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雅閣

bookmark

“叮鈴鈴...”

林向榮拿起了電話一聽是林強生的聲音,他笑着問道:“在京城怎麼樣?咱們的轎車上電影了嗎?”

林強生說道:“早就拍完了!爲了感謝黃祖模導演,我還特意請他們吃了飯,給他們買了回sh的火車票。”

林向榮覺得兒子這事辦的不錯,笑着說道:“他的電影叫什麼名字來着,我和你媽到時候想去看看咱們的車!”

林強生笑道:“廬山戀!您可記住了,看的時候別忘了找找咱們的轎車在哪!”

林向榮哈哈笑道:“你這小子,還調侃起老爸來了!”

林強生笑了笑,轉而說道:“爸,今天有這麼個事,想要跟您說一說!”

林向榮聽到兒子的語氣很嚴肅,問道:“什麼事?在外面闖禍了?”

林強生說道:“是這樣,京城這邊的銷售經理田超....”

林向榮平靜的聽完了林強生的敘述,他問道:“田經理真那麼說你的?”

“確實!田超很不尊重我的朋友,我感覺他也不尊重我!”林強生向父親說道。

林向榮默默的說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以前還真沒看出來他這麼有脾氣!這事我知道了,會給你個交待的!”

林向榮轉而問道:“聽說哈飛要跟外方簽約合作,成立一家汽車公司!你說他們和我們都在一個城市,咱們的汽車公司要有競爭壓力嘍!”

“這事我知道,原本哈飛就是生產飛機、發動機的軍工企業,這下他們造起了小轎車,濱城汽車公司的頭頭腦腦壓力很大吧?”林強生笑着問道。

“是啊,他們是軍工系統裡技術最強的一批企業!現在開始造汽車了。總公司的領導確實撓頭啊!”林向榮笑着說道,也許是有些幸災樂禍,他竟然爲了自己及早的出了總公司而有些慶幸。

哈飛兩個多月前就透露要跟埃裡克鬆代表的外方公司進行合作,當時他們還沒有跟日本人一刀兩斷,想着兩面試探看哪個給的條件好就選哪個。

但是日本三菱只想提供哈飛輕型貨車,而埃裡克鬆一方提供的則是中高檔轎車。兩廂一比較自然中高檔轎車勝出。

看到埃裡克鬆一方如此有誠意,而且他們願意提供轎車製造技術。哈飛的領導們就有了明顯的傾向,直到姚斌來到哈飛之後一錘定音,合作的對象選定了埃裡克鬆代表的公司,雙方纔正式展開談判。

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汽車工業格局是缺重少輕,沒有重型卡車,只有四噸的解放牌卡車、東風的五噸車,沒有十噸及以上的車;少輕,沒有千卡。轎車基本上是空白。有一個紅旗車沒生產幾臺,再一個就是sh牌汽車,也就年產幾千臺,最多的一年生產了5000輛。

外方提供的車型是一款真正的中高檔轎車,哈飛看好了中高檔車在國內的發展勢頭,而且生產這款車也十分有面子配得上哈飛的名頭,因此他們在和外方的談判中顯得很是積極。

根據哈飛自己的檢驗,外方帶來的這款車表現十分出乎意料。無論外觀和技術都十分優秀!

第二代雅閣,這就是林強生提供給哈飛的車型!

這款本應該在82年出現在國際市場的車型。提前了兩年展現在了哈飛衆人的面前。

車的大小、長度、寬度、高度、內飾配置、及整車的外形,無不盡顯這款車正是他們哈飛夢想製造的轎車!

實際上,這款轎車是在洛杉磯ls汽車研究所,根據林強生的繪圖,在凱美瑞的機體上改頭換面弄出來的變形車,它的外形和內部完全根據了原車型進行了改造。

在原有歷史上的發佈當時。本田技研方面相當自信的將第二代雅閣稱作“world?quality?car”,也就是“世界品質車”的意思。可想而知,當時的本田對這款車是擁有相當大的自信!

