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

李泰這些年的努力耕耘,至少現在整個大唐都承認李泰在農業上的天賦。

各種提高生產力的工具,農作物育種的實驗,罐頭以及各種特產的開發,以及冬日種植的研究……雖李泰只是動動嘴,但所有方向都是李泰所提出來的。

再加上自己偶爾也是有動手的習慣,在這樣的情況下,甚至有百姓給李泰立廟。

而李泰出面爲這些黑土地作保,不論是李世民,還是杜如晦都是相信李泰的。

因爲整個大唐,已經沒有人比魏王在農業方面更具有權威了。

而且就算迴歸現實,如果沒這麼大利益,也不值得魏王如此投入,去修建遼難運河。

一邊的劉洎崔仁師楊弘禮等人此刻默默聽話,但是看着他們有些發亮的目光,很顯然他們也非常清楚,魏王所說的這些東西的價值,記下來終歸不會有錯的。

“修路不行嗎?”杜如晦稍稍收斂情緒,看着李泰道,“既然是在路上應該能修路吧!”

李泰聽到杜如晦的話點點頭又搖搖頭,開口道,“正常來說,您所說的應該沒問題。

但是幽州以北的情況有點特殊,這裡的道路夏天極其的泥濘,而到了冬天又極其冷硬。

在這詭異氣候下,想要修出道路來,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像這樣的地形,王玄策已在西海郡死磕了好些年了,這道路還是沒修建起來!”

當然,李泰稍稍有一點點的說謊了,東北這邊雖然也是凍土,但不像是青藏高原上那種永凍土,那裡想修建道路,真的是一個天坑,現在都還沒解決。

而東北這邊雖然沒青藏高原上的永凍土那麼誇張,但想要修路容易,可每年的維護卻是個天文數字。

說實話,別看李泰花起錢來好像如同流水一般,但實際上李泰是相當考慮成本的。

李泰仔細計算過如果想在青海這邊修路,那自己接下來至少一百年時間不需要幹別得事了,都需要把資源與人口砸進去!

但實際上完全不需要這麼操作,只要學習楊廣強行打通遼水跟那水(松花江),讓河流能夠順利的通到鬆嫩平原的黑土地,那世家聞着味就撲上去了,自己趕都趕不走的那種。

到時候,就不是需要自己砸錢進去了,而是開始坐地起價了。

沒辦法,整個黑土地距離大唐的核心區域太遠了,而進出的唯一通道便是這條將要修建的遼那運河,自己就算收過路費,怕也會收到手軟。

可以說,在工業化沒到來時,想把東北這些地區盤活,甚至發展起來。

那唯一方法就是要把遼水與松花江打通,河流大概經過現在長春所處的位置,利用好長春地區的礦產資源,這幾乎是這個地方發展的唯一辦法。

否則,你發現了黑土地也沒有意義,這裡冬天都是冰土,夏天都是沼澤,種植只能種植一季,而且運輸成本高的恐怖,哪怕都知道這裡有黑土地,也完全發展不起來。

除非能夠出一個類似李冰父子一樣的神人,在這邊完成類似都江堰的大型工程。

事實上,遼水到松花江的運河真的能打通,那就算到現在也都有相當大價值。

別得不說,黑龍江就不需要千辛萬苦的走俄國受到相當大限制的水道,而是能直接走遼水到大連或者旅順,從而讓黑龍江的貨物能順利從黑龍江走出去,下降黑龍江的運輸成本。

當然,隨着地區關係的密切,黑龍江出海口的問題,也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

但即使如此,旅順是不凍港,庫頁島所在的港口可不是,相對來說,如果有這麼條運河,對東北物資的運轉會更加方便。

不過,就內陸地區隨着高鐵技術的不斷拔升,會讓運河這種運輸渠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但就這個時代來說,航運是比陸運更好的選擇,也是李泰堅持直接修建運河的原因。

“所以修一條遼水到那水的運河,就是最方便的操作,而且東北這邊還有相當豐富的石炭資源,修建這遼水後,也能把這些物資開採出來了!”李泰說到卻是相當欣喜。

“石炭?”杜如晦倒是有幾分好奇的看着李泰道,“魏王好像很看中這資源!”

