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一份問卷調查,起碼會持續一週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有的出於特殊需要,甚至會持續數年。
但吳良卻認爲,眼前的這份調查結果就已經很ok了。
有近十萬人表達了購買慾望,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這也體現出了網絡的一個優點,那就是即時與高效。
若是換成一般的普通明星來做這份問卷調查,他們走尋常的平面媒體路子,只有一天的時間,別說結果,估計連鋪墊都還沒展開。
他們還得先發酵、宣傳,廣而告之,然後等到歌迷都聽說這個消息,再來填寫問卷,一晃好幾個星期就過去了。
可是吳良不同,他的調查對象全都在自己的直播間裡,只要吆喝一嗓子,所有人立馬全都知道了。
有興趣的人當場就會去填寫,而沒興趣的人,你再給他十天半個月,估計他也不會點開那條連接。
所以這份調查結果,估計和最終的調查結果相差也不會太多。
於是吳良第三天就興沖沖地拿着這份調查報告再次回到了莫錦良的辦公室。
火山音樂,莫錦良的辦公室裡。
看着手中的這份調查報告,莫錦良半天都沒能把嘴合攏。
預售意向十萬人?
你特麼是在逗我玩兒?
連天后高奕可一整年也才賣了一萬多張專輯,你這裡光是預售就已經超過十萬了,難道你比天后高奕可還要牛逼十倍?
這該不會是份假報告吧?
莫錦良腦子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樣。
可是當他看到出具調查報告的公司名稱時,他又一次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麗聲》雜誌社。
搞音樂的,哪能不知道《麗聲》呢?
這是一家報道時尚與音樂的主流媒體,在圈內雖然不是數一數二,但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十幾年的良好聲譽,它總不可能替吳良這個網絡主播來背書吧?
也就是說,這份調查報告是真的囉?
可這個數字……也太讓人懷疑了吧?
上一個能把專輯賣到十萬張以上的是誰?
在莫錦良的記憶力,應該是四年前天后歐陽宓出的那張《情韻》了吧?
可那畢竟是歐陽宓啊,幾代人心目中的偶像,整個華夏唯有一人能跟她比肩的超級天后!
而且那也是四年前創下的紀錄了,從那之後,似乎整個華國再也沒有任何一張專輯能賣到十萬張以上了吧?
不是明星們不努力,實在是因爲環境惡化得太快,盜版和鏈接已經徹底摧毀了整個華夏樂壇的根基。
莫不是四年之後,華語樂壇漸漸開始回暖了?
莫錦良又想到了這個可能性,但立刻就被他自己扼殺在了腦海裡。
尼瑪和鈺的小師弟上兩個月纔剛出了一張新專輯,迄今爲止銷售量爲——4526張。
就這還是公司花了大價錢給他拼命做宣傳,到處去推廣,甚至專門在報紙雜誌上買了版面來替他吹噓。
這種成績如果也算得上是回暖的話,那莫錦良感覺自己早就已經凍斃了!
可是有什麼理由,會有這麼多人願意購買這張專輯呢?
莫錦良又想到另一個可能性,水軍。
《麗聲》當然不會拿他們十幾年的信譽來開玩笑,但保不齊吳良就是花大價錢僱傭了大批水軍,專門作出這樣的調查結果來呢?
可是再看看調查報告上那些填寫問卷的歌迷,一個個全都有名有姓,這種東西,只要稍微用點兒心就能調查到真假,他們也沒理由這樣做啊?
如此說來,只有唯一一個合理但又令人不敢相信的結果——這份調查報告是千真萬確的咯?
“我勒個天,這是要逆天啊!”莫錦良心裡有一句mmp,當場就想說出來。
他們公司花費了巨大的精力,挖掘、培養、包裝、推廣了一個新人,可是跟吳良比起來,那瞬間就被爆成了渣啊!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你知道嗎?
莫錦良真想一把抓住吳良的脖子,義正言辭的問他一句:“你到底是何方要你,還不速速現出原形?”
然而這終究只是他的意淫而已,把那份報告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後,他終於還是不得不選擇了向吳良妥協。
“這份報告……”他有千言萬語,卻根本不知道怎麼說出口,最後只能來了一句:“太驚人了!”
“是嗎?”吳良倒是興致勃勃的問到:“這樣的話,我們可以考慮合作的問題了嗎?”
