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國產工業的先天基因缺陷

bookmark

又過了幾天埃裡克鬆的同胞尼爾斯等七人來到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林強生同樣招待了他們,這七人都曾經在薩博汽車公司工作過.埃裡克鬆把他們介紹到了林強生這裡,他們在濱城呆了半年多的時間,他們被林強生安排在公司的各個崗位,同時他們也在濱汽和哈汽進行工作,同時林強生也委託他們深入工廠的各個崗位對三家企業的運營情況做總體性調查。當然,他們也參與了公司很多的決策,其中就有在企業中推廣產品質量標準化。

往往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能更好的看透事物本質,這七個瑞典人到了陌生的東方國度不可避免的會審視中國的企業和企業的管理者,他們會從中發現不少的問題,比林強生看得更透徹。

在聖誕節前,林強生就請七個瑞典人對企業進行分析,找出他的企業同歐美公司之間的差距,以及如何更好的讓企業的產品提高質量。

尼爾斯等人欣然領命回到瑞典過完了聖誕節就開始準備材料,結合他們在濱城企業內的所見總結出了一百六十六頁的分析報告。

七人到了邁阿密把分析材料送到了林強生的眼前,林強生用了兩天時間把這份報告看完,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穆青,把尼爾斯他們的報告傳真回硅谷讓王慧昌找人翻譯過來然後送回國內!”林強生向穆青吩咐道。

穆青把散落在沙發和地毯上的報告重新梳理起來,她向林強生問道:“好的我馬上去,您還有什麼吩咐嗎?”

林強生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給我泡一杯咖啡,其他的沒有了!”

“哎!”穆青輕快的答應了一聲拿着文件走出了房門,不一會她就送來了一杯咖啡然後麻利的發傳真去了。

林強生端着咖啡,輕皺着眉頭思索着。

瑞士人的報告上指出濱汽哈汽和他的公司三家企業,如果不改變供應鏈換掉國內的供應商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和歐美日企業相同的工業標準,更不能達到林強生所期望的和德日美企業產品的相同質量。

如果不對生產體系做出徹底的改變,採用國際供應商,按現在的發展方式進行下去什麼產品標準化企業質量管理都是空談!強行制定出來。那也是對中國現有的發展能力的徹底妥協,根據中國實際情況生產的產品質量永遠也不可能同歐美日企業相提並論!

瑞士人給出了一種可能,假如對中國工程能力妥協,這種低質量標準形成了慣性成爲了企業經營的基礎。那麼林強生的企業將會變成二流公司甚至三流公司。他的研發中心不得不放到國外,國內的研發體系將永遠不可能趕上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科研水平,因爲不得不爲國內低素質的生產體系買單,放低產品質量和生產要求滿足國內低下的加工能力。

造成這種困境的因素很多,傳統認爲我國現代工業起步時間較晚。第一二次工業革我們沒有趕上。

但是很多國家也同樣沒有趕上,如日本、韓國,*灣地區、新加坡。這些國家或地區雖然沒有趕上工業革命,但巧妙的利用了世界經濟環境讓自己成爲了發達國家技術先進國家。

還有,雖然內燃機的原理並沒有改變,但是隨着汽車產業的發展,供應鏈逐漸完善,各大零部件供應商百花齊放。汽車內燃機作爲製造業下的汽車行業下的小小一個動力總成,且不提一個內燃機的kno-ho(技術訣竅、專有技能、過程性知識)由主機廠掌握,單說零部件。新中國成立的時間都沒有諸如波sh, mahle, erlingklinger等零部件公司營業的時間長。所以從工程學的積累層面上,絕對時間已被歐美日甩開一大截。這是先天性的基因缺陷!

這些企業發展起來以後,相關技術已經被他們註冊了大量專利,中國想要購買到這些底層專利總是碰到這樣的那樣的問題,不只是經濟的也許有政治因素或者種族因素的阻撓,讓中國發展技術受阻。

再一個就是像日本德國這樣的國家對“匠”的崇拜,兩個國家尊重技術的傳統,他們的手工藝者被授予了很高的社會地位,優秀的匠人在這樣的國家更能贏得社會的整體尊重。

而美國雖然沒有“匠”的崇拜,但是他們一直是發明家的天堂。白手起家的故事始終是美國人津津樂道的,這種文化也很好的宣揚和鼓勵了人們發明創造和不斷追求更高技術。

在這個方面,中國又被這些國家甩得很遠,自古以來我們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而這個“書”並不是指數理化天文醫學類知識。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這些只是小道,“書”是特指儒家思想書籍。在中國更是有着“奇技淫巧”觀,就是在現代社會搞技術的雖然已經擺脫了奇技淫巧思想的鉗制,但是社會尊重程度上也沒有達到德日等國家的社會地位,更談不上受尊重了,甚至80年以前教書的和搞科研的都是“臭老九”。是被民衆戲耍的對象!

