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吃驚的是,他從郭拙誠的話裡敏感地感受到,郭拙誠似乎有與美國之外的國家合作的意思,於是問道:“你這個新機型不與美國合作?可現在美國的軍機技術是最好的。”
郭拙誠點頭道:“我希望我們有一種吸取蘇美兩國軍機有點的軍機。”
錢學森更驚訝了,問道:“蘇聯?現在我國和蘇聯的關係還沒有解凍,我們這麼做是不是走的太快了一點?不說我們的領導會不會答應,就是蘇聯那邊也很難同意。”
郭拙誠笑問道:“你同意不?”
錢學森一愣,接着說道:“我又不是負責飛機項目,我同意不同意有什麼意義?”
郭拙誠道:“怎麼沒有意義,你是我國的科學泰斗,如果你同意了,不但代表科技界大部分同志同意了,也說明有很多領導同志同意,你可不要以爲你不是領導。”
錢學森笑道:“我是哪門子泰斗,又是哪門子領導,我只領導我的幾個科研單位。”
郭拙誠說道:“你何必這麼謙虛,咱們又不是不熟悉。你還沒有說你同意不同意呢。”
錢學森說道:“我是同意的,科學無國界,只要是對我們國家有用的,我們就可以拿來用……對於你的計劃,我是一直贊成的,不過,這次的難度不小吧?”
郭拙誠說道:“只要通過了你這一關,這件事情的成功率就達到了一半以上。”
相對郭拙誠而已,錢學森對於中蘇關係的改善和現狀知道得不多,他只是從內參上了解到了片言隻語,很多保密的事情他並不知道,遠不清楚中蘇之間已經做了無數次交易,而且遠不是僅僅做一些貿易那麼簡單。
同時郭拙誠也相信中央領導會同意他的這個建議,因爲他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最高首長,實際上,他估計用不着講太多的理由,最高首長就會同意,畢竟國家不擔風險不掏錢。而且現在中國與美國在軍機上設計、研製、製造的時候互動很多,中國與美國進行了不少的技術交流,涉及的機種幾乎涵蓋所有的,如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民航飛機、直升機、武裝直升機等等。
既然與美國進行了這麼多交流,那麼與蘇聯進行一些交流又有什麼不可行的?交流的還只是一個機種,運輸機。
要知道在郭拙誠的影響下,在中國國力大幅度增強的前提下,現在中央領導已經有了與蘇美兩國平起平坐的心思,在蘇美之間取利,在蘇美之間平衡,在蘇美之間建立互信,都需要中國與蘇聯進行某些方面的合作,只有合作的事情多,中國對蘇聯的影響才大。
郭拙誠剛纔突然想到要與蘇聯合作生產大型軍用運輸機,不僅僅是因爲腦海裡想到了蘇聯曾經制造過世界最大的軍用運輸機——安225,更主要的是郭拙誠想到了蘇聯的解體,想到了前世蘇聯解體的時候,很多蘇聯科學家會變得無家可歸,變得心神無主,變得無所適從,沒有了研究室、沒有了研究經費,甚至都沒有了生活來源,有的開始從實驗室出來,到外面打工賺錢養活家人,有的則受歐美國家的誘惑遠走高飛。
如果現在中國和蘇聯合作,邀請大批的蘇聯專家進入這個研究機構,不僅僅是可以從蘇聯獲得大量技術,獲得比美國並不差的技術,還能和很多蘇聯科學家、專家交朋友,等待蘇聯解體的時候,這些專家只要不是傻子,只要他們不是沒有本事的貪官,他們都會順勢到中國這邊來。
而且,通過他們的親身體驗,通過他們口口相傳,他們的一切都會傳到他們的那些朋友、熟人耳朵裡,會在哪些人心裡產生漣漪,會吸引更多的科學家過來。幾十萬前世本來奔向西方的科學家、專家,也許可以分出一半的人往中國,那中國豈不大賺?那可是花最多的錢也買不到的。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安-225是在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研技術聯合體這個機構研製的,一旦蘇聯解體,烏克蘭會和俄羅斯分道揚鑣,裡面的科學家和專家會比在俄羅斯的科學家和專家更沒有歸屬感,內心更彷徨更惶恐,更容易被中國收買。
郭拙誠內心爲自己突然想出這麼一招而暗喜:“呵呵,我要不要再促成幾個中蘇合作的大項目,越是高端的越好,現在投幾個億美元進去,將來就能影響一大批蘇聯高端人才過來,那對中國科技的進步該有多麼巨大的促進啊。這遠遠不是幾個億美元所能比擬的。再說,我投資的這些錢,完全可以在蘇聯崩潰、盧布貶值、俄羅斯執行經濟休克療法的時候輕易賺回來,而且是成倍、成十倍、成幾十倍地賺回來。”