整個大唐都是知道李泰幾乎統一了整個大唐的石炭資源,但這種東西朝廷不專賣,真正把煤炭資源重視起來,進入官方管制,卻要等到宋朝再說。

所以,朝廷的人不知道李泰這般重視煤炭資源做什麼,不過他們唯一知道的是,隨着煤炭被李泰統一之後,市面上的煤炭價格變得便宜了很多。

就算是百姓在冬天也不會出現缺少煤炭的情況,甚至有些百姓在長安混不下去,除了去搬磚以外,去挖煤也是一個選擇。

但也只是到此爲止了,更進一步的發揮這種煤炭的作用,他們是真想不到。

而實際上他們想不到也是正常的,至少在蒸汽機這種東西真的能穩定提供動能前,煤炭所能夠帶來的最主要作用,還是冬天取暖,而大唐這邊冬天越來越暖了!

“嗯!”李泰點頭道,“東北這地方跟我們長安好像有些不一樣,這裡想要生存下來,一是需要糧食,二是需要石炭,如果沒這兩樣東西這一片區域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這邊溫季的時間較短,若提前出現寒潮什麼的,有了石炭冬日也能正常種植。

所以相對來說,我會重視石炭資源,所以這遼那運河在開鑿時,儘可能靠近有煤礦的區域,這樣東北這邊就算髮展也容易得多了。”

“石炭能讓作物冬日種植?”楊弘禮聽到李泰的話,倒有幾分驚訝。

“一般用得比較少,主要是提供冬日耕種所需要的燃料。”李泰看着衆人道,

“不過像綠菜或瓜果,想在冬日反節氣的種植出來,總歸需要提供一定程度熱源的!”

“如此說來,魏王對開發東北倒是準備的相當充足啊!”杜如晦若有所思。

沒辦法,李泰一系列的準備實在太充足了,從一開始就掌握的煤炭體系,有冬日種植技術,有冬日生活物資,甚至整個幽州,都能爲東北這邊提供基礎的物資供應。

尤其是航運,隨着高句麗被徹底的壓制,渤海成爲了大唐的內海。

本來而言,隨着高句麗被解決,渤海這一圈經濟肯定會受到影響,說不定隱約有些發展起來的航海業會陷入到了停滯。

但現在不一樣了,如果真要修遼那運河,那渤海灣這邊的航海業還要加大投資。

畢竟就算世家生產出各種糧食出來,也肯定不是存在哪裡的,肯定要拿出來出售的。

而只要糧食出售,幽州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而渤海灣這一圈的發展也就指日可待了。

可以說,原本幽州的發展也就只是到這裡爲止了,但隨着遼那運河的開通,彷彿幽州這邊又找到了新的活力!

杜如晦思索了一圈,開口道,“不過,若是想要把東北開發出來,怕需要花大力氣啊!”

“杜相的意思我明白,就實際來說,物資消耗倒好說,穩步推進也就是了。

但真正問題是人,所以高句麗必須要拿下,高句麗人口也需要拆分,把底層百姓運輸到渤海沿岸,以充實這個計劃所需人口。

不過即使如此,距離開發東北倒是遠得很,至少在遼那運河徹底開通前,想要把這黑土地開發出來怕是太難太難了!”

李泰說道這裡,不由帶着幾分的唏噓,“這真是個需要十年起步的計劃,真正把這東北開發成大唐如同蜀地一般的雙翼,更需要百年才行!”

對李泰所說的,需要百年才能夠徹底開發出幽州的想法,杜如晦並不反對。

甚至聽李泰的話,感覺魏王還是那個魏王,做起事情來動不動就是十年二十年計劃起步,然後穩步推進。

別得不說,像是捕魚計劃,逐漸讓幽州海邊的漁業以及航運業逐漸興起,現在更是成爲了大唐攻打高句麗的重要計劃,這就是魏王所規劃計劃的價值啊!