美國人的車給人的印象是粗線條的,尤其是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爆發後,美國車因爲耗油大滯銷嚴重。

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各大汽車企業不得不改進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但美國人的骨子裡是看不上這些油耗低的小車的,因爲不上心就造成了美國車的品質越來越低,一時有些跟不上世界節奏的感覺。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少有1.5至低排量的經典車型,這時期美國的轎車市場被日本汽車打的一敗塗地。

美國人並不是不會造高品質的轎車,而是看公司重視的程度。在這款車型的改造中,林強生就提出了高品質的嚴格要求!

別看是根據凱美瑞的機體改造的,但是等它真正成型的時候,車體內外基本上都被換了一遍,可以說這就是工程師們研發出的一款新車!

第二代雅閣的外觀設計方面,就像80年代初誕生的許多新車一樣。它的線條變得更爲低伸平直,整體上看起來猶如像一個個的矩形和梯形的盒子堆積起來的造型,用國人較熟悉的一款車來說有點像老普桑。

這一時期的造型設計,讓人有一種清新的感受。在看慣了國內那種大鼻頭車型之後,突然來一款平直的轎車,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哈飛的衆位領導們,就有這種感覺。

當然,濱城汽車公司生產的捷達也是平直車型,但是第二代捷達總給人一種憨蠢的印象,反倒不如日本人設計的這種具有東方風格的轎車好看!

林強生完全是從記憶裡把它拿了出來,寫上技術要求,讓工程師們照着做。

這款車爲了更適應國情的需要,林強生對第二代雅閣進行了一些重新調整。

整車擁有4521mm大長度、車身寬度1674mm、高度1463mm、它的軸距是2590mm,前後輪均使用了麥弗遜懸掛系統,當然後輪也可以板橋懸掛。

這款車一共有三種排量型號1.6升、1.8升、2.0升,採用單頂置凸輪軸八氣門四缸化油器發動機。配置5檔手動變速箱,或選配3檔自動變速箱。

電噴版正在美國進行數據測試,ls研究所的工程師們要在試驗場燒掉不知多少噸的汽油才能把電噴數據測算出來。

幸虧現在的汽油相比後世便宜不少,30多美元一桶比21世紀的百美元以上一桶確實便宜好多,林強生這才感覺好多了!

國內版本發動機採用鑄鐵缸蓋、前輪驅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車窗、卡式錄音機、幷包括豐富的標準配置,如am/fm立體聲收音機、空調系統、還配置了舒適的座椅、高質量的開關。

總的來說。這是一款好車,無論是技術還是外形,都是八十年代的先進方案!

哈飛的決策者們見到了這款車型之後,就定下了和埃裡克鬆一方儘快展開合作的基調。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外方出資一億美元對哈飛工廠車間進行技術改造,增加先進的轎車生產線,授予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方式。

哈飛總部坐落於濱城平房地區,擁有龐大而配套的加工體系,它的配套工廠就有大小几十家企業單位科研院所。而且這些差不多都是在國內技術較先進的軍工企業單位。它的廠房也是非常龐大的,造飛機的車間本來就寬敞。

哈飛迅速成立了哈飛汽車公司,剝離了一大部分的廠房設備以及人員,然後這家公司與外方合資建立了一家名爲本志的汽車公司,林強生還把本田的標誌拿過來賦予了這家汽車公司。

哈飛的領導雖然對外方提議的公司名稱不太滿意,但是這個標誌他們卻非常喜歡,當得知這款商標在世界30多個國家註冊過,註冊費用就高達8萬美元。他們立刻對這款標誌肅然起敬。

林強生又來到了清華見到了姜不居教授,笑着說道:“姜教授。您考慮的怎麼樣了?您不但可以拿着課題去我們公司做研究,還可以帶着你的學生一起去,我們公司可以爲您提供設備和研究經費,就希望像您這樣有學問的大師給予我們幫助啊!”

щшш_ttκā n_C ○

對林強生這位求賢如渴的企業領導人,姜不居教授還是非常讚賞的,她也通過學校瞭解過。濱城確實有這家公司,而且還是外資公司!

姜不居教授疑惑的問道:“據我所知,你所在的這家叫hk精工的精密機械製造公司是一家外企啊!可爲什麼你會是總經理呢?”

看着姜不居不解和審視的眼神,林強生從包裡掏出了香江身份證。他有些感慨,這年頭有了這個身份真是方便啊!