有資料顯示,在蘇聯解體和俄羅斯恢復經濟的這段不到十年的時間內,西方金融寡頭從俄羅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國掠走了超過十萬億美元價值的財富,幾乎將蘇聯幾十年的積累搜刮一空,使蘇聯由一個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二的工業化大國變成了一個人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窮國,幸虧它的軍事實力猶在,或者說世人還是懼怕它龐大的軍隊、強悍的軍力,否則俄羅斯早就被別的國家趁機入侵甚至推翻。
郭拙誠沒有將俄羅斯或加盟共和國的財富掠奪一空的遠大理想,但掠走它一筆的雄心還是有的,利用他所控股的公司,無論是以西方金融寡頭進入還是用中國商人進入,或者以蘇聯的友好國家進入,都有機會也都有可能。
要知道他爲了從蘇聯大撈一把已經準備了好多年,加上他是重生的,知道前世蘇聯的解體全過程,也知道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趨勢,如果還賺不到錢,那真要買一塊豆腐撞死算了。
其實,他就是傻瓜,只要知道蘇聯盧布將貶值得一文不值就能大賺,就能從股市、期貨、外匯市場大賺特賺。
至於與蘇聯合作研製大型運輸機能不能從蘇聯獲得技術,這個根本毋容置疑,蘇聯的飛機設計技術、製造技術與美國不相上下,很多領域甚至還超過美國。
雖然安-225大型運輸機在前世的時候是1985年纔開始研製的,也就是說明年纔開始,但實際上蘇聯早就在進行這方面的技術儲備,早就有了這方面的研究,只不過是明年才立項而已。否則的話,是無法相信三年後就能實現原型機試飛的。
現在中國提出拿資金和他們合作,提出和他們進行技術交流,他們肯定巴不得,很多會暗暗欣喜。第一,他們現在陷在阿富汗戰場,國內經濟一團糟,所有外匯都用於採購人民必須的糧食,他們最缺的就是資金,最缺的就是如何養着他們的科學家,現在有冤大頭出錢養他們,還和他們一起研製大型運輸機,這可比想瞌睡了別人送來枕頭還愜意。
第二,蘇聯正在尋找機會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不僅僅是希望從中國進口大量的輕工業品、電子芯片,更主要的是可以借中蘇的力量對抗美國,減輕蘇聯在國防、政治等方面的壓力。
現在的蘇聯真的是不堪重負,它帶領華約組織那羣小弟實在力不從心了,希望有一個大國來幫忙,來分擔壓力。和中國的關係改善,可比一大筆資金、幾架飛機、幾個科學家要重要得多。而進行項目合作又是改善兩國關係最好的契機,蘇聯豈不大喜過望?
第三,雖然蘇聯的航空水平與美國不相上下,特別是在機體設計、發動機設計方面,但是他們的材料技術、控制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還很欠缺,與美國相差不止一個檔次,他們一樣需要從外界獲得其他技術。
雖然中國的技術不怎麼樣,但這幾年中國技術進步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在信息處理上已經大大超過了蘇聯,加上他們現在跟美國合作,多少從美國獲得了技術,與中國是可以進行技術交流的。
在郭拙誠想來,只要中國願意拿出資金,願意拿出部門技術,與蘇聯合作設計、製造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提議一定是一拍即合,即使兩國都是心懷鬼胎,但合作肯定會成功。
其實,中國在開始的時候完全可以吃一點點虧,擺出自己技術水平低寧願多掏錢的樣子,讓蘇聯上當。要知道現在越是顯示有錢,越是顯示中國願意給科學家更多的收入,那些科學家就越會感覺中國好,感覺到中國工作有錢途,將來蘇聯解體的時候就有更多的人過來。
科學家雖然生活在象牙塔,也許對工資收入不太在乎,只要研究順利,但那是在收入可以讓自己和家庭人員的生活過得好的情況下,一旦生活過得不好了,這些不屑計較工資收入的大科學家也開始從雲端墜落塵間,一樣開始苦苦思索油鹽柴米,思考房子、衣服、車輛……一樣羨慕別人的瀟灑旅遊和燈紅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