“那你準備如何開發這地區?”李世民不由對李泰開口問道。

對比起這片黑土地,李世民突然感覺只剩下了一口氣的高句麗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只不過該滅還是要滅,只不過滅高句麗的心更堅定了幾分,畢竟這黑土地大唐要了。

此刻,李泰開口道,“先期投資不是我看不起世家,而是就算世家知道那片黑土地能夠每畝生產五石的產業,但真正願意投入其中的人怕也是寥寥。

因爲這片黑土地還不是在華夏的掌控中,它自身開發環境相當的惡劣也就算了,而且周邊還有各種異族。

就算好不容易開闢出了田地,沒有足夠的物資補給,說不定一個冬天過去,就整個沒了。

所以遼那運河順利開通前,我覺得這塊土地可以告知世家,但沒必要讓世家過多參與。

但在遼那運河順利開通後,想要開發這一片黑土地,需要得是人口與物資,最重要得是這一片土地耕開荒出來後,耕種個兩三年,相信就會有回報。

這時候再讓世家介入其中,那就能用世家的力量去開發這一片土地了!”

“我還以爲,你會主動提議讓世家加入其中呢!”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感嘆。

因爲一直以來,李世民看着李泰驅使世家,都驅使的得心應手,不免有幾分意外。

“這裡距離長安洛陽太遠,所以這條唯一進出東北腹地的水道必須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否則若有任何一家世家參與進來,只要把水道把持住,那就很容易成爲遼東王!”

李泰說到這裡微微對李世民一笑,然後繼續道,“但長安那邊不一樣。

隴西貴族,本地士族,甚至還有我們皇室宗親,成分本就複雜,就算各種勢力在裡面糾紛,但就本質來說,也是阿耶一言而決。

所以絲綢之路能給大家分潤,因爲說到底他們在關西翻不了天的。”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倒也認可了李泰的判斷。

尤其對世家既用又防,能明白世家的作用,也清楚世家的威脅,李世民認可李泰的態度。

“但沒世家加入的話,你準備第一步投入,打算全部自己投入嗎?”李世民不由沉聲道。

“第一步的人員,就讓這二十萬徭,每年在這裡輪值修繕也就是了!”李泰對李世民道,

“這二十萬徭役裡有突厥異族,有幽州異族,也有吐蕃蠻族,更多還有我們大漢本地人。

讓他們從此紮根在這裡不太可能,但是從他們中挑選,十萬人留下來推進工程。

然後三年一換,穩步推進,我想以他們的工作效率,這個工程推進的會非常快的!”

李泰帶着幾分的理所當然對李世民道,“剩下來的徭役,若阿耶有什麼宮殿要修建,可以讓他們安排。

若沒有的話,等到回去後,長安到秦州的馳道需要安排上路程了!”

說實話,李泰提出這個工程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徭役給支開,讓他們至少短時間內先別回來了,從而讓李世民安心。

畢竟,李泰不知道李世民對未來軍事上的規劃,更不知道李世民想要他跟着李靖對大唐軍隊進行改革。

所以,李泰暴露了自己二十萬一天賦的徭役,甚至在自己指揮下能到達二天賦的戰鬥力,這樣一支力量直接就跟着自己回長安,就算李世民,李泰也有些懷疑晚上能不能睡得安穩。

這就是爲什麼,在發現了黑土地後,李泰第一時間便把遼那運河的計劃,丟到李世民面前,就是想表示等打滅高句麗,這些徭役不會回長安,而是會在邊疆地區修築運河。

至於剩下來的十萬徭役,也丟出去絲綢之路,至於真的遇到什麼危險,李泰覺得有薛仁貴在宮內,有田長耕在宮外,就算是自己的親兵,只要帶着自己衝到有徭役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夠讓自己安全下來。

所以自己不需要那麼多的兵權,自己需要得是要讓李世民放心!

而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深深看了李泰一眼,道,“這事就先計上,把高句麗打下來再說!”

今天一更,不用多等

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規劃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28章 開學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76章 流外官第482章 平靜的高句麗(今天一更)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114章 建議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242章 折衝都尉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05章 魏王的老師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65章 戰報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45章 難民出現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291章 風雪中第173章 封燕王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153章 囂張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114章 建議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531章 遼難運河第251章 六鏡花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236章 悠閒的長安生活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326章 飛梭第313章 糧票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13章 獎賞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61章 李靖的僞裝第470章 光箭雨第203章 滄州的計劃書第485章 分封第419章 杜荷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319章 南市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65章 戰報第26章 建設商鋪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118章 與潘師正論道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57章 橫推(今天一更)第29章 圖書館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423章 糖衣炮彈第258章 覆滅第160章 託付第63章 阻擊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65章 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