“合作?”莫錦良心裡一陣苦笑,豈止是合作,他都差點兒想把吳良給包養了。
不過想想,大家都是男人,這事兒還是算了吧,咱們還是回頭來談談合作的事情。
“你真的相信這些人全都會買你的專輯?”莫錦良始終還是不放心,又多問了一句。
“說實話,我也不是很肯定。”吳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不過他們當中就算只有一半的人肯掏錢,那也足夠了不是嗎?”
理是這個理,可萬一沒有一半的人肯掏錢呢?
“這種事,終歸還是太不確定了……”莫錦良嘀咕道:“如果能有其他的方法把人數確定下來,這樣纔不會承擔太大的風險啊!”
但吳良也不是無備而來,對於莫錦良這樣的態度,他早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我知道十萬人確實太誇張了。”他說道:“不過我們可以採取預售的方法,在網絡上分批接受訂金,這樣的話,收多少錢就做多少張唱片,這樣應該沒問題了吧?”
這倒是一個好主意,不過這個方法也是女皇大人教他的,他自己沒有這麼老道的手段。
同樣,這個方法也總算是說服了莫錦良。
有多少訂金,就出多少專輯,這種方法莫錦良怎麼可能想不到。
只不過他之前猶豫的,是擔心付訂金的人太少,那唱片就算不印刷,成本也需要幾十上百萬,這可都是淨虧呀!
可現在有了這份調查報告,起碼證明具有購買意向的歌迷還是很多的,這就等於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至少不必擔心連編曲的成本都虧掉了不是嗎?
所以莫錦良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準備接手吳良的這張專輯製作。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他難免又開始有了點兒別的心思。
“你確定,這張專輯真的只做預售嗎?”他問吳良到。
“怎麼?”吳良不明白他的意思,開口問道。
“這麼亮眼的數據,如果只做預售的話,那真是太可惜了。”莫錦良裝模作樣地感嘆道:“我敢保證,如果這張專輯同時在市場上發行的話,銷量至少還可以翻一倍!”
他之所以敢這麼說,不是沒原因的。
過去十幾年的經驗告訴他,如果一張專輯光是預售都能達到十萬,那正式的發行,起碼能賣到一百萬張以上。
10:1,這是最基本的發行與預售的基礎比例。
而莫錦良是考慮到這幾年唱片市場的低迷,所以才強行把這個比例調成1:1的。
要是換做十幾年前華語樂壇的黃金期,這個數字可能翻二十個跟斗都打不住。
太驚人了,近五年都沒看到過這麼打眼的預售成績了!
這傢伙到底是有什麼魔力,爲什麼能創造出這麼驚人的成績呢?
莫錦良忍不住用眼睛不時地打量着吳良,他真的很想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小網絡主播,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一步,連天王天后都只能跟在他屁股後面吃灰的。
而吳良也清晰的接收到了莫錦良的意圖,卻依然堅定地搖搖頭道:“不用,我只做預售就好了,正如你所說的,發行成本太高,我不想去嘗試。”
如果要發行的話,光是火山音樂那裡,他就要給一大筆慰勞費,再加上發行渠道的成本,這些錢,恐怕就算是銷量翻了一倍也賺不回來。
但莫錦良想的,顯然跟他不是同一個問題。
在莫錦良看來,發行費算什麼?成本算什麼?如果吳良的這張專輯真的能賣到二十萬張以上的話,那就是近五年來破紀錄的一個數字了!
只要有了這份名氣,錢,還怕賺不到嗎?
到時候隨手多接幾個廣告,還有什麼錢是賺不回來的?
想到這裡,他看向吳良的眼神裡,不免就多了幾分饞涎的味道。
“錢,不是問題。”他豪邁地說道:“只要你願意加入我們公司,所有的費用,我們都可以幫你支付,而且製作和發行的事情,也完全不用你再操心,你說怎麼樣?”
這傢伙終於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原來說到底,還是想招攬吳良進他的公司啊!
可這時候,吳良已經早就沒有加入任何公司的想法了。
之前說的不想讓人來分他的錢,只是一句玩笑話罷了,把蛋糕做大,大家一起來分的道理,吳良還是明白的。
他真的在意的,是他的歌曲版權。
一般的歌手,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爲歌曲是公司找人來寫的,版權肯定不在他們手裡,不管誰握着這首歌的版權,他們只負責唱就行了。
但對吳良來說,他的所有音樂,全都屬於“原創”,這些歌的版權,全都是捏在他手裡的。
如果他加入音樂公司,這些版權要不要交出去?
對音樂公司來說,版權是一道繞不開的門檻,有句俗話叫做流水的歌手,鐵打的版權,音樂公司的簽約歌手,隨時可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但他們走了,歌曲的版權能帶走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