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工業機器人

林強生帶着衆人逛了一圈新廠房,然後又參觀了車殼製造車間。

現在的鈑金師傅們,王大明等人正分成五組人馬,分別對五個車殼,叮叮噹噹的拿着小錘子敲擊車身毛坯呢。

聽着小錘敲擊鋼板的密集聲音,師生們吃驚不已。

“原來,紅旗就是這麼造出來的!”隊伍裡的安永小聲的說道。

林強生耳朵好使,聽到了這句話,他轉身看着說話的中年人笑道:“是啊,我們正在重走紅旗之路。只不過,我想從別道超車,所以邀請你們來了。”

安永走出隊伍,看着敲擊的工人們,又看了看林強生,驚訝的問道:“你想要實現工廠自動化?!”安永對小夥的認識,瞬間提高了不少。

林強生掏了掏耳朵,敲擊鈑金的聲音讓他十分難受。

他向着衆位師生筆了個手勢,帶着大家走出了車殼手工製造車間。

“沒想到造車就是這樣,太震撼了!”有人感嘆的說道。

“是啊!五六個人圍着一個車殼,一點一點的拿着錘子找形,我們以前也是這麼幹的!那時的前輩們,確實很辛苦啊!”另一位同學說道。

林強生看了說話的學生一眼,見他也30多歲的年紀,又一個大齡學生。他心中暗想,竟然有一個同行,跑這來參觀來了!

他向李國賢問道:“這人,也是你們專業的?”

李國賢看了看,然後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我們電測量專業的,是機械工程專業的。聽說我們今天到你們廠參觀,特意一起來了。”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以後除了你們專業的,其他人不許來!”

李國賢驚訝的問道:“爲什麼?”

林強生搖了搖頭,說道:“不爲什麼!”

“還有,什麼電測量專業?電測量是個什麼玩意?”林強生不解的問道。

“呃,就是一切與電子有關的方面,我們都涉獵到。”李國賢解釋道。

林強生點了點頭,大概是這名詞太老了,在前世已經不經常用了,所以他沒有印象。

這幫人回了廠門口,學生們大多跑到了外面的荒草地上。林強生又讓幾位老師,進了模具車間。

李國賢和另兩位老師,饒有興趣的看着陳兵鄒雪幾人製作砂型。

看了一會,林強生遞給李國賢一張圖紙。

“這幅圖,就僅限你們三位老師看吧,其他人先別傳!”林強生說道。

李國賢驚訝的接過紙,這張有塊面板大小的圖紙上,用彩色筆,勾畫了一副機械手的圖紙。

圖畫上面的線條、顏色用的非常好,雖然不是真的,但也畫的栩栩如生。

“哦?”李國賢更感驚訝,他連忙走到桌子前,把圖紙放在上面,其他的兩位老師也跟着一起看了起來。

“這是哪個國家的機器人手臂?”一位四十多歲的老師驚訝的問道。

李國賢也向旁邊的林強生急迫的問道:“小同志,你這是從哪看到的!有原圖嗎?”

林強生搖了搖頭,笑着說道:“三位老師不必驚訝,這是我想象的草圖。你們看這樣的機械手,現在能實現嗎?”

李國賢三人驚訝的看了一眼林強生,然後又仔細的看着圖紙。

一位老師驚奇的問道:“你怎麼就確定機械手,會是這個樣子的?”

林強生向他奇怪的問道:“難道機器手還有別的樣子?這不是像個手嗎?”

李國賢揮了一下手,拍了拍圖紙,興奮的說道:“我感覺國外的工業機器手,就是這個樣子的!以前咱們只聽說國外的機器人,是一種多關節設備,根本沒有見過一張照片。小同志的這張圖,就具體的描述了,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結構的設備了!很好,給我們指明瞭方向啊!”

先前那位五十多歲的老師也大力的拍了下桌子,高興的說道:“不錯,這是一種多關節、全電驅動的,真正的多電子處理器控制下的工業機械手!和我們瞭解到的隻言片語的描述,完全相符!國外的機器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三人越看越投入,直到研究了一個多小時候,李國賢才遺憾的說道:“可以確定這東西一定有傳感器,還要搭配微機程序來操作,這方面我們的研究落後了啊!”

林強生點點頭,說道:“不錯,我想工業機器人,應該可配視覺、觸覺、力覺傳感器,這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做到自動調整數據。還配套編好的程序數據,來控制機器人的動作。”

李國賢三人點了點頭,他愛不釋手的拿起這張圖,向林強生問道:“可不可以把這張圖紙,借給我們研究一下?”

林強生笑着點點頭,說道:“可以,只是不要給別人要了去,或者不相關的人看了就行!”

