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電子城

時間很快到了八月,電子大廈如期竣工,新落成的大廈成了本地人引以爲榮的一座建築也成了深.圳的一個地標。電子大廈建設期間就引來了不少關心特區建設的國內外人士關注,他們從香港的落馬洲遙望電子大廈工地,以此來評判特區建設的進度和行情。因爲這時的深.圳四周都是一馬平川,從香港落馬洲可以看到電子大廈,從電子大廈也可以看到落馬洲。

這座大樓與周圍22萬平方米的土地都是被叫作上步電子城,電子大廈的二樓被設爲國內出口電子產品展廳,這裡開業之後必然會吸引不少港澳和海外客人。彼時來購買收音機錄音機的內地人,也常常在大廈裡排着長隊。

史翠珊代表東星電子公司和半導體公司同大廈的擁有者中電公司達成了協議,長期租賃了二樓200平方米的展臺,租金每年10萬元人民幣,那是相當的便宜

中電公司也非常高興,他們就期盼着國內來的客商越多越好,當然最好是真金白銀的拿錢過來,像東星集團這樣爽快的客戶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要中電公司照顧的關係戶。大家原來都是機械部下屬單位,同氣連枝打斷胳膊連着腿也不好死要錢。

同時史翠珊也代表香港事業集團和特區政府簽約,在電子大廈及中電公司旁邊批了兩塊土地,說是電子大廈的旁邊其實離這座地標很遠,皆因爲旁邊的中電公司。因爲中電公司佔了上步電子城的一半面積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地主,這也讓它有了成爲深.圳房地產開拓者的機會

說白了,林強生想要這片土地就是要做房地產的,這兩塊土地拿來做廠房用上個10年等到將來把廠房一拆就能蓋商業樓租賃商鋪每年都有大量的利潤。

因爲電子大廈已經成了國內發展電子產業的第一樓,以後國內衆多的電子企業都會入駐這棟大廈,讓它成爲帶動深.圳電子產業發展的基石

而林強生卻是看中了這裡的房地產業,現在無論是電子大廈還是中電公司,以及後來者華強電子公司愛華電子等等商家還沒有看到深.圳房地產業的巨大潛力,他們那些管理者還在做着依靠生產錄音機收音機電子錶發展中國電子工業的美夢。

可惜外國人也不是活雷鋒。甚至他們就是有用這種小產品大量賺走國民財富的心思。產品換代技術遏制,在發展的道路上領先者給後進者設置了一項項困難,依靠這些初級產品是根本不可能振興民族工業的

這些光榮的開拓者實際上扮演了一回扼殺民族工業的劊子手,外國人用這些初級電子產品衝亂了國內的電子工業。造成了80年代到90年代國內電子行業處於最爲艱難的一段時間。

當然了,電子大廈的建立是爲了增強國家電子實力想要以點帶面,但這座大廈以及周邊的上步電子城實際上卻長期受制於低水平的來料加工階段,就連電子錶上的機芯都很長時間是在香港加工生產拿到國內組裝成品的。深.圳大量的小廠家就是處在這種低端的組裝行業,只能生產個殼子而已。

一個小老闆幾個工人幾臺熱塑機就形成了一家家山寨的小工廠。電子來料加工業的初衷是好的,但正因爲這裡離着港澳臺太近了,急功近利想要發財的投機者蜂擁而入漸漸的這種山寨做法遍地開花形成本地獨特的文化。

林強生的公司由史翠珊領銜,爲了來往港澳方便一些,東星公司在香港成立一家空殼公司,然後這家公司在史翠珊的帶領下到內地來投資,這家公司變成了真正港企的身份,這個身份在這個地方有着相當大的優惠

各種優惠措施接踵而至,像土地無償使用未來五年免稅出口創匯項目享受優先退稅等等讓史翠珊等港商驚訝不已的好處

而像香港事業集團這樣帶着大量資金來到內地建設的港商還很少,大部分都是來試探的。加上港人認爲香港未來前途未卜,這時期的港商雖然由於香港高企的房價而使得加工利潤減少但還沒有想到把製造業轉移到國內。

“深.圳東星電子廠深.圳電子大世界大廈”兩塊牌子已經分別立了起來,兩處佔地面積總共1.5平方公里,這個面積比後世富士康工廠的面積少了三分之一,但也是相當大了。

史蒂夫波特曼來到了深.圳,中銀分行大廈項目被中銀方面委託給了貝律銘設計師負責設計。這位設計大師至少需要一兩年才能設計出作品,在這段時間東星物產也不能閒着正好承包了這兩處工地的建設。

從美國來的工程師們直接拿出了一套現成的建築方案,而且這套建築方案還是頗爲現代化的,唯一的缺點就是美國的建築材料好多國內都缺乏,如彩鋼瓦鋼結構隔熱材料吸聲隔聲材料裝飾材料。這些材料國內有的還處於空白階段。

正當史蒂夫和工程師們爲材料籌備發愁的時候,史翠珊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她依靠自己外商的身份向特區政府求援輕易的就把建築材料問題解決了。特區政府不但承諾儘快向兩處工地提供建築物料,而且價格還十分優惠

