起了躊躇′說如今後宮無主,最尊貴的就是那三位貴妃,但問題在於,強龍不壓地頭蛇不假,若是照情勢發展下去,自家那位鄭貴妃要登上後位卻難上加難〖來想去,他哪敢再和蕭芷因多做糾纏,打了個哈哈便謹慎地岔開了話題。又問了幾句後,他吩咐人去安頓了遼國這一行三人,自己則留下了蘇元老商議。

“子廷,事關重大,留着這麼一個身份大有干礙的人在河間府,恐怕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依你看來,該由誰送其進京?或是先遣人快馬加鞭把消息先送回去?”

按照鄭居中的身份,原本不必對蘇元老這麼客氣,只是一來蘇元老乃是知大名府蘇轍的族孫,二來是高俅所薦,三來他也想找人分擔一下責任,因此話語中完全是徵詢之意,沒有半點居高臨下的意思。

蘇元老剛剛一直在旁邊聽着,也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遼使有些頭痛。若是按照以往堂堂正正的做法,這樣不循正途進來地人,便應該用正式公文照會遼國,把人原封不動地送回去,但是,如今天子卻不喜歡這種所謂的光明正大,所以,地方官員無疑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支,下官以爲還是先送一個消息回去。河間府距離京城不過幾日的距離。倘若快馬加鞭,只要兩三日便能打一個來回,不虞耽誤時間。我看這位遼國郡王是有備而來,此番說不定又是曠日持久的事,不用急着把人送往京城。”

兩人很快計議定了細節,卻在人選上犯了躊躇。按照鄭居中的意思,自然是想趁這個機會讓姚平仲回京一次,而不知就裡的蘇元老卻認爲這是大材小用。須知姚平仲乃是一路都監,若連這種報信的小事也要讓其親自出馬,傳揚出去便成了笑話。最後,鄭居中便派了安撫司另一名參議回京奏報,心中卻打定了主意。倘若朝廷讓人護送使節回京,他一定讓姚平仲隨行。

姚平仲哪裡知道有人如此關心自己的事,回到房中倒頭就睡。是否接納遼國使節,這是文臣的勾當,和他半點關係也沒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一點他分得相當清楚。而第二天一早起來,聽說已經派去了回京報信的使者,他便向鄭居中請辭。畢竟,他自己麾下那兩千人還沒整頓完呢。

“姚都監,整軍之事不必急在一時,反而是先前狼城寨一事需要再作計議,畢竟,南京道那位魏王此次動用這麼大陣仗,說不定別有玄虛。聖上一旦知道此事,少不得還會召見於你,你不妨再好生思量一下。”

難不成爲了這點事,還要自己再回京一趟?姚平仲沒有料到會得到這種回覆,一時之間詫異萬分。隱隱之中,他生出了一種極度微妙的預感——京城之中莫不是出了什麼事?

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0章 官商際野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章 花魁雙姝第27章 百般籠絡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6章 重操舊業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15章 渝州城風雲際會第12章 橫加脅迫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8章 名將宗澤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27章 街頭遇盜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人才基礎第7章 狂風驟雨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3章 鴻門宴上下歸心第1章 生財有道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8章 鉅商雲集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26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2章 謀伐宋遼夏聯手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6章 懲治惡奴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6章 駕幸王府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0章 遂寧郡王第16章 初次交鋒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1章 奇妙遇合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5章 夫妻之間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0章 巧舌如簧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6章 駕幸王府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31章 寶物無雙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39章 雙管齊下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4章 遼主天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