三人大喜,李國賢點點頭,小心翼翼的把圖紙捲了起來,放進皮包裡,長出老大一截。

林強生向三位老師問道:“目前,咱們國內的工業機器人發展到什麼階段了?您三位估計,咱們研究多長時間,能造出設備上馬?”

李國賢三人互相看了看,遺憾的說道:“這個我們不好說,目前咱們國內的相關研究,只是剛剛起步,只能做到檔位式的半機械自動化。電子方面,咱們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

林強生點了點頭,做了個擰螺絲的動作,向李國賢問道:“您是說,只能手動調檔?”

李國賢不無遺憾的嘆了口氣,說道:“是的!目前,咱們只能做到擰螺絲調檔的程度。”

林強生點了點頭,笑着說道:“那也沒關係,飯要一口一口吃,能做到手動調檔連續生產,也是不小的進步。比純用手去操作,效率和安全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老師們都點了點頭,林強生把幾人送出了車間,三位教師又去了廠長辦公室。

一番商談過後,老師們列出了一些設備材料。常遠庭大包大攬的接了下來,說道:“你們放心吧,我這就去工業局要東西。”

李國賢笑着點了點頭,搓着手連連說道:“沒關係沒關係,芯片少幾塊也無所謂,只要能有就好了!”

林強生在紙上,看了一眼。

好傢伙!

1971年上市的4004芯片100塊、1972年的D8008芯片100塊、1974年的8080芯片50塊、與8080兼容的zilog的z-80芯片50塊、1975年的AMD/AM2900芯片50塊。

他瞪大眼睛看着李國賢,驚歎的感慨:難怪國內電子工業發展緩慢,就這樣的處理器用量,國外的同志們得使出多大力氣去弄啊!

現在正是巴統最囂張的時期,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零部件,包括材料和生產工藝等等,很多都是禁止向國內交易的!其中就有這些對工業生產革命化進步的,電子處理器!

李國賢肯定是一下子把自己的實驗需要,想趁着這個機會一起報給上面。

第983章 暖心的陳瑤第479章 核電項目第715章 IC設計or晶圓代工?第517章 佩萊哈克第613章 上.海市中心的洋房第589章 80年代的記憶第919章 一堂沉重的課第112章 痛快的法國人第631章 新汽車品牌“標記”的誕生第19章 董方教授第717章 自己先幹起來第175章 香江(二)第20章 廠房建成第623章 好人做到底第32章 新來的軍代表第668章 就業分流第313章 友情歲月第655章 AMC新主席第25章 報名高考第993章 華爾街之狼第742章 無價的短片第641章 前倨後恭第507章 交換加碼,瞄準石茶隼第955章 化解第579章 昂貴的G36第610章 震撼住他們一家第22章 工業機器人第561章 開超市第177章 零配件招標會 上第593章 搶他灣孃的第562章 本土“家樂福”第184章 陳雷書記考察濱城汽車廠第606章 教訓姚錦雲第406章 體積小質量輕打敗大哥大不是夢第426章 這一方水土第130章 熱辣第492章 發展中醫中藥第491章 中醫漢方醫韓醫第642章 大收購案第841章 一廠兩家合資品牌第426章 這一方水土第334章 衝了出來第163章 玉寶到來第933章 佈局巴西第368章 堵截第707章 漂亮女傭第955章 化解第418章 東星系第190章 廬山戀第810章 給你開開光第369章 追逃第895章 新世代第740章 收購皮克斯第779章 爭論第271章 怒火第19章 董方教授第90章 巴黎時裝界第159章 汽車集團成立第468章 謝瑩的進取之路第845章 標杆工程第279章 貼片式元件第617章 爆款電器第611章 大驚喜第701章 挖坑埋了第91章 艾瑪的超短裙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397章 隱藏的目的第958章 魚頭泡餅第1000章 甲肝滅活疫苗入市第441章 藝術學校第520章 訂購F404發動機第306章 電腦直銷第871章 本田宗一郎到訪第562章 本土“家樂福”第969章 千島湖水源地第543章 姚錦雲受傷第323章 深南大道第267章 阿富汗泥潭第110章 上面來人第101章 千萬美元第983章 暖心的陳瑤第188章 汽車銷售公司(上)第43章 林強生夢想當中的工業式農業第488章 拉近關係第720章 斯坦福大學的講臺第598章 殺威棒第466章 事後收穫第480章 紅門宴第943章 見面第435章 美國人的防範第234章 小同志到了你爲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第287章 林強生出場第390章 三線廠印象第651章 與本田的深層次合作第996章 阻擊日本?第550章 換藥第426章 這一方水土第910章 東星系第567章 直九VS黑鷹?第4章 王大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