這也是特區政策的好處。給政策讓你發展,全國所有的物力都往這裡集中,在別的省份城市千難萬難的事情在這裡也許就不是問題。

改革開放之後,東北作爲老工業基地也是全國工業體系最全的地區,承擔了向關內低價輸送100多種基礎商品的任務。同樣,全國各地的工業基地也都在低價輸出物力。而這些物資又全面滿足特區的發展需要,深.圳就是這樣在全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

管理人員到位建築材料也正在有序的準備之中,唯一缺少的就是建築工人。

“先生,我想我們需要羊城建築總公司的幫助,也許你可以說服你哥哥的妻子向這家公司的管理者提議派出一支建築隊協助我們”史蒂夫向林強生說道。

如果是在美國或者是香港,史蒂夫早就自己做主了,但這裡卻是讓他寸步難行的中國,雖然這個國家剛剛實行改革開放但外國人也不是想去哪裡就能去哪裡的,沒有外事人員成天的照顧史蒂夫就感覺非常不錯了,這個國家剛剛打開國門對外部勢力外國人還是非常小心警惕的

林強生想了想對史蒂夫說道:“我想我們也需要建立一支本地的施工隊伍,這樣我們在中國建設自己的單位就不需要向外部借力了。據我所知,好多世界大企都有自己的建築體系,我們應該把這個做法移植到這裡”

“沒問題,您知道在中國我一切都聽您的但是這種做法在你們東亞地區更常見一些,像日本韓國都是這麼搞的確實有非常多的好處,在歐美建築公司卻是希望自己的工人越少越好因爲各種建築工人協會組織的勢力非常強大,我希望老闆注意到這一點”史蒂夫攤了攤手向林強生說道。

“好的史蒂夫,我記住了要我說美國的建築工人都是高級藍領工人,工資也很高,但他們的確夠懶的”林強生調侃的向史蒂夫說道,史蒂夫掛上了一臉無奈的表情。

在深.圳,想要招募到大量工人只需掛在廠門口一塊牌子即可,如果想快一些的招到人還可以去市裡自發形成的人才市場。這裡有來自天南海北的人每天都成千上萬,尤其到了夏季烏央烏央的黑色人潮讓史蒂夫等美國人退縮不已。

沒辦法,他們只好在人才市場的外圍設置了招聘點,兩張桌子四個有點文化的年輕姑娘充作招聘人員。

“這家建築公司招工”“東星物產,好奇怪的名字”“走去問問啊”沒多大一會招聘桌的四周就圍滿了求職人員。。

第22章 哈工大來的人第620章 規規矩矩的林強生第147章 專利佈局第73章 一半軍功章第685章 邂逅維密第130章 熱辣第948章 對農業的憂慮第555章 五週年紀念第816章 1985年的雪第731章 ATI創始人的顧慮第731章 ATI創始人的顧慮第32章 新來的軍代表第866章 安居安居第273章 神器第126章 shopping第992章 流動的鈔票第351章 介意也得抻着第945章 中德攜手互聯網第189章 汽車銷售公司(下)第592章 孔雀相機第930章 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第407章 小巧的驚人第80章 宮雅第109章 先行者第359章 身在他鄉有佳人第329章 女警花童小敏、痞警鐘大洲第382章 安永機械第845章 標杆工程第716章 互聯網推廣大會第998章 汽車代工第611章 大驚喜第354章 有個姑娘和我跳舞第756章 空手套白狼第902章 獲得F1資格第835章 助她一臂之力第41章 學習小組的規劃第655章 AMC新主席第18章 安全建設第803章 美國人露出了陰謀第803章 美國人露出了陰謀第401章 重量級情報第596章 狂瀾第463章 黑吃黑第907章 職工獎勵金制度第11章 建設前奏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394章 監視第667章 失業工人第88章 學長周建江第190章 廬山戀第33章 變化第498章 愛的人第986章 動漫產業基地第1005章 應對緊缺第699章 黑幫分子第102章 第二次石油危機第549章 如何處置第539章 以色列人的先進技術第556章 走出去,外面是片天第904章 獲得新生的兵工廠第869章 商飛成立第554章 全面合作第277章 新工廠新生活第904章 獲得新生的兵工廠第225章 鄧老,我想辦大學!第477章 篳路藍縷第600章 明天會更好第214章 學技術來飛翔技校第971章 人作孽第604章 婆媳之間第107章 流行風潮吹來第362章 83年的特別春節第509章 楊萬立的驚訝第314章 拍照反擊第975章 第三方力量第405章 貼片機和手機第604章 婆媳之間第888章 授權生產第554章 全面合作第786章 緊急行動第191章 紅色靚車第58章 國禧手錶廠第67章 翻騰的浪花第35章 1978,開始第179章 零配件招標會(下)第489章 觸電第946章 跨越長城,走向世界第596章 狂瀾第202章 哈飛汽車上馬第610章 震撼住他們一家第521章 感受麻省理工第522章 婉拒國內的項目合作第845章 標杆工程第869章 商飛成立第459章 砍蛇頭第582章 被挖人第68章 見省領導第867章 新的汽車品牌第583章 經濟開發區第214章 學技術來飛翔技校