從一個細節就很好的表明,在日本馬自達公司技術最高的四位裝配技工可以把自己的銘牌嵌在他們出品的發動機上。

當然這些發動機也不可能都是他們親自組裝的,鑲嵌銘牌的意思是這些發動機的品質由這些技工保障。而日本消費者就認可這樣的保證,對貼上技工師傅銘牌的產品質量非常放心。

馬自達公司把產品質量拜託給了四名技工,可見這四名技工在馬自達公司獲得了很高的地位。而這種事情在國內卻是不可能發生的,有貼銘牌的機會怎麼會讓幾名技工佔了去?貼也是要總裁廠長之類的名字,無論從社會尊重程度上還是從公司考慮都不會要幾名技工的銘牌,即使工廠認可中國的消費者也夠嗆能認可。

說到底,這是一種技術崇拜,人家民族就是認可這個東西。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就是對技工人才的尊重重視。林強生的企業雖然做的很好,但是比照歐美日企業的重視程度還是有很大的不足。比如對高級技術人才的工資待遇上,沒有給予日德企業同樣的優渥條件,從而也就沒有培養出來高級技術人才的榮譽感和被尊重感。同時,員工追求高技術能力的企業文化沒有建立起來。

產品標準的建立不僅是企業隨便搞一搞標準就能建立起來了,從國內的情況來看,工業整體低下的水平打從根上就有問題。不光林強生的公司需要建立先進的質量標準,就是原材料生產企業也要提高技術水平生產標準。

這些人在工作中發現,把歐洲已經量產的零配件拿到中國生產,在國產化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瑞典工程師們總是撓頭不已。

一種零配件拿到國內來生產,首先在製造材料的選擇上就遇到了問題,假如這件零配件在歐洲量產用的是材料a和b,而國內恰恰沒有這兩種材料,現實是按照歐洲標準生產這兩種材料還需要進行技術研發引進工藝設備,那麼就不如直接用替換材料來得更實際。

國內工廠在考慮一番後就會很有可能用上替換材料,大多數國內企業一定會用替換材料節省成本。

結果歐洲產品經過本地國產化之後,它的製造材料就降到了a-和b-,雖然這兩種替換材料也能湊和用上並且加工難度都非常容易的克服了,但是這樣的產品雖然外觀也是那樣,但它的產品性能使用壽命卻是比歐洲產品差了一大截!

在國產化的過程中,國內的現有材料和國外材料有較大差距,而國外又只賣產品不賣材料技術的情況下,國內企業通常是自主研發出替換材料,或者乾脆購買外國人提供的低技術含量的過時貨應對。

這樣的產品製造出來,其性能和質量自然而然的不能和國外相比,從而國內產品總給人一種很低端的感覺!(。)

第80章 宮雅第1007章 搶購潮第801章 耿順詳的豬鬃廠第378章 一哥坐不住了第333章 廝殺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486章 往昔崢嶸第661章 遠方的黑鷹第860章 城市文化第159章 汽車集團成立第149章 意大利女軍團第518章 緊密行程第228章 衝突第670章 艱難的選擇第482章 功德無量的偉事第115章 照片的用處第616章 認可第372章 郝瘸子第419章 黑暗的公正第933章 佈局巴西第358章 膽大妄爲第326章 羊城出租車公司第599章 免職第239章 鑽石你造嗎第578章 爲G36突擊步槍而來第282章 不按工藝標準來卵用沒有第634章 廣汽的股份制改造第709章 國土安全第911章 無廠模式第973章 你是哪個部分的第530章 “雕刻匠”戰鬥機第476章 選擇第996章 阻擊日本?第146章 軟實力第1006章 啓用合同工第967章 苦泉第490章 最愛的人第232章 熱鍍鋅機組第955章 化解第766章 對着幹第637章 AMC美國汽車公司第166章 工作組到廠第913章 與卡吉瓦/杜卡迪合作研發新車型第14章 開頭紅第555章 五週年紀念第576章 崛起的家電產業第518章 緊密行程第685章 邂逅維密第378章 一哥坐不住了第371章 重整第248章 建立公司員工學習制度第751章 偷渡客第547章 決鬥第552章 G36突擊步槍第372章 郝瘸子第326章 羊城出租車公司第894章 蘭博基尼鬼怪出世第505章 軍事技術交易第636章 女強人/母老虎第428章 自行探索第770章 電信的好消息第841章 一廠兩家合資品牌第627章 務實和激進第80章 宮雅第464章 糾正第729章 向着世界光刻機產業前進第382章 安永機械第120章 汽車工業第255章 路測第561章 開超市第536章 超級豪宅第841章 一廠兩家合資品牌第957章 鍾大洲的擔憂第615章 見面禮第920章 阻止事故的發生第840章 投資房地產第587章 不是5億,是60億!第421章 從鄉村到世界第116章 低價促銷第2章 想造車的領導班子第924章 動員大會第904章 獲得新生的兵工廠第998章 汽車代工第948章 對農業的憂慮第765章 惹上了韓國幫第475章 石油問題第835章 助她一臂之力第713章 灣灣精英好多第583章 經濟開發區第756章 空手套白狼第4章 王大錘第793章 “老大難”的三大廠第413章 不做雅達利第二第564章 東星質量資格認證第333章 廝殺第853章 中航技代表團第995章 華爾街亮相第636章 女強人/母老虎第842章 石庫門新天地第463章 黑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