“您看。我有這個,其實這家公司就是我投資建立的!我十分希望姜教授能到我的公司指導一番!”林強生雙手遞上了證件,誠懇的說道。

姜不居驚訝的看了看證件又看了看林強生本人,確認上面就是同一個人。她驚訝的說道:“難怪,你原來還是一位港澳同胞!”

林強生尷尬的笑了笑說道:“算是吧!”

姜不居點點頭說道:“難得,作爲港澳同胞還想着幫助國家,這份心意就應該值得讚揚!”

姜不居接着笑道:“小林,我這麼稱呼你可以吧?”

林強生點點頭,笑着說道:“您稱呼我爲小林、強生,都行!”

姜不居笑着點點頭說道:“你說的條件都挺好,如果真像你先頭所說你們有那些先進設備,原本我就想着去濱城看看的。通過和你的接觸,我知道你是個尊重知識的人,這很好!”

“謝謝姜老師誇獎!”林強生也藉機的和姜不居拉近了距離,直接叫老師了。

“這個暑假我就想帶幾個學生過去,7月25號學校開始放假,大概28號我們能到濱城,小林你看行嗎?”姜不居教授問道。

林強生大喜的說道:“當然可以了!您放心,實驗和食宿、往返的路費等一切費用我公司都給予報銷,非常感謝姜老師!”說完,他站起來向姜不居鞠了一躬。

姜不居教授笑着說道:“可別行這麼大的禮,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林強生笑了笑,姜不居教授剛剛42歲,在教授這個領域確實算是年輕的。這也是姜不居教授在改革開放後研究出了那麼多成果的原因吧,正值人生當中爆發的黃金時期!

第801章 耿順詳的豬鬃廠第488章 拉近關係第472章 開保險辦大學制造飛機第803章 美國人露出了陰謀第964章 海陸軍一號第92章 商務邀請函第52章 工業之花第684章 爭論第466章 事後收穫第1004章 D老的決心第987章 田建鵬出院第739章 盧卡斯的困境第289章 來美科研團第768章 稻川會第63章 公社要參與第4章 王大錘第404章 新型華人社會第878章 家族企業第293章 賺到了美國工資第635章 葉家広東第40章 信達雅學習小組第255章 路測第719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648章 本田宗一郎第181章 意大利女人來了第385章 最後都是錢的事第364章 治爛第394章 監視第846章 國之重器第528章 美味的日本料理第190章 廬山戀第229章 油耗中隱藏的大問題第78章 1979年的春節第79章 縱火事件第170章 日內瓦車展第235章 我不第401章 重量級情報第859章 騙局拆穿第25章 報名高考第932章 巴西華人第781章 滄州五人第1005章 應對緊缺第193章 北京北京第791章 老布什的相信第440章 可愛的女孩第188章 汽車銷售公司(上)第687章 令人頭痛的思科創始人第203章 運12第677章 寶石和中國文物第590章 濱城的照相機品牌第559章 鼓勵員工下海第375章 決定性的兩款車型第148章 柯馬的請求第793章 “老大難”的三大廠第481章 藥不能停第25章 報名高考第270章 敢想敢做第652章 最佳車型,最佳發動機第780章 談不攏第796章 大型超市第416章 遇到自己公司的出租車第89章 找外國公司合作第841章 一廠兩家合資品牌第566章 黑鷹到貨第550章 換藥第106章 里昂第588章 經濟開發區與CBD第745章 高新科技防禦計劃第887章 G36的改進第745章 高新科技防禦計劃第968章 原始之地第560章 大時代第295章 應聘的人第813章 驚聞外商來第569章 招商會開幕第141章 戰略級規劃第755章 消失的貨幣第917章 患者的福音第749章 大使邀請第428章 自行探索第439章 艾夢緹娜的人道主義精神第357章 學習助手第948章 對農業的憂慮第962章 加強安保力量第812章 招兵買馬第406章 體積小質量輕打敗大哥大不是夢第159章 汽車集團成立第847章 強大實力第883章 對G36突擊步槍的關注第447章 曼谷潘家一個奮鬥中的華人小家族的縮寫第923章 人有我優第703章 豐厚的建築業第451章 血與槍第534章 美人計and將計就計第296章 Pentium1上市第六十一章第267章 阿富汗泥潭第774章 轉變思想第1002章 西郊賓館第612章 洋房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