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

大相國寺被偷的消息很快傳揚了出去,然而,與此同時在民間流傳的還有另一個更富震撼力的小道消息——大相國寺有一部傳了多年的佛學寶典被偷,相傳,裡面有一張藏寶圖…若是能夠拿着藏寶圖按圖索驥,很有可能找到價值連城的寶藏。

儘管小民百姓中傳得沸沸揚揚,但是,大相國寺卻由主持智光站出來闢謠,言說不過丟了些尋常財物及幾部經書,所謂藏寶圖不過是子虛烏有。然而,智者固然是信了這個,普通老百姓可不管這些,茶館酒樓中照樣是議論得起勁,一幅煞有介事的樣子。

而皇宮大內也不能倖免,由於常常有內侍出外辦差,因此外頭剛剛,傳起的時候,宮裡的趙佶也得到了這個消息。看過開封府和皇城司的呈報,他便對旁邊的蔡京高俅道:“看看,開封府剛剛報上來,消息就已經傳開了。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此話真是一點不假!”

蔡京卻有些顧慮,此時連忙說道:“市井小民原本就是逐利之人,一旦知道關係到寶藏,自然會想方設法地抓出身邊每一個可疑的人。臣擔心的反而是適得其反,倘若百姓一旦動搖起來,反而倒是會使人有機可趁。開封府和皇城司不是說已經有所得了麼?索性把人一網打盡,也好安定人心。”

高俅昨晚便聽說了有人給智光出的餿主意,此時聽蔡京這麼說,他不得不插一句:“京城要地,混入這些盜匪之流原本就是奇怪的事,臣倒以爲,趁這個時機清理一下不是什麼壞事。等閒百姓只求溫飽,這些類似傳奇的故事,往往是聽了博取一樂罷了。臣以爲不妨選一些能說會道的編一些,到外頭茶館酒肆中說一說。百姓興許也就一樂罷了。”宋朝的說書藝人雖然比比皆是,但在眼下的東京城,百戲以及相撲蹴鞠等遊戲卻更加流行,茶館酒肆中那些說書人一天到晚都是老花樣,不是三俠五義便是包公斷案,聽得人都有些厭了。之所以靈機一動想出這個主意,也是高俅一直以來的一個打算。這無疑可以當成一個半官方的渠道,但凡可以讓百姓知道地。都可以通過說書人的嘴往外傳,憑藉這些人的三寸不爛之舌,只怕是死的也能讓他們說活。對於這種不上大雅之堂的做法,蔡京並沒有什麼異議,但仍免不了看了高俅一眼←心中着實納悶,自己好歹比高俅多活了這麼多年,怎麼就沒有這種層出不窮的主意?

西北打了勝仗,河北還沒打起來,眼下的趙佶自然是心中輕鬆,對於這種主意更不會出言反對。稍稍問了幾句細節之後。這位天子官家當即便點頭認可。很快便召了郝隨過來,將事情吩咐了下去。而郝隨如今已經不似當年那麼得寵,聽了之後既覺得此事好玩。又覺得是邀寵的好主意,便一口答應立刻去做。

雜事說完,君臣又商量了一會政務,然後蔡京和高俅便雙雙辭了出來。纔出福寧殿,蔡京便問道:“伯章,上次開封府衙那場鬧劇,聽說你是陪着聖上去看過地,究竟是怎麼回事?至今以來,少有百姓敢衝擊官府的,那些人如此胡鬧。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指使?”

聽蔡京一語中的,高俅只得攤手苦笑一聲,一五一十地把當日情形娓娓道來,末了他才搖了搖頭:“此事是聖上親自讓皇城司去辦的,我雖然和曲風交情不錯,可也問不出什麼名堂來。皇城司雖說擔負着偵緝百官的職責,只不過還得聽聖上的旨意,如今即使差不多變成了半個開封府,別人也無話可說。對了。元長可是聽到了什麼不利的傳言?”

“這倒沒有。”身爲宰相,蔡京本能地對皇城司有所顧忌,但是,這些年皇城司的動作都比較輕,更不曾聽說有人仗着天子寵幸胡作非爲捏造罪名,因此,這個暗處衙門的重新復起讓不少官員提心吊膽的同時,也讓一羣重臣鬆了一口氣。身爲篤信儒道地士大夫,對於這些活躍在暗處地人懷有鄙視,是理所當然的事,即使是通權達變的蔡京也不例外。想歸想,他卻再也沒有發問,和高俅分別之後,他便徑直轉去了都堂…知還未進門,他便聽到幾個書吏在那裡煞有介事地說着什麼寶藏地傳聞,登時心中惱火,忍不住在門口重重咳嗽了一聲。

“蔡相公!”

幾個書吏聞聲轉頭,見是蔡京,當時便呆若木雞。一個聰明伶俐的慌忙上前行禮,一邊爲蔡京安頓座位,一面忙不迭地請罪道:“小人等只是閒來無事說些題外話,並非有意怠慢差事。阮相公和何相公剛剛出去,說是要會會那高麗使節……”

聽他這麼絮絮叨叨地一說,蔡京心中的不滿也就漸漸淡了,隨即把心思放在了政務上。聽得阮大猷和何執中去見高麗使節,他又追問了幾句,最後才滿意地止住了話頭,但仍不免告誡道:“都堂重地,今後若是再讓我聽到這些閒話,定不輕饒!”

阮大猷和何執中聯袂見過高麗使節王繼之後,高俅便正式以大宋宰相的身份高調接見了他。這一次卻並非是官樣文章,而是一系列實質性內容,而王繼身爲高麗重臣,當然知道國中情況並不妙,言談中不免賠盡了小心。

倒不是說高麗國中有人反叛或是其他亂事,而是面對正不斷髮展起來的金國,高麗君臣上下不免有一種迫在眉睫的壓力。由於受到中原漢學的影響,高麗也同樣存在重文輕武的現象,對於軍人始終嚴密提防。

但是,在這種非常時刻,如果靠文官指揮軍事,一旦敗北,動輒便有亡國之禍,這也是他們不得不在外尋求援助的一大原因。

“高相公,我國向來仰慕中原正統,之前雖然臣服於遼,不過是迫於無奈罷了。如今女真蠻子崛起於遼東,只知道用殺伐之道攻略八方,實在是……”王繼搖頭晃腦地說着,突然不知道該用什麼話來形容,最後乾脆用了“化外蠻夷”四個字。

而高俅在旁聽着,臉色不動毫分。高麗就是如此,樣樣都是學中原禮儀制度,時常痛斥別人是蠻夷,豈知在中原人眼中,孤懸海外的那個半島,還不是同樣地蠻夷?中原泱泱大國,自負一下同樣可能帶來不測之禍,這高麗不過彈丸小國,居然有資格嘲笑別人是蠻夷?

當着王繼的面,他當然把這些心思都收在了心裡,靜靜聽完之後便笑道:“女真如今建國大金,就連遼國也在它的鋒芒下敗退下來,貴國局勢確實可慮。不過,貴國不是遼國臣屬麼,倘若與遼國聯合兩面出擊,怕是女真人會吃一個大虧纔是。”

聽到這個建議,王繼的臉色卻有些尷尬,支支吾吾了好一陣子才嘆道:“相公此議確實是好辦法,只可惜我國朝中意見不一,所以這出兵一事……只怕難以如願。”

高俅心底冷笑一聲,哪裡不明白高麗的如意算盤′然臣服於強遼的鐵蹄之下,但是,高麗國中一向對這種現狀非常不滿。如今遼國兵敗,他們那些士大夫拍手稱快還來不及,哪裡會想到和遼國聯合,先把女真打敗?這些人十有**是和大宋打的同樣主意,坐看鷸蚌相爭,到時候準備作那個最終得利的漁翁呢!

可惜的是,這世界上有一個打這種如意算盤地人就已經夠了,不需要第二個!

心裡這麼想着,高俅臉上的笑容卻愈發溫和,對答之間似乎對大宋和高麗的關係有着深深的自信。幾個回合下來,王繼對達成此行的目標不由愈發自信,言語中不免就流露出了一些其他意思。

“說來也是天降洪福,大宋在西北連戰連捷,而敝國王后也在不久之前生下了王子,吾王已經有意將其立爲太子。只是,我國大王聽說貴國天子剛剛喪後,所以……只是沒想到大遼搶在了前頭,居然將大長公主嫁給了陛下,實在是有些遺憾……”

聽王繼在那裡自說自話,高俅很有一股大笑的衝動〉起來,趙佶實在是搶手貨,遼國剛剛嫁過來一位公主也就罷了,這高麗居然也有這種意思!只是,遼國畢竟還是大國,高麗區區一島國,也想用聯姻這種辦法抓牢大宋,未免想當然了一點。據說如今的高麗王王俁比趙佶還要大三歲,這若是真的擇一位公主嫁過來,只怕還是一位長公主。

居然一連兩次都是自己碰到這種事!

高俅隨口敷衍了王繼兩句,待到離開會館之後卻長長噓了一口氣。

遼國是先提出提議然後造勢,而高麗卻先造勢再提出提議,不免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想到後宮那些嬪妃對此的反應,他更是微笑了起來。幸好,這種左擁右抱的美事,還不用他來爲難。

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9章 因勢利導造僞證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15章 球場驚變第9章 人面獸心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20章 定立新君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21章 延帥之爭第3章 生不逢時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40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33章 元宵佳節團圓忙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3章 不老神翁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1章 反目成仇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25章 聞急訊火燒火燎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5章 造膝密陳搬是非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29章 狗急跳牆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20章 老將臨去亦無私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7章 略施薄懲第1章 觸景生情淚滿襟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4章 權利弊官家爲難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9章 調兵將上下齊心第33章 無雙絕藝第26章 驚聞隱情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20章 遂寧郡王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10章 官商際野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3章 鷸蚌爭漁翁誰屬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